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簇新(cù)侍候(sì)扬溢(yáng)取义成仁(rén)B.盘桓(huán)藻饰(zǎo)诘难(jié)不屑置辩(xiè)C.忌玮(huì)惆怅(chàng)契合(qiè)吹毛求疵(cī)D.滞碍(zhì)意蕴(yùn)惬懦(qiè)哗众取宠(cō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布局谋篇,是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作整体_____。文章的布局谋篇应做到:结构完整,逻辑______,文脉,而富有创造性,有利于突出中心。A.规划严紧通顺灵动多样B.谋划严紧通顺灵活多变C.谋划严谨通畅灵活多变D.规划严谨通畅灵动多样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需借助实践活动来完成,而且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阅读和艺术鉴赏。②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增加知识储备,提升精神境界;借助艺术鉴赏,我们可以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审美品位。③从广义上讲,艺术鉴赏也并非是一种阅读。A.“艺术鉴赏、通过阅读、审美品位”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B.第①句用“而且”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C.第②句“提升精神境界”后的分号使用不当,改为句号。D.第③句语义与上文不连贯,修改办法删掉“并非”一词。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学校社团以“从文学经典中雕塑人物”为主题,开展雕塑手工活动。动手操作前有如下两个内容安排:(1)经典润思,书香启智。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B.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C.格列佛第二次出游乘坐的“冒险号”游历了大人国。大人国的国王是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的。D.《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来到陕北,毛泽东不仅对他来到红军领地表示欢迎,还亲自为他设计采访路线。(2)凝铸经典,魂塑千秋。5.根据书中内容,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位结合相关情节为其设计雕像。【示例】人物:祥子雕像展现的人物形象特征:在恶劣环境中的痛苦、坚韧和不屈。相关情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艰难拉车,汗流浃背,浑身湿透,车费微薄,他咬牙坚持。备选人物:江姐保尔简·爱所选人物:①______雕像展现的人物形象特征:②______相关情节:③______6.古诗文默写(1)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2)___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3)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5)2025年科技浪潮奔涌,中国科技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作答)中国用一系列震撼世界的突破,强势开启新征程。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小题。[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有感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①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②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注释】①妻孥(nú),妻子和子女的统称。②子长:司乃迁,字子长,爱好游历,寻访天下。下面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B.甲诗概述了自己身世命运,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C.乙诗颈联诗人借助典故,与先哲诸葛亮实现同频共振,流露出诗人困境中的乐观,并以司马迁游历四处委婉表达自己身世浮沉的现状。D.以上两首诗,风格沉痛激昂,慷慨陈词,以诗述志,堪称千秋绝唱。(二)(14分)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②教授③。(节选自《后汉书·王充传》)【注释】①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②屏居:隐居。③教授:从事教学。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尝稍降辞色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B.色愈恭,礼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C.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D.后归乡里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11.甲乙两文在描写主人公读书经历时采用了不同的人称,请结合原文体会其作用。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选自《百度百科》)【材料二】①学生学习鉴赏诗歌,要注意以下几个概念。②1.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情感态度。欣赏作品时,要通过其语言、内容、韵律特点等,深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够更好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③2.意象。意象就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有的诗歌有一个主体意象,如《沁园春•雪》中的“雪”,通过雪后场景营造出阔大的意境,由此引发作者的感慨,而雪后意境又是通过长城、大河、高山等多个意象烘托出来的。④3.意境。意境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一般情况下是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比如《我爱这土地》,诗人将自己化身一只喉咙已经“嘶哑”的鸟,通过歌咏饱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物象,营造出了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一土地强烈的热爱之情。意象是一个个富有特殊意蕴的具体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情境或情调,是通过具体的意象营造出来的一个整体氛围,是抽象的、虚化的,是需要感悟和概括的。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头脑中,然后组合融汇,化为一种意境。(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有改动)【材料三】怎样写诗①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②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初学写诗时要注意学习这种写法,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情感。③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④写诗还要注意节奏。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圆、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材料四】我的向量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变成纯代数的情觞。/优美的动态结构,/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雨苍茫,/不管起点在哪里,/你始终在水一方。啊,我的向量,/你是一股力量,/溶进了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里,/静静地流淌!(文/大罕选自《大罕数学诗文》)【注释】作者大罕(笔名),王方汉,湖北武汉市中学数学教师,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三十余载,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三百余篇,编著数本数学书。在数学中,向量,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它可以形象化地表示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问: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12.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又称新诗。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开始使用这一名称。B.诗歌阅读要深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够更好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C.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D.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是诗歌。13.学校举办“迎五四,展时代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创作比赛,评审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评分细则。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迎五四,展时代青春风采”诗歌大赛评分细则项目评分标准项目分值项目得分①情感真挚,积极向上,能体现时代特点,有深度,有独特思想,切题20
