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1页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2页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3页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4页
2025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春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学习目标】

1.说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概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及分析能力。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制订、实施计划:

鼠水适

水适

桐R

rl.

v-

变量

(4)实验现象:1号种子;2号种子;

3号种子;4号种子。

(5)结论:

种子的萌发需要.和.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的,种子成熟且不在=

3.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萌发时,会吸膨胀,种皮变软;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化并输送

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

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二、合作探究

L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呢?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会得出什么

结论?

2.我国北方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对种子的萌发有什么好处?

三、达标测试

L保存种子的适宜条件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①低温②高温③干燥④潮湿

2.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来的()

A.胚芽B.胚根C.胚轴D.胚乳

3.种子萌发时,最先伸长突破种皮的是()

A.子叶B.胚芽C.胚乳D.胚根

4.玉米种子萌发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

A.被胚芽吸收掉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C.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

5.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

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A.甲先发芽B.同时发芽C.都不发芽D.乙先发芽

6.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A.胚轴B.胚芽C.子叶D.胚根

7.为了尽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

8.下表是某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方案,据下列处理分析回答。

1号瓶2号瓶,3号瓶4号瓶

处理10粒种子,拧10粒种子,加适10粒种子,加较多10粒种子,加适

方式紧瓶盖量水,拧紧瓶盖水,拧紧瓶盖量水,拧紧瓶盖

室温室温室温低温

(1)设置2号瓶的意义是,原因是

(2)1、3、4号瓶探究的外界条件分是o

9.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示意图,请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空气充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菜豆种子吸收,体积膨大。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

给、、。

⑵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图C所示,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D图中的[—]o

⑶胚芽发育成D图中的[—]、[—]。

(4)4是由种子中的发育而成的=

⑸5所示的结构是,种子萌发后它逐渐干瘪的原因是。

第一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一、课前预习

1.(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吗?

(3)水空气温度

(4)不萌发萌发不萌发不萌发

(5)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活休眠期

3.水子叶或胚乳根芽

二、合作探究

1.设计实验: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

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将一组培养皿置于有光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

中,培养一段时间。

现象:两组同时萌发。

结论: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2.早春天气寒冷且干旱,地膜覆盖一是为了保温;二是保水,防止水分过多蒸发。

三、达标测试

l.C2.C3.D4.C5.B6.B7.B

8.(1)对照与其他三个瓶的条件不同,只有2号瓶能萌发

⑵水分空气温度

9.(1)水胚根胚芽胚轴

(2)胚根3根

(3)1叶2茎

(4)胚轴

(5)子叶营养物质输送到胚轴、胚根和胚芽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学习目标】

1.通过识别根尖、叶芽的结构,概述其结构部分的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观点。

2.结合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蒸储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说明植株的生

长需要无机盐。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幼根的生长

(1)根尖的概念:从根的到生有的一小段。

(2)根尖的结构:

(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细

胞的体积的增大。

2枝条的发育

(1)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和o

(2)芽中有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和,形成

新的枝条。

(3)叶芽的结构及发育

幼叶发育成;芽轴发育成;芽原基发育成0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不论是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都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一一、

无机盐和。

(2)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是、和的无机盐。

二、合作探究

1.沙漠中的骆驼刺,根能扎入地下几十米深处寻找水源,根能长长的原因是?

2.土豆含有丰富的淀粉,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要想土豆高产,应该多使用哪种无机盐?

三、达标测试

1.根尖的分生区属于()

A.营养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2.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4.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氧气

5.一棵大树的枝条是由发育成的()

A.茎B.根C.叶D.芽

6.根尖在向下生长的过程中,分生区不会被土粒损伤,是因为()

A.有根毛开路B.有细胞壁的C.有根冠保护D.有伸长区的保护

7.芽中将来发育成茎的部位是()

A.芽原基B.芽轴C.生长点D.叶原基

8某同学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据图回答问题:

甲乙

(1)甲、乙两瓶都应当放在怎样的环境中?

