综合测试7 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1页
综合测试7 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2页
综合测试7 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3页
综合测试7 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4页
综合测试7 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2025年北京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测试07意象的作用专训(古诗鉴赏)

、(酒)(2018海淀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开愁歌①

李贺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②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③下马解秋衣,请赏④宜阳一壶酒。

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

主人劝我养心骨,莫受俗物相填7®⑤。

【注释】①本诗为作者途经陕西华山时所作。②衣如飞鹑:衣衫褴褛。③旗亭:酒肆。④费(shi):抵押。⑤

冲击。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景:秋风萧瑟,百草干枯,华山苍碧的身影在傍晚中寒意愈浓。

B.三、四句中,“枯兰”形象写出了人生失意的悲苦,也喻指诗人高洁的品格。

C.九、十句乐景写衷情,白昼万里、浮云悠闲,诗人却愁绪满怀、把酒唤天。

D.最后两句点题,写酒肆主人劝解诗人应保养身心,不要为世俗之物所困扰。

16.“临歧击剑生铜吼”句借“击剑”这一动作抒发情感。下列诗句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所抒情感与“临

歧”句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一言不合龙额侯,击剑拂衣从此弃。(李顽《别梁锂》)

B,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高适《送浑将军出塞》)

C.尔奋空拳彼击剑,水纵长澜火飞焰。(李咸用《西门行》)

D.拔剑舞,击剑歌,青云路遥心奈何。(张咏《淮西有答》)

17.本诗七、八两句与下面诗句都写到以物换酒,从中可看到诗人的形象。请结合这些诗句,分析诗人形象

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二、(柴门)(2018西城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崔氏东山草堂①

杜甫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

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②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注释:①东山:即玉山,又名蓝田山。崔氏草堂与王维的蓝田辆川别业邻近。②白鸦谷、青泥坊:地名,

皆位于蓝田。③王给事:指王维。此时王维在朝中任给事中之职,而其辆川别业“柴门空闭”。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汝”指“崔氏”,本诗是诗人到崔氏东山草堂做客而作。

B.作者在山中偶闻钟磬之声,日落时分望见暮归的渔樵,宁静祥和。

C.颈联写山中日常餐食难以下咽,以此反映出隐居生活的简朴粗陋。

D.前三联从所闻、所见、所食等多角度写山中生活,尾联发出感慨。

16.“有时自发钟磬响”一句,通过钟磬之声写出了宁静的氛围。下列句子中对钟声的描写律有体现宁静氛

围的一项是

A.疏钟清月殿,幽梵静花台。(储光羲《苑外至龙兴院作》)

B.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于石《宿栖真院》)

C.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林票《题西湖山岩二首》)

D.斗转星移天渐晓。蓦然听得鹏鹏叫。山寺钟声人浩浩。(净端《渔家傲》)

17.杜诗中“柴门空闭锁松筠”一句和朱庆馀《归故园》中“柴门无事日常关”一句都写到了“柴门关闭”。

结合诗句内容,简析两诗中这一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

(朱庆馀《归故园》)

三、(月)(2019西城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⑴如流水涵青演⑵。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⑶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释:【1】炯:光明的样子。【2】青频:浅水生植物。【3】山城:当时,作者在徐州任上。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馀春景物,富于动感。

B.“褰衣”二句移步户外,静赏一派月夜景致。

C.在洞箫声中诗人看月落杯空,为此惆怅不已。

D.全篇紧扣题目,人景情相互依存,颇可玩味。

15.“争挽长条落香雪”句,用落雪喻落花。下列诗句漠有使用比喻来形容落花的一项是()

A.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C.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

D.地上空拾星,枝上不见花。(孟郊《杏殛》)

16.有人评价这首诗“人因物而情迁”,意思是人物的情感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请通观全诗,在“杏花”

与“月”中任选一个物象,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四、(春花、春风)(2019西城二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然①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②战旗红,早送醐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松: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摇动。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亚俄的一项是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鲍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1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

一项是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鹏鹃天》)

C.马踝阕氏血,旗枭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夏完淳《即事》)

17.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

分析。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五、(落叶)(2019朝阳二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江上111

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释:【1】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颐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夔州秋景,“荆楚”二字暗含飘零之意。

B.颔联“永夜”二字暗示诗人在漫长的秋夜难以入眠。

C.尾联直抒胸臆,“时危思报主”一句拳拳之心尽显。

D.本诗意境凄楚悲凉,突破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15.下列诗句中“倚楼”这一细节描写,与本诗“行藏独倚楼”一句蕴含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A.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晚秋》)

B.故人千里同明月,尽夕无言空倚楼。(唐•子兰《登楼》)

C.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

D.雪倚酒红微笑,倚楼起把绣针小。(宋•吴文英《秋蕊香•七夕》)

