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按课梳理!)_第1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按课梳理!)_第2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按课梳理!)_第3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按课梳理!)_第4页
统编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2、3共3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汇编(按课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页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多元一体(文化多元和文化认同并存)1、多元性:①表现:美国文化在种族、血统、宗教等方面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②原因:受近代殖民扩张影响,美国为移民社会;2、一体性:(1)表现:①语言文字:美式英语形成;②社会生活: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合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③主流价值:强调自由、民主、法治、社会契约、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④民族认同:美利坚人(美利坚民族意识觉醒);(2)原因:①北美殖民地人民经济、生活联系日益加强,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②欧洲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清教因素、启蒙思想;③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等推动美利坚民族与文化形成;④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杰出人物推动;3、存在的问题:种族歧视原因:①殖民扩张以来,欧洲白人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②种植园经济和奴隶制长期存在;4、独立战争和1787年联邦宪法对美国文化的影响?①独立战争激发了北美人民追求独立和自由平等的精神,直接推动美利坚民族、美利坚文化的形成;(认识:独立战争继承和发展了美国文化的内涵,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②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分权制衡原则,构筑了美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强化了美国人的文化认同、民族、国家认同。(二)拉丁美洲文化:美国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拉丁美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种族、血统多元,但不是混血社会混血社会宗教、语言多种信仰,新教影响巨大;美式英语为主多种信仰,天主教为主要宗教;葡萄牙、西班牙语为主政治文化分权制衡考迪罗主义盛行(军事独裁)文化来源多源,以欧洲文化为主体,融合其他文化局限性在法律上逐步废除奴隶制,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二、举例说明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影响。①传播大革命成果,废除封建特权,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使欧洲民主意识高涨。如俄国一些青年军官受拿破仑战争和启蒙思想影响,1825年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十二月党人起义”。②激发了欧洲各地的民族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如1830年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起义,推动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1848年,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③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普遍诉求。三、欧洲殖民者对亚非的文化侵略1、文化侵略与文化交流的根本区别?是否平等自愿。2、如何认识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1)破坏性:对民族文化造成冲击,淡化民族认同感;(2)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客观影响:①西学传入,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丰富文化内涵,使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②客观上刺激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经济、政治、思想的近代化。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一、一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1、背景:①政治: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帝国主义势力;②经济:各地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③思想:一战客观上传播自由、民主和民族独立的思想;2、觉醒表现:(1)欧洲: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并形成一系列民族国家,改变欧洲、西亚、北非政治版图;(2)亚非拉: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②甘地、尼赫鲁领导印度民族解放斗争;③胡志明加入共产党并领导法属印度支那民族解放斗争;④埃及扎格鲁尔领导华夫脱运动;⑤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⑥墨西哥:卡德纳斯总统民主改革;二、二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1、背景:政治:①二战削弱帝国主义势力;②反法西斯同盟和联合国推动;思想:亚非拉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经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外部: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反抗斗争;2、史实:(1)亚洲: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2)非洲: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②阿尔及利亚与法国斗争并取得独立;(3)拉美:①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②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三、二战后新型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1、特点:在现代化建设中形成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2、史实:(1)印度:①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②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③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2)新加坡、韩国:①注重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②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3)埃及:①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②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③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④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一、文化传承的载体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其共同的作用有:①文化传承与传播,推动文化大众化;②培育人才,提高人们素质;③传播某种思想;④具有一定社会服务功能;二、学校教育(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形式:(1)官学:①太学/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②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2)私学:①产生:春秋时期,打破学在官府;②唐朝以后,私学成为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书院制度推动私学发展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①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官私结合的完备教育体系;②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教育内容;③政治目的突出,培养人才与选拔官吏相结合,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宋代以来书院教育发展的原因?①科举制的确立与发展;②理学推动;③印刷术推动文化、教育发展;④政策推动,如宋代以文治国;宋代以来书院教育发展的意义?①推动科举制的日益完善;②保存传播古代文化、典籍;③促进理学(儒学)传播;④促进重学风气形成,培育人才;⑤使教育体制更加完备;(二)西方学校教育1、古希腊产生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指出雅典重视教育的原因?①政治:民主政治繁荣(城邦公民政治的需要);②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③经济:奴隶制工商业发达;2、近代以来,大学逐渐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场所;(1)法国:大学区制度,确立国民教育制度;(2)德国: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3)美国: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近代西方教育发展的原因?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工业革命);②政治: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③思想: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三)中国近现代教育1、近代:①以北大和清华为代表的大学教育迅速发展;②留学教育不断发展;2、新中国:(1)建国初:收回教育主权,1952年院系大调整。(2)文革结束以来:①1977年恢复高考;②80年代提出“三个面向”;③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1952年院系大调整:(1)如何调整:参照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增设专科院校(尤其是理工科)(2)调整背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3)评价: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及社会主义改造培养人才;②照搬苏联经验,体制僵硬,培养目标过于狭窄;三、印刷书、图书馆、博物馆1、印刷书诞生的意义:①使书籍不再由少数人掌握,利于文化的大众化;②推进文化传承、传播与交流,扩大文化影响力;③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2、图书馆的作用:①保护古籍和文化遗产;②近代以来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19世纪以来图书馆服务公众职能发展的原因?①工业革命开展,对工人的素质要求提高;②民主政治不断完善,政府服务职能增强;③教育的发展,知识的日益普及;④启蒙思想,民主平等意识的不断传播;第15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一、理清以下概念并举例:①文化遗产(文物、建筑群、遗址):金字塔、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②自然遗产:九寨沟、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等;③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等;④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端午节、篆刻、书法、剪纸、针灸等二、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必要性&重要性)(一)文化遗产遭到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原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恶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冲击、文化遗产的年久腐变等(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①文化价值: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②学术价值: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