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吐鲁番地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中华民族素有化危为机的辩证思维,能将一次次磨难变为前进发展的重要动力,这就是她饱经数千年沧桑依然熠熠生辉的思想利器。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发展史始终贯穿着化危为机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和智能,而是主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这种智慧是一种经验思维,是中华民族根据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必然的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各种偶然性所做出的未雨绸缪。这种智慧也是一种超验思维,是预防事物发展的结果与中华民族的愿望相背离的超前性思维方式。细究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更迭,可以发现一个普遍的规律——善于居安思危者强,勇于化危为机者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古训,在一定层面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化危为机的辩证生存智慧。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动力。实践证明,中华民族的危机每加重一分,中华儿女奋起反抗、勇往直前的动力就增添一分,危机越严重,创新动力就越大。春秋时期,混战不断,四夷交侵,礼崩乐坏,多重危机促使孔子竭尽全力建立了以“六经”为核心的儒家经典文化体系,推动思想的繁荣发展,构筑了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精神命脉与文化根基。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落为一个备受外国侵略者欺凌的衰弱民族,国家民族的危亡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他们挽救了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再比如,科学发展观的萌芽源于“非典”肆虐带来的严重损失,《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出台源于非典、禽流感、地震、水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等等。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法宝。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中国人民总是在艰难困苦中勠力同心,推动民族前进的车轮。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如今,越是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要居安思危、化危为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前景光明,越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全面认识和有力应对一些重大风险挑战。”当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奔着矛盾问题去、迎着风险挑战上,着力化危为机、化险为夷,慎始慎终、善作善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新的澎湃动力。化危为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讲求原则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也要讲求灵活性,从“时”“度”“效”三个角度把握好转化的策略、方法和艺术。只有把握好这两点,才能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辟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新天地。(摘编自徐国亮《中华民族化危为机的辩证意蕴与价值表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化危为机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是主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生存智慧。B.化危为机是一种经验思维,主体可根据事物内在规律、发展趋势及偶然性等对事物发展结果做出精准预判。C.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动力,每一次危机都让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创新进步,挽狂澜于既倒。D.化危为机是中华民族的复兴法宝,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就能战胜风险,迎来机遇,实现复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总说化危为机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作用。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方面阐释化危为机的价值和意义。C.文章多处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以充分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D.文章结尾简要指出化危为机的做法,与前文构成了层进式的论证结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西汉政论家贾谊的这句话深刻体现了古代中国治国理政的智慧。B.“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这句古语如果作为理论论据之一,根据文章内容可以放在本文的第二段。C.大乱之后有大治,儒家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文化根基,是因为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等多重危机。D.“化危为机”不仅对中华民族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也有借鉴意义。【答案】1.A2.C3.C(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健全粮食安全制度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习近平从东北黑土地到中原大地,再到江南鱼米之乡,粮食安全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总书记反复强调。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72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我们牢牢端稳了饭碗,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了战略主动。(摘编自《这五年,粮食安全更稳固》,《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2日)材料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国庆假期,为减少餐饮浪费、倡导节约,定制旅游团餐、线上美食节、“小份菜一人食”等创新举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从景区到餐馆,从美食节到自家餐桌,更多人选择量力而“食”、尽力“光盘”,“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正在成为新风尚。