(2)为什么甲植株生长状况比乙植株好?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课前预习

1.(1)顶端根毛

(2)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3)分生区伸长区

2(1)顶芽侧芽

(2)分生分裂分化

(3)叶茎侧芽

3.(1)水有机物

(2)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

二、合作探究

1.根尖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细胞,伸长区不断伸长。

2.含钾的无机盐。

三、达标测试

1.B2.C3.A4.C5.D6.C7.B

8(1)环境温度适宜、光照适宜。

(2)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多种无机盐,而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所以甲植株的生长状况比

乙植株好。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习目标】

L解剖并观察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观点。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说出果实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花的结构

(1)观察花的结构

①用镶子从外向内依次摘下、、和,仔细观

察和的特点。

②用镶子夹开一个,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O

③用刀片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其里面的。

L雄蕊(、)

(2)花蕊Y

J雌蕊(、、)

(3)花的主要结构是和,雄蕊花药里面有,雌蕊下部的

子房里有胚珠。

2.传粉和受精

(1)花药成熟后会自然裂开,散放出。从中散放而落到

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o穿

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o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

最终进入内部。胚珠里面有,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结合,形

成的过程,称为受精。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为,其中子房壁发育成,子房里面的胚

珠发育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O

二、合作探究

1.果树开花的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2.南瓜花炒着吃,也是一道人间美味。摘除哪种花不会影响南瓜产量?

三、达标测试

1.雌蕊的组成是()

A.花药和花丝B.柱头、花柱和子房

C.花柱和子房D.花药和花柱

2.人工授粉的好处在于()

A.加速果实发育B.减少虫害C.增加产量D.防止品种变异

3.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成的()

A.花芽B.花柄C.花轴D.花梗

4.一朵桃花在传粉受精发育成桃子的过程中,不会凋落的部分是()

A.萼片B.雄蕊的花药C.花瓣D.雌蕊的子房

5.从花粉萌发到进入子房前,精子存在于()

A.柱头上B.花药中C.花粉管中D.胚珠中

6.解剖开一朵花的子房,可以看到胚珠的形态特征是()

A.近球形,绿色B.褐色的小球

C.白色的小球D.成果实的形状,很小

7.许多黄瓜只开花不结果的原因是()

A.只有雄蕊B.只有雌蕊C.只有花萼D.只有花瓣

8.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要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A.开花和传粉B.开花和受精

C.传粉和受精D.白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9.我们吃的甜瓜是由发育来的()

A.子房B.子房壁C.胚珠D.雌蕊

10.下列食物中,属于果实的是()

A.大豆B.芝麻C.西瓜籽D.玉米粒

11.下图是桃花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雄蕊由(填序号)组成,雌蕊由(填序号)组成。产生花粉的是[—]一;

将来发育成12的是[—];发育成[11]的是[—];开花前有保护作用的是

[_]和[_]0

⑵结构6的颜色鲜艳,有一些散发芳香物质的细胞,其意义是。与此有着

同样的结构还有着生于9基部的。

(3)10内有将来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的。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一、课前预习

1.(1)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雄蕊雌蕊

②花药花粉

③子房胚珠

(2)花药花丝柱头花柱子房

(3)雄蕊雌蕊花粉

2.传粉和受精

(1)花粉花粉花药

(2)花粉管花粉管胚珠胚珠卵细胞精子受精卵

3.果实果皮种子胚

二、合作探究

1.为果树传粉的昆虫很少出来活动,造成传粉不足。

2.雄花。

三、达标测试

1.B2.C3.A4.D5.C6.C7.A8.C9.A10.D

11.(1)2、71、4、87花药种子10胚珠果皮9子房壁3花萼6花瓣

(2)招引昆虫前来传粉蜜腺

(3)卵细胞

第一节水的利用与散失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叶片的结构及水分运输的途径,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练习徒手切片,培养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等。

3.概述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初步形成生物的结构与生理活动相适应的观点。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每根导管都是由许多长形、的死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没有细胞质和细胞核,上

下细胞间的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2.植物的蒸腾作用

(1)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它是由一对半月形

的细胞——围成的小孔。

(2)叶片由、和三部分组成。

3.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和在体内人运输;另一方面在炎

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二、合作探究

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在阴雨天进行,并且去掉其部分枝叶,目的是什么?

