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厂字旁(厂)”;理解“从前、胆子”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在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中,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融入对文本的学习。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激发个性化的想象,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克服胆小的心理,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厂字旁(厂)”;理解“从前、胆子”等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夜色的美丽;了解“我”从胆小怕黑到勇敢的转变,学会做一个勇敢的孩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小朋友们,你害怕漆黑的夜晚吗?勇敢地走出家门,你会发现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花草在黑暗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虫儿在夜色中轻轻唱着小曲儿……所以,千万别怕,因为夜晚和白天一样,也是美丽而迷人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夜色》,去感受一下吧!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色、再、散”,翘舌音“窗”,前鼻音“晚、胆、敢”和后鼻音“往、勇、像”。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色、外”时,可以结合它的多种含义;学习“看、晚”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爸、再”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笑”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多义字歌示例:色:春来景色美,黄鹂音色脆。山野颜色艳,农民喜色飞。外:外甥有两个,外表都不错,外加才艺好,外人都倾倒。形近字歌示例:看:一位老者来,着急把队排。快快把病看,眉开展笑颜。谜语示例:把手一分离,父字底下骑。常作口语称,与父同意义。(谜底:爸)一横头上放,冉字下面藏。重新来一次,继续向前方。(谜底:再)(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书写指导:“色”下面的“巴”竖弯钩向右舒展。“外”左短右长,右边点略偏上。“爸”的“父”略扁,“巴”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些。“晚”左窄右宽,“免”第一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再”中间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末横长于首横。易错提示:“看”不要把“目”写成了“日”。“晚”右边是“免”,不要写成“兔”。“笑”下面是“夭”,不要写成了“天”。(3)归类识字。归类示例:免-晚(晚上)-勉(勉强)-挽(挽留)(4)多音字辨析。散sàn:散步不欢而散sǎn:散文散兵游用都dōu:都是都好dū:首都通都大邑辨析:“散”在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散布,分发”“排除,排遣”等意思时,读sàn;在表示“没有约束,松开,分散”“零碎的,不集中的”等意思时,读sǎn。(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感知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在夜晚的时候,“我”从前的心情怎样,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心情。明确:害怕(从前)--不害怕(现在)。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但是后来不再害怕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下节课的学习将告诉我们答案。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要求会认的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会写本课的7个生字,做到工整美观,结构合理,能够运用所学汉字组词,造句。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熟的水果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直接从树上落下来。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咕咚》,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兔子没有经过自己的验证就被所谓的“咕咚”吓到了的故事,领悟盲目跟从的后果。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识记12个会认字,7个会写字。【教学难点】掌握遇事要勇于探索、追求事实的原则。【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随文识字,理解字词大意。3.知道什么是“咕咚”。【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关于牛顿的“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出新课。2.教师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引出本课内容,如:先讲“咕咚”这个故事,让大家初步有个印象,再讲课文内容。二、初读课文内容。1.教师泛读,学生听朗读技巧并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2.提出自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并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词,并朗读熟练。3.检查自读情况,可以展开赛读,教师指导学生读错的字音和句子,初步让学生了解朗读课文的技巧。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三、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学。1.教师重点指导读准下面几个字的读音:“熟”是翘舌音,“咚、命、领”是后鼻音。“野”是整体认读音节的字。2.本课生字较少,识记时,可以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让学生根据偏旁、结合字义记忆字形。“吓”是形声字,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3.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象”和“家”是形近字。“羊”是独体字,写的时候注意整体结构,要美观,注意写字姿势。4.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巩固识字。(1)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词多,哪组获胜。四、理解课文。1.初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咕咚”。一个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2.课下熟读课文内容,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课件)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初步掌握了《咕咚》这篇课文的内容,认识了一些新字,新词,初步了解了“咕咚”其实是一个成熟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板书设计】20咕咚咕咚--声音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篇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量词短语,认识“辆、匹、册、支、铅、棵、架”7个汉字,体会量词在生活中的使用。