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必可少的因素,那就是教授者与学习者,因此形成了一个特有的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发展以及教育的传授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关系的建立与维系主要还是以个人的情感意志为转移。想要建构一个有利于师生、教学、教育发展的师生关系就应该从情感角度着手。而当前师生关系主要存在师生缺少相互体谅、教师不平等的对待学生、教师的示范和师范不足、教师和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有所欠缺的问题。体谅模式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体谅模式体现了是关心他人,培养具有爱心、关心的品格。师生双方相互关心、相互体谅,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教学过程会非常顺利,非常有人情味。因此,对于师生关系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小学高年级基于体谅模式理论的师生关系现状的概述(一)体谅模式理论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体谅模式理论为培养人的关心、爱心、多为他人着想的良好的道德品行提供了一个培养的方向。同时也让人们拥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个人的发展。师生共同学习体谅模式,并以此为教育核心,对师生关系的建构会非常有利,对教育更是如此。1.体谅模式的内涵麦克菲尔等做了项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普遍具有如下需要,即获得体谅与关心体谅与关心他人与教师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他们一致认为“好”的教育行为就是能体谅和宽容,相反,“坏”的教育行为就是压制和支配。因此彼得·麦克菲尔(PeterMcphail)和其同事提出了体谅模式——即共同创造的一种把学生的道德情感置于价值观教中心位置的教育模式,吸收了人本主义哲学心理思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提出《学会生存》,1898年提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要学会关心俨然已成为了全世界教育的一个趋势。[2]与体谅模式所倡导的关心他人如出一辙。体谅模式主要就是要利用情感教育,使人学会关心、体谅他人。基于此产生了师生关系的建构探索。2.体谅模式在师生关系的作用表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谅模式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以体谅为根本基点。学生和老师在接受这个理论的过程中,受其影响,慢慢会产生出体谅他人的行为。学会了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减少了人与人的矛盾。这种行为一旦养成便会形成习惯。提供培养的方向。有了体谅模式理论,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便会有一个明确的培养方向。是培养成一个具有关心他人的人,而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更不是一个为他人找麻烦的人。总的来说,体谅模式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好的方向。为人们品行的培养起了一个好的出发点。(一)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的现状概述1.师生关系的定义师生关系的定义没有明确的说法。李以庄学者(2002)认为师生关系是从人类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从人类父母和子女血缘关系中教育功能社会化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社会关系、职业关系。[3]师生关系不是狭义的理解只存在于学校中,它在除学校以外的地方也存在。就如社会上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不是只存在于教学任务中,教师是一个职业,除了在教学任务中,其它以外的地方也存在。因此本文采用李以庄先生的观点。2.师生关系的几种理论模式学生中心、教师中心、师生平等,这是师生关系的主要三种理论模式。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此理论把生活融入与教育,实际上这与现代要求的社会实践能力相一致,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也是知识的来源。教师为中心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应该用严格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重视教师的权威。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前者理论恶言是莫大的冲击,为师生关系的发展开拓了视野。但是过于强调教师的重要性与权威,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一点都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基于师生平等的观点才能使师生关系能积极、健康的发展,才有利于教育教学。只有在一段关系中,双方的地位平等,才能更好的交流。这样会减少师生交往中的摩擦。为向体谅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了基础条件。3.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根据一项调查41.46%的教师认为师生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17.07%的教师认为主要是学生方面的因素,19.51%的教师认为家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1%的教师认为社会环境是主要的影响因素。[4](1)教师。教师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中。一个嫌弃学生的老师,他的师生关系一定不会好。