意境创设②20
结构形式结构合理,形式优美、新颖、生动20
语言韵律③20
创新突破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特色,有独特的个人表达20
合计总分
100
14.结合【材料四】,完成下面的批注内容。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作者把诗中意象,比如①______这些数学名词,转化为情感的象征。抽象数学概念和情感结合,创造出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意境,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诗歌的浪漫。结尾句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向量赋予其人的特质,(作用)②_______,③_______(二)(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磨刀匠老张①“磨剪子嘞,戗菜刀……”一阵悠长的吆喝声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巷石板路,毫无顾忌地钻进每家每户的耳朵里。紧随这吆喝声出现的是一个中老年人,扛着一条细长板凳,肩土斜挎着一个褪色的帆布包。镇上的人都叫他老张,一个与刀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磨刀匠。②老张身材有些矮小,背有点微驼,头发稀疏花白。他那张脸犹如一张沟壑纵横的旧地图,深深的皱纹里似乎藏着无数的故事。双手布满老茧,手指粗壮而有力,关节处微微凸起,仿佛在诉说着多年磨刀的辛劳。那发白的蓝色工装上,一个大大的红色“奖”字依稀还能辨认,其他的伴着星星点点的磨痕和污渍都已模糊不清了。这一张穿在身上的“奖状”既见证着老张历经的风雨沧桑,也记录着小镇的烟火气。③老张把磨刀摊在这小巷的老井旁一摆,边上再支一张帆布躺椅,就算是出摊了。老井边上的那棵高大的香棹树枝叶繁茂,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既为老张遮挡着炽热的阳光,也为他招揽了四面街坊的聊友。老张的磨刀工具虽然简单,但样样精致。一块粗磨石、一块细磨石、一把小锤子和几把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就是他的全部家当。④看老张磨刀,那是一种视觉艺术的享受。要是来活了,他迅速地从躺椅上起身,那双原本微闭着的眼睛顿时放着光。他欣喜地接过顾客送来的刀,眯着一只眼端详一番,仿佛要与这把刀“寒暄”几句。然后用右手拇指轻轻抚摸刀刃,感受着刀的锋利程度。接着,他熟练地把粗磨石固定在长板凳上,自己稳稳地一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只见他先往磨刀石上洒上一些水,再把刀平放在磨石上,微微弯下腰,右手紧紧握住刀柄,左手轻轻按住刀背,开始有节奏地推动刀身。一下一下,来来回回,粗磨石与刀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老张的眼神始终盯着刀面,专注而坚定,耳边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他似乎都听不见了,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他和这把刀了。⑤待磨出一些锋刃后,他再换上细磨石。这个时候,他的动作轻柔多了,就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心翼翼地磨两下,再停下来试一下刀锋,生怕出一点瑕疵。细磨石与刀刃的“窃窃私语”变得更加细腻绵长,那“沙沙”的声音,在小巷的空气中久久回荡,仿佛是一首古老而悠长的歌谣。⑥我问老张干这行多久了?老张--边磨着刀,一边“嘿嘿”地笑着:“从我父亲手上接过这磨刀摊已经三十多年了,磨刀石都不知道换了多少块了。”“现在大家都用各种品牌的不锈钢刀,很少有需要磨刀的了吧?”老张听出了找话里的意思,他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来,看着我说:“我当年就是靠着这手艺娶妻生子,养活了一大家子,现在这行业挣不了几个钱,我就是图个消遣,这磨刀手艺呀,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好日子不就是像磨刀一样,一步一步打磨出来的吗?”⑦老张的话让我回味好久。是呀,当我们的灵魂累得追不上拼搏的脚步时,还有谁记得曾经出发时的自己?过高的欲望往往是人生浮躁的导火线,其实,守望着小镇的袅袅炊烟也好,畅想着城市的光怪陆离也罢,日子都要像磨刀一样,一道道工序来,一个个脚印走。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老张用他的磨刀石和双手,为人们磨出一把把锋利的刀,也用心守护着一份古老的技艺和记忆。他的磨刀声,无论是晨迎朝露还是晚披彩霞,总能安抚着镇上人们的心。(文/肖日东选自《株洲日报电子版》2024年10月13日)15.为什么“看老张磨刀,那是一种视觉艺术的享受”?结合第④⑤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来活时①_____接过刀眯眼端详,轻抚刀刃,仿佛要与这把刀寒暄几句进入工作状态固定粗磨刀石
往磨刀石上洒水,把刀平放在磨石上,微微弯下腰,右手紧紧握住刀柄,左手轻轻按住刀背,开始有节奏地推动刀身固定细磨刀石②_____16.文章用“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开篇有什么作用?17.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直线句子。18.文章第④⑤段中加点词语可以看出老张怎样的性格特点?19.文章结尾处写老张的磨刀声“总能安抚着镇上人们的心”这句话深层含义是什么?(三)(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行文三贵①生而为人,很多时候,都活在心灵的自我交锋之中。大凡善于经营文字的人,可以从这种交锋中抽离出来,将自我交锋的感觉,演绎成精彩的文字。精彩的文字,有着共通的可贵之处:一贵立足生活;二贵透现真情;三贵善于留白。②立足生活,就是写你熟悉的人、事、情。把目光放在生活中,从实际生活中来选材行文,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亲身经历中调动生活积累,特别是能引起自己深切感受的事情;用真诚、善良和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感受身边的人、事、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结合生活实际予以创新,你会找到不一样的别致和谐趣。多读古诗词,古诗词语言精练,底蕴深厚,感情丰富,哲理深刻,最易引人共鸣。父亲越过铁轨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成就了朱自清的《背影》;山城小竹楼里,小女孩爬上竹凳打电话,为母亲请来医生,让冰心写出了《小桔灯》。③透现真情,就是我手写我心,体现真切实在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文章亦是如此。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静静诉诸笔端,能够将天性表达出来,就是最大的成功。你的生活经历,你的性情格调,决定了你的文章风格和文学内涵。文章可以有外在的形式,但有个性的文字一定是有神的,所谓“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神,是精髓,是骨子里的东西,文章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差距就在神上。表里如一,才能坦露真实感受,显现个性。可以说,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有怎么样的文字。④善于留白,就是给予人以想象的空间。书法、国画留白,无墨胜有墨,独具意境,愈显其美。一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没有一只蛙,却让人听到了“蛙声一片”。其实,尘世之间许多事情都需要适当地留白。文字留白,是一种境界,体现了写作者的理念和情怀,蕴含着写作者的智慧和格局。善于留白的文字,无疑是成功的文字;善于留白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⑤行文三贵对与作者是有要求的。首先要有一份执念于心。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有所思才能有所念,有所念才会有所成。