16.本诗中“高风下木叶”与李白《秋思》“天秋木叶下”,描写的景象和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

点?请结合两首诗,简要分析。

秋思

李白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鹉。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六、(风雪)(2020通州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雨雪曲

江晖[1]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注释:【1】江晖:南朝陈诗人。曾直言进谏而不被君王采纳。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风雪至”概括交代了边关萧萧北风、漫天飞雪的自然环境。

B.“游子自心悲”一句刻画了戍边士卒思念家乡、斗志消颓的形象。

C.“抚剑一扬眉”表现戍卒手执长剑、远赴疆场、以死明志的决心。

D.本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通篇充满一种悲壮慷慨的激情。

14.“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一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

A.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B.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两首诗都具体描写了边塞的风雪,请结合诗句,分析“风雪”形象在营造意

境、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七、(杏花)(2020房山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⑴

宋・赵佶

裁剪冰绡⑵,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⑶,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⑷。易得凋零,更多

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⑸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

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注释:【1】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H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所作。【2】

冰绡:洁白的丝绸,比喻花瓣。【3】靓(jing)装:美丽的妆饰。【4】蕊珠宫女:指仙女。蕊珠,指天上

仙宫。【5】凭寄:托谁寄。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⑴,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⑵,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1】午桥:在洛阳南面。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2】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

亡国的大变乱)。

13.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颂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词中,词人用“靓妆”“艳溢”形容杏花娇艳动人,是为了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第一首词中,“故宫何处”所蕴故国之思与李后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蕴含的情感相近。

C.第二首词中,词人用“忆昔”一词引出了对二十多年前在午桥上与洛中友人饮酒之事的回忆。

D.第二首词中,“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蕴含了词人对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在内的经历的感慨。

14.下列选项中与第一首词“淡著胭脂匀注”一句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多情只有春庭月(唐•张泌《寄人》)

B.月移花影约重来(宋•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C.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D.日边红杏倚云栽(清•曹雪芹《红楼梦》)

15.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杏花,但写法和寄寓的情感都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八、(桃树)(2020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寄东鲁二稚子⑴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⑵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15.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16.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九、(边塞意象)(2022海淀一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出塞

隋•薛道衡

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

少昊①腾金气,文昌动将星。

长驱提汗北,直指夫人城。

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

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

左贤皆顿颗②,单于已系缨。

维马③登玄阙,钩鳏临北溟。

当知霍骡骑④,高第起西京⑤。

【注】①少昊:上古帝王名,主兵戈事。②顿颠:叩头。③继马:拴马。④霍骤骑:汉朝骤骑将军霍去病。

天子让人为他修建宅院,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⑤西京:指长安。

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报金伐鼓下榆关,旌筛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寒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成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O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2.下列对《出塞》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烽火陡燃、夜间征兵起笔,突出军情紧迫,继写将士出征,长驱敌境。

B.“绝漠”四句写暮秋大漠寒夜笳声、孤雁哀鸣,烘托出战士悲凉的思乡之情。

C.“连旗”四句展现双方交战的情形,出塞将士所向披靡,敌军已现溃败迹象。

D.“左贤”六句写隋军将士势不可挡,大破敌军,擒获敌首,立下了赫赫战功。

13.这两首边塞诗结尾处都运用了典故。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用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

14.薛道衡的边塞诗雄壮刚健,请结合《出塞》诗中的相关意象赏析这一风格。

十、(落叶)(2022门头沟一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水龙吟•落叶

王沂孙①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蛰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

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注释:①王沂孙:宋末元初词人。②题红:指红叶题诗事。③黄(jiang):蝉的一种。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E颐的一项是()

A.”晓霜初著青林”写景起笔,如实地描摹清晨的寒霜笼罩昔日青葱树木的自然景象,用笔简练,轮廓鲜

明。

B.“故国凄凉早”描写了故国初秋的萧索之景,这景象不仅指故国初秋的自然之景,也暗示了当时社会景

象。

C.“啼蛰未歇,飞鸿欲过”此处是虚写,近写寒蝉低唱;远写飞鸿哀叫,共同营造了凄清和谐的氛围。

D.“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这里“愁人”不仅指词人自己,也包括与他一样经历苦难的人们。

1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含义不:蒙的一项是()

A.帚帚渐积风帚帚兮易水寒(刘向《荆轲刺秦王》)

B.纷纷犹坠纷纷坠叶飘香砌(范仲淹《御街行》)

C.渭水风生秋风吹渭水(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D.胭摩谈起胭砥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13.“落木”即“落叶”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本词与《登快阁》中“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

明”都描写了落叶(落木),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哪些不同?

