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学批注-诗歌意象题(进阶)(含答案)_第1页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诗歌意象题(进阶)(含答案)_第2页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诗歌意象题(进阶)(含答案)_第3页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诗歌意象题(进阶)(含答案)_第4页
中考语文文学批注-诗歌意象题(进阶)(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素养批注

诗歌意象题(进阶)

谈方法:诗歌鉴赏四步走

诗歌是一种通过意象营造意境,并运用典型的艺术手法来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学

体裁。

1.意象

植物类意象:梅兰竹菊、落花落叶、浮萍松柏……

动物类意象:大雁、杜鹃、鹏鹃、猿……

景物类意象:夕阳、月、流水、雨……2.

意境

3.情感

4.艺术手法

其实这也是诗歌鉴赏的“三大母题"

内容:写了什么(意象一意境)

主旨:表达了什么

手法:怎么表达的

同样是写梅花,下面三首诗都写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例内意象特点情感(品格)

句容

强调与一般花不同。

驿外断桥边

要么时间更早更晚,

,寂寞开无

要么地点偏远幽静

主。

梅俏也不争春,强调时间早,尤其是

花只把春来报。在冬天开放

已是悬崖百丈冰强调坚强面对风霜

加有花枝俏。

雪等恶劣环境

遥知不是雪,

强调香气

为有暗香来。

【互动1】对齐己这首《早梅》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

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A.“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表现梅花的孤独。

B.”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表现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

C.“风递幽香去”表现梅花遭受风霜的欺凌,无所畏惧。

D“禽窥素艳来”表现梅花招蜂引蝶,靠艳丽的外表吸引他人。

批注任务1: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昭君怨

【宋】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请具体分析下阕突出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互动2]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有许多植物都有坚贞不屈的特点。下列诗句中的植

物没有这一特点的是:

A.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B.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吕本中《木芙蓉》)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D.耐寒唯有东篮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谈方法:植物类意象通用公式

例内意象特点情感(品格

句容)

幸与松筠相强调与一般花不同。

近栽,要么时间更早更晚,独开不同凡俗

迎不随桃李一要么地点偏远幽静

春时开。

杏园岂敢妨

强调时间早,尤其是

君去,早开敢为人先

在冬天开放

未有花时且看

来。

松大雪压青松,强调坚强面对风霜雨

不畏严寒坚贞不屈

树青松挺且直。

等恶劣环境

竹雨洗娟娟净,

强调香气香高洁

子风吹细细香。

补:有时候,恶劣环境也不一定是“风霜雨雪”。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互动】快速找到下面这首诗中的植物类意象。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谈方法:其他植物意象特征

植物例意象特点情感(品格)

浮萍强调没有根,

沙河破碎风飘

柳絮随风或随水到

絮,身世浮沉雨处漂泊

打萍。

日出江花红胜火,强调春日花开的

春来江水绿如蓝。明艳美好

无可奈何花落去,强调暮春花落的

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奈哀伤

长江悲已

强调秋日叶落

落叶滞,万里念

将归。况属的萧瑟景象

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谈方法:动物类意象

例内意象特点情感(品格)

句容

江阔云低,强调声音,例如雁声

断雁叫西风。、雁鸣、断雁等

乡心正无限,强调数量,例如雁阵

一雁度南楼。、雁行、孤雁等

雁强调地点或方向,例

阳月南飞雁,

传闻至此回。如南飞雁、衡阳雁、

归雁等

云中谁寄锦

书来,雁字回强调书信,例如雁

时,月满西楼字、鸿雁传书等

【互动3】“夜闻归雁生乡思,病人新年感物华”,在欧阳修《戏答元珍》诗中,“

大雁”这一意象不具备以下哪项作用?

A.大雁啼声凄切,营造出凄凉的气氛,引发思乡之情。B.

大雁南北迁徙,能够按时回归家乡,使得诗人思乡。D.大

雁能够送信,诗人想寄家书而不得,因而愈加思乡。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子规,即杜鹃鸟。古代传说它的前身是蜀国国王,死后魂魄化为杜鹃,常夜

鸣,声音凄切,悲啼不已。

止匕外,古人认为杜鹃啼叫的声音像是说“不如归去”,旧时常用以作思归或

催人归去之辞,所以也体现了对家乡的愁思。

谈方法:动物类意象通用公式

动例内意象特点情感(品格)

物容

可堪孤馆

强调声音,例如雁声、

闭春寒,

杜雁鸣、断雁、杜鹃啼血、啼声凄切忧伤的心情

杜鹃声里斜

鹃不如归去、寒蝉等

阳暮。

强调数量,例如雁阵、

新贴绣罗襦

鹏雁行、孤雁、双、群群居思乡(孤独)

