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讲座2_第1页
科普知识讲座2_第2页
科普知识讲座2_第3页
科普知识讲座2_第4页
科普知识讲座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科普知识讲座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做一场关于地震方面的知识讲座,希望通过这次讲座能帮助大家了解地震的一般知识、地震预报知识及地震自救互救知识。我国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了24.2万多人,重伤16.4万余人,轻伤者不计其数。2004年12月26日,在印度尼西亚苏六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大地震引发了近40年来最大的海啸,导致印度洋沿岸地区十几万人丧生。地震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财产损失外,还可以造成很多灾害,如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泥石流、地裂、地陷、喷砂、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并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破坏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以及水坝、堤岸等。地震灾害的特点可归结为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运、防御难度大等。那么地震是什么呢?我们人类怎么样能预报地震,并在地震来临时把灾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我们中学生需要了解哪些地震知识呢?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谈谈。一、地震的一般知识1、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按成因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三类。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振动是人工地震,如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我们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2、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3、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地震;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地震是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大的地震有: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1999年台湾中部7.7级地震等等。4、烈度,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5、地震带:地震发生较多又比较强烈的地带。世界主要有两大地震带:(1)环太平洋地震带、(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本身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并且广大地区都受它的影响。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二、地震预报知识

地震发生前是有预兆的,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天津市有一位干部,在唐山地震后向人们介绍他一家因地制宜遇震躲避的经验,很发人深思。当地震那天的夜晚,他因公宿于天津西郊某粮库的平房里,睡觉的位置正对着门。地震时他迅速跑到屋外,房顶虽然塌落了,他却安然无恙。而他爱人和两个孩子住在市中心的家中,地震时被突如其来的剧烈振动吓懵了,未敢从屋内跑出,急忙躲在家俱附近。据现场分析,假如当时他们也向外逃跑,则十有八九会被附近楼房的砖块砸死。当这位干部全家相聚时,他感慨万千他说:"我从屋内跑出来拣了一条命,他们娘仨没有向外跑也躲过了险情,否则咱们很可能见不着面啦!"这事例生动地告诫我们:室内避震,是逃是躲需要因地制宜。2.室外应急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的几率最大。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住宅区的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也可能腰折倒塌。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如果地震时你在山坡上或悬崖下,这时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千万不能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沿着垂直滚石流方向奔跑,来不及时也可寻找山坡隆岗、暂躲在它的背后。地震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桥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水库可能决堤,河水、湖水、海水可能淹没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自救互救强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区约80%的人员被压埋在废墟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受灾群众通过自救互救活动而脱险的。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的5.9级地震,房屋倒塌了不少,二万余人被压埋在废墟里,灾区人民迅速展开自救互救活动。结果不到2小时就将94%以上被埋的人员和大牲畜抢救出来,经过及时治疗生存率达到99.2%。3、自救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有可能被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因此这时应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还应想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尽量想法逃离险境,如果床、窗户、椅子等旁边还有空间的话,可以从下面爬过去,或者仰面蹭过去。倒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住,最好朝着有光线和空气的地方移动。当几个人被压在一起,而周围又很容易倒塌时,应该由一人先出来,到了安全地带后,再一个接一个地脱险。如果周围比较稳定的话,最好像排队似的一起出来,还有一种方法是,先脱险的人把一头打了结的绳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带丢给待脱险者,等脱险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脱险。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后一个星期,在某医院的废墟里挖出40多个仍然活着的婴儿。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适应新的环境,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和惊慌,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是很有意义的。地震中,在被压埋的期间里,要想方设法寻找代用食物,俗话说,饥不择食,此时,若要生存,只能这样做。唐山地震时这类例子相当多。例如,有个小孩抱着枕头被压在废墟里,饿极了的时候,就用枕头里的高梁花充饥,坚持到获救为止。有一位居民被压埋后,靠饮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脚水而生存下来。还有一位中年妇女,渴极了的时候饮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坚持了十多天时间,终于得救。一般情况下,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静卧,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4.互救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在1983年山东菏泽地震中曾作过统计,震后20分钟内可以救出37.55%的遇难人员,救活率可达98.3%以上;1小时内,可救出85.8%的人员,但救活率下降到63.7%以下;若2小时内还救不出被砸压的人员,因窒息而死的人数上升到砸死人员的58.6%以上。所以,救人硬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是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近处救人要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救出一个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救出一个医生就可以尽快医治和护理好一批伤病员。另外还要注意先救有呼声的,先救容易救的人。救人时要先呼唤,确知人还活着再下力去救,其目的与先救容易救的人一样,以便能在最短时间形成一支强大的救人队伍。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部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