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之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
独特感受,常常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其数量之多,质
量之高,让人叹为观止,对现代游记散文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山水游记文言文的考查,有两个能力层面的要求:理解和分析综合。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在考查中有三个梯度:
(1)来自于课内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尤其是课下注解(因为考试出卷要求是考课
外的本源还是考课内)。最典型的是常见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但是还是不
要死记,尤其是脱离句子来死记。尤其是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脱离句子来记忆是没有意义
的。
(2)虽然课下注释中没有出现,但是学生可以根据句子及上下文的意思通过组词法来
破解。
(3)课下没出现,也不能通过组词法来解决,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句子来进行推理(其
实虽然不能组词,但是其意思是由某个组词的意思引申而来的)。
一般来说,目前只会考到前两个梯度。所以建议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要形成想想这个字
在所学的那篇文章中见过,跟哪一句的意思是一致的。对于字的解释一定要在解释后放在句
子中默念一遍,只要通顺,那么正确概率非常大,所以不应该在字词翻译上丢分。
二、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有以下五种,即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三、考查断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句子翻译尽量直译,能组词解决就组词解决,
不能组词解决想想在哪篇文章中见过这个词,这句话与包含这个词的句子的结构是否相近,
最后能不调换顺序就不调换顺序,除非发现是很明显的倒装句。
四、筛选文中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对文句理解基础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对原文整体认知的高
度,从若干个备选分项中排除干扰因素,选取与试题要求相适应的信息。这需要我们静心阅
读,细心比对。
五、归纳内容要点,研究文章思路和结构以及写景的方法。
山水游记是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要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要做好这一点,第一,要善
于在文章中找答案,尤其是修饰语。第二、要联想我们课内所学的写景文章(包括现代文和
文言文)用了哪些词概括景物特征的。例如山有哪些词语来概括,水有哪些词语来概括,花
草树木有哪些词来概括,乡村生活有哪些词来概括。
游记的结构一般是移步换景和定点观景,往往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或者是作者在定点
按空间顺序或分类描写。例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都是以移步换景的游踪为线索。
写景的方法往往有观察角度、感官角度、动静结合、衬托等方法的考查。
六、分析文章的中心。
古代的山水游记往往是寄托了作者的思乡感情或者人生态度以及理想社会的追求(同时
批判现实的黑暗)
要能抓住文章的中心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思想。古代写山水游记的除了表达对山水的热爱的,还有表达人
生理想的追求,例如诸多隐士或有隐逸思想的就通过景物来表达安贫乐道、追求悠闲的人生
理想和淡泊名利的高雅脱俗的情操;另有被贬谪的作者或寄情山水,借景消愁;或表达无法
排遣的痛苦;或洁身自好的情操;或积极乐观、坦然面对人生挫折的态度;或者思亲怀乡;
或者咏史怀古论世等等。
2、善于抓住文章中的抒情议论句来理解。抒情议论句式文章的中心,是最直接的钥匙。
3、要联想直接所学文章,思考其思想与哪篇文章有相似或相反之处。
4、根据文章所写景物或生活的特点来进行分析。
【例题精析】
(一)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
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一一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
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
洵(xil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
阡陌交遁()逐如外人()③
其丈夫之担粪灌园()④自建不如远甚也()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
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
3.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
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②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案:1.答案:①交错通达②全③正,正在④遗憾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2、。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3.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
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
即可。4.答案:和谐安宁自得其乐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二)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
鉴、如琅开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潦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
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落⑤。水木清华,神肤洞
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6):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讦(Idnggdn):像珠子的美石。③潦回:水流回旋。④委:
聚集。⑤养保):养菜。⑥舁(y⑴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水尤清冽冽:⑵怡然不动怡:
⑶西折纤秀长曲西:(4)尽溪,平坦如葬尽: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⑵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3.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4.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
句诗。(2分)
答案(一)1.(1)寒冷(2)愣住(3)向西(4)走到……尽头(每词1分,共4分)
2.(1)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或: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
的石头上。)(2分)(2)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2分)3.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
以静景为主。(1分)4.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游东山记
冷泉亭记
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冬。中寺观言,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
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聚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淳淳,
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醒®,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西玩
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知又潺谖洁物,粹冷柔滑,若俗土,若道人,
眼耳=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
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
作侯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英最后作此
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单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①蠲(juan)烦析醒(ch6ng):解除烦恼,消除困倦。
1.下列关于加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郡言,灵隐寺为尤(尤:最)B.广不累丈(累:重叠)
