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自我评估 (含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一单元自我评估 (含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一单元自我评估 (含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一单元自我评估 (含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一单元自我评估 (含答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自我评估(含答案)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我评估

(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1~2题14分)

学习榜样精神,汲取榜样力量,班级开展“致敬榜样,奋进有我"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在河北这片热土上,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榜样。比如,被誉为元勋的科学家郭永怀,在核武器领域做出_(卓越超越)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diàndìng)了坚实基础,是当之无愧的英雄。……“郭永怀们”面对困难,从不轻言放弃,展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风貌,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他们如同巍峨的山峰,(xuānáng)挺拔,令人仰止。了解了他们的事迹,我们会自觉摒弃_(非凡平庸)的想法,并以他们为榜样,追求更高的理想目标。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diàndìng)_

②(xuānáng)_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当之无愧(kuì)锲而不舍(qì)

B.当之无愧(huái)锲而不舍(qì)

C.当之无愧(huái)锲而不舍(qiè)

D.当之无愧(kuì)锲而不舍(qiè)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4)有同学读到“被誉为元勋的科学家郭永怀"时,思考“元勋”的意思。“勋"本义指大的功劳。结合语境推测,“元勋”的意思应该是______。(2分)

2.活动结束后,小冀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6分)

在这次活动中,我深受启发。榜样们的事迹如明灯般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够不断突破自我,勇往直前。通过了解他们的事迹,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不断追求卓越,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1)下列语段中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在通过B.更加不断

C.事迹道理D.坚定梦想

(2)有同学认为画线的句子“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放在这里不合适,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第二部分

(3~18题56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24分)

(一)默写(6分)

3.班级开展“古诗文中的多样情境与哲理"朗诵会,筱熙拟了一段开场白,请补全诗文句子。(6分)

在古诗文的世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境与深刻的哲理。“深林人不知,_____”描绘出深林静谧,唯有明月相伴的清幽意境。而“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则展现出旅途匆匆,只能托人传语报平安的急切与无奈的境况。“_____,_____”刻画出杨花榆荚如雪飞舞的暮春之景。“士别三日,_____,_____"又蕴含着要用发展眼光看人的哲理。这些诗文虽情境不同、内涵各异,但都是古诗文中的瑰宝。

(二)阅读(18分)

学习《春夜洛城闻笛》时,小冀同学查找了一些资料。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9题。(18分)

春夜洛城闻笛①

李白

谁家玉笛②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③,何人不起故园情。

①选自《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洛城,即洛阳。

②〔玉笛〕对笛子的美称。

③〔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赏析:不知何人深夜吹笛,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诗人无尽的乡思。由己及人,想到此时许多闻听笛声的游子,又有谁不会被唤起浓浓的思乡情!读时设身处地想象那种思乡的情景,感受全诗清新流畅、抑扬错落的韵味。

资料夹资料一:[甲]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①。[乙]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丙]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节选自《唐才子传》)①〔赡逸〕形容诗文词采富丽感情奔放。

资料二: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节选自《新唐书》)

资料夹资料三: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①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节选自《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①〔媪〕妇女的统称。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自蜀至长安()

(2)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3)未成,弃去()

(4)欲作针()

5.下列对资料二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B.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C.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D.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7.从小冀同学查找的资料看,贺知章称李白为“谪仙人也"的理由有哪些(2分)

8.《春夜洛城闻笛》前两句中,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3分)

9.资料三的故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0~12题。(8分)

“致敬英雄”主题班会上,小冀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英雄"的资料。

资料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今年9月30日,是第十一个烈士纪念日。这一天,全国上下、各地各区,用实际行动慰英烈、祭忠魂,把永恒的精神传递给后人。以国之名,向烈士致敬,为英雄礼赞,已成为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一致行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响彻九州。

铭记比言语更有力。那些在革命战争烽火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那些在改革发展大潮中,勇担当、善创新的志士;那些在振兴乡村战场上,不怕苦、不畏难的同志……他们,用铁肩膀扛起了大义,用铁脚板踏出了新路,用铁意志攻坚了营垒。千千万万的英烈,或许没有留下名字,没有留存影像,但他们以不朽的事迹写下了不朽的诗篇,永留在人们心底。我们当铭记,这些永不陨落的星辰将照耀着我们前行,这些永不熄灭的火炬将引领我们奋进。

(节选自嘉佑《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人民日报》2024年9月30日)

