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22课 太空一日-第六单元(共2课时)_第1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22课 太空一日-第六单元(共2课时)_第2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22课 太空一日-第六单元(共2课时)_第3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22课 太空一日-第六单元(共2课时)_第4页
2025年春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第22课 太空一日-第六单元(共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22太空一日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知识链接/字词梳理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持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2003年的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升空。他在太空飞行了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得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今天让我们通过他的自传《天地九重·太空一日》来了解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次,回首中华民族首问苍穹的伟大时刻,感受那段令人振奋却又惊心动魄的往事。杨利伟(1965—)

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辽宁省绥中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达1350小时之久。作者简介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位于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开始了这次预定环绕地球14圈的太空之旅。16日6时许,他按预定计划于内蒙古中部一处草原着陆。之后,“航天英雄”杨利伟耗时两年亲自撰写了个人传记《天地九重》。这本书由20万字和150张珍贵图片组成。本文就节选自这本书。写作背景负荷

载人

无虞

炽热

严谨

轮廓

俯瞰

模拟

叮嘱

jǐnhèzài字词梳理字音字形yúchìkuòmókànzhǔ确凿

概率

遨游

稠密

烧灼

舷窗

屏息凝神

千钧重负

zhuózáolǜ字词梳理字音字形áochóuxiánjūnbǐng不用忧虑。虞,忧虑。无虞从高处往下看;俯视。俯瞰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千钧重负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味。耐人寻味字词梳理词语释义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惊心动魄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吸)。屏息凝神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要求用线式阅读和面式阅读方法,10分钟内读完。【提示】本文大约4500字,每个故事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故事的内容,浏览时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故事的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知识链接

浏览时“大略地看”,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采用线式阅读和面式阅读。线式阅读,指在阅读时,以短语或者句子为注视单位,一眼扫过去,可以捕捉到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者一行。面式阅读是指阅读时把两行以上的,或者整段的、整页的文字作为每次眼停时的注视单位。这两种阅读方法视野比较宽阔,眼睛停顿的次数比较少,因而阅读所花的时间会大为缩短,速度会大大提高,可以快速摄取大量信息。

阅读时要精神集中,可以随手勾画出文章里的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还要特别留意每段的首句,这样有助于把握主要内容。快速浏览整体感知2.复述课文。复述课文

复述课文就是指抓住文中的主要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可以进行一般性复述,也可以进行灵活性复述。本文每一个小标题都是文章内容的一部分,可以围绕小标题有层次地进行简要复述,也可以进行改变人称的灵活性复述。整体感知一般性复述示例:

我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曾因飞船共振感到极度痛苦,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飞船运行中我没有看到长城,却听到了至今也没有弄明白的神秘敲击声。返回地面时飞船舷窗出现了裂纹,这让我感到十分紧张,不过这只是虚惊一场,最终飞船平安着陆。整体感知变换人称采用第三人称复述示例:

杨利伟在飞船升空的过程中曾因飞船共振感到五脏六腑都要碎了。绕地球飞行时,他仔细观察了地球表面,没有看见任何单体建筑物,包括长城,但他听到了神秘敲击声,却不明就里。返回地面时飞船舷窗出现了裂纹,最终还是平安返回地球。整体感知3.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概括内容。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时的生死考验。第一部分我看到了什么——太空中的真实所见。第二部分神秘的敲击声——飞船上的声音探究。第三部分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归途中的惊险际遇。第四部分细读分析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请找一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请你将找到的内容填写在下页的表中。意外情况相应的心理或举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以为要牺牲了,但顽强忍受住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感到紧张,但很重视这个过程

“意外”不断,危险时现,会给航天员带来多大的紧张、压力和恐惧啊!太空探险,有太多的未知,但是航天员们不会因为“意外”和“未知”而停下脚步,星空是人类永远的征途。教师小结细读分析第二课时新课导入

《太空一日》用词普通,语言平实,读起来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字里行间,显现了航天员科学严谨的态度,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对航天事业、对亲友的深情,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细读分析例

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用准确的数字记录自己感受不适的时间,体现了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2.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请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态度。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体现了航天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细读分析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客观地描述,是科学态度的体现。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表现了作者客观的科学态度。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能看到单体建筑物。细读分析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细致的观察,详尽的描述。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一直未签字确认,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细读分析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从语言描写中可让人感受到指挥大厅中紧张的气氛以及对航天员杨利伟的关切之情。朗读时须读出深切的关注和兴奋之情。3.本文的描述除了科学、严谨之外,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勾画出来,朗读体会,用自己的朗读向航天英雄致敬。细读分析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对亲人、战友的爱。朗读时应该读出真切的爱。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地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边来人了!写出作者回到地面时踏实而又激动的心情。朗读时须读出再次回到祖国怀抱的激动之情。深入探究(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迭出。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行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惊险与意外交替出现,扣人心弦。仔细阅读全文,分析写作特点。(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本文语言运用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让人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拓展延伸

情境体验:2008年12月,“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行代表.团与香港学生真情对话时,有一位学生问了航天员景海鹏这样一个问题:“叔叔,您不怕死吗?”读了课文,请你代替航天员景海鹏作出回答。拓展延伸“叔叔,您不怕死吗?”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当时,景海鹏说:“小朋友你怕死,吗?”孩子笑了。景海鹏又说:“看来小朋友你怕死,你的伙伴们也怕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对谁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叔叔跟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也不是什么“钢铁侠”,一样怕死。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用生命置换,比如我们从事的航天员这个职业,这份职业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置换。”感谢这些敢于用生命上天摘“星”的英雄们,在人类还没有达到让每一个个体都有探索太空的机会时,我们得以有幸窥见外太空的瑰丽和壮美。景海鹏的回答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无数位科学家的艰辛付出。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后,我国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太空探索的事业,一艘又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承载着梦想升入太空,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让我们随着航天英雄的足迹,发扬航天精神,积蓄力量,不断前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快速浏览《天地九重》,并用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