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版(一)八年级语文下册“每日考点”过关任务第1周:夯实基础,聚焦现代文关键知识
周一:
背诵默写内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环境描写作用:此段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急切、兴奋的心情,同时为下文在这优美环境中的活动做铺垫。
周二:
背诵默写诗句: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比兴手法作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以“树梢树枝树根根”引出“亲山亲水有亲人”,以羊羔对母亲的依恋,引发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使情感表达更自然、生动,富有陕北民歌的特色。
周三:
默写短句:“好一个安塞腰鼓!”“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短句效果:这些短句节奏明快,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安塞腰鼓的热烈、奔放,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安塞腰鼓的强大力量。周四:
背诵默写语句:“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写作技巧:作者借灯笼这一意象,由实到虚,从对儿时灯笼的回忆,升华到对家国情怀的抒发,以小见大,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含蓄。
周五:
重点字词:
《社戏》:惮(dàn)、踱(duó)、棹(zhào)、归省(xǐng)、行辈(hángbèi)、撺掇(cuānduo)、凫水(fúshuǐ)。《回延安》:糜子(méizi)、油馍(yóumó)、脑畔(nǎopàn)。
《安塞腰鼓》:亢奋(kàngfèn)、晦暗(huìàn)、羁绊(jībàn)、冗杂(rǒngzá)、戛然而止(jiáránérzhǐ)。
《灯笼》:斡旋(wòxuán)、静穆(jìngmù)、怅惘(chàngwǎng)、锵然(qiāngrán)。
周六:
人物描写语句:
双喜:“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六一公公:“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人物形象分析:双喜聪明、机灵、善解人意,从他询问偷哪一家豆的话语中,能看出他考虑周全;六一公公善良、淳朴、热情好客,从他对“我”的询问中,尽显其对客人的关心。
周日:
抒情诗句:“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情感作用:这些诗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延安的眷恋、热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将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推向高潮,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炽热的情感。
第2周:深化现代文阅读理解,巩固重要考点
周一:背诵默写语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关系理解:物候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物候的变化反映了季节的更替,指导着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人们可以根据物候现象来安排农事,顺应自然规律。
周二:
推理结论默写:在《恐龙无处不有》中,“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在《被压扁的沙子》中,“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逻辑思路:作者通过对不同领域科学现象的研究,运用逻辑推理,从发现问题到提出假设,再到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层层深入,得出科学结论,展现了严谨的科学思维过程。
周三:
描写语句默写:“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着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作者情感:作者通过对大雁活动的细致描写,表达了对大雁的喜爱、赞美之情,以及对它们回归的期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周四:
记录方式默写:岩石是由泥沙等物质沉积而成,它记录时间的方式有: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漫长的时间;岩石中的化石可以告诉我们过去生物的情况;岩石在被破坏和重新形成的过程中,也留下了时间的痕迹,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说明顺序理解:文章采用逻辑顺序,先提出岩石能记录时间的观点,再分别从岩石的形成、化石的作用等方面详细阐述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周五:
说明方法总结默写: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列举具体的事例。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通过列举北京不同年份植物花期的例子,具体说明了物候现象的差异。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如《恐龙无处不有》中“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准确地说明了斯石英变为普通沙子的条件。
打比方:将抽象的事物比作具体的事物,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把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生动形象。
周六:
因素及举例默写: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例如“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体现了纬度因素;“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体现了经度因素;“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体现了高下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体现了古今的差异。
周日:
生态观语句默写:“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思考理解:作者认为大雁的迁徙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和活动为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是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倡导人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生态,欣赏大自然中万物的生命之美,与自然和谐共处。
第3周:文言文基础积累与初步理解
周一:
背诵段落: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字词解释默写:
缘:沿着,顺着。
鲜美:新鲜美好。(古义)
新鲜美味。(今义)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周二:
默写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字词书写:注意“俨然”不要写成“严然”,“阡陌”不要写错字形。
周三:
背诵段落: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对话作用:通过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对话,交代了桃花源人的来历,他们为躲避战乱而与世隔绝;同时也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界变化的惊讶和叹惋,侧面反映出外界社会的动荡不安,突出了桃花源的安宁和平,深化了文章主题。
周四:
默写语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写作视角:作者以移步换景的视角,先写听到的水声,再写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后看到的小石潭,由远及近,层层递进,逐步引导读者进入小石潭的奇妙世界,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周五:
背诵语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写作手法体会: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描绘出鱼静止时的状态,突出水的清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则刻画鱼游动时的活泼姿态,动静相衬,使画面富有生机,也从侧面表现出作者游玩时的愉悦心情。
周六:
默写语句: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写作意图:作者通过描写小溪曲折蜿蜒、时隐时现的形状以及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奇特,更以景写情,暗示自己前途的迷茫和内心的苦闷,情景交融,使读者更能体会作者的心境。
周日:
通假字总结默写:
《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中,“要”通“邀”,邀请。《小石潭记》:无通假字。
第4周: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与考点巩固
周一:
背诵段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字词解释默写:
奇巧:奇妙精巧。
径寸:直径一寸。用来形容圆形物的细小。
周二:默写语句: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字词书写:注意“篛篷”不要写成“箬蓬”,“雕栏”不要写错。
周三:
背诵段落: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描写手法体会: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从人物的姿态、动作、神情等方面进行刻画,如“峨冠而多髯”描绘出东坡的外貌特征,“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如有所语”等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船头三人的形象,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他们的活动,表现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精湛。
周四:
含义语句默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理想社会构想理解:“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大同”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推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人人都能得到关爱,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没有阴谋诡计和盗窃作乱之事。
周五:
特征语句默写:“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文章主旨把握:文章通过描述大同社会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动荡,希望人们能够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美好的社会。
周六:
一词多义总结默写《核舟记》: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中,“为”是雕刻的意思;“中轩敞者为舱”中,“为”是是的意思。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中,“奇”是奇妙的意思;“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奇”是零数、余数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与:“选贤与能”中,“与”通“举”,推举;“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洛阳理工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遂宁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湖南大学《大学英语中级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富阳区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总复习单元滚动测试卷初三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畜牧微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统计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25年下学期高三数学试题1月阶段测试考试试卷含解析
- 怎样收集有效的客户资料
-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第四课书面作业设计样例(第3-4周)
- GB∕T 17626.5-201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培训结业考核试题附答案
- 基于SolidWorks球阀参数化设计
- 首件检验记录表(标准样版)
- 重庆森林工程林业项目营造林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 《江南园林分析》ppt课件
-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
- 施工日志填写范本
- 土及部分岩石力学参数经验值
- 如何做好银行业IT审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