有理想信念的人,最终都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其次要有一种精神,我认为就是当下流行的“马真”精神,有了想法,就立马去办,真抓实干。为文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源于生活的火花,你不有心捕捉,不随时记录,也许就会随时间而烟消云散,不留一丝痕迹。再则是要有一股韧劲,要有坚持之心。许多事,做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不懈不息,能够长期坚持。这,其实就是人生能够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文/程应峰选自《阅读时代》2025年第三期,有删改)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1.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样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2.阅读文章第⑤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全段采用“总一分”结构,开头提出(1)___的观点,接着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作者指出写作者需要具备一份“执念于心”,强调理想信念对创作的根本性作用。通过引用张载名言,论证(2)___。然后文章提出要践行“马真精神”(立马行动、真抓实干)。以创作实践为例,着重说明捕捉灵感需要行动力,突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最后总结(3)____,呼应论点。23.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四、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24.根据要求写作。科技飞速发展,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正以昂扬的姿态逐梦星辰大海。同学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你想过二十年后的你会是怎样的?也许在母校,在操场上,在同学会上,你又一次找回青春的感觉。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请以“二十年后,与青春再次相遇”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全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25.根据要求写作。“热爱是一个人内心最深沉持久的力量,他不是心血来潮的一闪念,也不会因为年节更替而稍纵即逝。相反,在历经时光考验和洗礼后,依然能够让人从中汲取营养。”一一《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1日10版请根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全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簇新(cù)侍候(sì)扬溢(yáng)取义成仁(rén)B.盘桓(huán)藻饰(zǎo)诘难(jié)不屑置辩(xiè)C.忌玮(huì)惆怅(chàng)契合(qiè)吹毛求疵(cī)D.滞碍(zhì)意蕴(yùn)惬懦(qiè)哗众取宠(cōng)【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侍候(sì)——shì,扬溢——洋溢;C.忌玮——忌讳,契合(qiè)——qì;D.惬懦——怯懦,哗众取宠(cōng)——chǒng;故选B。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布局谋篇,是对文章的组织、结构等作整体_____。文章的布局谋篇应做到:结构完整,逻辑______,文脉,而富有创造性,有利于突出中心。A.规划严紧通顺灵动多样B.谋划严紧通顺灵活多变C.谋划严谨通畅灵活多变D.规划严谨通畅灵动多样【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规划:侧重于全面、长远的计划与安排,更强调系统性和整体性;谋划:则更侧重思考、筹划。此处是说对文章的布局谋篇,体现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全面设计,用“规划”更合适;第二空: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严紧:侧重于严格、紧密,多形容纪律、防范等方面。此处形容文章的逻辑,体现逻辑的严密性,用“严谨”合适;第三空:通畅:指通行无阻、顺畅,常用来形容道路、血脉、文思等;通顺:一般指文章的语句流畅,没有语病。此处说的是“文脉”,体现文章脉络的连贯顺畅,用“通畅”合适;第四空:灵动多样:强调富有灵气、充满变化且具有多样性;灵活多变:侧重于善于变通、不刻板,变化多端。此处体现文章布局在富有变化的同时还具有一种生动的灵气,与“富有创造性”搭配,用“灵动多样”合适;故选D。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类精神生活的提高,需借助实践活动来完成,而且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阅读和艺术鉴赏。②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增加知识储备,提升精神境界;借助艺术鉴赏,我们可以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审美品位。③从广义上讲,艺术鉴赏也并非是一种阅读。A.“艺术鉴赏、通过阅读、审美品位”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B.第①句用“而且”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C.第②句“提升精神境界”后的分号使用不当,改为句号。D.第③句语义与上文不连贯,修改办法是删掉“并非”一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结构、复句类型、标点符号及病句修改。A.“艺术鉴赏”是主谓短语,“通过阅读”是介宾短语,“审美品位”是偏正短语。选项判断有误;B.第①句中“而且”连接的两个分句是递进关系,强调“阅读和艺术鉴赏”是实践活动的重要部分。选项中“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理解有误;C.第②句分号用于分隔两个并列分句,每个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所以应用分号间隔。因为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的分隔,尤其是当分句内部已经有逗号时。选项理解有误;故选D。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学校社团以“从文学经典中雕塑人物”为主题,开展雕塑手工活动。动手操作前有如下两个内容安排:(1)经典润思,书香启智。4.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B.社稷: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就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C.格列佛第二次出游乘坐的“冒险号”游历了大人国。大人国的国王是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的。D.《红星照耀中国》斯诺来到陕北,毛泽东不仅对他来到红军领地表示欢迎,还亲自为他设计采访路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D.《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到达陕北后,周恩来为其拟定采访计划,并安排行程。选项中“毛泽东不仅对他来到红军领地表示欢迎,还亲自为他设计采访路线”有误;故选D。(2)凝铸经典,魂塑千秋。5.根据书中内容,从下面备选人物中选择其中一位结合相关情节为其设计雕像。【示例】人物:祥子雕像展现的人物形象特征:在恶劣环境中的痛苦、坚韧和不屈。相关情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艰难拉车,汗流浃背,浑身湿透,车费微薄,他咬牙坚持。备选人物:江姐保尔简·爱所选人物:①______雕像展现的人物形象特征:②______相关情节:③______【答案】①.示例:所选人物:江姐;②.雕像展现的人物形象特征:坚贞不屈、英勇无畏、对革命充满坚定信念;③.相关情节:江姐在狱中遭受敌人残酷折磨,竹签钉入手指,她却坚不吐实,始终坚守党的秘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及情节。开放性试题,任选人物,结合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情节,仿照题干所给示例,组织答案即可。江姐是《红岩》中革命烈士江竹筠的艺术形象。她坚守重庆地下党工作,遭捕后受竹签穿指等酷刑仍严守机密,狱中绣红旗成经典场景,展现革命者的坚贞与信仰,最终英勇就义,成为红岩精神的象征。祥子是《骆驼祥子》中的北平车夫,勤劳坚韧,三起三落终堕落。辛苦攒钱买的车被抢,积蓄被敲诈,被迫娶虎妞又遭其死,最终沦为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揭露旧社会底层悲剧。简·爱是《简·爱》中的自尊女性,幼年遭舅母虐待,洛伍德学校历尽饥饿屈辱,成年后成为家庭教师,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炽热相爱,因婚姻受阻出走流浪,最终继承遗产回归,与伤残的罗切斯特平等结合,宣言“灵魂平等”的爱情经典。