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1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2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3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4页
2024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讲义新人教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李清照词两首(一)作者简介生平经验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她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公元1127年,北方金国攻破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先后渡江南去,其次年,赵明诚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独身漂泊江南,在孤苦凄凉中度过了晚年。作品前期有《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后期有《声声慢》《永遇乐》《武陵春》《念奴娇》。评价宋代杰出女词人,婉约词宗。(二)人物轶事夫妻妙对李清照和赵明诚都博学多才,又精通诗词格律,是名噪一时的“诗词夫妻”。有一次,俩人参与青州出名的乌老寿星的150岁的寿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邀请清照夫妇合写一副对联,庆贺乌老寿诞。赵明诚稍作谦逊,挥笔而就:花甲重逢,又增而立年岁。每甲子是60年,“花甲重逢”即120岁,“而立”是30岁,两数相加正合乌老寿龄,客厅里忽然响起叫好之声。众人都看清照如何续联,只见清照毫不拘谨,握笔在手,也是一挥而就:古稀双庆,复添幼学青春。“古稀”是70岁,“双庆”便是140岁,“幼学”是10岁,加在一起,也恰是乌老寿龄,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众人惊羡不已。(一)背景链接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孤独,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孤独与相思情怀。2.《声声慢》《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振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细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成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仇,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使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首词写了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乎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厚,也更博大。(二)常识整理Ⅰ.文学常识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古代宋词流派,与豪放派相对应。婉约,即宛转含蓄。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闻名的女词人)等。婉约派由五代的“花间词派”逐步发展形成,因明人张蜒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侧重儿女风情,内容比较窄狭。结构形式上深细缜密,音律宛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Ⅱ.文化常识1.古代节日称谓(1)佳节又重阳重阳:又称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许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上元节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3)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起先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打算酒肉祭神,然后宴饮。(4)寒食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山中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化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5)端午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化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爱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2.古代常见意象(1)梧桐更兼细雨梧桐:古代传闻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立、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2)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很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3)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4)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啼鸣,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醉花阴eq\f(薄雾浓云愁永昼,,天空阴沉又有薄雾覆盖,我发愁如何消磨这漫长的白天。)eq\f(瑞脑销金兽。,瑞脑香在金兽炉中焚烧着。)[eq\o(\s\up7(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s\do5(又称龙脑。金兽:兽形的铜香炉。))]eq\f(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又是重阳佳节,我躺在纱帐里,枕在玉枕上,半夜里凉意起先)eq\f(透。,透入纱帐。)[eq\o(\s\up7(纱厨:纱帐,用木架撑起轻纱做),\s\do5(成的帐子,夏季用以避蚊蝇。))]eq\f(东篱把酒,黄昏后我独自由菊花)eq\f(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丛中饮酒,菊花清淡的香气充溢衣袖。)[eq\o(\s\up7(东篱:菊圃的代称。),\s\do5(把:持。暗香:清淡的))eq\o(\s\up7(香气。盈:),\s\do5(满,充溢。))]eq\f(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不要说此景不让人黯然神伤,西风卷起珠帘,)eq\f(人比黄花瘦。,帘内的人比菊花还要消瘦。)[eq\o(\s\up7(莫:不要。销魂:形容极),\s\do5(度愁苦。黄花:即菊花。))]声声慢eq\f(寻找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反复找寻,到处冷清,一片悲凄气氛。)[eq\o(\s\up7(寻找寻觅:若有所),\s\do5(失而想把它找回))eq\o(\s\up7(来,反复找寻。戚戚:),\s\do5(悲愁、哀伤的样子。))]eq\f(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忽暖忽冷、气候变更无常的季节,最难)eq\f(将息。,调养身体。)[eq\o(\s\up7(乍暖还寒:忽暖忽冷,气候变),\s\do5(化无常。将息:调养,保养。))]eq\f(三杯两盏淡酒,,虽然喝了几杯淡酒,)eq\f(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也难以抵抗傍晚时萧瑟的秋风!正在难过的时候,)eq\f(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见到雁群飞过,似曾相识。)[eq\o(\s\up7(后三句有悼念和思乡之意。),\s\do5(词人南渡,丈夫病故,书信))eq\o(\s\up7(无处可寄,是以见到),\s\do5(北雁南飞,感到难过。))]eq\f(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院子里堆满凋零的菊花,如今)eq\f(有谁堪摘?,还有谁忍心去摘?)[eq\o(\s\up7(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损,这里相当),\s\do5(于“煞”,“憔悴损”就是“憔悴煞”的意思。))]eq\f(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独自临窗,孤苦伶仃,怎样挨到天黑!)[eq\o(\s\up7(怎生:怎么、怎),\s\do5(样。黑:天黑。))]eq\f(梧桐更,在这黄)eq\f(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昏季节,仍旧淅淅沥沥没有休止。)[eq\o(\s\up7(此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s\do5(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eq\o(\s\up7(叶,一声声,空),\s\do5(阶滴到明”句。))]