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考点精讲精练
第三讲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1透镜
L透镜的种类及对光的作用: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中间
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会聚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
射光线更“靠向”主光轴,发散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更“远离”主
光轴,不能将会聚理解成会聚于一点。
2.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②平行于
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通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②平行于
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焦点;③正对焦点的光线通过凸透
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例题1】(2024年山东威海中考题)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站”在水面上的水痘(一
种昆虫)纤细的腿使水面发生了形变,如图甲所示;同时看到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如
图乙所示,此时“形变的水”相当于(填光学元件名称);当水典游到水浅的地方,
暗影面积会(选填“变小”、“不变”“变大”)。
【解析】“站”在水面上的水晶使水面发生了形变,水面下凹,此时“形变的水”相当
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看到水底有带“光环”的暗影。当水电游到水浅的地方时,
水面下光传播的距离减小,折射光传播方向(或折射角)不变,暗影面积会变小。
【答案】凹透镜变小
针对训练
1.(2023年四川达州中考题)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某学校开展了
“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活动,其中有同学提到不能将矿泉水瓶随意丢弃在
森林里,这是因为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
透镜,对太阳光有作用,从而点燃枯叶引发火灾.
2.(2024年陕西西安中考一模题)如图所示,晋代张华的《博物志》
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
是把冰块制成透镜,它对光线有作用,要得到火,应把“艾”
放在透镜的________位置。
3.(2024年河南周口中考二模题)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_
指导下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所示,在硬圆纸筒的一端安装,(〕
一个凸透镜,纸筒的另一端安装一个可在内部前后移动的灯泡。
调节灯泡,利用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原理,II
当灯泡位于位置时,从筒内射出的灯光可认为是平行光。11
4.(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题)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
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1.凸会聚2.凸会聚焦点3.折射凸透镜
的焦点4.C
【例题2】(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如图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将图中三条
光线补充完整。
【解析】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正对着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针对训练
1.(2024年安徽中考题)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
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尸,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
2.(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
线补画完整。
3.(2024年山东枣庄中考题)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凹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凹透镜、
凸透镜的折射光路。
第3题图第4题
4.(2024年广东广州中考题)如图,光线a(图中未画出)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
线b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b经凸透镜折射后,射到屏上的A点。
(1)画出光线a;
(2)画出光线b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并标出凸透镜右侧的焦点F;
(3)保持光线a不变,若平面镜转动角度小于90°,则(选填“顺时针”
h或“逆时针”)转动平面镜,可使a的反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光心0.
【考点1针对训练题答案】
(2)(3)顺时针
考点2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物体倒立、缩小
的实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像距
小于物距。
2.投影仪:(1)原理:镜头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物距。
3.放大镜:(1)原理:镜片由凸透镜制成,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物体正立、放大的虚
像。(2)成像特点: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像距大于物距。
【例题3】(2024年广东中考题)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
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
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选填“实”
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
【解析】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离摄像头镜头
比较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感光元件上会聚形成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在摄像
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被拍摄的景物范围增大,在感光元件上所成的景物的像变小。
【答案】凸实小
针对训练
1.(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题)《重庆市消防条例》规定:2024
年7月1日起,禁止携带电动自行车或其电池进入电梯轿厢,一旦有
人违规操作,会被电梯内的摄像头拍摄成像并智能识别,电梯将停止
运行并发出声、光警报,如图所示,某次警报时,摄像头凸透镜成像
的像距为10.1m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mmB.10mmC.15mmD.20mm
2.(2024年陕西中考题)”强行透视法”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拍摄
技巧。拍摄时,让两个物体离镜头远近不同,再调整拍摄角度,使两
物体的像在同一张照片中呈现出有趣的效果。如图,是利用该技巧拍
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拍摄该照片时,花比人更靠近照相机镜头
C.花和人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要使花的像更大一些,可将花移到照相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3.(2024年广东中考题)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
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
摄像头相当于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
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
4.(2024年山东济南中考题)物理实践活动课上,小明将半透明纸蒙在较粗纸筒的P
端,将凸透镜安装在较细纸筒的Q端(凸透镜未画出),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模拟照相机,
如图所示。通过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桌子上蜡烛的火焰在半透明纸上成的等大的像,
再次调节P、Q的间距,他看到了窗外更远处大树在半透
明纸上成的像。下列对大树的像描述正确的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考点2针对训练题答案】1.B2.B3.凸实小4.A
【例题4】(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题)如图甲所示是公
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
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
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
【解析】投影灯实际是一个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投影灯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
