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

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以下物理量中,你认为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重庆某高架路段限速90m/sB.适合洗澡的水温约为42(

C.八年级物理课本厚约为10cmD.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2.世界充满了声音,校园里就有很多关于声音的现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声音的响度B.我们根据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C.校园内禁鸣喇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上课铃声响起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3.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光让我们观察与学习,如图。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的反射

B.乙图,水中倒影是树木通过水面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丙图,日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折射

D.丁图,漫反射的反射过程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4.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它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白露暧秋

色,月明清漏中”就是描写白露时节的诗句,那么下列选项中和白露形成是相同物态变化的是()

霜满枝头

5.学完力学之后小明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了力,物体终究会停下来

B.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重力越大质量也就越大

C.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D.物体发生形变时就会产生弹力,其形变程度越大弹力一定越大

6.小鸿同学在家里用一个平面镜和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来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夹角,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B.反射角等于40°

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入射光没有反射光线

D.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7.有三个质量相等,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p铜〉p铁>p铝,如果在三个球的空

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的质量为ni铜、m铁、ni铝的的关系应该是()

A.ZH铜>771铁>机铝B.小铜<山铁<加铝

C.m铜=加铁=ni铝D.m铁<ni铜<m铝

8.小晨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所用斜面/C的长度为IOOC/M,B点是斜面NC的中点。

将小车从N点静止松手后,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停表每格为1s)。在小车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如果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速度测量将偏大

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12.5cm/s

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左端移动

D.小车在/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8C段的平均速度

9.小轩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

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川|||||||||||||||||||||||

Ocm1()3()40506070W)9()100

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C.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5cm

D.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从25C加往右移动到90cm的过程中,光屏上将出现两次实像

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为30c/n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50g

B.体积相差50czn3的甲和乙物质,二者质量相差50g

C.20g甲物质的体积与10g乙物质的体积相同

D.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一半

11.甲、乙两名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运动到相同终点。甲在前一半时间里以4m/s做匀速直线

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5M/S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5m/s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

以4zn/s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为()

A.80:81B.81:80C.81:40D.40:81

12.现有°、6两个小球,分别由Pa=3g/cn?3、=W/c/的两种材料制成,已知两小球质量之比为

ma:mb=5:2,体积之比为乙:九=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6球是空心的

B.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一定比6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小

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与另一实心球体积之比为2:3

D.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的,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则该球所加水的质量与加水后球的总质量之比为

1: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13.如图所示的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弦拨乐器,唐朝诗人李贺写下《李凭箜篌引》,描绘

乐师李凭用吴丝、蜀桐制成的精美箜篌弹奏乐曲的场面。乐师演奏时使丝弦,箜

篌便能发出声音,声音通过传播可使听众听到美妙的乐音。

14.2025年春晚节目《秧807》是机器人和舞蹈演员一起表演的创意融合舞

蹈,整个表演令人眼前一亮。节目最后机器人由舞蹈演员推着下场时如图所

示,以身后舞蹈演员的手为参照物,前面机器人的肩膀是的,以

为参照物,机器人是运动的。

15.如图,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

的现象,发现放在光带某外侧的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则这一区域的不可

见光是=

16.机械秒表中判断秒针所在圈数的方法,可看作是“半分法”的一种应用,如图甲,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s;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纪念币的直径,测得纪念币的直径

______cmo

甲乙

17.如图所示为眼球的基本结构。目前主要的两大类近视眼手术方案如下:角膜屈光手术和屈光性人工晶

体植入术。前者是利用激光对角膜进行精确切削,改变角膜的曲率或厚度使其会聚能力变从而使光

线经过眼部折射后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后者是将人工晶体制作成度数合适的透镜植入在角膜和晶

状体之间,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18.如图所示,用激光笔将一束光NO从空气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和4B

侧面均会形成光斑。若逐渐往容器中加水,侧面的光斑将会向方移动;改

收二0

变入射光/。的角度,使乙40M变大,可以观察到折射角会变.