示例一:人物:保尔·柯察金人物形象特征: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记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的钢铁战士。相关情节:保尔在博亚尔卡筑路队患上伤寒,仍坚持在零下四十度的暴风雪中挥镐凿冰。他高烧到意识模糊时,将铁镐误作步枪冲向雪幕,最终瘫倒在结冰的轨道旁,却用冻僵的手指在雪地上刻下“继续战斗”的遗嘱。后来在身体残疾后,保尔选择用笔继续斗争,写就《暴风雨所诞生的》。示例二:人物:简·爱人物形象特征:具有坚韧、质朴、刚柔并济的品质,她是一个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相关情节: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面对罗切斯特先生的求婚时,得知他已婚的事实。尽管深爱罗切斯特,她毅然选择离开。高举着自由独立的火把,简·爱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6.古诗文默写(1)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2)___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3)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5)2025年科技浪潮奔涌,中国科技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作答)中国用一系列震撼世界的突破,强势开启新征程。【答案】①.英雄末路当磨折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③.坐断东南战未休④.似曾相识燕归来⑤.忽如一夜春风来⑥.千树万树梨花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磨折、贤、断、燕、梨”等字词容易写错。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小题。[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有感文天祥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①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②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注释】①妻孥(nú),妻子和子女的统称。②子长:司乃迁,字子长,爱好游历,寻访天下。下面对两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B.甲诗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C.乙诗颈联诗人借助典故,与先哲诸葛亮实现同频共振,流露出诗人困境中的乐观,并以司马迁游历四处委婉表达自己身世浮沉的现状。D.以上两首诗,风格沉痛激昂,慷慨陈词,以诗述志,堪称千秋绝唱。【答案】C【解析】【导语】这两首文天祥的诗歌,均以沉郁悲壮的笔调抒写家国情怀。甲诗《过零丁洋》通过“山河破碎”的意象与双关地名,展现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沉痛,尾联“留取丹心”更凸显其坚贞气节;乙诗《有感》则借诸葛、子长典故,在囚徒困境中寄寓忠魂不灭之志。两诗皆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交织,以血泪文字铸就了震撼人心的爱国诗篇。【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乙诗颈联“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意为:非常同情诸葛亮在隆中时的抱负和计划,却只落得像司马迁那样游历天下的结局。诗人借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就有兴复汉室的远大抱负,以及司马迁游历天下的典故,表达的是自己虽处于困境,但仍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而非“困境中的乐观”,同时也不是以司马迁游历委婉表达自己身世浮沉的现状;故选C。(二)(14分)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①。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②教授③。(节选自《后汉书·王充传》)【注释】①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②屏居:隐居。③教授:从事教学。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尝稍降辞色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B.色愈恭,礼愈至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C.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D.后归乡里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11.甲乙两文在描写主人公读书经历时采用了不同的人称,请结合原文体会其作用。【答案】8.D9.(1)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遍览群书。(2)时间长了,(王充)就广泛地通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10.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11.甲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亲身经历讲述求学过程,使文章内容更真实可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情感的感染力,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求学的艰辛与坚持。乙文采用第三人称,以客观的视角叙述王充的读书经历,不受时空限制,更全面地展现王充的求学过程,使叙述更具客观性。【解析】【导语】这两篇古文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古代寒门学子的求学精神。甲文采用第一人称自述,以宋濂亲身经历展现“嗜学”之诚:借书手录、百里求师等细节极具感染力,谦卑执着的形象跃然纸上。乙文用第三人称客观记述王充的治学之路,通过“市肆阅书”“博通百家”等典型事例勾勒其博览群思的学者风范。两文在叙事视角上形成互补:前者细腻真切如私语,后者简练庄重似史笔,共同诠释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治学真谛。【8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副词,略微,稍微/名词,廪食,官府发给的粮食;B.至:形容词,周到/动词,到;C.动词,局限于,拘泥于/指太守,是官职名,为“郡守”的简称;D.动词,返回/动词,返回;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以是:因此;假:借;因:于是,就;得:能够;遂:于是,就;博通:广泛地通晓;众流百家:诸子百家;言:学说,言论。【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句意:后来(王充)到了京城,在太学里学习,以班彪老师。“后到京师”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转换,说明王充后来到了京城,意思相对独立,可在此处断开。“受业太学”是说在太学里学习,“太学”是古代的高等学府,“受业太学”是一个完整的动宾结构,表达在特定地点进行的学习行为,所以在“太学”后断开。“师事班彪”则是说拜班彪为师,侍奉他学习,这是另一个独立的行为描述。即断句为: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11题详解】本题内容理解。甲文:根据甲文“余幼时即嗜学”可知,直接以“我”的口吻展开叙述。根据“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可知,通过“我”亲自描述家贫借书抄书以及在寒冷天气下坚持抄书的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作者的处境中,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求学的艰难。再根据“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可知,作者讲述自己到百里外求师以及面对老师严厉态度的表现,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与坚持,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更易产生共鸣。乙文:根据乙文开头“王充少孤,乡里称孝”可知,以第三人称“王充”展开叙述。根据“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可知,客观地介绍了王充到京城求学、师从班彪以及他的学习方式,让读者能全面地了解王充的求学背景和特点。根据“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可知,从客观角度描述王充因家贫在集市读书的经历,不受时空限制,能更全面地展现王充的求学过程,使叙述更具客观性,让读者可以冷静地看待王充的经历,从中获得启示。