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地面上会聚形成图案的像。投影片离镜头比较近,在地面上所
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在地面上所成的图案的像变大。
通过凸透镜的光射到粗糙不平的地面上发射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因此可在不同
方向都能看到图案的放大、倒立的实像。
【答案】A
针对训练
1.(2024•年山东德州中考题)某款广告投影
灯及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
凸透镜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投影灯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以内
C.为从不同角度看见地面上的广告图标,应选择光滑的地面
D.若要在地面上得到清晰、更大的广告图标像,可适当减小镜头到广告片距离,增大
投影灯离地距离
2.(2024年山东聊城中考题)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慧同学计划制作一个“手
机投影仪”。现有器材如下:焦距分别为10cm、20cm、30cm的凸透镜各一个,手机一部,
长为30cm的纸盒,胶带和剪刀等。“投影仪”模型如图所示,将手机和凸透镜分别固定在
纸盒的两端,调整“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可在墙
手机
上看到手机画面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选择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手机投影仪
B.应选择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
C.将手机正立放置,在墙上看到的像是正立的
D.墙上手机画面的像是虚像
3.(2024年北京东城中考二模题)小东用凸透镜、纸盒等器材自制了一个简易投影仪,
可以将手机屏幕画面投影到白墙上,如图甲所示。该投影仪工作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使用时
将手机屏幕调至“冰墩墩”画面,然后放在纸盒中某位置,使屏幕正对凸透镜,调整该投影
仪与白墙之间的距离,可在墙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
B.透镜到墙面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上的“冰墩墩”,是由于光在墙面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的实像
4.(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题)“问天”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他们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的位置,屏幕上出现屏幕
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因为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________的V/
位置;(只填下列正确选项前的序号)V/
A.二倍焦距以外、/%头
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弋募投影片
C.一倍焦距以内W
(2)他们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当屏幕上再次
出现清晰的像时,与(1)中的像相比,像o(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考点2针对训练题答案】1.D2.B3.D4.B变小
【例题5】(2024年内蒙古包头中考题)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
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
(1)凸透镜起到的作用;
(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之内;
(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填“正立”或“倒立”)
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侧。
【解析】(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作凸透镜,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
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凸透镜起到放大镜的作用。
(2)当被观察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焦距时,成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范围之内,即物距小于凸透镜的焦距。
(3)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范围内时,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正立、放大的虚像,
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同侧。
【答案】(1)放大镜(2)一倍(3)正立同
针对训练
1.(2024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题)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
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
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
(选填“远离”或“靠近”)书本,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2.(2024年福建泉州中考三模题)清晨,花朵上常会出现一
些晶莹剔透的水珠,如图所示,一滴水珠相当于一个,透过
晶莹剔透的水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花瓣的纹理。此时我们看
到的花瓣的纹理是(选填“虚”或“实”)像。
3.(2023年湖南株洲中考题)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
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4.(2024年河南中考模拟题)许多博物馆会在较为精巧的文物前放置
凸透镜,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异侧
B.倒立、放大的实像,像与物同侧
C.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异侧
D.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
【考点2针对训练题答案】1.10远离小于10cm2.凸透镜虚3.C
4.D
考点3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时,成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2f>v>f,U+v>4f.照相机利用了这条成像规律。
u=2f时,成物体等大、倒立的实像,v=2f,U+v=4f.利用这条成像规律可测量焦距。
2f>u>f时,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v>2f,U+v>4f.投影仪利用了这条成像规律。
u=f时,不成像,出射光是平行光,利用这条成像规律可制作平行光源。
u<f时,成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v>f.放大镜利用了这条成像规律。
u>f时,成物体倒立的实像,u减小,v增大,像变大;u增大,v减小,像变小;像
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同。成缩小实像时,像移动距离小于物体移动距离,像移动速度小于物体
移动速度;成放大实像时,像移动距离大于物体移动距离,像移动速度大于物体移动速度。
u<f时,成物体正立的虚像,u减小,v减小,像变小;u增大,v增大,像变大;像
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同。
焦点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和成正立虚像的分界点;距离凸透镜光心二倍焦距的点是凸透
镜成物体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例题6】(2024年四川广安中考题)爱动手爱思考的小军,在做了“探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实验后,又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进行拓展探究。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为光源,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得到一个最
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焦距为cm;(要求估读)
(2)在实验过程中,当物距为5cm时所成像与生活中的所成像的规律相
同;(写出一种即可)
(3)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小军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向上移动,从而影响了实验的进
行,如图乙所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他最合理的调整方法是;
A.只需将光屏适当上移B.只需将凸透镜适当下移
C.将光屏和凸透镜都适当下移D.以上操作均可行
(4)小军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用蜡烛作为发光体除容易变短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o(写出合理的一条即可)
【解析】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
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即为凸透镜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
透镜的焦距,则焦距为f=40.0cm-30.0cm=10.Ocm.