三、达标测试

1.参天大树的顶端也能得到根部运来的水分,其动力来自于()

A.蒸腾作用B.输导作用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A、降低叶片温度,防止植物被灼伤B.促进植物梯队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C.增加周围大气湿度,提高降雨量D.促进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进行

3.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大部分树木的叶片会脱落。植物落叶的主要意义是()

A.减少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B.减弱植物体自身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能力加强D.使植物体避免寒冷气流侵袭

4.在移栽植物时,将无色塑料喷到植物的叶面上,结成一层二氧化碳、氧气可以通过,而水

不能透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其原理是()

A.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C.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

5.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基本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谢列问题。

(1)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物质生产的部分主要是[]和[],原因是这些细胞

中含有大量的,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叶片才会呈现出鲜艳的绿色。

(2)[—]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为它能

在的控制下张开或者闭合。

(3)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的结构是[],它主要由

两种管道(和)构成。

(4)[]和[]属于保护组织,2、4应属于组织。

第一节水的利用与散失

一、课前预习

1.管状细胞壁

2.(1)气孔保卫细胞

(2)表皮叶肉叶脉

3.水分无机盐温度

二、合作探究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三、达标测试

1.A2.D3.B4.C

5.(1)24叶绿体

(2)6气孔保卫细胞

(3)3叶脉导管筛管

(4)15薄壁

第二节光合作用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学习目标】

1.能够独立设计简单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及条件。

2.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认同植物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实验过程

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处放置一昼夜。

遮光:用黑纸把叶片的一部分从遮盖起来,然后将盆栽移到下照射。

摘叶片: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酒精脱色:将叶片放在盛有的小烧杯中,再将小烧杯置于中加热,使

I叶片含有的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漂洗、滴碘液:用清水叶片,再将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O

冲洗: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观察叶色变化。

(2)实验现象:

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O

(3)实验结论: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

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实验处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点燃的蜡烛和小鼠分别放蜡烛___________,植物能够更新

——

到密闭玻璃罩内小鼠___________由于蜡烛燃烧

点燃的蜡烛和植物同时放蜡烛___________或动物呼吸而

到密闭玻璃罩内变得污浊了的

植物和小鼠同时放到密闭小鼠___________空气

玻璃罩内

后来的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消耗、产生,而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消耗、释放O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子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即起来,说明这种气体

是。如果经试验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就看不到这一现象。由此看见,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装置中,小烧杯中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中,叶片不能制造出淀粉,小烧杯放清水的

装置中,叶片制造除了淀粉。由此可见,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合作探究

1.早春时节,玉兰、海棠等植物的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推测

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2.金鱼藻是一种多年生的沉水草本植物,室内养金鱼时,人们常把金鱼藻放在鱼缸中,这有

什么作用?

三、达标测试

1.下面叙述中,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无关的是()

A.用黑纸片遮盖叶片一部分B.叶绿素能溶解到酒精中

C.淀粉遇碘液变蓝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孙悟同学在草地上玩耍,裤子上留下较多的绿色印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他洗掉()

A.用洗衣粉清洗B.用肥皂清洗

C.用沸水煮D.将酒精涂在绿色印迹上一段时间后再清洗

3.如图所示装置先放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

照光数小时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除叶绿素和漂洗后,再滴加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为防止水分散失

B.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滴加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黄白色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4.在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实验中,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原因是()

A.不见光B.无水分C.没有叶绿体D.以上都不对

5.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

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

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为防止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应该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图中标号代表的是酒精。

⑷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的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色。脱色后的叶片呈现的颜色

是o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第二节光合作用

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一、课前预习

1.(1)黑暗上下两面阳光酒精水浴锅叶绿素黄白色

漂洗碘液碘液

(2)蓝色不变蓝

(3)淀粉光

2.(1)熄灭死亡没有熄灭正常的活着

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2)燃烧氧气氧气(3)二氧化碳

二、合作探究

1.上一年,植物的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2.金鱼草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放出氧气,这样可以增加水中氧的含量,供鱼呼吸之用。

