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有机香菇规模化栽培技术规程FDIS_第1页
北方有机香菇规模化栽培技术规程FDIS_第2页
北方有机香菇规模化栽培技术规程FDIS_第3页
北方有机香菇规模化栽培技术规程FDIS_第4页
北方有机香菇规模化栽培技术规程FDI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39DB1302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02/T284-2010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遵化市立强食用菌研究所、遵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建荣、陈秀勇、赵加蔷、徐贺、高志会、周国芝、廖志民。DB1302/T284-2010北方有机香菇规模化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北方有机香菇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本标准适用于北纬36º-42º范围有机香菇规模化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9630.1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13/T1086北方无公害香菇规模生产技术规程DB1302/T221北方无公害香菇生产技术规程DB1302/T261北方食用菌栽培设施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GB/T19630.1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有机香菇指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除草剂、培养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香菇生长发育规律,采用配套有机栽培技术生产的香菇。4产地环境4.1产地范围生产区域应边界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明确;是多个菇农集中连片在同一基地内从事香菇规模化栽培,且菇农愿意根据本标准开展生产,并且建立了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4.2产地环境4.2.1符合NY/T391的规定。4.2.2生产区域应远离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选择水电资源配套、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便于排灌场地。4.2.3产地的空气、水源、土壤质量等应符合GB3095、GB5749、GB15618和GB9137的要求。DB1302/T284-20104.2.4林地夏季香菇地栽生产时选择树荫遮荫率≥90%、行距350㎝-400㎝的三年以上未有农药使用史的林区。4.3缓冲带直接与常规农田毗邻的食用菌栽培区应设置≥30m的缓冲带,或以温棚砖结构墙做隔离墙防护,以避免禁用物质的影响。在生产产地和周围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在有机生产区域周边设置天敌的栖息地,提供天敌活动、产卵和寄居的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控制能力。4.4转换期有机认证时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转换期不少于24个月。已从事温室大棚无公害栽培食用菌24个月以上的产区,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转换期内应完全按照本标准的要求进行管理。4.5平行生产如果一个食用菌产区存在平行生产,应明确平行生产的动植物品种,并制订和实施了平行生产、收获、储藏和运输的计划,具有独立和完整的记录体系,能明确区分有机产品与常规产品(或有机转可以在一个食用菌生产产区逐步推行有机生产管理,或先对部分食用菌产区实施有机生产标准,制订有机生产计划,最终实现整个食用菌生产产区的有机生产。4.6转基因按GB/T19630.1中4.1.6的规定进行。4.7污染控制按GB/T19630.1中4.2.5的规定进行。5栽培设施按DB1302/T261的规定进行。6栽培技术6.1培养基质培养基质应采用有机生产或天然材料未经化学方法加工的木屑、麦麸、石膏等并符合NY5099的规定。不得添加化学原料和激素类添加剂,使用的麦麸应是按有机标准生产范围内的产品或已经认证的有机产品。地栽香菇覆土栽培时所使用的土壤,其要求与作物生产的土壤要求相同,应符合GB15681的规定。6.2菌种6.2.1菌种种源掌握菌种来源,采用国家认证品种并尽可能采用经认证的有机菌种。6.2.2菌种生产按NY/T528规定进行,场所消毒采用紫外线和石灰方法,在洁净卫生环境下发菌培养。6.3栽培季节6.3.1秋冬春出菇栽培7月-8月制棒,10月-次年5月出菇。DB1302/T284-20106.3.2春夏秋出菇栽培12月-3月制棒,5月-10月出菇。6.4菌袋的制作菌棒制作按DB13/T1086有关规定进行,菌袋符合GB9687要求。6.5接种6.5.1接种设施接种箱、接种室、接种帐、接种棚。6.5.2灭菌消毒紫外线或石灰消毒,配合臭氧消毒器或热风二次环境消毒。6.5.3接种量及接种方法按DB1302/T221规定进行。6.6发菌管理按DB1302/T221规定进行,不允许二次回锅。6.7出菇转色的菌棒,采取温棚单层斜摆棒、2—4层架式摆棒、冷棚地栽覆土等模式,排架脱袋出菇。出菇管理按DB1302/T221规定进行。7采收、加工、包装、贮运7.1采菇出菇采摘生产员工应持卫生部门颁发的健康证上岗,佩戴专用手套,保持菇朵干净、完整。子实体7一8成熟时于喷水前采摘,采后及时销售或0℃一4℃贮存。7.2烘干采摘后的鲜菇计划干销时,应及时进入烘干环节,在标准加工车间内按标准操作程序烘干,严格卫生管理,烘干、挑选后产品直接装箱,确保食用的食用菌干净卫生。7.3包装、运输、贮存采用专门有机产品运输工具和仓库,确保安全卫生,保证有机、常规产品的有效分贮,并符合GB/T19630.1的规定。8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进行适当的空气交换,去除受感染的菌簇,非出菇期进行病虫害预防。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1。DB1302/T284-2010表1病虫害防治方法防治对象特征特性病害竞争性杂菌,在≥15℃温度时刮掉污染病灶部杂菌块,用3%霉桔红色孢霉,≥25℃高温高口和接种孔用酒精严格消毛霉与香菇菌丝相似、稀疏,长为灰白色,与香菇菌丝争夺营养成份,在≥20℃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生率病毒症状为菌丝退化,呈现不均已感染病毒的菇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