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理解文章内容题型答题技巧
题型一解释词语
常见问题: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答题思路:
①通读全文,确定词语的位置。
②理解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词性、修饰成分或感情色彩等,理
解词语深层含义(语境义)。
③概括表达效果/情感。
答题模板:
“XX”一词原指……(表层含义),这里指……(深层含义),写出了……
(内容),表达出……(效果/情感)。
题型二词语能否删除
常见问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
2.第X自然段加点的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
①找到词语位置。
②解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③对比删除与不删除词语的表达效果。
第1页共12页
④(得出结论)不能删除。
答题模板:
这个词语不能删去,这个词语在这里的意思是……,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表达了作者……,删掉后不能产生……(效果),所以不能删去。
题型三词语能否替换
常见问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能否替换成XX?
2.第X自然段中的词语能否替换成XX?为什么?
答题思路:
①找到词语的位置。
②解释词语的本来意思和在句子中的意思。
③对比该词语替换前后句子的表达效果。
④(得出结论)不能替换
答题模板:
这个词语不能替换成XX,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可以准确生动地描写出……,表达出作者……,替换词的意思是……,
替换后就不能体现出……(效果),所以不能替换。
题型四词语的意义、作用、表达效果
常见问题:
1.结合全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作用。
2.你怎样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它在句中有何作用?
第2页共12页
3.结合语境,品味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
①确定词语位置,结合语境解释词语含义(基本义与语境义)。
②分别从词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感情色彩/内容上/情感上/结构上分析词语在
句子中的作用。
③体会该词在主旨及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
答题模板:
“XX”一词原指……,这里指……,运用了……手法,突出了……特点/
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人物的心理。
知识储备:
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思想感情或文章主旨。分析词语所体现的情感倾向及其在点明文章主旨上的
作用。
2.景物意境或人物形象。判断这个词语的描写对象是什么,如果是景物,指出
这个词语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渲染了什么气氛;如果是人物,指出这个词
语写出了人物的什么心理,体现了什么形象。
3.感情色彩。注意贬词褒用、褒词贬用的情况。
4.修辞手法。如比喻是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拟人则赋予物以
人的特点,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夸张可以突出强调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排比
可以增强语势,加深情感;等等。
5.词性本身的语法功能。如动词的作用是描写做某事的过程或者行为表现,表
现人物某种情感;形容词的作用是描写某人或某物的状态,体现作者或人物的
某种心理、情感;拟声词则使描写变得绘声绘色;叠词则使句子富有节奏感;
第3页共12页
等等。
6.方言口语。方言口语的运用可以突出地域特色,传达乡土情韵,具有民族特
色。
题型五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问题:
1.文中XX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2.结合全文试分析XX的人物形象。
答题思路:
①通读全文,抓住人物主要事件,分析描写手法。
②从文中找出有关人物言谈举止、情节或他人评价等语句。
③全方位、多角度整合归纳,根据分值分点作答。
答题模板:
XX是一个……(可从人物身份、性格、命运、处境、品质等角度分析)的
人,表现在……(概括具体句段内容)。
题型六本文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常见问题:
1.作者是如何表现她的爱岗敬业的?结合内容简析。
答题思路:
①阅读题干,明确题干要求。
②细读相关语句,根据关键词确定运用的描写方法。
③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运用该描写方法在表现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第4页共12页
答题模板:
运用……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交代了……,表现了人物……
的性格特点/形象/情感。
知识储备:
刻画人物形象常用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动作描写:反映人物的心理,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变化的情感或态度,创
造活跃的场景。
2.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
3.神态描写: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4.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
格特点。
5.心理描写: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刻画人物性格,促进故事情节的
发展。
题型七请简析次要人物的作用
常见问题:
1.请简要分析“XX”在文中的作用。
2.“XX”这个人物形象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题思路:
①阅读题干,明确指定人物是否为次要人物。
②找出文中与次要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根据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分析其形象。
③结合语境,从文章的内容、结构、情节发展及突出主题等角度来分析次要人
物的作用。
第5页共12页
答题模板:
文章描写了XX的……的形象,XX见证了故事发展的整个过程,使情节
更真实;通过对比(衬托/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推动情
节的发展,与上文或下文中的……相呼应;表现文章主旨,抒发作者……的情
感;丰富文章内容,吸引读者。
知识储备:
1.分析次要人物的角度:
(1)明确次要人物的作用是为主要人物服务,或衬托主要人物,或与主要人物
形成对比。次要人物的言行有时会推动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次
要人物与文章主旨有无关系。
(2)明确次要人物的行为,或者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对次要人物进行
分析时,注意结合写作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次要人物的一般作用:
(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比衬托/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
(2)为情节服务:引出主要人物;描写了……的内容,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使情节跌宕起伏,更加完整;次要人物如果是“我”,
则有可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能增加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3)为主题服务:通过写次要人物的……行为,揭示了……的主题/使文章主
旨更深刻。
题型八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常见问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6页共12页
2.概括某个自然段的段意。
答题思路:
①通读全文,掌握文章大概内容。
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③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概括。
答题模板:
人物(在……时间/地点),做了……事情,结果是……。
知识储备:
1.要素归纳法。抓住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将各要素合并起来组织语言。
2.标题扩展法。有些文章的标题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
就能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先概括每段的大意,再将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
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4.抓关键句段法。尤其要关注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议论句、抒
情句等关键句,将这些内容加以整理作答。
题型九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分析
常见问题:
1.为什么作者说……?