实验过程中,当物距为5cm时,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成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
就是根据该规律制成和成像的。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时,成物体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
烧蜡烛不断缩短,烛焰向下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
向上移动光屏,也可向上移动蜡烛,还可向下移动凸透镜。
实验中烛焰会随空气的流动飘忽不定,影响成像的稳定,不方便测量。
【答案】(1)10.0(2)放大镜(3)AB(4)实验中烛焰会随空气的流动飘忽
不定,影响成像的稳定,不方便测量
针对训..练.......
1.(2024年江苏镇江中考题)在探究凸
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
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已知凸透镜焦距(|iiii|iiniiii|iiii|iiii|iiiijiiii|iiuiiii|iiiijiiii|iiiipiii|iiii|iiii|ini|'
为10cm,各元件初位置如图所示,要使光屏上\40302010010203040cm,
成清晰的像:
(1)若移动光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若透镜向左移动,最终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2.(2024年四川遂宁中考题)亮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甲图所示的方法测凸
透镜的焦距,图中光屏上呈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估读到分度
值的下一位)。当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成像
的原理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3.(2024年陕西中考题)如图一1是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局度,其目的是;
(2)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处,此时应移动________直至出
现最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
(3)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凸透镜的焦距:f=5.0cm
像的性质
实验物距像距
次数/cm/cm
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118.06.9倒立缩小实像
210.010.0倒立等大实像
37.017.7倒立放大实像
44.0/正立放大虚像
分析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时,物距减小,像距;
(4)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遮挡住了凸透镜的一部分,这时
光屏上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
(5)实验中,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
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后,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由此可判断小明佩戴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6)如图一2,当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地面场景时,所成的像最靠近图一3中凸透镜主光
轴上的(选填"a”、"b”、"c”或"d”)点;
(7)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应用了表中第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4.(2024年吉林长春中考一模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按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可测出凸透镜焦距是cm;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3)如图乙所示,某次实验时光屏上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4)在图乙的基础上,小丽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换成和它材质相
同、口径相同但焦距较小的另一凸透镜,则所成像的大小将;
(5)如图丙所示,实验时把一个不透明且不光滑的挡板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则小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考点3针对训练题答案】1.主光轴(1)左(2)放大2.10.0投影仪3.