2.进一步巩固26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熟练地对应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3.拓展相同部首的汉字,并比较相同部件在不同结构汉字中的写法。4.在其他课本中识字,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春晓》,大致理解诗意。6.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课外阅读量,理解阳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过程与方法1.图片、录音和视频结合。2.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老师适当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2.积累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量词学习,积累新字新词,学会在生活中运用。2.进一步巩固26个字母大小写的区分,能熟练地对应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教学难点1.积累古诗,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习惯,感受春天的美好。2.体会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点读、齐读,借助拼音,把字词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老师个别指导。(1)朗读指导:“辆”的声母是边音,“册”是平舌音,“支”是翘舌音。(2)书写指导:“匹”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撇。写的时候要注意笔顺。“册”上面的部分不能连写在一起。“架”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2.想一想:这些词语我们平时说过吗?(1)这些词语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我们把这样的词语叫作数量词。(2)明确“量词”的含义,学会运用。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尺、斤、个、支、只”等。量词经常和数词一起用,如一个人、一辆车、一匹马等。3.看一看:引导学生发现量词运用中的不同。明确:我们发现,车、马、书、铅笔、树、飞机等事物前所使用的量词都不一样。4.说一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达到正确运用量词的目的。示例:一个人、一台电视、一把茶壶、一扇门、一块黑板、一把椅子、一碗饭、一个文具盒、一块橡皮。二、字词句运用1.找一找,连一连。(1)背一背:引导学生复习背诵字母表的内容,点名背诵,按顺序背诵,巩固大写字母表。(2)读一读:点名学生读或是齐读,分组读,把题目中上排和下排的大小写字母读正确。(3)连一连:让学生自主学习,试着自己先连一连。看看下排的小写字母与上排的哪个大写字母是对应的,然后连起来。老师在这一过程中适当指导。(4)看一看:对照大写字母表检查是否连正确了,不正确的要马上改正。明确:N-nR-rD-dT-tA-aB-bG-gH-hE-eQ-q2.读一读,想一想。(1)读一读:点名读生字,引导学生把这些生字都读准确。(2)看一看:观察左右两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或是特点。明确:左边一组字都含有“日”,“星、早”两个字中的“日”在上面,“明”字中的“日”在左边,而“阳”字中的“日”在右边。可见,“日”这个字和其他偏旁部首或字组成生字时,可以在字的上边、左边、右边。右边的一组字都含有“寸”,可见,“寸”和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生字,意思也不一样。3.说一说:引导学生多说几个带有“日”和“寸”的生字,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示例:日--晨、暖、晴、旺、易、旦、春、显,寸--付、讨、忖、射、寻、导、夺、封。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2.明确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书写工整。3.积累两首古诗,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2.朗读体会: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回顾拓展:你还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并和同学交流。二、词句段运用(一)第1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1)同桌之间交流体会。(2)师生一同明确:①动作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爱之深切,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怀。②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③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袁明将军深深地被战士们的情义所感动,现在他不是以一个首长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请孩子们吃菜。2.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择一种情境,照样子写一写。(1)学生独立动笔写一写。(2)同桌之间交流分享成果。(3)教师指名分享答案。期待落空:他的头慢慢地低垂下来,往日里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来,仿佛星光被乌云遮掩,没了光彩。周遭的气息也仿佛舒缓下来,一切成了慢镜头。刚才心里的期待成了伤人最深的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像坐过山车一样,高高的扬起然后急速下落,最终归于让人无奈的平静。嘴角慢慢牵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颇有些让人心碎的味道。久别重逢:周围的时间仿佛停止了,微风吹着脸颊,心里激动极了,脑子里马上回忆出与老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进而我们相视一笑。(二)第2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两个句子)学生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1)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句子,读准确、通顺。(2)同桌之间互相体会句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3)指名学生分享成果。明确:①连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都颤抖了,说明这场手术难度大,令人紧张。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②与以往乐观开朗的“我”相比,现在“我”的表现显得很焦躁、郁郁寡欢。说明这件事比以往要不顺心。(4)师点拨:句子中人物与平时有不同的表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特点。2.请同学们仿照例句说一说。①同桌之间互相举例。②教师指名回答。例:他一向说话做事大大咧咧,这次居然温柔地安慰起同桌来。三、书写提示1.(课件出示刘湛秋的《帆》)自由读刘湛秋的散文诗--《帆》,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思考: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2.