十一、(酒)(2022朝阳二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维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

李弥逊

客至旋盥栉,出门惊两翁。

山川十年隔,风雨一轩同。

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

时危命如羽,忧乐酒杯中。

客至

陆游

何处轩车客,能来桑麦村?

一奴先入市,此老自应门。

野果尝皆涩,村酷压尚浑。

残年亦何恨,治世作黎元。

1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卿的一项是()

A.杜诗“盘飨”句写诗人因待客菜肴味道不佳而感到抱歉。

B.李诗“客至”句勾画出有客临门,诗人梳洗迎客的样子。

C.陆诗“何处”两句写有尊贵的客人来访,诗人不胜惊喜。

D.杜诗和陆诗都交代了诗人居住在乡村,不在繁华的市集。

13.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至确的一项是()

A.杜诗“花径”两句采用与客谈话口吻,表现宾主相见的生活情景。

B.李诗“出门”句生动描绘主客初见的细节,一个“惊”字见深情。

C.陆诗“一奴”两句,“先”“自”两字写出诗人待客的不知所措。

D.这三首诗都平白如话,看似信笔写来,其实结构紧凑,章法谨严。

14.三首《客至》都提到酒,但酒中“滋味”各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十二、(竹子)(2022门头沟二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李贺

其一

薛落①长竿②削玉开,

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

别却池园数寸泥。

其四

古竹老梢惹碧云,

茂陵③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

鸟重一枝入酒尊。

[注]①森(tud)落:笋壳落掉。②长竿:新竹。③茂陵:地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

家居茂陵”。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走确的一项是

A.“君看母笋是龙材”和《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皆属侧面描写。

B.“鸟重一枝入酒尊”句,写鸟栖竹枝之景映入酒樽,表现出清冷孤寂的心境。

C.两首诗中都运用比喻,一状新竹之形,一摹老竹之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D.相较于第二首中“惹碧云”的古竹,作者更喜欢第一首中“抽千尺”的新竹。

13.咏物诗往往通过对物的描摹咏叹来表达人生的志趣和追求,即托物言志。下列诗句中缘有使用这一手法

的一项是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B.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C.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D.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

14.“竹”是诗歌常见的意象,用来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使用了“竹”这一意象,诗人寄托的情志有

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十三、(病柏)(2022北京高考真题)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病柏⑴

杜甫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口。

出非不得地⑶,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鹉鹃志意满卬,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卬,浩荡难倚赖。

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长。【4】

鹏鹃: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

11.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B.“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

C.”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

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

1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

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

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

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

13.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

十四、(笈:书箱)(2023石景山一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送沈亚之歌并序

李贺

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

以送之。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照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⑴,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⑵,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才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家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⑶。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注释:【1】笈:书箱。【2】春卿:主管考试的官员。【3】古人三走:指管仲三次为官,三次被免。

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做的一项是()

A.开篇四句写沈亚之春日东归,坐骑瘦小,表现其落第失意的形象。

B.“白藤”二句写沈亚之当初入京时,携带了一书箱整整齐齐的文稿。

C.“春卿”二句写主考官主持选才,将沈亚之进献的黄金弃置于一旁。

D.“请君”二句表达诗人对沈亚之的鼓励,期待他来年秋天再来应试。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怨”开篇,整首诗笼罩在才子落第的凄凉颓丧的气氛之中。

B.本诗与《李凭箜篌引》同为七言古体诗,诗中都有丰富奇特的想象。

C.本诗中“古人三走”的典故用得奇诡浪漫,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诗歌表达了送别友人时深挚而复杂的情感,语言形象,富有感染力。

13.诗中写沈亚之入京应试和落第归家时都用到了“笈”,试分析其意义和作用。

十五、(树)(2024西城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新葺小园其二⑴

苏轼

三年辄去岂无乡,种树穿池亦漫忙。

暂赏不须心汲汲,再来惟恐鬓苍苍。

应成庾信吟枯柳⑵,谁记山公⑶醉夕阳。

去后莫忧人剪伐,西邻幸许庇甘棠⑷。

注释:【1】本诗作于1062年,苏轼时任凤翔府签判,1065年离任返京。【2】枯柳:东晋大司马桓温

北征时,看到之前所种的柳树已经十围,感叹“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庾信《枯树赋》中曾化用这一典

故。【3】山公:指山简,西晋名士。【4】甘棠:《诗经•召南•甘棠》中有“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

伯所芨",周代召公政绩显著,曾在甘棠树下休息,百姓因此爱护甘棠树。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思硬的一项是()