在上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经蔚然成风。节前,上海普陀区食品药品安全协会成员单位组建的普陀区制止餐饮浪费联盟成立,向行业内近200家餐饮企业发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书。据统计,普陀区餐厨垃圾日均处理量呈减少趋势,已由8月每日481.%5吨减少到9月每日459.06吨。国庆假期,不少上海市民选择在家做菜。对此,叮咚买菜、美团等平台上线“一餐食”专题页面,主打一顿能吃完的小份组合蔬菜。(摘编自《国庆假期,向浪费说“不”》,《人民日报》2020年10月9日)材料三:我们在开学第一天开启‘我爱饭米粒’活动,目的在于鼓励全体学生争做‘光盘小达人’。”该校辅导员卫芸介绍,校园餐厅推出“光盘达人”积分奖励活动,学生在就餐后可凭空餐盘领取一张积分卡,积累至一定数量后方可兑换文具等奖品,且由学生们轮流担任小小监督员,相互检查午餐光盘情况。在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机关食堂,随处可见倡导节约的公益宣传标语,职工们根据该机关食堂此前推出的半价菜、半份菜制度,在就餐时吃多少、打多少。(摘编自《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光明日报》2020年9月8日)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更让我们体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一真理。B.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十几亿人口要吃饭,只要下决心把种业搞上去,培育优良品种就能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为人均400公斤,而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此。D.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使得我国粮食安全更加稳定。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粮食安全当作心中牵挂的大事。B.材料二中,上海普陀区制止餐饮浪费联盟的举措,使得餐厨垃圾日均处理量呈减少趋势C.材料二中,国庆期间,更多人选择量力而“食”、尽力“光盘”,主要是因为定制“旅游团餐、线上美食节”等创新举措的出现和实施。D.材料三介绍的某校和某食堂的具体做法,是“杜绝浪费”行之有效的办法。6.怎样才能有效推进学校“光盘”行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B5.D6.①开启“我爱饭米粒”活动,鼓励全体学生争做“光盘小达人”。②校园餐厅推出“光盘达人”积分奖励活动。③加强“光盘行动”的督查工作。(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拯救李睿小哲坐在球场边,像往常一样,慢吞吞地脱球袜和球鞋。他穿的是阿迪达斯“猎鹰”,是去年比赛上演“帽子戏法”后爸爸给他的奖品。踢了一年,鞋子都旧了,尤其是左脚,红颜色的鞋面黯淡无光。踢完球,人也放松下来,小哲还在想刚刚结束的球赛。疫情让他在家整整待了三个月,没有球踢的日子太难熬了。城市的病例终于清零了,球队的训练、比赛恢复正常。小哲上场前,弯下腰,摸了摸草皮,像是和久违的朋友打招呼。跑着跑着状态就有了,他一个人进了三个球,还给同伴喂了“两个饼”。和队友击掌、拥抱,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当然,小哲还是有遗憾的。伤停补时阶段,他一点劲都没有了,不然那个单刀球肯定能进,他错过了自己第一个“大四喜”之前,小哲和爸爸说过,想要一双新球鞋。爸爸说,可以,但你必须超越自己!小哲忽然觉得身边无比安静,听不见队友的喧哗,听不见教练的嚷嚷,连爸爸的催促声也没有。爸爸是个外科医生,平时风风火火,他只要看见小哲慢吞吞的样子就着急,还要加上一句,你这性格一点都不像我,真是你妈的好儿子!球场空空荡荡,而附近停车场却是另一番景象。群人围在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在乍暖还寒的四月,他们的额头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汗珠。还有人拿着手机,站在路边,焦急地向远处张望。小哲还是慢吞吞地往球场外面走,等他快透到停车场的时候,人群散开了,一辆救护车刚刚驶过来,顶棚上的灯放射着幽幽的蓝光。一个男人刚刚戴上口罩,向救护者叮嘱着什么。救护者用担架将躺在地上的男子抬上了车,砰的一声,车门关上,蓝光渐行渐远。旁边的人再次围拢过来,正中间的男人高大、瘦削,他看见了小哲,向着他招了招手,是爸爸。围观的人愣在那,但很快像是被按下了启动键,突如其来的掌声让小哲和爸爸都有些不知所措。爸爸搂着小哲,朝车子走去,爸爸的手在抖。“还有水吗,儿子?”“没了,都喝没了。”“你去对面的便利店,给我买瓶可乐,要冰镇的,快!”小哲回到车上,里面弥漫着酒精消毒液的气味,爸爸摘下口罩,抓过可乐,一口气灌下半瓶,然后打了一个大大的饱嗝,很心满意足的样子。“爸,刚才怎么了?”“啊,没怎么,有个人在路边昏倒了,我给他做了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没事了,活过来了。”“我怎么不知道?”“你,慢慢腾腾地,我要是像你那么磨蹭,那个人早不行了。我先把你送回家,然后回医院。”“晚上要和妈妈一起吃饭吗?”“再说吧。”小哲回到家,姥姥正拿着手机,一边看还一边唠叨:“今天那个年轻人命真大,要不是遇上欣力就完了。”储欣力,是爸爸的名字!“小哲快来,朋友圈都是你爸爸。”图像一直晃动,地上躺着一个人,年纪不大,脸色正由紫变黑。爸爸先是检查了病人的呼吸和脉搏,又用双手按住他的胸口,一下,两下,三下……接着他一把扯下了口罩,眼镜也甩了出去。两个男人的嘴紧紧地贴着,一个男人的气流进入到另一个男人的身体,一条触礁的船渐渐启动。视频的时长只有短短几十秒,但小哲却觉得无比漫长。妈妈给姥姥打了一个电话,说不用给她留饭,她要去医院采访,采访储欣力。姥姥还特意叮嘱你和欣力好好唠唠,两口子有啥话不能说的,你俩就是犟驴。晚上,妈妈的新闻栏目播出了对爸爸的专访,镜头前的男人让小哲有点恍惚。他从没见过爸爸正襟危坐的样子,电视中的男人说话不紧不慢,但语气却很镇定,他说根本没考虑疫情,自己是个医生,给病人做人工呼吸是常规操作,救死扶伤更是天职!这件事动静不小,就连央视的记者也来采访了。在央视微博的评论区里,网友更是开了锅,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反正都是正能量的硬词。爸爸发了一条朋友圈,除了对亲友的关注表示感谢之外,还在央视的话题“医生路边救人连眼镜都甩飞了”旁边加了一个捂脸的表情。没多久,小哲换了一双新球鞋,梅西同款2020猎鹰,是他和爸爸、妈妈一起买的。注:小说取材于发生在哈尔滨的真实故事。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标题为“拯救”,含义丰富,既指医生爸爸对病人生命的拯救,也暗指这件事的发生是对医生家庭的拯救。B.全文采用多种手法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比如运用了细节、动作、对话等描写手法,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C.儿子问起救人之事,爸爸只是轻描淡写,但当时的救人过程应该很是紧张,这从事后“爸爸的秀手在抖”可以看出来。D.小说中也塑造了生活中父亲的形象,他对儿子表面冷,内心关心,结尾时捂脸的表情表现了他柔和的一面。8.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爸爸在救人过程中表现出形象特点。9.作者通过不同的人物来呈现这个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答案】7.B8.形象特点:(1)做事果断。对突发事件,应对果断。(2)履职尽责。抢救陌生人,体现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3)无私无畏。事情发生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进行人工呼吸。9.好处:(1)多人物、多角度呈现故事,能全方位展现救人事件,使小说内容更丰富。