,双双金鹏

、独等

鹄鹄。

荆门高处

极归思,强调地点或方向,例

雁迁徙思乡

如南、北、回、归等

燕陇雁北飞双

子燕回。

鸿雁在云

大强调书信,例如雁字

鱼在水,

雁、鸿雁传书、双鲤、送信思乡/想思

鱼惆怅此情难

尺素等

寄。

谢4]下列诗句中,表现情感的手法与其他项不同的是

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B.新站绣罗襦,双双金鹤鸽。〃(温庭筠《菩萨蛮》)

C.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

)D,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杜甫《花鸭》)

【互动5】下列诗歌中,"蝉”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落日早蝉急,客心闻更愁。一声来枕上,梦里故园秋。一一《闻早蝉》

B.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一《蝉》

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一《雨霖铃》

D.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一一《答白刑部闻

新蝉》

谈方法:景物类意象补充

例内意象特点情感(品格)

句容

缺月挂疏桐,漏

断人初静。谁见强调圆缺

幽人独往来,缥

缈孤鸿

影。

强调月亮的移动,

转朱阁,低绮户

以此暗示时间推

,照无眠。

移。

我寄愁心与明月,强调跨越空间,与

随君直到夜郎西。人相依相伴。

淮水东边旧时月,强调亘古不变,从

夜深还过女墙来。古到今始终如此。

强调色调苍;京

夕夕阳西下,断肠凄艳,

阳人在天涯。或已到回家的时

间。

南陵水面慢悠悠强调绵绵不绝,

无边无际。

草,风静云轻欲变

秋。

不知细叶谁裁出,

强调春风(东风)

二月春风似剪刀。

风秋风吹不尽,强调秋风(西风/金

总是玉关情。风)

宁可枝头抱香死,

强调冬风(北风)

何曾吹落北风中。

昨夜一霎雨,

强调滋养万物

天意苏群物。

雨若问闲愁都几许?

强调衰败的景象

一川烟草,满城

或哀伤的心绪

风絮,梅子黄时

雨。

【互动】下列选项中,对植物类意象表达的主旨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落

花:春日融融的美丽景象,抒发喜爱之情。

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松:不畏强权,坚贞不屈。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落木:凄凉萧瑟的景象,抒悲情。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菊

:隐逸之志。

批注巩固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

(1)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此诗写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

涵的菊花诗。

B.本诗语言质朴,意蕴丰富,彰显了诗歌的特色。

C.“抱”字十分传神,把寒菊在北风中的顽强和坚贞表现的淋漓尽致。

D.诗歌的首句中,诗人拿菊花与百花对比,突出其“独立”的特性。

E.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诗人壮志难酬

的情怀。

(2)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诗人借寒菊表达了什么情怀?

批注巩固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释】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

人。

请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批注巩固3: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鹏鹃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

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批注巩固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

归雁(其一)

唐•杜甫

万里衡阳雁①,今年又北归。双

双瞻②客上,一一背人飞。云里

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释】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

②瞻:往上看,往前看。③浪语:妄说;乱说。④故山:喻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

铺垫。

B.颔联中的“瞻”“背”前后呼应,更写出大雁北归时整齐的队形和浩大的阵势

O

C.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

情。

D.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一片衷

情。

E.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这是作者的

虚笔。

(2)全诗塑造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

诗歌意象题(进阶)

【互动1]B

批注任务1:【答案】(1)梅。“花来春末”体现开花的时间是在春天之前,即冬天

;“雪来香异”体现形态上具有雪的洁白,却有雪没有的香气。

⑵用对比的手法。将“竹篱茅舍”与“玉堂琼榭”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

择环境“一般开”,“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傲岸的品格(或恶劣的环境

下仍坚持操守,矢志不移,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互动2】C

【互动3]C

【互动4]D

【互动5]B

【互动6]A

批注巩固1:

答案⑴AE

⑵①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

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中突出其

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3分

②抒发了不愿随从于世俗权贵、独守清高的人生追求和坚持气节、不仕元朝的爱国

情操以及忠君报国、宁死不屈的可贵精神.(3分

【解析】

(1)A项,根据诗意,应是“托物言志”.E项,“壮志难酬”不当,根据诗歌内容

应该是“忠于大宋的情怀”.

⑵这首诗是咏物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塑造菊花的目

的是写自己.菊花的特点就是作者的特点,菊花的情感气节就是作者自己的情感气节

“独立”,显示了菊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