1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表中列举了15℃时部分介质中的声速。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

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的

时间是s。通过计算结合表格判断该金属管可能是由_____制成的。

部分介质中的声速”(M/S)

20.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桦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着直线飞行连续

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由图可知,蜻蜓的飞行方向向(选填“左"或''右");已知

蜻蜓每隔1s点一次水,则水波传播速度为_____m/So

7x/cm

21.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天鲸号”绞吸挖泥船工作时,在需要疏挖的区域附近,先将水底的砂砾与水按

一定比例混合成泥浆,经过排泥管输送至排泥区,在排泥管管口取样,检测到20升泥浆的质量为40艇,

则泥浆的密度p泥浆=g/cm3-,排泥管的横截面积0.7瓶2,排泥速度为2m/s,排出的泥浆将水分过滤

分离掉留下砂砾,已知p沙砾=3X103的/机3,再将砂砾直接排放到填埋区就可完成回填初期任务,若需

回填区域面积为5000爪2,平均造地深度为2.1m,从排泥管排出泥浆开始计算,“天鲸号”挖泥船最快

min可完成回填造地初期任务。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2.露露在课后做了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中的重要过程如图甲、乙所示,实验后

露露用实验数据制成了图丙。

(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应_____(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组装。

(2)水沸腾前,露露观察到水中的气泡应是乙图中(选填"a"或"b”)图中的气泡形态。

(3)水沸腾时的温度如甲图温度计的示数所示为℃,这个不变的温度我们称之为。根据这个

温度我们也可以知道此时的气压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4)实验后露露熄灭了酒精灯,但此时烧杯中的水仍在沸腾,其原因是。

23.学习了光现象的相关知识,静静来到实验室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于是她做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准备过程中,应选择较(选填“厚”或“薄”)玻璃板且玻璃板应选择(选填“透明”

或“茶色”)的,以便于完成实验。

(2)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后,静静想观察一下玻璃板未竖直放置的成像情况,她得到的像应是(选

填“①”“②”),为使观察到的像更加清晰,她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实

验。

(3)玻璃板竖直放置后,选用另一支等大未点燃的蜡烛用到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法。如图乙所示,

眼睛应该在_____(选填“①”“②”“③”“④”)位置观察像。观察后发现像和替代蜡烛完全重合,可

以得出结论像与物的大小o

(4)如图丙所示,静静多次记录像的位置后把数据测量下来如图丁所示,丁图中她除了得到像和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以外,还能得出结论: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o

(5)实验结束后静静突发奇想,她把一张不透明的纸片紧贴在玻璃板背后,如图戊所示,她(选填

“能”或者“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24.学习了密度知识的畅畅回到家后非常想动手实验测出家中物品的密度。于是她找出了妈妈的玉佩进行

实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1)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面上,图甲是畅畅在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的情景,她在操作上的错误是

改正错误后,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2)将玉佩放在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祛码,当加入最小祛码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畅畅接

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再向右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祛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

示,则玉佩的质量为g;用量筒和细线测量玉佩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玉佩的体积为cm3;

实验所测玉佩的密度为kg/m3;

(3)畅畅又尝试使用厨房用具测量收集到的矿石密度,具体操作如图戊所示:

①在烧杯中盛适量水,用电子秤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i;

②将矿石放入盛水烧杯后,用电子秤测量总质量为巾2,并标记水面位置;

③捞出矿石后,补水到后,用电子秤测量总质量为爪3;

④矿石的密度表达式:2石=(用P水、爪1、爪2及瓶3表示);

(4)畅畅实验后经过反思提出在图戊标记过程中,矿石由于吸水,会造成所测密度值______(选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5.味全瓶子采用PP5号材质,能耐高温耐酸碱;尖叫瓶盖在瓶口设置倒立硬

片薄膜,挤压时液体才流出。故味全瓶子和尖叫瓶盖的组合在。/丫爱好者中颇

受欢迎,常用于厨房分装各种调味品。如图所示,已知购买的味全瓶子容积为

300mZ,橙汁密度为1.2g/si3,直接换上尖叫瓶盖后总质量为380g。

(1)求味全瓶中橙汁的质量;

(2)喝完味全饮料后洗净晾干再倒满酱油,再盖上尖叫瓶盖测得总质量为350g,求酱油的密度。

26.如图甲所示,朝天门长江大桥是重庆市境内连接江北区与南岸区的过江通道,为重庆这座山水之城增

添了又一抹璀璨光辉。大桥全长为1740米,跨度达到了552米,建成时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拱桥。大桥

还设置了双层桥面,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和两侧人行道,下层为双线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轻轨是轨道交通

环线。

(1)某出租车司机开车通过此桥的时间是116s,结合图乙桥上的标志,请判断他是否超速;

(2)小颖在桥上晨跑时发现同方向前进的前方行人手机掉落,从捡起至追上失主共用时0.5min,此过程小颖

跑步平均速度为6a/s,估测行人走路速度为17H/S,请估算小颖捡起手机时与失主的距离;