三、达标测试

1.D2.D3.D4.C

5.⑴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⑵对照

⑶乙2

(4)绿色黄白色

(5)未遮光部分淀粉

⑹光

第二节光合作用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实质、有机物的运输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筛管的结构及作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认同农作物增产的一些措施。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光合作用的实质

(1)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的气体,立刻o说

明光合作用产生O

(2)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把和合成为储

存着能量的(如淀粉),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3)公式:«

2.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

是被子植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管状结构,由一列长筒形的细胞首尾连接而成。叶片光

合作用制作的有机物,经过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运输到植物体各处,为细胞

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构建,进而构成各种组织、气管和整个植物体。

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在农业生产上,为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o

(2)应用: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应该。

二、合作探究

1.当漫步在绿树成阴、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

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2.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大棚蔬菜的光合作用效率?

三、达标测试

1.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可提高作物产量,气肥是指()

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2.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

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这相当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B.合理密植

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4.如果连续出现阴雨天气,就会导致大棚蔬菜的产量下降,主要原因是阴雨天不利于棚中蔬

菜的()

A.传粉受精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

5.如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光合作用的有关原料、产物。请认真看

图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④]水和[②]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主要由植物根尖成熟区的

吸收,通过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水中的______也“搭着便车”

被运输到了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图中[①]有机物和[③]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有机物经管运输到植

物体各处的细胞。

(3)为提高温室大棚农作物产量可采用下列措施,其中与光合作用原理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播种

B.合理密植

C.延长光照时间

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第二节光合作用

第2课时光合作用的实质、有机物的运输及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

1.(1)燃烧氧气

(2)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光能,

(3)二氧化碳+水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储存着能量)

2.筛管筛管植物细胞

3.(1)光合作用(2)合理密植

二、合作探究

1.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使空气湿润。

2.合理密植、增施气肥、延长光照时间等。

三、达标测试

1.D2.A3.C4.B

5.(1)二氧化碳根毛导无机盐

(2)氧气筛

(3)A

第三节呼吸作用

【学习目标】

1.结合植物呼吸作用的探究过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

2.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同抑制和促进会作用的一些

措施。

3.通过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呼吸作用的过程

(1)演示实验

①实验一: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实验设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瓶萌发的种子温度__________种子的呼吸作用释放__________

乙瓶煮熟的种子温度__________

②实验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萌发的种子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__

③实验三: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实验设置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瓶萌发的种子蜡烛__________种子的呼吸作用__________

乙瓶煮熟的种子蜡烛__________

2.呼吸作用的实质

(1)呼吸作用的概念:

细胞利用,将分解成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

的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利用。

(2)表达式:□

(3)场所:o

3.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①促进呼吸作用:农田适时,遇到洪涝时。

②降低呼吸作用:贮藏粮食时,保持或;贮藏水果、蔬菜时,降

低或=

二、合作探究

1.绿植不仅能美化环境还有助健康。但有些专家说卧室内摆放植物不宜过多。这是为什么

内?

2.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

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

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谁的做法合理,说明理由。

三、达标测试

1.“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

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2.水族箱中的气泵能够为观赏鱼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气。有关呼吸作用的说法错误的

是()

A.分解有机物B.产生二氧化碳C.产生水D.储存能量

3.《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常规储存条件下,小麦储存年限一般不超过5

年,稻谷、玉米不超过3年。超过规定年限后,即便种子完好,也不再作为粮食出售,主要

原因是()

A.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B.种子进入了休眠期从而无法播种

C.种子的胚已经死亡无法正常萌发D.种子完全腐烂发霉不能继续食用

4.在农业生产和作物储存的过程中,通常要采取适当措施影响植物细胞的呼吸作

用强度,从而满足生产或储存的需要。下列措施中属于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是()

A.对小麦进行“中耕松士”

