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九上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Al—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关于艾柱的制作与使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艾叶 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 D.燃烧艾柱2.下列关于纯碱(化学式为Na2A.纯碱属于碱类物质B.纯碱溶液的pH<C.纯碱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纯碱中含少量烧碱杂质,可用稀盐酸除杂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合理施肥是水稻增产的最有利措施。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NH43PO4 B.KCl C.4.一种“化学棋”的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如图),应选择的棋子是()A.O2 B.Mg C.CaOH25.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洗涤试管 B.取少量液体 C.将橡胶塞塞进试管 D.加入锌粒6.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日常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比合金更广泛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涤纶、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D.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7.“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乙的化学式是ND.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8.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装置。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pH<6.57.0∼7.5∼8.5∼>12.5颜色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D.紫包菜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9.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H+、Mg2+、Ba2+、Cl①经测定,该溶液的pH=1②取部分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下面对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Mg2+、Ba2B.一定含有H+、Mg2+、C.一定含有H+、Ba2+、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1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①表示加热KMnO4制取②表示高温煅烧石灰石③表示向CaCl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④表示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11.分类与建模是重要的科学学科素养。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X单质氧化反应碱溶液合金Y化合物化合反应碱性溶液合成材料12.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提纯混有少量CaOH2的NaOH加入过量的Na2COD鉴别Na2CO3、BaCl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13.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可能是()(第13题)A.NaCl B.BaCl2 C.AlNO314.小陈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铁粉,测得烧杯中溶液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第14题)A.a点时的溶液中,暂无金属铜生成B.当加入铁粉的质量为m1C.b点时,过滤出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后会产生气泡D.若纵坐标表示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所得图像不变15.实验小组用浓度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B.对比曲线①和曲线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C.NaOH溶液吸收CO2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16.(6分)及时归纳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1)在归纳性质②时,利用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氢氧化钙可以制取氢氧化钠。(2)在归纳性质③时,X代表的物质类别为。(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6分)《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此文记录了两种冶铜的方法,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从硫酸铜溶液中分离得到硫酸铜晶体的操作过程为:先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后,再降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最后经__(填操作名称)得到晶体。(2)铸造“铁釜”的单质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填“置换”或“复分解”)反应。18.(6分)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1)1781年,普里斯特利用金属M与稀盐酸反应制得一定量的氢气。M可能是锌、铜、银三种金属中的;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粒子是____(填“A”“B”或“C”)。(2)用煤制取氢气的原理可表示为C+H2O催化剂高温X+H2,则X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19.(8分)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2)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字母)。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C.ZnCl2(3)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铁。反应结束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____(填序号)。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用干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20.(4分)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变质,其变质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检验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可以先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用足量的稀盐酸进行检验,也可以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序号)进行检验。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无色酚酞试液③pH试纸 ④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21.(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22.(6分)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成贝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再与碳酸钾溶液(可从草木灰中获得)反应制得氢氧化钾,生产流程如图所示(物质Y为氧化物):(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减少碳排放,流程中的物质Y可以来源于反应____(填“①”“②”或“③”)。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23.(6分)同学们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1)如图1,向氯化铁溶液中先滴入NaOH溶液,再继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此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反映了离子浓度的大小。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这个过程的电导率测定结果如图2,图中O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寻找酸和碱发生反应的证据,同学们对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其中A点为温度最高值,B点为电导率最低值(如图2)。请结合图中实验情况,对A、B所对应的时间没有完全重合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0分)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后,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个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3)下列反应的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的微观本质相同的是(填序号)。①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硫酸与火碱反应(4)讨论交流: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能否将“溶液的pH减小”作为判断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回答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4分)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8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CO还原Fe2信息1:难溶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信息2:二氧化碳能与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1)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锌发生了氧化反应,则锌的化合价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从实验安全或环保角度考虑,上述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装置E的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全部被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小了2.4g,则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g27.(6分)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请分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试剂稀盐酸食醋蔗糖水蒸馏水肥皂水烧碱溶液颜色红红黄黄绿绿(1)该花汁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3)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进一步地定量比较稀盐酸和食醋的酸性强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9分)28.(6分)如图为某抗酸药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药片“嚼碎后吞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药片中的氢氧化铝属于(填“酸”“碱”或“盐”)类物质。