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3.师生一起明确:(1)标题和作者的位置要写在醒目的位置。(2)段落要分明。(3)标点符号不顶格书写。4.学生动动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5.抽一两名优秀学生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欣赏学习。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篇五」[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了解词语中古今义的不同;体会在不同情境下,利用时间长短来表达感情的方法。3.复习修改符号的运用。4.积累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学重难点]了解词语古今义的不同,积累名人名言。[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这三篇课文,请同学们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如何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的。2.全班交流。预设:学习《自相矛盾》时,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被其破坏!”可是,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就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告诫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收获。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二、词句段运用(一)第1小题1.(出示课本中的6组词语)学生齐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下面加点词语,第1、2、4组词语的古今义相同,其余意思不同。2.指名说说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1)吾盾之坚:指坚硬、坚固。坚固:指硬、牢固。(2)弗能应:回应。应答:回答。(3)道旁李:指路边。道路:指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4)问其故:原因、缘故。缘故:原因。(5)冀复得兔:再的意思。重复:反复。(6)守株待兔:等待。守卫:防守、保卫。3.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义意思相同或不同的词语。(1)剩余:指多余之物。余尝谓:指“我”的意思。(2)陷入:指落在(不利的境地)。陷子之盾:刺穿。(二)第2小题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下面的句子对时间的描述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2个句子)预设:对于时间长短的判断与常理不符。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你觉得长吗?这里说“时间太长了”是不是矛盾呢?明确: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的,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3.“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你觉得长吗?为什么作者说是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呢?明确:以一种夸张、递进的手法突显出时间过得非常快。4.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仿照例子写一写。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仿佛一个世纪过去了,老师还没把我的作文看完。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语文教案「篇六」教学目标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4.学习正确书写书签的方法,美观、大方训练抄写语段的能力。5.理解警句的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句子,增强学生理解和积累的能力。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童话的特点:充满奇思妙想、有趣,并学会运用。2.学习辨析近义词,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3.学习描写季节的句子,了解季节的特点,并学会抓住季节特点的方法写话。教具准备课件新课教学()分钟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八”。二、交流平台【课件出示2】读童话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里面的人物大都拥有非凡的能力,还能感受到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如《巨人的花园》中,“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住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故事的神奇,也可以感受到原本凶狠的巨人变成了一个和善的人。《海的女儿》里的小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身体化作了泡沫。这既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让人为她的善良感动。除了本单元学习的几篇童话,其他童话也都充满了奇思妙想。并有着丰富多样的人物想象,阅读时,要注意体会。1.读读上面的句子,你体会到童话的特点是什么?【出示课件3】预设:(1)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2)童话里的故事让人意料不到。(3)童话有趣、充满幻想。(板书:童话充满了奇思妙想、有趣、充满幻想)2.练一练:举例说明,其他童话也充满了奇思妙想。【出示课件4】预设:(1)《拇指姑娘》中一个母亲得到了一个像大拇指这么大的姑娘,这位姑娘在百花丛中找到了自己的白花王子;(2)《小红帽》小红帽和外婆被大灰狼吞掉后,被猎人救出,剖腹后竟然奇迹生还。三、词句段运用(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1.出示:【课件出示5】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小杰的安慰。

这个字怎么写?我忘记了。

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忘怀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光。2.读一读这些这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3.说一说,每组加点的词语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近义词)你能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吗?(板书:区别近义词)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教师小结,指导:【出示课件6】第一组中“慰藉”和“安慰”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安慰”是语言上的,“慰藉”是自我心理的情感填补,安慰不一定起到慰藉的作用。第二组中“忘记、忘怀”。“忘记”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时间等,如他忘记带钢笔;也指某种道理,如不能忘记这个深刻教训。“忘怀”对象指以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