B.稻田适时进行排水

C.粮仓内保持干燥和低温

D.给果蔬贮藏库内增加氧气

5.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氧气参与

B.植物呼吸作用只发生在花、果实、种子中

C.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同时进行

6.如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示意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在10〜3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呼吸强度明显,幼苗呼吸作用最

适宜的温度是o

(2)根据呼吸作用原理,我们在贮藏新鲜瓜果、蔬菜时,应贮存在温度下,这样可保存较长

时间,其原因是。

第三节呼吸作用

一、课前预习

1.(1)①升高不变能量②变浑浊二氧化碳③熄灭继续燃烧消耗氧气

2.(1)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2)有机物(储存能量)十氧一二氧化碳+水+能量

(3)活细胞

3.①松土排水

②干燥低温温度氧气浓度

二、合作探究

1.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不利于人体健康。

2.甲的做法合理。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白天

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多,温度较高,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

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导致晚上温度高,黄瓜的呼吸作用较强,消耗的有机物多。

三、达标测试

1.C2.D3.A4.C5.C

6.(1)升高升高30℃左右

(2)较低有效地抑制呼吸作用强度

第四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生物学的物质与能量观。

2.关注我国植被资源,初步形成生态文明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不仅满足了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

了基本的来源。

2.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增加降水。

(2)植物的茎、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树林中等枯枝落

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3.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植物通过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释放到大气中,对维

持生物圈中的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为实现碳中和,需要从以下方面付出巨大努力。一是实施节能减排、,

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能、风能等新能源。二是植树造林,进

行,通过植物吸收更多的。另外,还可以通过手段捕

捉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4.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每年的3月12日定为“

二、合作探究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请谈谈你

对这句话的了解。

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还能进行吗?

三、达标测试

1.《民法典》中规定,小区应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因为绿色植物,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

化空气降低了环境温度。这些功能是通过植物的哪些生理活动实现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交换和吸收作用

2.工业生产,生物的呼吸都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总是

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是绿色植物的()

A.吸收作用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D.光合作用

3.2024年3月12日是第46个植树节,今年的主题是“贡献力量,奉献绿色,收获希望”。

植树造林的目的不包括()

A.可以砍伐更多的木材用于燃烧

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C.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D.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4.“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

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A.降低噪声和调节气候

B.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

C.过滤尘埃和净化空气

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5.“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存靠太阳。优美环境哪里来,植物绿叶立奇功。”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为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

①空气来源②能量来源③氧气来源④食物来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如图是“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推测图中A、B所代表的生理活动:A是,B是o

(2)进行A生理活动必须要有,原料为、,场所为

(3)图中控制两种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o

(4)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人类应该怎么做?

第四节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一、课前预习

1.有机物食物

2.(1)湿度(2)叶冲刷吸纳

3.(1)光合碳氧(2)能源转型太阳生态保护二氧化碳工程技术

4.植树节

二、合作探究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光能并储存在有机物里,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

动的能量来源,制造的有机物也是其它生物的食物来源。

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

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或冰雹,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

水循环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如陆地降雨量减少。

三、达标测试

1.B2.D3.A4.D5.B

6.(1)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光照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3)气孔

(4)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

用电等

第一节人的生殖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结合人体生殖过程,增强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的观念。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L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教材图片4-1到4-4并阅读P58-6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在教材上分别标出图4-2、图4-4中各生殖器官的名称。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功能是产生,并且分泌。

贮存精子的器官是,精子通过输送到尿道,通过尿道排出体外。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其功能是产生,并且分泌

2.生殖过程

(1)精子和卵细胞在一处结合,胚胎主要在.中进行发育。

(2)周左右的胚胎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被称为胎儿。胎儿通

过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3)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

(4)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一一一。

二、合作探究

(1)试管婴儿技术为不孕不育的夫妇带来的福音,试管婴儿技术主要适用于什

么样的人群?