(3)摄影爱好者小静查阅到轨道列车全长140加,她通过视频记录到列车行驶时完全在大桥上的时间为

64s,请计算此段路线轨道列车的运行平均速度为多少km/鼠

27.古籍中关于冰应用的记载颇为丰富,以下是部分应用:

(1)冰透镜取火:我国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书中提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

火生。”

①小龙将冰块打磨成凸透镜,对着太阳让光会聚在焦点上,请根据图1中的折射光线将入射光线补充完

整;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冰透镜的重力,如图2。请在图中画出冰透镜受到的重力并标注大小。

图4图5图6图7

(2)食物防腐:“冰鉴”是古代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俗称“古代的冰箱”,如图3是中国国

家博物馆收藏的三国时期青铜冰鉴。使用情境如图4,在炎炎夏日,冰鉴是利用冰(填物态变化名称

)要热量达到保鲜效果。

(3)冰劈作用:水进入岩石裂缝后结冰体积膨胀导致岩石裂隙扩大,最终使岩石崩裂。爱动脑筋的凤凤想

体验一下冰劈作用,找到了一个有开孔的空心石块,通过孔向空心部分装满水并密封(不计密封材料的体

积和质量)后放入冰箱冷冻室,打开冷冻室发现石头被冰成功裂成了两块。凤凤继续观察冰化水的体积变

化,测得两石块和冰总质量为93g,将两石块和冰一起放入装有适量水且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形容器

中,石块和冰块一起沉底并浸没,如图6,发现液面升高了2.5cm;待冰块全部化掉后,液面又比刚浸没时

降低了0.1cm,如图7,已知p冰=0.9x1n3,求:

①图6中冰的体积;

②石块的石材密度。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4、重庆某高架路段限速90km",故/不符合实际;

B、适合洗澡的水温约为42。&故3符合实际;

C、八年级物理课本厚约为1cm,故C不符合实际;

D、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Bo

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

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

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2.【答案】A

【解析】解:A,高声唱国歌,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N正确;

8、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乐

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故可以通过音色进行辨别,故2错误;

C、禁止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上课铃声响起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故。错误。

故选:Ao

(1)(2)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接收处;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噪声的防治、声音的利用是一道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故/错误;

2、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2正确;

C、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错误。

故选:B。

(1)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

(2)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食、影子的形成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光现象,属光学基础题。

4.【答案】B

【解析】解:白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区雾绕山峦,雾是液化现象,故8符合题意;

C霜满枝头,霜是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冰是凝固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

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是解题的关

键。

5.【答案】C

【解析】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终究会停下来时因为受

到的阻力,而不是因为没有力,故/错误;

8、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重力也就越大,故3错误;

C、物体间力的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发生非弹性形变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其形变程度越大弹力一定越大,故。错误。

故选:Co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物体间力的是相互的;

(4)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接触;②物体发生形变;

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所受的力超过其弹性限度范围时,物体会被破坏,失去弹性。

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弹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弹力的产生条件、弹力的判断等,是一道

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在纸板上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光线可以射向不同

的方向,故/错误;

B、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因此入射角是90。一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4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故2错误;

C、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图乙中,将纸板N。9向后折时在纸板上看不

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C错误;

。、当入射角增大1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的夹角增大20°,故。正确。

故选:Do

(1)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时会发生漫反射,由此分析;

(2)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的反

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

入射角。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辨析,同时还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7.【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及其灵活运用外,还同时锻炼学生解题的速度,即从公式可直接看出三个

实心球的体积大小,从而判断出空心部分的体积,然后即可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的大小。

已知三个空心金属球的外半径相等,据此可知三个金属空心球的体积关系,根据三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

体积关系和P铜>P铁>P铝这些条件,由密度公式变形可分别算出三个球的实心体积,从而比较出三球的

空心体积大小,据此可知空心部分注满水后总质量的大小关系。

【解答】

己知三个空心金属球的外半径相等,因此三个金属空心球的体积相等;

又已知三个空心金属球的质量相等,因此三种金属的质量关系:加铁球=加铝球=M铜球,

三种金属的密度关系P铜>P铁>P铝,

77?