资料二:英雄模范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为护卫国防安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于敏,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的张富清,把国家的需要作为理想和志愿的王永志,英勇顽强、屡立战功的黄宗德……记载在国家功勋簿上的英雄楷模,他们所代表的国家历史和民族精神,将为一代代人所铭记和传承,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不断增进人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不断筑牢国家认同、政治认同。一个英雄模范就是一个标杆旗帜,一次功勋表彰就是一次精神洗礼。党和国家开展功勋荣誉表彰,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英雄模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再创辉煌就有了深厚动力,实干担当、奋发进取就有了崇高坐标。不朽功勋,镌刻史册;光辉榜样,照亮征程。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奋进力量,我们定能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节选自张永伟《弘扬英雄精神激发奋进力量》,《人民日报》2024年9月30日)

资料三:不久前,江苏苏州姑苏区中张家巷口发生持刀伤人事件。危急关头,女子刘杨挺身而出,用雨伞击打持刀男子。一家店铺的店长焦元师、店员刘强闻声而至,抄起长把铁勺阻止男子继续施暴,并同热心群众一起驱赶伤人者,为警方争取了时间。伤者被及时送医,得到有效救治。3位平凡英雄的正义之举,感动了许多人,他们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雨伞侠”“铁勺侠"。

(节选自卢涛《致敬平凡英雄弘扬社会正气》,《人民日报》2024年9月26日)

10.“英雄”应包含哪些人请结合上述资料简要概括。(3分)

11.根据“资料二"画线部分,再举一位英雄及其事例,要求句式一致,不能举本试卷中的英雄。(2分)

12.下列对资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资料一强调烈士纪念日的重要性,激发民族情感,弘扬英烈精神。

B.资料一提到所有英雄都有名有姓有影像记录,他们的事迹被人们永远铭记。

C.资料二通过列举英雄模范,强调了他们在民族历史和精神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D.资料三讲述平凡英雄事迹,表明平凡人在危险时刻也能成为英雄,激励众人。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7题。(17分)

顾诵芬:蓝天寄深情为国铸“战鹰”

从无到有,他主持建立我国飞机设计体系,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无私忘我,作为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航空科技事业的发展;年逾九旬,他的心愿还是继续奔腾在科研一线……

2021年11月3日,两院院士,歼8、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顾诵芬作为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过沉甸甸的奖章。目光再次聚焦到了这位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身上。

从小种下航空梦:让中国的飞机设计

拥有自己的灵魂

“诵芬",父亲为他选用这两个字为名,除按中国传统家族排辈“诵”字外,还取“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之意。

名如其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熟悉顾诵芬的人都说,他心无旁骛,拥有的是从童年培养起来的专精、执着的爱好——对飞机设计制造发自内心的向往和着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飞机的轰炸声成了顾诵芬儿时印象最深刻的声音。

1940年,在民族危亡、外敌侵略之际,10岁的顾诵芬收到叔叔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个航模,“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顾诵芬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沉浸在了飞机的世界中。

在战争年代,空袭和轰炸,更让年幼的顾诵芬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曾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飞机!"

带着这颗种子,从青葱年少到意气风发,顾诵芬毅然前往冰雪飘飘的北国。

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的困难时刻,新中国航空工业艰难起步。这一年,21岁的顾诵芬便将自己的一生与祖国的航空事业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征程。

气动力是飞机设计的灵魂。我国开始飞机设计之初,气动力设计方法和手段完全空白。顾诵芬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他潜心学习研究国外资料,最终提出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参数设计准则和气动力特性工程计算方法,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设计工作。

_____

像静水深流,顾诵芬儒雅而沉静。同事和朋友们说他博闻强记,像个“书痴”。年逾九旬,他依然坚持学习,总给大家说:“我现在能做的也就是看一点书,推荐给有关的同志,有时也翻译一些资料,尽可能给年轻人一些帮助。"

似大象无形,顾诵芬谦虚而务实。在工作中,他跑遍了设计室各专业组、各试验室,以及试验工厂模型加工车间。沈飞部装、总装厂房,试飞站都有顾诵芬的身影,他与许多老工人都成了好朋友。

如利剑出鞘,顾诵芬执着而无畏。为解决歼8飞机跨音速振动的问题,他曾乘坐歼教6飞机升空观察歼8飞机的飞行流线谱,两架飞机飞行时距离保持在5米左右甚至更近……

1964年,我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首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

1969年7月5日,歼8飞机实现首飞。但在随后的飞行试验中,飞机出现强烈振动,这让所有参研人员都悬起了一颗心。

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顾诵芬决定亲自乘坐歼教6飞机上天,直接跟在试验飞机后面观察振动情况!