【点睛】参考译文:[甲]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忧虑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乙]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乡里的人都称赞他很孝顺。后来(他)到了京城,在太学里学习,以班彪为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却不死抠章句(只局限于对文字的推求)。家里贫穷没有书可读,他经常到洛阳的集市店铺去,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记住。时间久了,他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和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王充)回到家乡,隐居起来从事教学。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8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选自《百度百科》)【材料二】①学生学习鉴赏诗歌,要注意以下几个概念。②1.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情感态度。欣赏作品时,要通过其语言、内容、韵律特点等,深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够更好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③2.意象。意象就是包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说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有的诗歌有一个主体意象,如《沁园春•雪》中的“雪”,通过雪后场景营造出阔大的意境,由此引发作者的感慨,而雪后意境又是通过长城、大河、高山等多个意象烘托出来的。④3.意境。意境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一般情况下是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比如《我爱这土地》,诗人将自己化身一只喉咙已经“嘶哑”的鸟,通过歌咏饱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物象,营造出了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一土地强烈的热爱之情。意象是一个个富有特殊意蕴的具体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情境或情调,是通过具体的意象营造出来的一个整体氛围,是抽象的、虚化的,是需要感悟和概括的。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是先有一个个意象在作者的头脑中,然后组合融汇,化为一种意境。(节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有改动)【材料三】怎样写诗①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②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形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初学写诗时要注意学习这种写法,努力为自己的情感寻找一些具体的形象,借助这些事物来抒发情感。③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比如余光中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有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有无奈……令人难忘。④写诗还要注意节奏。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圆、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材料四】我的向量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变成纯代数的情觞。/优美的动态结构,/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雨苍茫,/不管起点在哪里,/你始终在水一方。啊,我的向量,/你是一股力量,/溶进了我的身体,/在我的血管里,/静静地流淌!(文/大罕选自《大罕数学诗文》)【注释】作者大罕(笔名),王方汉,湖北武汉市中学数学教师,全国初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高中数学教学三十余载,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三百余篇,编著数本数学书。在数学中,向量,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它可以形象化地表示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问: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12.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又称新诗。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开始使用这一名称。B.诗歌阅读要深入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够更好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C.在文学创作中,总是意象在先,意境在后。D.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是诗歌。13.学校举办“迎五四,展时代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创作比赛,评审组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了评分细则。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完成下面的表格内容。“迎五四,展时代青春风采”诗歌大赛评分细则项目评分标准项目分值项目得分①情感真挚,积极向上,能体现时代特点,有深度,有独特思想,切题20
意境创设②20
结构形式结构合理,形式优美、新颖、生动20
语言韵律③20
创新突破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特色,有独特的个人表达20
合计总分
100
14.结合【材料四】,完成下面的批注内容。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作者把诗中的意象,比如①______这些数学名词,转化为情感的象征。抽象数学概念和情感结合,创造出理性与感性交融的意境,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诗歌的浪漫。结尾句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向量赋予其人的特质,(作用)②_______,③_______【答案】12.D13.意境创设:能运用意象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符合主题的意境,意象选择恰当,意境氛围浓厚。语言韵律:语言简洁、凝练,节奏把握得当,朗朗上口,可押韵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体现节奏感。14.①.方向、坐标系、基底;②.生动形象地写出向量对“我”的引领作用,③.表达出“我”对向量的喜爱与依赖,使诗歌更具感染力。【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材料围绕现代诗歌展开,通过四则材料系统性地介绍了现代诗歌的定义、鉴赏方法、创作技巧及实例分析。材料一从历史角度界定“现代诗”概念;材料二聚焦诗歌鉴赏的“感情基调”“意象”“意境”三大要素;材料三以创作指南形式强调情感表达、形象塑造和语言节奏;材料四则通过《我的向量》示范了如何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诗意表达。整体呈现“理论—方法—实践”的递进结构,既具知识性又富实践指导意义。【12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信息。D.联系材料三第①段中的“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可知,将情感分行写出来只是有了诗的模样,还需要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才是诗歌,所以“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是诗歌”说法错误,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应用。第①空:联系材料三第①段中的“诗歌是情感的抒发”以及“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再结合评分细则中此栏对情感等方面的要求可知,这里应填“情感表达”。第②空:联系材料二第④段中的“意境是通过对一个或一组意象的描写所表现出来的氛围、情调或情境。一般情况下是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可知,对于意境创设的评分标准应围绕意象营造意境展开,即能运用意象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符合主题的意境,意象选择恰当,意境氛围浓厚。