如:爸爸是事件的亲历者,爸爸描述事件轻描淡写,造成悬念:小哲、姥姥、妈妈、现场围观者及网友是旁观者,小哲见证故事,姥姥还原故事现场,妈妈、现场围观者和网发传播故事。把个体救人的故事,变成了全社会参与的故事。(2)使人物形象更多维、立体。医生对病人的无私尽责,爸爸对儿子的外冷内热,姥姥口中传达出的夫妻的日常矛盾(最后化解矛盾),网友口中的“医者仁心”以及结尾医生在央视话题下的“捂脸的表情”,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丰满,立体。(3)从不同角度展现“人间温情”的生题。医生救人,社会传播正能量。好人好事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宣扬,主题深化。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惠文王十八年,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B.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C.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D.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B.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C.寿,战国时指向人敬酒或献礼。D.舍人,战国到汉初,王公贵族的侍从宾客、左右亲近之人。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惠文王十九年,秦国又攻打赵国,杀了赵国两万人。B.廉颇与赵王约定,如赵王三十日不回,就立太子为君。C.廉颇宣言,蔺相如的舍人感到害怕,一齐请求离开他。D.廉颇被蔺相如的宽容所打动,就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答案】10.D11.B12.C13.(1)(渑池会)结束后回到赵国,因为蔺相如功劳大,任命他担任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2)只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参考译文:赵惠文王十八年,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死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想要和赵王结好,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会见。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去赴会,蔺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诀别说:“大王此行,估计路程和会谈结束,再加上返回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妄想。”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饮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奏瑟一曲!”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土乐,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盆缻,来相互为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进献盆缻,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缻,蔺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如果我自杀,脖颈里的血可以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睁圆双眼大声斥骂他们,侍从们都吓得倒退。因此秦王很不高兴,也只好敲了一下缻。相如回头来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池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直到酒宴结束,秦王始终也未能压倒赵王。赵国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也不敢轻举妄动。渑池之会结束以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作为赵国的将军,我有攻战城池作战旷野的大功劳,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本来就出身卑贱,我感到羞耻,无法容忍在他的下面。”并且扬言说:“我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到这话后,不愿意和廉颇相会。每到上朝时,蔺相如常常声称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没过多久,蔺相如外出,远远看到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于是蔺相如的门客就一起来向蔺相如抗议说:“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传出坏话,而您却害怕躲避着他,胆怯得也太过分了,一般人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有出息,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坚决地挽留他们,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众人都说:“廉将军比不上秦王。”蔺相如说:“以秦王的威势,而我尚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无能,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如今我们俩相斗,就如同两猛虎争斗一般,势必不能同时生存。我所以这样忍让,就是将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而将个人的私怨搁在后面罢了!”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鞭,由宾客引领,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这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的胸怀如此宽大啊!”二人终于相互交欢和好,成了生死与共的好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新城道中(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吹断檐间积雨声”一句,领起下文对春晴之日山村景致、山民生活的描写,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B.颔联中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披䋈帽”与“挂铜钲”分别从形、声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C.颈联写景生机盎然,桃花鲜艳、竹篱矮矮、垂柳袅娜、小溪清澈与尾联农人忙春耕,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乡野春景图。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15.本诗采用多种手法描写山村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4.B15.①比喻,拟人。用“披絮帽”与“挂铜钲”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东风“知”我,桃花“含笑”拟人,赋予“东风,桃花”人的心理、神态,使东风“桃花”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②远近结合,颔联描写远景,颈联描写近景,由远及近,展现山村风景的美好和生机。