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概论课件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学习资料_第1页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件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学习资料_第2页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件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学习资料_第3页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件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学习资料_第4页
自然辨证法概论课件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造中国崛起的国际环境引言:近代中国的局势1、1940年——1868年(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3)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8)2、1864——1894年:晚清洋务运动或自强运动。3、1895——1911年(1)甲午战争(1894)(2)百日维新(3)庚子之变: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1900)(4)清末新政4、1912——1927年(1)辛亥革命(2)南北分裂(3)军阀混战5、1927——1937:南京国民政府时期6、1937——1949年(1)全面抗日战争(2)国共内战7、1949——1976年(1)抗美援朝(2)反右与大跃进运动(3)文化大革命(4)抗美援越(5)中印战争结论:在这将近一个半世纪中,中国连续稳定的局势不超过30年,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无从谈起。一、与资本家主义世界改善关系是中国改革开放启动的必要条件(一)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1、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全面倒向苏联,遭到欧美阵营的封锁与遏制。2、以美国为首的欧美阵营苏美对抗的“中国牌”(二)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和解1、中美建交(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告》,标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近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中美建交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西方关系突破的标志性大事。2、中欧关系正常化

继美国之后中,中国与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关系正常化。横跨两大洋的握手3、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思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4、邓小平访问日本(1978)和美国(1979)点评:中国与西方世界关系的缓和,对中国有重大意义,它修改了“以意识形态为对外关系的准则”,为中国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埋下伏笔。但它也一度使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及非洲国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抬进联合国的穷兄弟们)的关系恶化。二、近40年来中国经济奇迹的国际元素(一)相对稳定和谐的国内外环境1、全球和平与发展大势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局部地区仍不乏战火,但总体呈和谐状态,和平与发展成为主基调。2、相对安全的周边环境近40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无武装冲突和对抗性争端。3、必然或偶然的关键因素(1)苏联解体、东欧巨变(2)美国反恐战争4、中国政治家们的卧薪尝胆与忍辱负重(1)中国在处理国际大事中的低调与“明哲保身”。(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事件(2)周边部份国家的“挑战”邓小平:韬光养晦(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动力1、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开始于70年代末期,1979—1990年12年间,中国实际利用FDI的累计数额只有206.92亿美元。从90年代初期起,中国吸收的FDI数额急剧增长。1992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10亿美元,1993年达275.15亿元,一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超过整个80年代的总和。1993—1997年连续5年,中国实际利用FDI的数额一直仅次予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居发展中国家第一位。1996—1999年,实际利用FDI一直超过400亿美元。目前,中国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在10%以上

2、外国政府与金融机构对中国的贷款(1)日本政府:对中国贷款援助32000亿日元(约为300亿美元);其中无偿援助资金1297亿日元,大约占ODA总额的4%。(2007年结束)(2)世界银行贷款:截至2005年5月30日,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贷款总承诺额累计385亿美元(包括283亿美元硬贷款和102亿美元软贷款),目前,中国贷款余额在世界银行各贷款国中居首位。(3)亚洲开发银行:截止2005年约200亿美元

3、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1)出口导向型经济和外贸战略(2)中国加入WTO(3)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与进口依存度)指一个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一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与开放程度。年份依存度198523%199030%199440%200250%200667%20115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三、理性看待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反映(一)中国崛起必然改变世界格局1、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2、世界政治格局的改变3、世界军事格局的改变中国崛起已是不争事实(二)中国威胁论的由来1、近世大国崛起的历史“幽灵”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揭示近世以来所谓9大强国的崛起史,虽然各有差异,但共同点是海上霸权与殖民扩张,无不充满血腥与暴力。因此,许多人对大国的崛起抱谨慎之态。2、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阴影(1)欧洲之德国(2)亚洲之日本3、近代中国的屈辱史与民族主义(1)1840年以来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冲击第一次鸦片战争(英);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甲午战争(日本);八国联军侵华(美、英、法、德、俄、日、奥、比);中日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国人如何面对这段屈辱史,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2、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四)中国威胁论1、经济威胁(资源威胁)中国经济的增长必然加剧全球资源危机;2、军事威胁中国军备增长威胁世界现有秩序3、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威胁中国的集权制度威胁世界民主与自由尽早遏制中国四、来自周边国家的挑战与危机(一)中国周边的国家1、漫长复杂的边界

边界总长4万公里,陆2.2万,海1.8万,边界国家数世界第一。陆边: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埋、塔吉克斯坦、蒙古、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越南、老挝海边: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印尼、新加坡2、领土与海域问题(包括历史恩怨)与印度、越南、日本、菲律宾等有领域或海域悬案3、政体差异与绝大多数国家政体不同(二)南海争端1、简介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内有东沙、南沙、西沙和中沙四大岛群。争端集中于南沙群岛及周边82万平方公里海域。石油、天燃气及其他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海上战略要道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通往非洲和欧洲的咽喉要道。

2、现状与危机(1)实际控制与开发权弱(2)离中国本土较远(3)涉及多个国家(4)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圈有重大影响(5)事关中国未来的控海权

姗姗来迟的三沙市无控海权不足称大国(三)中印关系问题1、潜在的最大威胁(1)无论就历史、地理、人口或是经济规模,印度堪称大国(2)历史上都曾是东南亚霸主儒家文化圈与佛教文化圈2、现实冲突(1)西藏问题(2)领土争议(4)经济竞争

作为目前世界上两大发展中国家,中印经济的互补性不强,相互依存度低。在与发达国家的合作中存在竞争关系。(四)中日关系1、历史问题的纠结

百年来中日之间的战争以及日本对中国现代化的阻碍。2、战争赔款问题3、钓鱼岛问题4、两国的经济依存度(1)中日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