第③空:联系材料三第③段中的“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凝练”和第④段中的“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比较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可知,语言韵律方面的评分标准为语言简洁、凝练,节奏把握得当,朗朗上口,可押韵也可通过其他方式体现节奏感。【14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应用。第①空:联系材料四诗歌原文“给你一个方向,你就成为我的向量。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带着我,征途启航”,这里明确提到了方向、坐标系、基底这些数学名词作为意象,所以此空填“方向、坐标系、基底”。第②空:从修辞手法的作用角度分析,拟人手法赋予向量人的特质,结合诗歌中“带着我,征途启航”等表述,生动形象地写出向量对“我”的引领作用。第③空:从情感表达方面来看,通过拟人化手法表现向量对“我”的意义,表达出“我”对向量的喜爱与依赖,这种情感的传达使诗歌更具感染力。(二)(1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磨刀匠老张①“磨剪子嘞,戗菜刀……”一阵悠长的吆喝声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巷石板路,毫无顾忌地钻进每家每户的耳朵里。紧随这吆喝声出现的是一个中老年人,扛着一条细长板凳,肩土斜挎着一个褪色的帆布包。镇上的人都叫他老张,一个与刀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磨刀匠。②老张身材有些矮小,背有点微驼,头发稀疏花白。他那张脸犹如一张沟壑纵横的旧地图,深深的皱纹里似乎藏着无数的故事。双手布满老茧,手指粗壮而有力,关节处微微凸起,仿佛在诉说着多年磨刀的辛劳。那发白的蓝色工装上,一个大大的红色“奖”字依稀还能辨认,其他的伴着星星点点的磨痕和污渍都已模糊不清了。这一张穿在身上的“奖状”既见证着老张历经的风雨沧桑,也记录着小镇的烟火气。③老张把磨刀摊在这小巷的老井旁一摆,边上再支一张帆布躺椅,就算是出摊了。老井边上的那棵高大的香棹树枝叶繁茂,犹如一把巨大的绿伞,既为老张遮挡着炽热的阳光,也为他招揽了四面街坊的聊友。老张的磨刀工具虽然简单,但样样精致。一块粗磨石、一块细磨石、一把小锤子和几把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就是他的全部家当。④看老张磨刀,那是一种视觉艺术的享受。要是来活了,他迅速地从躺椅上起身,那双原本微闭着的眼睛顿时放着光。他欣喜地接过顾客送来的刀,眯着一只眼端详一番,仿佛要与这把刀“寒暄”几句。然后用右手拇指轻轻抚摸刀刃,感受着刀的锋利程度。接着,他熟练地把粗磨石固定在长板凳上,自己稳稳地一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只见他先往磨刀石上洒上一些水,再把刀平放在磨石上,微微弯下腰,右手紧紧握住刀柄,左手轻轻按住刀背,开始有节奏地推动刀身。一下一下,来来回回,粗磨石与刀相互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老张的眼神始终盯着刀面,专注而坚定,耳边左邻右舍的家长里短,他似乎都听不见了,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他和这把刀了。⑤待磨出一些锋刃后,他再换上细磨石。这个时候,他的动作轻柔多了,就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心翼翼地磨两下,再停下来试一下刀锋,生怕出一点瑕疵。细磨石与刀刃的“窃窃私语”变得更加细腻绵长,那“沙沙”的声音,在小巷的空气中久久回荡,仿佛是一首古老而悠长的歌谣。⑥我问老张干这行多久了?老张--边磨着刀,一边“嘿嘿”地笑着:“从我父亲手上接过这磨刀摊已经三十多年了,磨刀石都不知道换了多少块了。”“现在大家都用各种品牌的不锈钢刀,很少有需要磨刀的了吧?”老张听出了找话里的意思,他停下手中的活,抬起头来,看着我说:“我当年就是靠着这手艺娶妻生子,养活了一大家子,现在这行业挣不了几个钱,我就是图个消遣,这磨刀手艺呀,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好日子不就是像磨刀一样,一步一步打磨出来的吗?”⑦老张的话让我回味好久。是呀,当我们的灵魂累得追不上拼搏的脚步时,还有谁记得曾经出发时的自己?过高的欲望往往是人生浮躁的导火线,其实,守望着小镇的袅袅炊烟也好,畅想着城市的光怪陆离也罢,日子都要像磨刀一样,一道道工序来,一个个脚印走。⑧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老张用他的磨刀石和双手,为人们磨出一把把锋利的刀,也用心守护着一份古老的技艺和记忆。他的磨刀声,无论是晨迎朝露还是晚披彩霞,总能安抚着镇上人们的心。(文/肖日东选自《株洲日报电子版》2024年10月13日)15.为什么“看老张磨刀,那是一种视觉艺术的享受”?结合第④⑤段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来活时①_____接过刀眯眼端详,轻抚刀刃,仿佛要与这把刀寒暄几句进入工作状态固定粗磨刀石
往磨刀石上洒水,把刀平放在磨石上,微微弯下腰,右手紧紧握住刀柄,左手轻轻按住刀背,开始有节奏地推动刀身固定细磨刀石②_____16.文章用“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开篇有什么作用?17.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直线句子。18.文章第④⑤段中加点词语可以看出老张怎样的性格特点?19.文章结尾处写老张的磨刀声“总能安抚着镇上人们的心”这句话深层含义是什么?【答案】15.①.迅速起身、两眼放光,接过刀仔细观察②.小心翼翼地磨两下,再停下来试一下刀锋16.引出文章的主人公老张,点明老张的职业是磨刀匠;以熟悉的吆喝声开篇,勾起读者对传统磨刀匠的记忆,引发读者阅读兴趣;营造出浓厚的生活氛围,为下文写老张的磨刀生活做铺垫。17.运用外貌描写,细致地刻画了老张身材矮小、驼背、头发稀疏花白、脸上皱纹深、双手布满老茧等特征,生动地展现出老张的沧桑与辛劳,体现出他生活的不易。18.“迅速”“欣喜”表现出老张对工作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专注而坚定”“小心翼翼”体现出老张工作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性格特点。19.老张的磨刀声代表着小镇的传统生活和古老技艺,在快节奏的时代里,它让镇上的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安抚人们浮躁的心灵,也承载着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传统技艺的情感。【解析】【导语】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磨刀匠老张的形象,通过“沟壑纵横的旧地图”般的面容、“沙沙”的磨刀声等细节,展现了一位传统手艺人的坚守与匠心。文章以吆喝声开篇,巧妙带入市井生活气息,而“与刀寒暄”“抚摸艺术品”等拟人化描写,将磨刀升华为一种精神传承。结尾处“安抚人心”的磨刀声,既是对慢生活的礼赞,也暗含对浮躁时代的反思,传递出“日子要一步步打磨”的人生哲理。【15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①根据第④段中的“要是来活了,他迅速地从躺椅上起身,那双原本微闭着的眼睛顿时放着光。他欣喜地接过顾客送来的刀,眯着一只眼端详一番”可得:迅速起身、两眼放光,接过刀,仔细观察。②根据第⑤段中的“这个时候,他的动作轻柔多了,就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心翼翼地磨两下,再停下来试一下刀锋,生怕出一点瑕疵”可得:小心翼翼地磨两下,再停下来试一下刀锋。【16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联系第①段中的“一阵悠长的吆喝声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巷石板路,毫无顾忌地钻进每家每户的耳朵里。紧随这吆喝声出现的是一个中老年人,扛着一条细长板凳,肩土斜挎着一个褪色的帆布包。镇上的人都叫他老张,一个与刀具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磨刀匠”可知,文章用“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吆喝声开篇,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老张,同时点明了老张的职业是磨刀匠。联系第①段中“一阵悠长的吆喝声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巷石板路,毫无顾忌地钻进每家每户的耳朵里”以及人们对这种吆喝声的熟悉感可知,以这样熟悉的吆喝声开篇,能够勾起读者对传统磨刀匠的记忆,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是联系第①段中“穿过蜿蜒曲折的小巷石板路”“钻进每家每户的耳朵里”等描述可知,吆喝声在小巷中回荡,营造出了浓厚的生活氛围,为下文如第④段写老张在小巷老井旁的磨刀生活等内容做了铺垫。【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这段文字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通过对老张脸部和双手的细致描绘,让读者对老张的形象有了直观的认识。将老张的脸比作“一张沟壑纵横的旧地图”,这一比喻极为形象,“沟壑纵横”生动地描绘出老张脸上深深的皱纹,这些皱纹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暗示着他经历了许多风雨和沧桑。