(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光屏(3)增大(4)仍能(5)远视(6)b(7)4
4.(1)10.0(2)同一高度(3)放大投影仪(4)变小(5)能
【例题7】(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题)(多选题)物理科技小组在做探究凸透
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某次实验操作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
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B.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25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时,该像的性质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
C.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像时,该像的性质与投影仪成像的性质相同
D.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45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光屏上可
成清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光屏上成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的凸透镜焦距,即v
=u=2f,凸透镜的焦距/=%=;X(5O.OC7"-3O.OC7〃)=IO.OCMJ.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25.0cm刻度线处时,物距u=50.Ocm-25.0cm=25cm>2f=
20.0cm,成烛焰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和工作的。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35.0cm刻度线处,物距u=50.0cmT5.0cm=15cm,大于凸透镜
的焦距,小于二倍的凸透镜焦距,即f<u<2f,成烛焰放大、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
这个原理制成和工作的。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45.0cm刻度线处,物距u=50.Ocm-45.0cm=5.0cm<f=10.0cm,
即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烛焰放大、正立的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答案】ABC
针对训练
1.(2024年湖北中考三模题)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组装的
装置如图甲所示,他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不断地移动蜡烛位置,观察到四种烛焰的清晰
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近到远所得到的像进
行排序,正确顺序为【】
烛焰的像
乙
A.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
2.(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
光屏放置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中【】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②将蜡烛放在d点时成像规律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③将蜡烛由b点移至a点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更小的像
④将蜡烛放在c点,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3.(2024年山东淄博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
示,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等大的像(图中未画出光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调至
A.向右移动光屏能承接到烛焰的像B.移动光屏能承接到烛焰缩小的像
C.像的位置在50〜60cm刻度线之间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4.(2024年天津中考题)(多选题)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
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序物距/cm像的性质像距/cm
120倒立、等大、实像
23015
315倒立、放大、实像30
A.第1次实验的像距为20cmB.第2次实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第3次实验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若物距是12cm,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考点3针对训练题答案】1.A2.D3.B4.AB
【例题8】(2024年河北保定中考二模题)如图所示是小明fv/cm
60——
40-t--
20
0204060:m
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得到的像距■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实验使
用的凸透镜焦距是cm;物距为16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选填“照相
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0cm处的过程中,像
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
【解析】从图像可以看到,物距u=20cm时,像距v=20cm,此时凸透镜成物体倒立、
等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物体等大实像的条件可得,凸透镜的焦距/=三=号=10。77;
当物距为16cm时,满足条件/<a=16c〃z<2了,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凸透镜
成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这种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因此可以应用于投影仪。
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动到1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凸透镜成的是
物体倒立的实像。物体移动过程中,物距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的大小也会逐渐变大。
【答案】10投影仪变大
针对训练
1.(2024年上海中考题)光具座上有凸透镜、光屏及发光源各一个。当光屏和凸透镜
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
移动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对于该像的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一定成放大的像B.可能成缩小的像
C.成像可能比原来小D.成像一定比原来小
2.(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
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则[]
A.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0cm
B.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
D.将蜡烛移至45.0cm刻度线上,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
3.(2023年江苏扬州中考题)如图1,在装有水的杯子里,小红将一支铅笔分别紧贴杯壁
内、外竖直放置,两次都观察到铅笔放大的像,俯视图如图2、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域……
图1
A.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一直变小B.图2中铅笔向前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C.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一直变大D.图3中铅笔向后移,像先变小后变大
4.(2023年河北中考题)(多选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
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清晰
的像
【考点3针对训练题答案】1.B2.C3.A4.BD
考点4眼睛与眼镜
1.眼睛的成像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
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2.近视眼及其矫正:
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导致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需要佩戴由对光具有
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3.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原因是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
太弱(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导致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需要佩戴由对光具有
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矫正。
【例题9】(2024年河南中考题)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
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
模拟近视眼的是【】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长期看近处的东西导致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像成在视网
膜前。所以用水透镜模拟近视眼,也就是需要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所以此时应对水
透镜注水,使得凸透镜变厚,焦距变小,使得所成的像的像距变小,即成在图示光屏位置的
左侧。