2.文中的XX,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答题思路:
①根据题干信息定位相关内容。
第7页共12页
②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
③结合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回答。
答题模板:
XX的原因是……,……(分析角度:关键词句/人物品格/具体事例/作者情
感)。
题型十概括景物的特点
常见问题:
1.请对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2.文中第X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XX怎样的特点?
答题思路:
①清楚描写的是哪些景物。
②思考景物的特点,特别注意能揭示景物特点的形容词。
③抓修饰,作归纳。
答题模板:
运用了……(描写手法),描写了……景物,情景交融,交代人物……的
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
题型十一为文章拟写标题/选择一个标题
常见问题:
1.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题目。
2.请为文章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答题思路:
第8页共12页
①通读全文,感知文章大意。
②概括文章主要情节一概括式标题;分析作者情感一情感式标题;找高频词汇。
知识储备:
给文章拟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词语;概括
文章主要内容的短语;贯穿全文的线索;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特定时间、地
点;文章所写的主要人物、物品的名字;文章内容。
题型十二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常见问题:
1.结合内容,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言外之意。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中句子)的理解。
答题思路:
①将句子放回文中,体会表层含义。
②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③分析句子蕴含的主旨或情感。
答题模板:
从表层含义来看,这句话是说……;从深层含义来看,这句话是说……,表
达了……主旨/抒发了……情感。
题型十三该句子有什么作用
常见问题:
1.文章开头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删除?为什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第9页共12页
答题思路:
①明确句子在不同位置的常见作用。
②阅读句子,理解句意,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
③结合句子位置及全文结构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答题模板:
内容上,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表达了……的感情/主旨。
结构上,句子位于开头/中间/结尾,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承上启下/作铺垫/总
结上文,照应标题等。
知识储备:
分析句子作用题的答题角度:
1.从句子所在段落的位置进行分析: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中的句子的作用
往往各不相同。
2.从句式角度进行分析:疑问句、感叹句、长短句等不同句式有各自的表达效
果。
3.从引用角度分析:句子引用不同的诗句、名人名言、谚语、歌词等,效果也
有所差别。
4.从写作手法分析:看句子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表达
方式等。
5.从上下文情节中分析:结合上下文内容表述及作者情感来梳理。
题型十四试对文章进行补写/续写
常见问题:
1.结合语境,在第三段话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第10页共12页
2.请给文章续写上结尾。
答题思路:
①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需要补写/续写部分的句式结构、内容及主题。
②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补写/续写,语言要通顺流畅。
知识储备:
1.续写时,需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
展和变化。
2.补写/续写时,可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象,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3.补写/续写的内容要与原文主要人物的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及原
文语体风格保持一致。
4.补写/续写部分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5.表达要生动流畅,符合语法规范,可适当运用写作手法增加文采。
题型十五本文在人称上独具特色,请问使用这一人称有什么好处
常见问题:
1.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①明确文中的人物称呼为第几人称。
②结合具体语境/作者情感,分析其作用。
答题模板:
运用第x人称,写了……(内容),起到了……的作用(结合语境和情感
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销售保价合同协议
- 广告运营采购合同模板
- 高项第合同履行与监督的现代化手段
- 新疆科技学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银川市灵武市2025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钢琴作品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乐山市五通桥区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漳州市龙海市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
- 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2024-2025学年高考数学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19)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虾青素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CJT 225-2011 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 鲜叶购销合同2024年
-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措施的探讨
- CJJ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四川省广安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 JJF(机械) 1066-2021 超声显微镜性能校准规范
- 2024年全国工会财务知识大赛备赛试题库500(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