由p="可得,金属的实心体积关系:^铝>^铁>,铜,所以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的关系:U铝空<p铁空<

U铜空,

所以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U铝水铁水<u铜水,山铝水<山铁水<小铜水,

总质量最大的是铜球,总质量最小的是铝球,即m铜>m铁〉山铝。

故选:Ao

8.【答案】B

【解析】解:A,如果过了8点才停止计时,使得测量的段的时间偏大,由发=;可知速度测量值偏

小,故/错误;

8、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u=?=耳二=12.5cm/s,故8正确;

LOS

C、为了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变小,应将木块向右端移动,故c错误;

D小车在斜面上一直做加速运动,在N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8c段的平均速度,故。错误。

故选:Bo

(1)如果过了2点才停止计时,使得测量的段的时间偏大,由〃="可知速度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

(2)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据此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3)斜面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应使斜面坡

度变小;

(4)小车在斜面上一直做加速运动,在/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3c段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图像中读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此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故/错误;

8、蜡烛变短后,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故8错

误;

C、图示物距为30c加,像距为45c加,/<30cm<2/,45cm>2/,可得焦距/的范围15cm</<22.5

cm,故C错误;

。、保持蜡烛与光屏位置不变,只移动凸透镜,当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时,根据在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光屏上也可以出现清晰的像,将透镜从25c%往右移动到90c加的过程中,光

屏上可呈现两次清晰的像,故。正确。

故选:Do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①当物距a>2/时,2f>v>f(u>v),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②当物距2f>u>/时,v>2f(u<v),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③当物距a</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根据光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判断蜡烛变短后,像的移动方向;

(3)(4)根据图示像距和物距的关系解不等式可求得焦距的范围,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合实像可以

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承接进行判断。

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

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10.【答案】C

【解析】解:AD,由图像数据,结合密度公式可得,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P甲=等=辞瞿=2g/cm3,。乙=^篝=ig/cm3,即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质密度的两倍;

体积为30cm3的甲物质,质量为租=。甲卜=2g/czn3x30czn3=60g,故4。错误;

BC、体积相差50nn3的甲和乙物质,二者质量相差:

Am=p甲U'—p乙('''—50cm3)=2g/cm3xVrr—Ig/cm3xV'r+lg/cm3x50cm3=50gd-l.g/cm3xV

,,.

由图像可知,20g甲物质的体积为lOcnr3,

根据p=节可得,10g乙物质的体积:H=会=I;;,=10on3,

即20g甲物质的体积与10g乙物质的体积相同,故3错误、C正确。

故选:Co

(1)由图像数据,结合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得体积为30an3的甲物质的质量;

(2)根据密度公式可得20g甲物质的体积与10g乙物质的体积关系和体积相差50“i3的甲、乙物质的质量之

差。

本题考查密度的理解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图像得出正确信息是关键之一。

n.【答案】A

【解析】解:设总路程为s,甲所用时间为K乙所用时间为,,

对甲可得出:s=47n/sx[+5ni/sx,=,x9ni/s,甲全程所用的时间t=乙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21£2———9s—

5m/s4m/s40m/s

2s

则甲、乙到达终点的时间之比:提=密=胃。

'40m/s81

故选:Ao

设总路程为S,甲所用时间为f,乙所用时间为t',根据速度公式分别得出八t'与路程的关系式,分析即

可。

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难度稍大。

12.【答案】C

ma

【解析】解:4假设。为实心,6为实心,由质量g:mb=5:2,所以*=卷=器x£=,X居儒

pb

=8:15,与题乙:九=4:1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力错误;

A设。的质量为5加,则6的质量为2冽,。的体积为4匕则6的体积为匕。空心部分的体积减去b空心部

分的体积:(4U—就正■)—(U—虚篇)=3U—就点因为U—端点>0,所以3U—而££>0,故8

错误;

C.设。的质量为5加,则Z?的质量为2加,。的体积为4匕则6的体积为匕ma:mb=5:2,体积之比为

九:九=4:1,所以岳=爷*亲4〈母/所以。为空心,对b来说九=V=虚,所以a空心部

vb

分的体积-空="—缶=瑞一缶=3,

所以器=遥不,*=京

故C正确;

79in

D由以上可知,“空心部分的体积实心部分的体积3=4展”=”

"I水尹X1.0g/cm31

所以空心部分装满水,水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为:33

m实+m水―llyx3g/cm+|1^x1.0g/cm16,

故。错误;

故选:Co

4假设。为实心,6为实心,由质量之比,推至体积之比,和已知的体积之比比较,就是判断;

8.设。的质量为5加,则6的质量为2m,。的体积为4匕则6的体积为匕分别表示出。的空心部分的体

积和b的空心部分的体积,用a空心部分的体积减去b空心部分的体积判断是否小于零;

C由题意确定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可判断。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表示出来,与6的体积进行比,

求出答案;