他背着照相机和望远镜,登上了试飞员鹿鸣东驾驶的歼教6飞机。30米、20米、10米、5米……飞机与歼8的距离越贴越近,地面上的人们手心攥出了汗。巨大的气浪和轰鸣声中,顶住身体负荷,顾诵芬前后三次上天,沉着地观察着歼8尾翼上毛线条的扰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通过后期技术改进,成功解决了歼8跨音速飞行时的抖振问题。

据当时驾驶飞机的试飞员鹿鸣东回忆:“顾总那会儿已年近半百,却丝毫不顾高速飞行对身体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坠机风险,毅然亲自带着望远镜、照相机,在万米高空观察、拍摄飞机的动态,这让所有在场的同志都十分震撼和感动。”

一项项难题、一次次试验……时光在顾诵芬身上仿佛是静止的,无论什么时期、什么困难,他都能淡然面对;但时光在他这里又是沸腾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他无畏前行。

(作者:胡喆。选自“共产党员网",有删改)

13.作为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顾诵芬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分点概括。(4分)

14.仿照第一个小标题的格式,在文中横线上拟出第二个小标题。(2分)

15.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写了试飞员鹿鸣东的回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品读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4分)

(1)“诵芬”,父亲为他选用这两个字为名,除按中国传统家族排辈“诵"字外,还取“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之意。(有人建议就用“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作为这篇报道的标题。你的看法是什么简述理由)

(2)30米、20米、10米、5米……飞机与歼8的距离越贴越近,地面上的人们手心攥出了汗。(加点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17.班级组织以“自强不息”为话题的演讲活动,杨杨和薇薇同学都想用本文作为材料,请你对他们的讨论发表看法。(4分)

杨杨:我想以“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为主题,顾诵芬的事迹正好可以用作我的材料。

薇薇:顾诵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青少年将来走上社会所处的时代不同,用作你的演讲材料不太好。他的事迹用作我的演讲主题“不可知难而退”更妥当。

三、整本书阅读(共7分)

1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填空。(7分)

杨杨:我读了老舍先生写的《①_____》,真的很有感触呢。

筱熙:祥子的命运很坎坷呢,他的经历可以说是“三起三落"。他开始来到城市,②______,这是他的一起。没想到他的车被大兵抢走了。不过祥子没有放弃,他又努力攒钱,准备再买车,后来他又快要成功了,这是二起。

杨杨:接下来的内容我知道。③__________,这是二落。祥子依旧很努力,他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车,这算是三起。④______,这就是三落。经历了这“三起三落”,加上小福子的死,祥子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从一个⑤______逐渐变成一个⑥_______________。

筱熙:哎,祥子的遭遇真的很让人同情啊。老舍先生真的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刻画得入木三分。

杨杨:如此。小说还具有独特的“⑦_____",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地方特色。

第三部分

(19题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50分)

推开记忆中的大门,走进那个熟悉的房间,望向那扇窗。有风轻轻吹过,它被缓缓推开,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引我忆起那个人、那段往事……

围绕“往事”这一话题,选择往事中的人、景、情,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不要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1)①奠定②轩昂

(2)D

(3)卓越平庸

(4)立过大功的人,有极大功绩的人

2.(1)D【解析】A项都是介词,B项都是副词,C项都是名词,D项前一个是形容词,后一个是名词。

(2)示例:不同意。这句话强调了榜样们努力与坚持的重要性,进一步说明了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的道理,与上文榜样们的事迹和努力相呼应,同时也为下文作者表达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决心做了铺垫,因此放在这里非常合适。

3.明月来相照马上相逢无纸笔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1)到(2)曾,曾经(3)离开(4)想

5.D

6.(1)这个青年天生之才英明不凡,如果再稍加努力学习,便可以同相如相比。

(2)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7.①李白自幼便展现出超凡的才华;②李白的行为举止中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8.示例一: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暗"字。“暗”字有“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意思,这里形容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更体现出诗人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示例二:我认为最该重读的是“满”字。“满"字含“遍布”的意思,这是诗人主观感觉的夸张,体现出诗人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9.示例一: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老媪磨铁杵的行为启示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持续努力,才能成功。

示例二:我们应虚心受教、及时改过。李白看到老媪后能感悟深意回去完成学业,我们也应保持谦虚,向他人学习,反思并改进自己。

10.①革命先烈及从走下战场后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英雄:他们在烽火中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走下战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与坚守。②改革发展中的志士及把国家需要作为理想和志愿的英雄:他们勇于担当、善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如王永志等,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等不懈努力。③振兴乡村的同志:他们不怕苦、不畏难,致力于乡村的发展和建设。④护卫国防安全的英雄模范,英勇顽强、屡立战功的英雄:如于敏等,他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做出巨大贡献;如黄宗德等,在保家卫国等方面表现出色。⑤平凡生活中的正义之士:如刘杨、焦元师、刘强等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勇敢和善良展现英雄品质。(答到“革命先烈”“英雄模范"平民英雄”也可)

11.示例:为推动科技创新“焚膏继晷钻研,默默奉献一生"的黄大年,扎根贫困山区、用教育点亮希望的张桂梅,以执着钻研态度、为考古事业添彩的樊锦诗,忠诚担当、为法治事业鞠躬尽瘁的邹碧华……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