C.可谓佳境弹矣(弹:竭尽)D.述而不作(作:炒作)
2.下列关于加点文言虚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寺观言(由:从)
B.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C.眼耳之尘(之:的)
D.后来者里有敏心巧目(虽:即使)
3.把下列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
(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答案】
8.D
9.B
10.(1)春天的日子,我喜欢这里百草绿意弥漫,树木生机勃勃,可以由此顺应暖意吸纳精
华,通畅全身血脉气息。(2)这就是我之所以认为(山水)余杭为最佳(郡的风景)灵隐
寺为第一的地方。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了。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
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冬,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中峰腋寺
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即来为主,仰理当俯听赛俊睨竹树玉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
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
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
(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a)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③蹇(jian)
剥:指时运不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匡庐奇为佳木为而繁阴(《醉翁亭记》)
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C.因画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
纳谏》)
D.乐天即来为主朗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文写出陋室外部环境的句子是,(乙)文写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
子是。居室主人身处其间,心情愉悦,从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精神
追求:(甲)文体现了刘禹锡的,(乙)文体现了白居易的。
(AB两处请用原文回答,CD两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55.D
56.(1)像远行的人经过故乡,依依不舍不愿离开。(2)(我)最终收获了所喜爱的,又凭
什么要求(别的)呢?
57.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
58.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其境胜绝,又甲庐山(或“太原人白乐天见
而爱之”)C:高洁傲岸(安贫乐道)D:豁达、乐观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项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堆,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目:“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
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xia):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
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斜靠。
1.请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悄怆幽邃邃(2)而犹不忍去去
2.翻译下列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3.请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游人坐欹岩下望
4.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乙文
突出了水的(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O
5.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
34.(1)邃:深(2)去:离开
35.(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人)沿着山路行走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象了。
36.游人/坐欹岩/下望
37.清伟(或“奇”)借景抒情(或移步换景)
38.甲文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赞美之情。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①,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②敲戛,铮铮有声,
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③,任之而
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注释】①沙市: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②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
③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②日光下微
③俄与远逝④辄复不遂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乙】文“万竹
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0(2分)
4.【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乙】文表现
了-(2分)
参考答案:
1.①大约②穿透③忽然④就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译文: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②译文: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大雪所阻挡。
3.【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乙】文“万竹
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夜的寂静。(2分)
4.【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孤寂、忧伤,【乙】文表现了达
观、超脱。(2分)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4题(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德阳中江县联考2025年普通高中初三教学质量测试试题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运城大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考前全真模拟密卷数学试题试卷(2)含解析
- 沈阳城市学院《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大学《安装工程施工图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莱山一中2025届高三1月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修水县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装修工程垫资合同范本
- 江西省赣州于都思源实验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三次验收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丽江地区永胜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辽宁省阜新市新邱区阜新二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阶段检测试题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e-fim otnm2000传输网子网级网管系统操作指南中文版
- GB/T 5231-202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 白中英数字逻辑习题答案课件
- 强夯监理实施细则
-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管理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井盖管理应急预案
- 鹌鹑蛋脱壳机的设计
- 行为安全观察behaviorbasedsafety研究复习过程
- 动火作业风险告知牌
- 锅炉专业术语解释及英文翻译对照
- 《小石潭记》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