反之一个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老师,怎么也不会让人讨厌起来。在甲骨文中记载,“教”是成人学习天地人之道并传授给学者的过程。因此教师就相当于成人,只有成人学习清楚了,学生才能接受到优质的教育。(2)学生。作为师生关系中另一个对象,对于关系的构建是密不可分的。离开了学生,这一关系也就不复存在了。4.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具有双面性。教师正确的掌握了师生关系建构的策略的话,会使教育教学活动特别轻松、特别快乐。学生对于老师自然而然很尊重,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学习,对于学习的态度比较积极。学生能理解老师,不会主动给老师添麻烦。反之,教师没有掌握的话,只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困难。严重者是会彻底离开教师的这个行业,永远不再触碰。(二)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具有双向性、可塑性、向师性、实践性的特点。师生关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师生关系是可以按照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是因为这一关系具有这一特点,才可以慢慢地探索研究、发展。根据科尔伯克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可看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服从了权威。而这一阶段的权威,在小学生的眼中就是教师。师生关系的可操作性很强。它可以根据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师生关系的建构实践。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一个特点,才能不断的发展师生关系。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的案例分析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的调查与分析采用案例来进行。用真实的案例更能明显的体现出师生关系问题的所在。主要采用三个案例,互相对比找出问题。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析问题。(一)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从一些非常的典型案例能体现出师生关系建构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案例分析。魏书生先生说:“你把身边的人看成魔鬼,你就活在地狱里;你把身边的人看成天使时,你就觉得你活在天堂里”。[5]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永远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作为教师的要求。因为对于学生而言,老师就相当于一个非常权威的人,如果连老师都觉得学生是“魔鬼”,那么学生有可能会成为“魔鬼”。泰迪的案例就展现这一特点。案例一:汤普森老师执教小学五年级。在开学第一天就对学生保证会平等待人。班级里有位学生叫泰迪。可是汤普森老师第一眼就不喜欢他。只因为他穿的衣服肮脏,浑身发着臭气,与同学们不合群。每次改到泰迪的作业,汤普森老师总会在本子上打个醒目的红叉。有一天,汤森老师按照学校的要求,翻阅学生之前的成绩单,发现了泰迪不同寻常的成绩单评语。一年级的教师这样写到:“泰迪聪明、开朗,学习认真,待人有礼貌。是个好孩子!”二年级的教师这样写到:“泰迪表现优秀、人缘颇佳。不幸的是他妈妈的绝症已进入晚期,家境艰难。”三年级教师这样写到:“妈妈的离世对泰迪是个沉重的打击,他试图走出来,可他的爸爸却对孩子不以为意。”四年级教师这样写到:“泰迪落后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也没有什么朋友了。”汤普森老师,这才算是真的认识了泰迪,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很惭愧。恰逢圣诞节到来,每位学生给老师准备了礼物。泰迪准备了一各用包饭盒的纸的掉了人工钻石的便宜手链和用了半瓶的廉价香水,这引起了学生们的哄堂大笑。汤普森老师立马把手链带上,并把香水喷在手腕处。放学后,泰迪留下来对汤普森老师说:“老师,今天您闻起来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学生们走完后,汤普森老师哭了足有一个多小时。从那天起,她从“教书”,转而“育人”。主导她内心的是那群有活力有感情的孩子们。从那以后,汤普森老师对泰迪格外关注。有老师的帮助,他的心智开始复苏。她的鼓励越多,他的进步越快。年底,泰迪已经成为班里的佼佼者……毕业时,泰迪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对汤普森老师说,她是最棒的老师。七年后,泰迪犹以第三名的成绩高中毕业。十一年后,来信告诉老师自己以第一名的总成绩毕业。因着汤普森老师的影响,泰迪对学术充满兴起,又毅然决然的选择深造,并且泰迪告诉汤普森老师,她是他这一生最好的老师。在第十五年的春天,泰迪来信邀请汤普森老师参加他的婚礼,想请汤普森老师做证婚人。婚礼那天,汤普森老师特地带上手链,喷香水。他们紧紧相拥时,泰迪博士在老师耳边轻声说:“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您让我明白自己可以有所作为。”汤普森老师热泪盈眶,轻声回语:“泰迪,你错了,是你教会了我,让我相信我有能力去改变,……直到遇见你,我才明白教师职业的真谛。”[6]从案例中可以得出,如果汤普森老师没有发现之前老师的评语,她会一如既往的认为泰迪是“魔鬼”,那么泰迪就不会有那样的结局。可见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实际上有的老师比较难做到汤普森老师那样,会不平等对待学生,喜欢好成绩的学生,不喜欢后进生,现在很多的教师对学生失去了那份爱,甚至没有耐心。就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好在有许多老师会不断学习,终身学生,及时反省,这也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好榜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下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以已经失去了学生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案例二:2019年12月27日浙江温州,一位老师处罚一位作业没有写完的学生,该位教师抱起这名学生的腿就像抱起一个小鸡一样倒立着,在讲台前摇来摇去,行为非常的过分。