(3)小科为了测定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操作:取一片药片(质量为0.5g),研碎后加入20mL蒸馏水,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29.(7分)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的,用于火星车的结构、仪器等零部件。一位科技爱好者研制了一种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为了分析其中铝的质量分数,他取10g(1)当样品中的铝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g。(2)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0.(6分)酸和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甲实验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胶头滴管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2)要配制50g15%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0(3)该同学推断出图丙中V的值为12,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10分)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某同学在15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不考虑稀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实验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当A装置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时,测得B装置的质量增加了4.6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g。(2)请分析碱石灰的增重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32.(10分)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1所示。(1)“溶铜”时,加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为__。(3)“制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物质X可用于上述__(4)“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图2可知,温度应控制在____a.45∼49℃c.53∼55℃九上期中综合素质评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Al—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熏艾柱是中医调理身体常用的手段。下列关于艾柱的制作与使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艾叶 B.晒干艾叶 C.卷成艾柱 D.燃烧艾柱【答案】D2.下列关于纯碱(化学式为Na2A.纯碱属于碱类物质B.纯碱溶液的pH<C.纯碱能与盐酸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纯碱中含少量烧碱杂质,可用稀盐酸除杂【答案】C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合理施肥是水稻增产的最有利措施。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NH43PO4 B.KCl C.【答案】A4.一种“化学棋”的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如图),应选择的棋子是()A.O2 B.Mg C.CaOH2【答案】A5.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洗涤试管 B.取少量液体 C.将橡胶塞塞进试管 D.加入锌粒【答案】B6.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B.日常生活中纯金属的使用比合金更广泛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涤纶、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D.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答案】D7.“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是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乙的化学式是ND.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答案】C8.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装置。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pH<6.57.0∼7.5∼8.5∼>12.5颜色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黄色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D.紫包菜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答案】C【点拨】氢氧化钠溶液的pH=10,由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可知,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故A正确;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显酸性,实验开始时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进入小药瓶,盐酸过量,实验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小药瓶中液体颜色的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故B正确;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溶液显酸性,说明盐酸过量,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和HCl,故C错误;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明显不同,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故D9.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H+、Mg2+、Ba2+、Cl①经测定,该溶液的pH=1②取部分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下面对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Mg2+、Ba2B.一定含有H+、Mg2+、C.一定含有H+、Ba2+、D.一定含有H+、Mg2+,可能同时含有【答案】D【点拨】①经测定,该溶液的pH=1,说明该溶液显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H+,而CO32−不能与H+共存,所以该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②取部分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Mg2+;③取②中部分溶液,加入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含1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①表示加热KMnO4制取②表示高温煅烧石灰石③表示向CaCl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④表示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答案】A【点拨】加热KMnO4制取O2时,MnO2的质量应从0g开始增加,故①错误。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保持不变,故②正确。向CaCl2(含少量HCl)溶液中滴加K2CO3溶液,K2CO3先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开始一段时间CaCl2的质量不变,待11.分类与建模是重要的科学学科素养。下列有关X、Y表示的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ABCD概念X单质氧化反应碱溶液合金Y化合物化合反应碱性溶液合成材料【答案】B12.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FeCl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B分离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提纯混有少量CaOH2的NaOH加入过量的Na2COD鉴别Na2CO3、BaCl取样,分别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答案】D【点拨】CuCl2、FeCl3溶液均能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故A错误;铁粉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铜,但无法分离出铁,故B错误;CaOH2能与Na213.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化合物可能是()(第13题)A.NaCl B.BaCl2 C.AlNO3【答案】B【点拨】由图可知,该化合物中,阳离子、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2。NaCl、BaCl2、AlNO33、Na2SO4这四种物质的溶液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依次为114.小陈向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铁粉,测得烧杯中溶液质量随加入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第14题)A.a点时的溶液中,暂无金属铜生成B.当加入铁粉的质量为m1C.b点时,过滤出烧杯中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后会产生气泡D.若纵坐标表示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所得图像不变【答案】C【点拨】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质量减小,a点时的溶液中有金属铜生成,故A错误;当加入铁粉的质量为m1g时,铁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B错误;b点时,铁粉过量,过滤出的固体为铜和铁,加入稀盐酸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会产生气泡,故C正确;若纵坐标表示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随着铁粉的加入,总质量增大,故15.实验小组用浓度传感器研究等量水和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B.对比曲线①和曲线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C.NaOH溶液吸收CO2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16.(6分)及时归纳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所示的结构图归纳盐的化学性质(图中编号①~④):(1)在归纳性质②时,利用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和氢氧化钙可以制取氢氧化钠。(2)在归纳性质③时,X代表的物质类别为。(3)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Na(2)酸(3)AgNO317.(6分)《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此文记录了两种冶铜的方法,主要流程如图所示:(1)从硫酸铜溶液中分离得到硫酸铜晶体的操作过程为:先将溶液加热蒸发浓缩后,再降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最后经__(填操作名称)得到晶体。(2)铸造“铁釜”的单质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填“置换”或“复分解”)反应。【答案】(1)过滤(2)Fe+CuSO18.(6分)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碳中和。