Da空心部分的体积可知,实心部分的体积可求出,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如何判断实心、空心及空心实心体积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解:乐师演奏时使丝弦振动,箜篌便能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可使听众听到美妙的乐音。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

14.【答案】静止地面(观众、舞台)

【解析】解:以身后舞蹈演员的手为参照物,前面机器人的肩膀相对于身后舞蹈演员的手的位置没有发生

变化,是静止的,以地面(观众、舞台)为参照物,机器人相对于地面(观众、舞台)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

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地面(观众、舞台)。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

变化,则静止。

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

生了变化。

15.【答案】色散红外线

【解析】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一条光带,这就是光的

色散现象;

/外侧的温度传感器温度升高,是因为这一区域有红外线,属不可见光,其热效应比较强。

故答案为:色散;红外线。

太阳光是复色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

是紫外线。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光的色散现象的认识,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了解,属基础题。

16.【答案】281.81.85

【解析】解:(1)秒表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是测量时间的。所示的机械停表小表

盘的读数为4min,指针在4〜5min,已过中线,所以大表盘读数为41.8s,故机械停表示数为4znin41.8s

=281.8s;

(2)图中刻度尺1c机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加加;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

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1.85cm。

q

故答案为:281.8;1.85„

秒表测时间,秒表中小刻度盘表示分钟,大刻度盘表示秒;

刻度尺测长度,读数时必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本题考查了停表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属于基础题。

17.【答案】弱凹

【解析】解:角膜屈光手术和屈光性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者是利用激光对角膜进行精确切削,改变角膜的

曲率或厚度使其会聚能力变弱从而使光线经过眼部折射后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后者是将人工晶体制作成

度数合适的凹透镜植入在角膜和晶状体之间,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故答案为:弱;凹。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厚即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

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利用激光治疗近视的原理,属于基础题。

18.【答案】上小

【解析】解:当向容器中加水时,水面升高,入射点左移,因光的折射程度不变,所以光在水中的折射角

将不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侧面的光斑将会向上移动。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改变入射光的角度,使乙40M变

大时,可知入射角变小,根据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可知入射角变小,则折射角变小。

故答案为:上;小。

(1)光发生折射时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会靠近法线。

(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规律,注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是靠近法线的。

19.【答案】2.5铝

【解析】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为:ti=^=急聚=2.5s;

声音在空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为:以=匕—a=2.5s-2.33s=0.17s;

声音在空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为:〃2=菅=震=5000爪/5;可能是铝。

故答案为:2.5;铝。

根据速度公式〃="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来计算。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会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20.【答案】右1.5

【解析】解:根据如图所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若圆圈越小,则时间越短,所以飞行

方向则为从大圆到小圆;因为蜻蜓连续三次点水后,小圆在右边,所以蜻蜓向右飞行;

蜻蜓第一次点水的位置在X1=。,第三次点水的位置刀3=5m,所以蜻蜓从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通过的

路程为S=5m;

因此蜻蜓的飞行速度〃="=察=2.5m/s;

由图可知,3次波的传播速度相同,第一次波与第二次波的时间间隔1秒,传播半径差:4m-2.5m=1.5

m,

则水波的传播速度%=1.5m/s„

故答案为:右;1.5o

首先知道蜻蜓“点水”点的是水波的圆心,不同的水波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其次应明白先点的水波的半

径大,后点的水波的半径小,用公式求出蜻蜓的飞行速度和水波的传播速度。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能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2250

【解析】解:泥浆的密度p泥浆=苫=20:;%37n3=2x103的/小3;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0.7机2,排泥速度为2m/s,1s排出泥浆的体积了=0.7爪2乂2机=1.4爪3,is排除泥浆的

质量m=Up泥浆=1.4m3x2xW3kg/m3=2.8x103kg,

设1.4巾3中沙砾的体积为%,则水的体积为1.463_%,

水的质量加沙砾的质量等于泥浆的质量:(X-%)p水+沙砾=m

(1.4m3—乙)x1.0x103kg/m3+/x3x103kg/m3=2.8X103kg,

解得:Vi=0.7m3,即Is可产出07nl3沙砾,

需要的时间t=吗需泮=15000s=250min;

故答案为:2;250o

泥浆的质量、体积已知,由密度公式求出密度;排泥管的横截面积。.7爪2,排泥速度为2m/s,可知Is中排

出的泥沙的体积,泥浆的密度已知,可知泥浆的质量和体积,由水的质量加砂砾的质量等于总质量,求出

1s中沙砾的体积,总体积除以1s产的产出沙砾的体积为完成任务需要时间。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