[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谨记要关爱学生。案例中的老师,就把学生当做一个学习机器,犯不得一点错,对于学生过于严苛,稍有不慎,就暴力相加,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把学生看成一个平等的人。案例三:2018年10月18日,湖南株洲育红小学一名三年级女孩,被何姓女教师罚站数分钟。女孩的父亲是派出所所长,知道消息后,驱警车直入学校,将老师带走,在警局待了7小时全程监视,没有自由可言。事后老师说,在里面待那么久,饱受委屈,连一杯水都没有。可是自己待学生从未不上心。任劳任怨的教书,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事?[8](二)小学高年级师生关系调查结论从这些案例可以看现在的师生关系很不容易处理,对于不好好上课,捣乱课堂秩序的人,教师不能处罚,教师处罚了还会被人报复。长久下去,老师都会变得很憔悴,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关系。从总的来说,就是缺失体谅,从个案例上分析就存在因缺失关心、关爱、体谅导致了以下问题:1.师生间缺乏体谅案例一中,汤普森太太一开始就用有色眼镜看待泰迪,觉得他没有作为学生该有的样子,衣冠不整,不爱整洁,因此在对待泰迪的学习上也表现出嫌恶,甚至于讨厌泰迪整个人。如果泰迪学习成绩好的话,我想汤普森太太就会想,这学生学生成绩这么好,但是却面容憔悴,应该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情了,这学生太可怜了。在老师眼中学生的学习成绩要好,那么学生的一切就是好的,汤普森从成绩和穿着来对泰迪定性,没有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谅,这只会使师生关系恶化得越来越严重。案例二中,老师因为学生犯了没有写完作业的错误,对学生进行肢体的攻击,老师没有询问学生作业未完成的原因,而是直接的情绪爆发,这就是缺少情感的关心和体谅。案例三中,学生的家长就因为老师对学生的一个惩罚,居然把老师抓进派出所。家长只是看到了学生被老师惩罚,就横加指责。并不关心事件的原因,没有体谅到这是老师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没有从情感上体谅老师工作的艰辛。2.教师不平等的对待学生这在案例一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汤普森对待学习落后的泰迪作业是在错误之处,狠狠的打上一个一个的叉。因为泰迪学习成绩不好,又不合群,情绪低落,汤普森表现出极大的不喜欢。有了不喜欢,相对就会有喜欢。人对于喜欢的事物总是会给与最大的宽容,反之就是对不喜欢事物缺点的无限放大。案例二中,对待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询问原因,只是没完成作业,就直接上手。这位教师只对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动手,它不可能把这种暴力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公正,是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建构一个互相体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正是由于老师对待学生的不平等,阻碍了体谅模式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3.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案例一中,是教师示范的一个积极面。汤普森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修正。也是因为着汤普森的重要改变,起到了一个良好的重要示范作用,给了泰迪榜样,让泰迪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才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大人。而而案例二就是教师示范的一个消极面。他就是缺失体谅模式的一个典型特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示范给学生,这不是要告诉学生,遇到问题,就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有极强的向师性,教师怎么做,学生就会怎么做。学生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是非观。如果说案例二中教师,首先体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调查没有完成作业的原因,并把从此把影响作业完成情况的因素消除,那就不会出现案例中的不堪一幕。教师就是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定要做好示范作用,树立一个好榜样。4.师生间缺少终身学习观这在案例中能体现。汤普森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加以改正,泰迪也因着教师的影响学习加以改正。案例二中的教师就缺少不断学习,以至于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自己是教师了,就很厉害,自己最大。什么都不用学。学生和自己的作业要求相违背就开始了人身攻击。案例二中的教师应该要从学生的角度想想,学生这样做的理由。更应该去学习一下如何处理教学中的教学事故。而不是用最恶劣的行为去解决最常出现的问题。因而教师、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还需不断加强,并施以行动。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不断反思,才能使体谅模式紧跟时代的步伐。体谅模式从人的情感出发,是适合我国人。三、基于体谅模式的小学高年级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从案列中不难看出现在要建构师生关系的话,必须要学生和教师慢慢改变。人际关系的建立必须有一颗会体谅他人的心,不要总是一头热,要双方一起来改变。