eq\f(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种凄清冷落的光景,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一)读准字音1.纱厨(chú) 2.东篱(lí)3.找寻(mì) 4.乍暖(zhà)5.积累(duī) 6.梧桐(tóng)(二)写准字形1.eq\b\lc\{\rc\(\a\vs4\al\co1(xiāo销魂,xiāo宵衣旰食,xiāo消沉)) 2.eq\b\lc\{\rc\(\a\vs4\al\co1(暗香盈xiù袖,车zhóu轴,yòu柚子))3.eq\b\lc\{\rc\(\a\vs4\al\co1(玉zhěn枕纱厨,热chén忱)) 4.eq\b\lc\{\rc\(\a\vs4\al\co1(憔cuì悴,荟cuì萃,鞠躬尽cuì瘁))(三)词语说明1.永昼:漫长的白天。2.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3.玉枕:瓷枕的美称。4.暗香:清淡的香气。5.销魂:形容极度愁苦。6.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7.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8.将息:调养,保养。9.敌:应付,抵抗。10.损:极,表示程度高,这里相当于“煞”。11.怎生:怎么、怎样。12.次第:光景,状况。(四)名句默写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寻找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6.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7.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8.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eq\a\vs4\al([学习目标])1.学习诗词中比方、借景抒情、烘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2.品尝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把握词作中凝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3.理解作者词作中的炼字技巧。(一)研习《醉花阴》一词,思索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醉花阴》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意象感情薄雾浓云、①、②、玉枕、纱厨、黄昏、③、西风、④⑤的愁情明确:①金兽炉②瑞脑香③东篱④黄花⑤孤独孤独、思念丈夫2.“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答:明确:(1)由于思念丈夫,作者孤寂难眠,故知凉意。(2)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凉;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感觉孤独凄凉。3.“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答:明确: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溢了孤独、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与“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4.古人常常爱用花比方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方有什么丰富的内涵?答:明确:这是以花喻人的手法。黄色的菊花不只外形上雅淡、清秀,且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行的传统象征意义,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方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精神气质。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美丽的艺术情境。(二)研习《声声慢》一词,思索并完成下面的问题。5.“寻找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话包含了三层意思,请详细说明。这三句话属于哪种抒情方式?有什么作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答:明确:(1)这三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好像在找寻失去的东西,追思过往的陈迹;其次句,写环境的凄凉、孤独;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2)这三句干脆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3)七组叠字,很好地统率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选用叠字,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为全词的抒情定下基调;运用叠字更显示感情之剧烈;平中见奇,字字传神。6.“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一句哀婉动人,试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明确: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再者,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从家乡飞来的,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描写手法上有何特点?答:明确:“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以烘托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孤独。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可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像打在自己心上,剧烈地震撼着作者的心扉。8.文章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结有什么好处?答:明确:这是对前面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细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痛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9.《声声慢》一词的主旨句是哪句?答: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0.《声声慢》一词中词人围绕词眼“愁”字,都写了哪些意象?答:明确: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爱国情怀1.从教材中积累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学问分子,面对国家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她怎能不“愁损”呢?与她同时期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亦有。但他们,这些须眉男子上可入朝议政、驰骋疆场,下可使酒骂座、痛饮拍案。她上溯数千年的历史,却始终无法找到一位知音,这“怎一个愁字了得”啊!于是,一个纤弱女子,只好借用豪放的诗句,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2.从历史中积累(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地牢,多次严词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变更办法,不但可免一死,还依旧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对南方慷慨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2)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马上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打算回国参战。回到宿舍后,咬破自己手指,以血指书写救国血书,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凄惨、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喊:“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3)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有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自告奋勇,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需马上向中国学生致歉并订正错误,否则,就要实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致歉。