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高考古诗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南宁高考古诗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南宁高考古诗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南宁高考古诗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南宁高考古诗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高考古诗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是: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D.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3.下列诗句中,描绘了壮美山河景象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隐隐水迢迢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4.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下列诗句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的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6.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珍贵之情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8.下列诗句中,描绘了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9.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的诗句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诗句中,描绘了诗人对壮丽山河景象的诗句是:

A.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隐隐水迢迢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待续)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一句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床上欣赏月光的美景。()

2.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忧虑和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反映了诗人对同病相怜者的同情。()

4.苏轼的《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象。()

5.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6.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7.李商隐的《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无奈。()

8.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9.王维的《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描绘了静谧的山林景象。()

10.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敌人的愤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简述《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的含义及所描绘的景象。

2.请分析《登高》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情感及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3.请说明《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

4.请简述《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段描写的美景及其象征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题)

1.论述中国古代诗歌中“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分析唐代诗歌在艺术成就上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唐代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C。杜甫的《春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后的国破山河在的景象。

2.A。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3.B。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山河景象。

4.A。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将月光比喻为光亮。

5.C。孟浩然的《春晓》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春雨后的清新景象。

6.D。李白的《将进酒》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朋友的关系拟人化。

7.B。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8.A。李白的《静夜思》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9.D。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了诗人对忠诚和英勇的赞美。

10.B。杜牧的《秋夕》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

二、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正确。《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床前明月光”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床上欣赏月光的美景。

2.正确。《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忧虑和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3.正确。《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诗人对同病相怜者的同情。

4.正确。《赤壁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象。

5.正确。《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诗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6.正确。《青玉案·元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诗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7.正确。《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无奈。

8.正确。《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

9.正确。《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描绘了静谧的山林景象。

10.正确。《满江红》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作品,诗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敌人的愤慨。

三、简答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描绘了夕阳下的落霞与孤鹜一同飞翔,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的壮丽景象。这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2.《登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凄凉的秋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3.《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蕴含了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界中事物循环往复的哲理。诗人通过草的生命周期,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

4.《桃花源记》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段描写的美景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这里描绘的桃花林是一个与世隔绝、和谐宁静的理想之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四、论述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流派,其特点是以山水、田园为背景,表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