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在关系建立的过程中都必须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才能建构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而小学高年级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要以体谅模式为理论指导,把互相体谅与关心,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中,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一)角色扮演,实践体验要想师生间相互体谅。老师要体谅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高分,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学生也要体谅教师的教学,要尊重教师,爱护教师。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角色扮演。1.师生间缺少角色认同师生关系的恶化往往是没有互相体谅造成的结果。之所以不能不行体谅,就是因为双方对对方的角色认同不足。一方面,老师的年龄比学生大得多,很容易产生轻视感。认为学生的学习没有什么挑战性而言。另一方面,学生则受现代信息的大爆发和不良网民的言论影响,也会对教师产生轻视感,从而导致对老师的不尊重。师生间应该从自己出发了解对方角色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只有从根源上了解了彼此,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旦从情感上互相认同了对方,就为双方发自内心的关心和体谅的情感价值观提供了基本条件。2.学生轮当“班主任”让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全部尝试轮流做一段时间的班主任老师,给与一些适当的任务完成。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情况。从真的实景出发,是符合体谅模式的要求,也可以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会慢慢形成一种体谅的心境,会慢慢地接纳老师,会为老师减轻一些额外的负担。而教师由着学生的体谅,会对工作充满激情,因此对教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优势。教师也会因此慢慢理解学生,也会产生一种体谅的心境。双方互相的体谅,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互相体谅的师生关系。这一策略主要是从建立起体谅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出发,身体力行,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才有利于体谅情感的不断产生与发展。并为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条件。(二)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体谅模式要人们要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平等,不区别对待每一个人,才能更好的运用体谅模式。在潜意识区别对待人,就是运用体谅模式的一个无形的阻力。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为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构清扫了一个重要的障碍。因而教师平等待生,为师生关系的情感建立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从情感着手,与体谅模式所提倡的情感价值观才最为稳妥。1.教师平等待生在教师的眼中应该是每位学生都是一样的,不能由着个人的喜欢而区别对待学生。这一点是经常被学者提及,却是很难做到的。可是又是师生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现实中,每个学生是会有不足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是发展的,并不是永远不变。有的学生擅长艺术、有的擅长体育、有的擅长交际,总之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冰心先生说过:“让爱充满一切”。教师带着爱意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2.师生间树立平等关系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人人都有可能成为教师,只是教授的内容与形式不太相同而已。既然人人都有可能成为老师的可能,那么教师又何必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应是发至内心,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而学生也没有因为是学生就觉得低人一等,因为人人都有成为学生的可能。从一个人生活的过程的角度来看,他总会是一为教师和学生的,只是时间、地点不一样而已。体谅模式的师生关系,要求双方互相体谅,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良好的的师生关系,师生就应该平等的。(三)主动示范,树立榜样教师的主动示范和运用体谅模式,才能更好使学生学习这种理念。教师把此理念运用到与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因为学生有着向师性的特点,也就容易和教师看齐,会把教师当作一个可以看齐的榜样与之看齐。教师的主动示范,为学生直观的体会体谅模式创造了机会。学习可以用成绩来衡量,但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却无法用此方法来判别。只有通过榜样的示范和学习,把体谅模式在师生中深入心中,才能使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情感道德中,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发自内心的关心、关爱、体谅。这就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1.教师营造体谅的氛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是有向师性的。因此教师要先慢慢营造一个体谅学生的氛围。比如一个迟到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错误,找到了迟到的原因,保证以后不再迟到,而教师就应该要体谅学生,知道了学生迟到的原因,督促他改正,而不是一味的处罚,完全不听学生的声音。