3.从现实中积累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吐木秀克镇栏杆村里的77岁的老党员胡达拜地·依明,坚持24年如一日,让一面国旗在每一个早晨迎着东升的太阳冉冉升起。胡达拜地曾担当过村里的小队长,并且小时候常常看斗争片,每次看到红军举着国旗向前冲的时候,都让他热血沸腾,那份对国旗独特的情怀从那时就深深地埋在心里了。正是那份爱国爱疆的情怀让他坚持每天升国旗。现在他也培育了16岁的孙女每天升国旗,假如有一天自己不能接着升国旗,还有孙女能接着完成这项工作。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胡达拜地那样贵在实践和坚持,假如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拥有这样的爱国情怀,肯定可以早日实现中国梦。4.从名言中积累(1)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珍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鲁迅(2)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5)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拿破仑(6)酷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净、最敏锐、最高尚、最剧烈、最温顺、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酷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二)这样运用素材eq\a\vs4\al([精彩片段])人生旅途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安静的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挫折虽然让人苦痛,但经受风雨失败,可以增加人生的“财宝”,磨难的同时也是磨炼。没有挫折的人生,是看似幸运实则贫乏的人生。当挫折驾临 时,关键是我们如何应对它。是正视,还是躲避?是英勇地克服,还是无谓地沉沦?作为一个学富五车的才女,一个处于社会思想制高点的学问分子,面对国家的半壁江山已失、国君被撵得抱头鼠窜、百姓颠沛流离的情景时,李清照,一个纤弱女子,没有沉沦,没有无望,她借用豪放的诗句,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来抒发具有须眉般悲壮的爱国情怀,成就了她“宋代闻名爱国女词人”的美誉。因此,面对挫折,不同的看法,成就不同的人生。[领悟]作文片段由人生旅途难免遇到挫折开篇,指出挫折对一个人的影响,进而提到面对挫折应如何面对的重大命题,并奇妙引入李清照面对挫折时“没有沉沦,没有无望”的课本素材。在素材运用上作者还是很精明的,终归李清照作品中的“忧愁”心情还是很重的,但作者避重就轻,从她的爱国词的角度奇妙切入,这就使得最终提炼出的中心“面对挫折,不同的看法,成就不同的人生”顺理成章了。eq\a\vs4\al([精彩范文])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李清照。②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头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沉醉,是我恒久的追求!③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④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孤独,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宏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头,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旧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芳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⑤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愁闷的眼神,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悲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已然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找寻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⑥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舴艋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⑦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恒久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线,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张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决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潇洒,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锋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⑧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恒久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备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佳作赏析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名人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他们是在时间的淘洗下仍闪亮如宝石的人。李清照是历史上的一代才女。作者循着那灵动的词句,推开李清照这扇轻掩的门扉,到九百多年前的宋朝,去找寻那个才情横溢、孤标傲世的女词人。作者用跨越时空的方式目睹了李清照的美。她美在那份独有的愁闷,美在那份别样的愁容,美在那份骨子里的坚毅,更美在那扣人心弦的绝妙词句。写作借鉴1.学对比第②段中,将李清照和众所周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作比,突出李清照那卓尔不凡的气质与独特的神韵。2.学引用诗词引入显性情。文中大量运用了李清照的诗词,这些反映她个人生活及人生际遇、身世感悟的词,突显了她的性情。“‘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孤独”“‘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表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的细腻感悟和她那独有的孤独感和哀痛之情。3.学化用化用歌词添情韵。歌词同古代的诗词差不多,语言精练,诗意深厚,化用歌词或名人名言可增加文章的情思和语言的韵味。如第⑤段对唱词“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夜太漫长,凝合成了霜,是谁在阁楼上冰冷地无望?”的化用既给读者造成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使语言含蓄蕴藉,富有诗意美。4.学想象想象还原真情境。本文绽开了丰富的想象,在历史的空间中游走,让李清照又复活在历史的舞台上。她在舞台上带着那种愁闷采菊,带着那份孤独听雨,带着那份凄苦吃酒。想象使李清照的生活如电影镜头般一幕幕上演,一幅幅生活的图景还原成一片鲜活的亮丽。二、研读品尝经典·让积淀更丰厚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翻译]所以,学后才能知道学问的不足,教后才能知道自己学问的不够深刻。知道不足了,就能自省;知道自己学问的不深刻,就能不断勉励自己。[明理知义]古人论述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勉励人们要博学,即对各类学问深化而广泛地理解和驾驭。学问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知不足更能促进人们对学问的迫切需求。通过教人之后知道自己学问的贫乏,会更加激发求知的爱好;不断吸取学问养分充溢自己,更会勉励自己自强不息、奋勉上进。司马迁赞李广《传》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恂恂②如鄙人③,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④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⑤。”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注]①传(zhuàn):指《论语》。②恂(xún)恂:恳切谨慎的样子。③鄙人:乡野的人。④信:同“伸”,这里有“取信、使……信任”的意思。⑤“桃李”二句:桃李并不说话,但是由于花朵美丽、果实甘香,人们自然会接踵而至,在树下踏出一条路来。蹊(xī),小路。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⑤。”此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