“似乎藏着无数的故事”则给人一种神秘感,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想要了解老张过去的经历。“布满老茧”“粗壮而有力”“关节处微微凸起”,这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老张双手的特点。老茧是长期劳动的证明,说明他从事磨刀工作多年,双手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磨损。“粗壮而有力”显示出他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力气,而“关节处微微凸起”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多年来重复磨刀动作所造成的身体变化,体现出他工作的辛劳。通过这些外貌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老张的沧桑与辛劳。他身材矮小、背微驼、头发稀疏花白,再加上脸上的皱纹和布满老茧的双手,都让人感受到他生活的不易。这些描写让老张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也为下文进一步描写老张的磨刀生活和他对磨刀手艺的坚守做了铺垫。【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当有顾客送来刀具时,老张“迅速地从躺椅上起身”,“迅速”一词表明他行动敏捷,没有丝毫的犹豫和拖沓,体现出他对工作有着积极主动的态度。“那双原本微闭着的眼睛顿时放着光”以及“欣喜地接过顾客送来的刀”,“欣喜”直接表现出老张内心的喜悦之情。他对顾客送来的刀感到欣喜,说明他不是把磨刀仅仅当作一份普通的工作,而是真心热爱这份事业,每一次有活干都能让他感到快乐和满足,所以这两个词语表现出老张对工作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在磨刀过程中,“老张眼神始终盯着刀面,专注而坚定”,“专注而坚定”形容老张的眼神,表明他在工作时全身心地投入,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只在刀上,专注于把刀磨好,这体现了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而在使用细磨石时,“他的动作轻柔多了,就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心翼翼地磨两下,再停下来试一下刀锋,生怕出一点瑕疵”,“小心翼翼”突出了老张在细磨时的谨慎和细致,他把刀当作珍贵的艺术品来对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瑕疵的细节,力求把刀磨到完美,这充分体现出老张工作时精益求精的性格特点。【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联系第⑦段中的“过高的欲望往往是人生浮躁的导火线,其实,守望着小镇的袅袅炊烟也好,畅想着城市的光怪陆离也罢,日子都要像磨刀一样,一道道工序来,一个个脚印走”可知,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容易浮躁,而老张的磨刀声代表着一种踏实、沉稳的生活节奏,是小镇传统生活的一部分。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提醒人们要像老张磨刀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生活,从而安抚人们浮躁的心灵。同时,联系第⑥段中老张所说的“这磨刀手艺呀,不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精神传承”以及第⑧段中的“也用心守护着一份古老的技艺和记忆”可知,老张的磨刀声承载着古老的技艺和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它是小镇历史和文化的一种象征,让镇上的人们对传统技艺有着深厚的情感,所以能安抚着镇上人们的心。(三)(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行文三贵①生而为人,很多时候,都活在心灵的自我交锋之中。大凡善于经营文字的人,可以从这种交锋中抽离出来,将自我交锋的感觉,演绎成精彩的文字。精彩的文字,有着共通的可贵之处:一贵立足生活;二贵透现真情;三贵善于留白。②立足生活,就是写你熟悉的人、事、情。把目光放在生活中,从实际生活中来选材行文,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在亲身经历中调动生活积累,特别是能引起自己深切感受的事情;用真诚、善良和敏锐的眼光去观察、去感受身边的人、事、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结合生活实际予以创新,你会找到不一样的别致和谐趣。多读古诗词,古诗词语言精练,底蕴深厚,感情丰富,哲理深刻,最易引人共鸣。父亲越过铁轨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成就了朱自清的《背影》;山城小竹楼里,小女孩爬上竹凳打电话,为母亲请来医生,让冰心写出了《小桔灯》。③透现真情,就是我手写我心,体现真切实在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文章亦是如此。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静静诉诸笔端,能够将天性表达出来,就是最大的成功。你的生活经历,你的性情格调,决定了你的文章风格和文学内涵。文章可以有外在的形式,但有个性的文字一定是有神的,所谓“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神,是精髓,是骨子里的东西,文章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差距就在神上。表里如一,才能坦露真实感受,显现个性。可以说,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有怎么样的文字。④善于留白,就是给予人以想象的空间。书法、国画留白,无墨胜有墨,独具意境,愈显其美。一如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上没有一只蛙,却让人听到了“蛙声一片”。其实,尘世之间许多事情都需要适当地留白。文字留白,是一种境界,体现了写作者的理念和情怀,蕴含着写作者的智慧和格局。善于留白的文字,无疑是成功的文字;善于留白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⑤行文三贵对与作者是有要求的。首先要有一份执念于心。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有所思才能有所念,有所念才会有所成。有理想信念的人,最终都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其次要有一种精神,我认为就是当下流行的“马真”精神,有了想法,就立马去办,真抓实干。为文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源于生活的火花,你不有心捕捉,不随时记录,也许就会随时间而烟消云散,不留一丝痕迹。再则是要有一股韧劲,要有坚持之心。许多事,做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不懈不息,能够长期坚持。这,其实就是人生能够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文/程应峰选自《阅读时代》2025年第三期,有删改)2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1.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22.阅读文章第⑤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下面的分析。全段采用“总一分”结构,开头提出(1)___的观点,接着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作者指出写作者需要具备一份“执念于心”,强调理想信念对创作的根本性作用。通过引用张载名言,论证(2)___。然后文章提出要践行“马真精神”(立马行动、真抓实干)。以创作实践为例,着重说明捕捉灵感需要行动力,突出“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最后总结(3)____,呼应论点。23.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答案】20.精彩的文字,有着共通的可贵之处:一贵立足生活;二贵透现真情;三贵善于留白。2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朱自清的《背影》和冰心的《小桔灯》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立足生活,就是写你熟悉的人、事、情”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22.①.行文三贵对作者是有要求的;②.理想信念对创作的重要性;③.写作者要有坚持之心,强调坚持对创作的重要性。23.画线句子运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强调了“有了想法,就立马去办,真抓实干”对于创作的重要性,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解析】【导语】这篇《行文三贵》以“立足生活、透现真情、善于留白”为纲,构建了完整的创作方法论体系。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核心三要素,再逐层展开论述:从生活素材的挖掘,到真情实感的表达,最终升华为艺术留白的境界。论证手法丰富,既有朱自清、冰心等经典案例的例证,又融入书画艺术的类比,更在末段通过“执念—行动—坚持”的三重维度,将写作技巧提升至创作者精神修养的高度,形成技法与心法相统一的文论体系。