(2)受精卵初期分裂和胎儿如何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

三、达标测试

1.女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都具有的功能是()

①产生生殖细胞②分泌性激素③输送生殖细胞④为受精和胚胎发育提

供场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受精卵发育成胚泡的场所是()

A.输卵管B.卵巢C.阴道D.子宫

3.请不要在孕妇身边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

系的“纽带”是()

A.卵巢B.羊水C.胎盘、脐带D.输卵管

4.人类生殖过程大致为:精子进入体内,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发育成胚

胎,直至分娩。此过程依次经过图中的结构是()

C.①③④②③D.③④②①

5.《来吧,孩子》是母亲节前夜深圳卫视播出的纪实真实秀节目。节目将镜头对

准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孕妇身上,科学的记录了生命奇迹诞生的全过程,引起人

们最温暖、最感动的记忆。请据图回答问题。

父:率丸一四

后MK分裂胚分裂胚发〃脂分晚工*“

---------泡赛下船一儿T超生儿

母:回一卵细胞,

-v

产生生殖如星D胚龄发育

(1)完成人的生殖过程图解:ABC.

(2)生理过程D是,该过程是在完成的。

(3)人的胚胎发育主要在母体中进行,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通过经母体排出。

x

第一节人的生殖

一、课前预习

1.(2)睾丸精子雄性激素附睾输精管

(3)卵巢卵细胞雌性激素

2.(1)输卵管子宫

(2)8胎盘和脐带

(3)阴道分娩

(4)胚泡胚胎胎儿

二、合作探究

(1)输卵堵塞,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结合成受精卵。因此试管婴儿适于输卵管堵

塞的女性。

(2)受精卵分裂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来自母

体。

三、达标测试

1.B2.A3.C4.B

5.(1)精子卵巢受精卵(2)受精输卵管(3)子宫胎盘

第二节青春期

【学习目标】

1.识别人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2.概述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卫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

3.关注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

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分析课本第64页的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以及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

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某地男生身高突增的年龄比女生要——(填“晚”或“早”)。

(2)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另外

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和

的黄金时期。

(3)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生出现。女生会来o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卫生

分析课本第67页图片,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下列各题:

(1)青春期有了强烈的,遇到挫折又有,渴望得到家

长和老师的关怀。

(2)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也开始萌动。

二、合作探究

(1)“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的过程。与“女大十八变”直接相关的器官和

物质是什么?

(2)小颖是初一某班的文艺委员,小刚是班长,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班级工作。

元旦,小颖收到了小刚的贺卡,里面有一封信,信里表达了对她的爱慕之意。

小刚的做法正确吗?如果你是他的朋友,应该如何帮助小刚安全度过青春期?

三、达标测试

1.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是与什么有关()

A.大脑B.心脏C.肺D.性器官

2.遗精是指男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时在睡梦中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A.尿液B.精液C.血液D.粪便

3.下列对人体生长曲线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人体生长曲线图(图中100%表示达到20岁成人的正常水平)

A.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发育与身体的总发育一致

B.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唯一高峰期

C.进入青春期后,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D.青春期的代谢速度逐渐减慢

4.青春期是()

A.身体不再生长的时期B.生殖器官不再发育的时期

C.性成熟的时期D.身体生长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

5.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A.出现月经B.出现遗精

C.喉结突出D.肺活量显著增大

6.下列有关青春期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脑兴奋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

B.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

C.遗精是一种不正常的生理现象,要及时治疗

D.性器官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可以随意与异性交往

7.小亮同学步入初中后对一切都看不顺眼,逆反心理明显,经常发牢骚,对父

母及老师的教诲充耳不闻,难以接受学校的正常教育和纪律约束,对别人的规劝

不理睬,易怒、急躁……但有些事情让小明现在都有点困惑:一是有一次生病了

在医院打吊针时,非常想爸爸妈妈;二是他经常与女同学聊天,被同学嘲笑。

请据此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小亮的心理现象(填“正常”或“不正常”),因为

O

(2)小亮喜欢和女同学聊天是正常的,一位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

也开始萌动。

第二节青春期

一、课前预习

1.(1)晚(2)身高突增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神经系统身体发育智力发展

(3)遗精月经

2.(1)独立意识依赖性(2)性意识

二、合作探究

(1)卵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