(1)1781年,普里斯特利用金属M与稀盐酸反应制得一定量的氢气。M可能是锌、铜、银三种金属中的;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表示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粒子是____(填“A”“B”或“C”)。(2)用煤制取氢气的原理可表示为C+H2O催化剂高温X+H2,则X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答案】(1)锌;C(2)C、O19.(8分)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__(2)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填字母)。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C.ZnCl2(3)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铁。反应结束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的是____(填序号)。①金属表面涂抹油漆②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③用干布擦拭,保持金属表面清洁④在金属表面进行电镀⑤使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答案】(1)金属材料(2)AB(3)Fe、Cu、Ag(4)①②③④⑤20.(4分)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变质,其变质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检验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可以先取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用足量的稀盐酸进行检验,也可以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填序号)进行检验。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无色酚酞试液③pH试纸 ④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答案】2NaOH+21.(6分)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1)白色沉淀A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2)白色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3)这包白色固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答案】(1)复分解(2)CaCO(3)BaCl2、22.(6分)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氢氧化钾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成贝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再与碳酸钾溶液(可从草木灰中获得)反应制得氢氧化钾,生产流程如图所示(物质Y为氧化物):(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减少碳排放,流程中的物质Y可以来源于反应____(填“①”“②”或“③”)。【答案】(1)Ca(2)CO(3)①【解析】(1)【点拨】贝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因此物质X的化学式为CaOH(2)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碳酸钾和水,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CO2(3)为了减少碳排放,流程中的物质Y可以来源于反应①中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23.(6分)同学们围绕“酸和碱的反应”,做了如图1所示的两个实验。(1)如图1,向氯化铁溶液中先滴入NaOH溶液,再继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此过程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反映了离子浓度的大小。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这个过程的电导率测定结果如图2,图中OB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寻找酸和碱发生反应的证据,同学们对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其中A点为温度最高值,B点为电导率最低值(如图2)。请结合图中实验情况,对A、B所对应的时间没有完全重合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后沉淀溶解,溶液由无色变黄色(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因此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电导率降低,曲线下降(3)相同条件下,温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大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因此A点后继续加入稀HCl,虽然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但是溶液的温度降低,因此电导率继续下降,直至B点;B点之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较快,大于温度降低造成的影响,导电率持续增大24.(10分)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的相关知识后,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个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1)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3)下列反应的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的微观本质相同的是(填序号)。①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②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硫酸与火碱反应(4)讨论交流: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能否将“溶液的pH减小”作为判断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回答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放热(2)Na+、Cl−、(3)②③(4)不能,若两者不反应,加入的稀盐酸中起到稀释作用,也会导致溶液的pH减小【解析】(2)【点拨】由NaOH+HClNaCl+H2O可知,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40:36.5。D点对应的NaOH的质量为60g×10%=6g,HCl的质量为20g×10%=2g,此时NaOH过量,故25.(4分)如图是某科学老师设计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1)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此时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2)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解析】(1)【点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B装置的液面下降到安全线之前,不能加热氧化铁。(2)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气处理,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26.(8分)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CO还原Fe2信息1:难溶的碳酸盐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和二氧化碳。信息2:二氧化碳能与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1)装置B的硬质玻璃管中锌发生了氧化反应,则锌的化合价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从实验安全或环保角度考虑,上述装置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装置E的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铁全部被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小了2.4g,则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g【答案】(1)升高(2)防倒吸;F装置末端添加燃着的酒精灯(合理即可)(3)8【解析】(1)【点拨】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锌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同时生成氧化锌,因此装置B中反应后锌的化合价升高。(2)若D装置停止加热后,装置内的气压降低,F中液体易倒吸入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会使玻璃管炸裂,所以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需要在装置后面接尾气处理装置,如F装置末端添加燃着的酒精灯。(3)装置D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氧气,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的质量即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4g时,氧化铁的质量=27.(6分)某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花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所示。请分析下表,并回答下列问题:试剂稀盐酸食醋蔗糖水蒸馏水肥皂水烧碱溶液颜色红红黄黄绿绿(1)该花汁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碱指示剂。(2)蚊子叮咬人时射入蚁酸(具有酸的性质),使皮肤红肿、痛痒。要缓解这种症状,简易可行的办法是在叮咬处涂抹上述试剂中的______。(3)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进一步地定量比较稀盐酸和食醋的酸性强弱。【答案】(1)可以(2)肥皂水(3)pH试纸(或酸度计)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9分)28.(6分)如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监理工程师职业素养与法律法规遵守考核试卷
- 入院护理宣教
- 食管癌护理查房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韩语语法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宿迁2024-2025学年初三全真模拟考试(一)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 江西省樟树市2025年初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生物试题含解析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基础俄语Ⅳ》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医学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县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肾脏移植课件
-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解读课件
- 美丽的晋祠-完整版课件
- 医院“双培养”制度
- 时区与区时课件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DB34∕T 1948-201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档案立卷标准
- 通用门座机安装工艺2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综合练习计算
- 养老机构服务高质量115项明细
- 圆管涵结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