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控制管理_第1页
疾病控制管理_第2页
疾病控制管理_第3页
疾病控制管理_第4页
疾病控制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疾病控制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教研室王颖副教授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要求掌握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概念掌握疾病控制管理概念及意义掌握传染病控制管理的方针和总体要求掌握慢性病控制管理的战略目标、行动原则掌握慢性病防治的关键环节和关键人群2疾病管理概念以疾病发展自然过程为基础,综合、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特点以人群为基础重视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强调预防、保健、医疗等多学科合作提倡资源早利用,提高卫生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率目的低成本高效益,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卫生保健质量3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干预的全面管理的过程4健康管理的特点(1)始终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健康危险因素: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概率增加的诱发因素可变危险因素:自我行为改善后可控不可变危险因素:年龄、家族史,等健康管理-控制可变危险因素5健康管理的特点(2)体现一、二、三级预防并举服务过程呈环形运转循环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6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健康监测—前提基础收集管理服务对象的个人健康信息健康评估—保证危险因素评价、健康危险度评价、患病危险性评价疾病监测或健康风险评估健康干预—最终目标78Musich,Burton,Edington.DiseaseManagementandHealthOutcomes5:153-166,1999疾病发生合并症高危状态临床症状低危状态早期症侯健康评估早期预防控制疾病危险因素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疾病管理疾病控制管理概述SARS

一个沉重的话题102002~2003我国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7N911截至2013年4月25日全国报告110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23人,康复14人,其余73人正在各定点医疗单位接受救治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33例,死亡12例)、江苏(24例,死亡4例)、浙江(42例,死亡6例)、安徽(4例,死亡1例)、山东(1例)、河南(4例)、台湾(1例)8省市二十世纪几次全球流感大流行1918-19年,西班牙流感2000多万人死亡1957年,亚洲流感100万人死亡1968年,香港流感75万人死亡12地震等大灾后的疫病预防大灾之后无大疫13疾病控制管理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14疾病控制管理的意义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计民生,于国于民,意义重大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居乐业保护好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工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5疾病控制管理的内容与进展传染病控制管理慢性病控制管理地方病控制管理寄生虫病控制管理职业病控制管理……16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经建成卫生部省级卫生厅(局)辖区市级卫生局县级卫生局/(国家CDC省级CDC市级CDC县级CDC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部门政府社会主导参与配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传染病控制管理当前传染病疫情特点鼠间鼠疫活跃,人间鼠疫时有发生霍乱暴发流行可能性大农村肠道传染病发病水平高结核、乙肝仍为主要传染病种血吸虫流行区有扩大趋势性病等发病快速上升AIDS感染者已有一定基数,高危-一般人群传播SARS、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威胁不减埃博拉、马尔堡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传入危险19我国传染病控制管理面临挑战传染病发病情况不容忽视2014年,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718万例,死亡16629人报告发病率为530.15/10万,死亡率为1.23/10万传染病控制对国民经济影响20分类代表性疾病社会风险传染病尤其新发输入1、全球重点控制:艾滋、结核、疟疾等1、48年来全球新发49种传染

我国28种,平均1-2年一种。2、80%肺结核病人在农村

农村因病致贫主因3、肝炎……2、发/患病居前列:结核、肝炎、手足口等3、烈性传染病:鼠疫、霍乱、埃博拉等4、有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麻疹等5、严重社会影响:非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引发社会失稳21发病率(1/10万)死亡率(1/1000万)期望寿命(岁)期望寿命发病率死亡率传染病发病与死亡趋势图传染病管理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1989年,通过并正式公布建国以来第一部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卫生法律标志我国传染病管理走上法制化管理轨道2004年8月28日修订;2004年12月1日施行23甲类2种:鼠疫、霍乱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类(39种)传染病管理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25传染病管理的总体要求各级政府:领导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并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管理任务,接受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中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26慢性病控制管理概述慢性病的定义长期、不能自愈和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主要的几种类型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代谢异常精神异常与精神病……28我国慢性病防制面临的挑战疾病死亡结构的变化传染性、感染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结构的变化危险模式的转变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29302000年按病因分列的死亡人数资料来源:1991-200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资料

284,430428,596683,4055,916,650感染性疾病及母婴疾病慢性病伤害未明原因中国慢性病防治再敲警钟据WHO,2002年全球总死亡人数5800万,其中近3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2005年中国750万人死于慢性病预计未来10年慢性病死亡还将上升19%《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呈持续上升趋势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目前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其中18~59岁劳动力患者1.1亿31中国主要慢病的基本情况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冠心病患者650万脑卒中患者650万我国每年癌症发病200万,死亡150万32死亡期望寿命患病慢性病患病及死亡趋势图患病率(1/100)死亡率(1/1000)期望寿命(岁)慢性病成为影响增寿的主要病种传染病、意外伤害、孕产妇逐年下降传染病与慢病呈现“剪刀叉”趋势慢病中循环系统疾病、糖尿病逐年增大慢病中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趋于平缓或下降我国人群健康转型结果及其政策意义疾病负担不断增加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卫生服务技术复杂化卫生服务费用不断上涨38慢性病控制与管理WHO战略目标建立全球性预防和管制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方法发展多种国际预防活动,促进多数成员国家采取行动将慢性病预防和控制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领域发展综合防治措施和多部门参与的活动与计划,共同进行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改变人口的健康状况39慢性病控制与管理的行动原则以公共卫生系统为主导建立支持环境,强调个人责任立足社区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依据科学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在现有卫生体制中加强工作40慢性病控制与管理的策略与措施发展国家政策规划,增强发展实施能力健康促进与三级预防把慢性病防治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结合慢性病社区防治监测慢性病防治中的社区干预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41慢病防治关键点-"3环节"和"3人群"4243Musich,Burton,Edington.DiseaseManagementandHealthOutcomes5:153-166,1999疾病发生合并症高危状态临床症状低危状态早期症侯健康评估早期预防控制疾病危险因素

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疾病管理针对健康两个阶段:

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44个人慢性病风险评估人群健康分级与分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群体干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个体干预:行为改善与危险因素监测按病种的规范化管理一般人群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35岁以上社区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搜集慢病相关信息慢病防治技术路线地方病控制管理地方病(endemicdisease)相对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作用下,因长期暴露于有致病因素的环境中而经常发生或造成地方性流行的疾病广义:具有地区性发病特点的疾病狭义:与当地地球化学因素相关的疾病46地方病流行特点病情重,范围广危害大病情单一,疾病流行地方性明显病区偏远,病种多,防治难度大季节性,易反复47目前纳入重点防治管理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缺硒克山病:缺硒48地方病控制管理指导思想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科学防治49地方病控制管理措施加强组织管理加强部门间协作加大依法力度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落实防治资金50职业病控制管理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我国职业防护、职业病控制任务繁重52职业病控制管理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53爱国卫生运动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与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动员、组织医药卫生人员、人民群众和全社会开展防病治病、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重大实践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54爱国卫生运动的发展过程1952年提出反对美国侵略者在中朝边境细菌战毛泽东:“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55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20世纪50年代粉碎细菌战,讲卫生,消灭疾病,配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两管五改-管理粪便和饮用水源;改厕,改畜圈,改水井,改良环境和改炉灶20世纪80年代与两个文明建设相结合,提高人们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20世纪9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