【20题详解】本题考查论点提炼。结合第①段“生而为人,很多时候,都活在心灵的自我交锋之中。大凡善于经营文字的人,可以从这种交锋中抽离出来,将自我交锋的感觉,演绎成精彩的文字。精彩的文字,有着共通的可贵之处:一贵立足生活;二贵透现真情;三贵善于留白”可知,文章开篇先阐述了人们常处于心灵的自我交锋中,善于经营文字的人能将这种感觉演绎成精彩文字,接着直接点明了精彩文字的共通可贵之处,即“一贵立足生活;二贵透现真情;三贵善于留白”,这是对文章核心内容的总述。结合第②段“立足生活,就是写你熟悉的人、事、情……”、第③段“透现真情,就是我手写我心,体现真切实在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以及第④段“善于留白,就是给予人以想象的空间……”可知,文章后续段落分别围绕“立足生活”“透现真情”“善于留白”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这三个方面对于精彩文字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精彩的文字,有着共通的可贵之处:一贵立足生活;二贵透现真情;三贵善于留白”这一表述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统领全文,后文的论述均是对这一论点的展开和论证。【21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第②段“父亲越过铁轨为远行的儿子买橘子,成就了朱自清的《背影》;山城小竹楼里,小女孩爬上竹凳打电话,为母亲请来医生,让冰心写出了《小桔灯》”可知,这里列举了朱自清写《背影》是源于父亲为他买橘子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冰心写《小桔灯》是基于山城小竹楼里小女孩为母亲请医生这件熟悉的生活小事。由此可知,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该段开头“立足生活,就是写你熟悉的人、事、情”这一观点,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从生活中选取熟悉的素材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22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一空,结合第⑤段“行文三贵对与作者是有要求的”可知,此句作为该段首句,直接点明段落核心,总起下文对写作者应具备素养的论述。由此可知,全段围绕“行文三贵对作者的要求”展开,确立了“总—分”结构的总论点。二空,结合第⑤段“不是每个写作者都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有所思才能有所念,有所念才会有所成。有理想信念的人,最终都会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可知,作者引用张载“横渠四句”名言,以“有所思—有所念—有所成”的逻辑链,强调思想与信念是创作的起点。由此可知,该论述意在论证理想信念对创作者的根本性作用,为后文论述提供思想根基。三空,结合第⑤段“再则是要有一股韧劲,要有坚持之心。许多事,做一两次并不难,难的是不懈不息,能够长期坚持。这,其实就是人生能够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可知,作者以“韧劲”“坚持之心”点明第三个要求,并通过“做一两次不难,难在长期坚持”的对比,突出持续创作的必要性。由此可知,此部分总结了坚持对创作的关键意义,与段首“行文三贵对作者的要求”形成呼应,完整论证了写作者所需的素养。【2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第⑤段“其次要有一种精神,我认为就是当下流行的‘马真’精神,有了想法,就立马去办,真抓实干。为文何尝不是如此?”可知,前文刚提出写作者需践行“马真”精神(即立马行动、真抓实干),随后以反问句“为文何尝不是如此?”承接。“何尝不是如此”以疑问句式强化肯定,实际表达“为文亦是如此”的强烈态度,即创作也需具备这种行动力。此反问句通过语气的加强,不仅强调了“有想法就行动”对创作的重要性,更以追问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自身创作实践,促使读者认同“知行合一”的理念。由此可知,该反问句在结构上承接前文论点,在效果上增强了论证力度,使观点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四、作文(50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24.根据要求写作。科技飞速发展,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正以昂扬的姿态逐梦星辰大海。同学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你想过二十年后的你会是怎样的?也许在母校,在操场上,在同学会上,你又一次找回青春的感觉。展开你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请以“二十年后,与青春再次相遇”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全文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二十年后,与青春再次相遇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二十年已悄然逝去。科技浪潮汹涌澎湃,世界格局风云变幻,而我也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力前行,成为了一名致力于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的科研工作者。这天,我收到了一封来自母校的邀请函,邀请曾经的校友们回校参加同学会。站在镜子前,我整理着着装,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那段青涩而又美好的青春岁月。踏入母校的大门,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校园里的建筑依旧,只是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不知不觉,我来到了同学会的现场。教室里布置得温馨而又充满科技感,全息投影展示着同学们这些年的经历和成就。同学们陆续到来,大家一见面,便热烈地拥抱、寒暄,仿佛时光从未流逝。我看到了曾经的同桌,如今的她已经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环保工程师,致力于研发新型的清洁能源,为守护地球的绿水青山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还有那位曾经痴迷于文学创作的同学,现在是一位知名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奇思妙想。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着当年的点点滴滴。在交流中,我也分享了自己这些年的科研经历。我们团队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研发出了一套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已经帮助了许多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并得到有效的治疗。同学们纷纷为我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而我也为他们的努力和坚持点赞。二十年后,与青春再次相遇,我深刻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时练基础作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期末计算能力测试》(含答案)
- 中外合资企业合作协议书
- 授权代理合同框架协议
-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信息披露的流程与标准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领域挑战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规划的基本步骤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考试中短期与长期规划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课题六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 考前冲刺资料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抑郁症
- XX小学2025年春季教研工作计划
- 高考复习语文作文写作训练讲评【知识精研】《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 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全套课件
- 高标准农田施工合同
- 《热泵技术应用》课件
- 2024年渣土公司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 DB11T 2103.2-2023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养老机构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物流行业智能调度与多式联运解决方案
- 职业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