A.“三年”句写诗人自知三年后离任,此处并非自己的家乡。

B.“种树”句写修葺小园的忙碌,也感慨这种忙碌可能徒劳。

C.“暂赏”句写且珍惜当下,怀着从容的心态欣赏小园风光。

D.尾联写以后邻居会帮着修剪园内的甘棠树,因而感到欣慰。

13.诗人运用想象,描写了自己离开之后的情景,开拓了诗歌意境。下列句中漠有年用想象手法的一项是

()

A.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杨巨源《城东早春》)

B.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C.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辛弃疾《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D.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蒋捷《舟过吴江》)

14.“树”是本诗的主要意象,请分析诗中的“树”有哪些内涵。

十六、(古柏)(2024昌平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古柏行⑴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3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宫卬。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卬世已惊,未辞翦伐卬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螃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注释:【1】本诗写于夔州。夔州的孔明庙和先主刘备庙是分开的,而成都的武侯祠和先主刘备庙是君

臣合祀祠庙。【2】柯:枝条。【3】(bi)宫:祠庙。【4】文章:错综华美的花纹。【5】翦(jifln)

伐:砍伐。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氐硕的一项是()

A.“孔明庙前有老柏”二句,写孔明庙前老柏的枝条苍劲有力、树根牢固。

B.“君臣已与时际会”二句,写古柏仍被爱惜与诸葛亮和刘备君臣相济有关。

C.“未辞”一句,写出古柏即使不辞砍伐也无人运送,意在说明材大难为用。

D.“苦心”二句,写出古柏会被螃蚁侵蚀,即便有香叶也不能吸引鸾凤栖息。

13.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卿的一项是()

A.“霜皮溜雨四十围”二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柏树粗壮、高大的特点。

B.“云来气接巫峡长”二句对仗工整,描绘出云雾迷漫并笼罩雪山的景象。

C.“忆昨路绕锦亭东”二句,宕开一笔,写成都武侯祠的位置及其独特性。

D.全诗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老柏开篇,以喟叹收束。

14.本诗是诗人托物自喻、托物喻人、托物讽世之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三方面的内容。

十七、(甘棠)(2024朝阳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沁园春•寄都城赵阅道【1】

张先

心膂良臣,帷幄元勋,左右万几。暂武林分闽【2】,东南外翰,锦衣乡社,未满瓜时【3】o易镇梧

台,宣条期岁,又西指夷桥【4】千骑移。珠滩上,喜甘棠翠荫,依旧春晖。

须知。系国安危。料节召、还趋浴凤池。且代工【5】施化,持钧【6】播泽,置盂天下【7】,此外何

思。素卷书名,赤松【8】游道,飙驭云辑【9】仙可期。湖山美,有啼猿唳鹤,相望东归。

注释:【1】赵阅道:北宋名臣赵井。他一生在多地为官,是善治一方的清官能吏。熙宁七年(1074年),

赵扑将要离开成都赴越州任职,张先作此词相赠。【2】武林分闹:指赵井熙宁三年(1070年)出任武林知州。

[3]瓜时:指任职期满。【4】夷桥:夷里桥,成都古桥名。【5】代工:人臣辅佐君王,以代行天之使命。

[6]持钧:执政。【7】置盂天下:指使天下安定。【8】赤松:传说中的上古仙人。【9】云辑:神仙所

乘的云车。

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膂良臣”三句,表明赵扑是皇帝身边信任倚重的辅国良臣。

B.“暂武林分间”四句,写赵井任职武林,任期未满就转赴他任。

C.“料节召”两句,作者预言赵井会被皇帝派使臣持节召回朝中。

D.“素卷书名”三句,写赵井勤政不忘苦读,期望能与仙人齐名。

12.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暂”“易”“又”连用,写出了赵扑辗转于各地,辛劳为官的情形。

B.下片“且”字总领的四句,劝慰赵扑不要忧思重重,暂且屈才做地方官。

C.“湖山美”三句,表达了作者期待赵扑归来,二人同游湖山,共赏美景。

D.本词以叙议为主,表达了对赵扑的赞美,也由此传达出作者的政治理想。

13.词中写到了“甘棠”。参考下面所给词条信息,结合全词,分析“甘棠”在本词中的意义与作用。

甘棠:①蔷薇科落叶乔木,树形高大优美。

②指《甘棠》(《诗•召南》)。《史记•燕召公世家》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

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

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十八、(柳树)(2024东城二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新柳薛能

轻轻须⑴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知己用?将军⑵因此建雄名。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⑶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⑷。

注释:【1】须:是,自。【2】将军:指西汉周亚夫,曾屯兵名叫细柳的地方。【3】解:能。[4]

清霜:指秋天。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亚确的一项是(3分)

A.薛诗首句中“轻轻”言新柳身姿轻柔,但句尾的“轻”有轻浮之意。

B.薛诗“柔性”句写柳树比“刚性”的“众木”更易适应环境而生存。

C.薛诗“天钟”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