22.【答案】自下而上b98沸点低于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解析】解:(1)安装器材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保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水沸腾前,水上层的温度低于下层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

泡越来越小,故为6;

(3)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和液柱液面高度进行读数;温度计分度值为1℃,液面在100℃向下2小格,因此

为98。口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因此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4)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熄灭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

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沸腾。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6;(3)98;沸点;低于;(4)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

热。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自下而上安装,一是保证实验中能用酒精灯的外焰对烧杯进行加热,二是保证温

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且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便于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温度;

(2)水沸腾前,水上层的温度低于下层温度,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气

泡越来越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内水温相同,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气

泡越来越大;

(3)根据温度计的分度值和液柱液面高度进行读数;液体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叫做沸

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4)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

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

23.【答案】薄茶色②暗等效替代①相等垂直能

【解析】解:(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当玻璃板比较厚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

比较远,实验时会出现明显的两个像,当玻璃板比较薄时,两个反射面成像距离比较近,可以近似看成一

个像,使实验简单化;无色玻璃透光性太强,容易受到玻璃另一侧物体的干扰,玻璃透光性较差,反射光

线较多,成像主观感觉比无色玻璃好得多,因此选用茶色玻璃板。

(2)点燃蜡烛后,静静想观察一下玻璃板未竖直放置的成像情况,图中玻璃板向蜡烛/的方向倾斜,因为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她得到的像应是在蜡烛8的上方偏高且倾斜,即是图中的②;在明

亮的环境中,蜡烛/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3)玻璃板竖直放置后,眼睛在蜡烛/所在的一侧①位置透过玻璃板观察,当看到和蜡烛/等大的蜡烛8

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就找到了像的位置,同时得到了像与物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

学中叫等效替代法。

(4)静静多次记录像的位置后把数据测量下来如图丁所示,丁图中她除了得到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这个结论以外,还能得出结论:像与物的连线和平面镜垂直。

(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如果把

一张不透明的纸片紧贴在玻璃板背后,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薄;茶色;(2)②;暗;(3)等效替代;①;相等;(4)垂直;(5)能。

(1)厚玻璃板成两个相距较远的像,不利于确定像的位置;从使成像清晰的角度考虑;

(2)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

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3)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用蜡烛3代替蜡烛/,和蜡烛/的像进行比较,便于得到像物大小

关系,这种代替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

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4.【答案】游码没有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右取下5g祛码37.2123.1x103标记处翳端》水

偏大

【解析】解:(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图乙中指针右

偏,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改操作错误之处,没有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由图乙可知,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稍大,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右侧移动,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称量黄蜡玉时,加减祛码,当把最小的祛码放入时,指针右偏,说明加的祛码重了,要取下最小祛

码,向右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丙图中黄蜡玉的质量:m=20g+10g+5g+2.2g=37.2g;

3

图丁中量筒的分度值2小乙黄蜡玉的体积:V=V2-V1=38mL-26mL=12mL=12cm;

黄蜡玉的密度:0=苫=卷票=3.19/。63=3.1xW^kg/m3;

(3)③该实验是用等效替代法测量黄蜡玉的体积,则捞出黄蜡玉后,补水到标记处后,用电子秤测量其质

量为63;

④由步骤①②可知,黄蜡玉的质量为M=爪2—61,

由步骤①③可知,补充水的质量为根补水=爪3—机1,

根据题意可知黄蜡玉的体积等于补充水的体积,即:,=了补水=甘=如产,

则黄蜡玉的密度:P石="=手"黑温”水;

v"水

(4)矿石由于吸水,导致矿石的质量变大,由密度p="知,密度偏大。

故答案为:(1)游码没有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右;(2)取下5g祛码;37.2;12;3.1x103;(3)标记

处;g—血产水;(4)偏大。

(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不在分度盘的中央,

按照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方法,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2)称量黄蜡玉时,加减祛码,当把最小的祛码放入时,指针右偏,说明加的祛码重了,要取下最小祛

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丙图中黄蜡玉的质量等于祛码的质量加游码的示数;图丁中量筒的分度值已

知,可知黄蜡玉的体积;由密度公式可求出黄蜡玉的密度;

(3)用等效代替法测量黄蜡玉的体积,即③把黄蜡玉取出,加水到标记出,④黄蜡玉的体积就等于水小3—

巾1的体积,水的质量等于瓶2—爪1,由密度公式求出黄蜡玉的密度;

(4)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