【答案】B
针对训练
1.(2024年安徽中考一模题)科学家对眼球进行解剖后,绘出了眼球的构造图(图甲),
并根据眼球的结构特点,进行了模拟成像实验。如图乙所示,调节并固定蜡烛、光屏、透镜
的位置后,此时可在光屏上看见一清晰烛焰像,可以说明: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性质是
像,实验中所用透镜焦距为(选填序号:①小于15.0cm;②15.0-
20.0cm之间;③“大于20.0cm”),近视眼相当于将图乙中的凸透镜焦距调小,此时像成
在光屏前方,可移动光屏或在凸透镜前放一(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使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乙
2.(2024年西藏中考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图中能模拟近视眼及
其矫正原理的图是【】
甲乙丙丁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
3.(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
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
佩戴(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
T
4.(2024年山东蒲泽中考题)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
缩小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C.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D.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
【考点4针对训练题答案】1.倒立缩小实②凹透镜2.A3.乙丁4.A
【例题10](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实践
中,该小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
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图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
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
三者的中心在;
②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
示,记下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此时屏上的像变
得模糊,这是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
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④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眼镜在烛焰和水透镜之间前后移动,直到光
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配戴透镜;
⑤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再次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做到科学用眼,积极防控近视。请
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它们的高度,
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让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变凸变厚,焦距变小,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
力变强。
④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可知,远处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后,在视网膜前会聚,这是晶状体
太厚,会聚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太远造成的,是近视眼,需要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
凹透镜矫正。
⑥预防近视的措施有: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25cm左右;看书、看电视
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
强光下或光线暗处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答案】①同一高度③强前方④凹⑥不在强光下或光线暗处看书;不躺卧看
书;不走路看书。
针对训练
1.(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
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乙中。
表乙
照相机①—胶卷光圈
眼睛晶状体和角膜②—③—
2.(2023年湖北宜昌中考题)小华用弹性膜充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
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是他用其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装置。
模拟正常眼睛时,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
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光源放在透镜2倍焦距以内
B.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
3.(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题)如图甲所示,镜片a可通过抽出或注入液体来改变其厚
度,抽出稍许液体后得到镜片b,注入稍许液体后得到镜片c.
甲乙
(1)镜片b可用于矫正(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镜片c的成像情况。
①将蜡烛、镜片c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②蜡烛、镜片c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的像距
v=cm;
③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镜片C移动到光具座上25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呈
现一个清晰的、的实像。
4.(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三模题)近视眼矫正的福音可调式眼镜。
如1图: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如2图,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
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薄厚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如3图所示,一项被
称作“可调式眼镜”的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不用通过眼科医生就可以矫正自己的视力。这种
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液体,通过调节此液体的含量,镜片的形状会随之改变;如4图所示,
改变滑块的位置就可实现镜片形状的变化。
1图2图3图
镜片中液体的改变量V镜片中液体的改变量V镜片中液体的改变量V
।।-EJ।।Illin।।।।
21012■21012H21012I
移出液体加入液体!移出液体加入液体.移出液体加入液体I
甲乙丙
滑块在中间滑块移至右端滑块移至左端
4图
(1)由短文可知,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
得清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其实可调式眼镜的想法也是一种
仿生学研究的成果,人眼睛的晶状体就是根据观察对象自动调节的可调式镜片,通过眼部肌
肉调节晶状体可以实现的功能的是帮助我们看清(选填“不同距离”或“不同大小”)
的物体。
(2)2图是不同位置处的两个物体的成像示意图,由图得出: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
晶状体的焦距(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人眼若长期观察近处物体,
会造成晶状体过度弯曲,形成(选填“远”或“近”)视眼,当他看远处物体时,像
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或“后”)方。
(3)按如4图所示,近视眼患者如果用“可调式眼镜”加以矫正,应将滑块从中间逐
渐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看清物体,若患者的眼镜度数是500度,此
时眼镜的焦距是m.
【考点4针对训练题答案】1.①镜头②视网膜③瞳孔2.C3.(1)近视
眼(2)②15.0③倒立放大4.(1)薄厚程度缩小不同距离(2)变小近
前(3)左0.2
考点5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受拉构件的配筋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课件
- 四危险源设备吊装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84课件
- 《GB 17681-1999易燃易爆罐区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验收技术要求》(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华文化课件背景
- 校园食堂承包合同书
- 《房地产基础》课件 情境三 教你选对产品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新闻纷争处置方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2月七校联考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5-2030中国锻造(锻件)行业投资策略及规划建议研究研究报告
- 2025年心理b证笔试试题及答案
- 《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 2023年胸痛中心质控报告-全国版
- 地下车库交通标志标线及地坪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专题一电磁感应与电路ppt课件
- GDFJ005修改个人信息申请表
- JJF 1363-2019硫化氢气体检测仪型式评价大纲(高清版)
-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概要
-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练习题(共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