教师在学生面前展示体谅的思想,学生也会在无形中渐渐融入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2.学生向榜样学习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做得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对于学习的态度,对于教师的态度。学生要有反思的意识。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学生要总结反思不足之处,来加以改正。有个榜样可以拿来作为参照,就会有反思的方向。在师生关系建立中,学生会有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迟到早退等。这些需要学生的反思来逐渐改正。(四)不断反思,终身学习师生关系的建构,教师和学生是主体,但是学校、社会、家长也是影响因素。而所有这些因素任何一个都会影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学校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社会由形形色色的人组成,家长是学生的亲人,归根到底的影响因素就是人。人要发展,需要不断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善和学习。人在不断的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这也适用于基于体谅模式理论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因为在不同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程度不同,社会矛盾会发生变化。学习体谅模式的方法也会发生变化。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变化。这是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不断注入活的动力源泉。结论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只要有教育,就会有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的好坏与否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从体谅模式出发,去建构师生关系,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体谅模式教会人,体谅他人,学会关心他人,从情感态度出发,而不是被一个冷冰冰的条例所束缚思想。人是有人情味的人,从情感出发,才能走得更远。而师生关系本身又是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人际关系。师生互相体谅、相互关心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致谢在一路的学习生涯中,只靠我一个人是不能顺利走到现在的。在我学习上有疑惑的时候,老师总能为我解答。当我对未来充满弥漫的时候,老师总能给我勇气,去拨开迷雾。非常感谢老师对我学习上的帮助。在我学习的时候,父母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支持我的学业,如果没有父母,我连学习的机会都没有。感谢父亲与母亲,你们辛苦了。也感谢同学们对我的帮助,也要感谢不放弃的自己。参考文献[1]刘会娟,林岳新.体谅模式理论与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体谅模式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01):114-116,123.[2]王芳.小学师生互动的差异性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3.[3]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9):12.[4]季蓓.小学和谐师生关系及其构建[D].扬州:扬州大学,2016.[5]沙纯娟.小学师生沟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6]蓓拉德,玛丽·西蒙.泰迪的礼物(2001)[M].郝广才译.第二版,台湾:新星出版社,2011:1.[7]散落指尖的樱花.温州老师虐打体罚学生后续[EB/OL].[2020-1-3]./thread-8233837-1-1.html.[8]城市快报.派出所副所长竟抓走老师[EB/OL].[2018-10-19]./a/270123746_163161.
论文毕业设计评优的条件有哪些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它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强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人力资源项目外包合同模板
- 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正规格式指南2025
- 天然气购销标准合同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乡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铜仁学院《生物合成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急诊医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临沧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生物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行为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八次统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上海中医药大学《媒体展示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婚姻继承法第四章》课件
- 血液透析并发症护理查房课件
- 全子宫切除术后教学查房
- 大门改造施工方案
- 化疗药外溢处理应急预案
- 颠覆:迎接第二次量子革命
- 液冷数据中心白皮书 2023:数据中心液冷革命解锁未来的数字冰河
- 天师大和韩国世翰大学研究生入学英语试题
- 钢筋安装三检记录表
- 动作经济原则手边化POU改善
- 自有房产未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