③动静结合,“竹篱短”“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野桃笑”“溪柳摇”动景活泼自在,动静结合,突出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三)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2)《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认为,由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新的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即“_______,______”。【答案】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④.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⑤.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⑥.师不必贤于弟子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190多亿元。发放消费券的,是通过让利于民,为有需求的消费者,同时对冲疫情影响、释放消费潜力。与直接发放现金补贴相比,消费券具有见效快、杠杆高、易监测等优势;从政策实施效果来显示,这种方式的效果明显,不仅它完成了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作用,更推动了消费的数字化进程。但很多消费券并没有完全发放给有需要的市民,而变成了“羊毛党”牟利的工具,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会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给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一方面虚假交易套现,()政策初衷就会落空。另一方面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资金,也是来自于全体纳税人,在疫情冲击导致经济下滑、民生困难增多的情况下,“羊毛党”通过侵占消费券暴利,无异于。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初衷雪中送炭获取趁火打劫B.目的急人之困获取落井下石C初衷雪中送炭攫取落井下石D.目急人之困攫取趁火打劫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这种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它完成了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作用,更推动了消费的数字化进程。B.政策实施效果显示,这种方式效果明显,不仅它实现了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作用,更推动了消费的数字化进程。C.从政策实施效果显示,这种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它不仅实现了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目的,更推动子消费的数字化进程。D.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这种方式效果明显,不仅实现了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目的,更推动了消费的数字化进程。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消费拉动经济回暖的作用,也就产生不了真正的需求B.产生不了真正的消费需求,也就起不到以消费拉动经济回暖的作用C.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消费需求,更难以实现拉动经济回暖以刺激消费的目的D.真正的消费需求无法被拉动,以消费拉动经济回暖的作用的意图就难以实现【答案】17.C18.D19.B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吃饭看、走路看、坐车看……离了手机仿佛就没了安全感。这种对手机的依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①_____________。除了伤眼晴、伤颈椎之外,长期低头会导致椎间盘向前突出,刺破硬脊髓膜,从而造成脑脊液外渗,也就是脑子“漏水”,②___________。低颅压最常见的表现是站立时头痛,躺下头痛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脑子下沉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长时间低头除了导致脑子“漏水”,还可能导致颈部肌肉酸痛,甚至双手肌肉萎缩。为此,医生建议,低头族、IT工作者、驾驶员等人群,③___________,防范脑脊液漏的发生;而天生硬脊膜薄弱或者骨刺增生的人群,要尽量避免做瑜伽等对脊柱过度屈伸的运动。【答案】①.也让人们的健康危机四伏②.最终导致颅内低压(低颅压)③.一定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21.学校拟请著名作家铁凝来学校作报告,下面是对铁凝老师的简介,请概括这一简介的主要内容,把下面一段主持人的开场白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不超过70字。铁凝,女,当代作家。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后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上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地描写了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6年起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一个名叫“我的文学梦”的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作家铁凝老师。请先允许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铁凝老师,_______________。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铁凝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措施
- 建筑取样员在建筑设计中的职责
- 高校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 别墅庭院树池施工流程解析
- 2025年少先队多元文化交流计划
- 制造业安全防护措施实施指南
- 纺纱设备链上数据共享-全面剖析
- 低维材料物理特性研究-全面剖析
- 耐药性细胞模型构建-全面剖析
- 青年志愿者培训与学习计划
- 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实习计划(16篇)
- 肿瘤科护理沟通技巧
- 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课件-专业工程技术
- 牡蛎养殖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31-T 1468-2024 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 初三班级学生中考加油家长会课件
- 国家资格等级证书-验光员-2.视功能检查评分表(助教学生填写)
- DB11T 382-2017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
- 无人机操控技术课件: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原理
- 分布式光伏工程施工标准
- 绿色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