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编号:RXHKY-2016-062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宁波市江东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盖章)编制日期:2016年08月PAGE环评文件确认书建设单位宁波市江东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项目名称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项目地址中兴路至世纪大道投资额12257万元法人代表联系电话宁波市环保局江东分局:我单位委托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核对,同意该环评文件所述内容,并承诺做到如下环保措施:1、施工期废气运输粉性材料要采取包封措施,弃土装车时应控制车内弃土低于车厢清扫等措施,抑止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扬尘的产生。每天洒水4~5次。2、施工期废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1)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经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放。2)车辆、机械冲洗安排在施工营地定点区域,地面设置硬化防渗地坪并四周设置集水沟和隔油沉淀池,纳入临时土质沉淀干化池中,自然干化后就地填埋。3)设置临时围堰拦挡,机械清洗废水一同处理。3、施工期噪声本工程施工时各种施工机械噪声往往具有流动性、暂时性,为了减少噪声影响,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夜间不施工。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1)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收集桶避雨暂存,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2)经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不能回用的施工泥浆委托专门机构处理,严禁倒入河道。宁波市江东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盖章)法人代表(签字)年月日PAGE3目录TOC\o"1-1"\h\z\u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43 环境质量状况 74 评价适用标准 10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2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47 环境影响分析 15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29 结论与建议 24附图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27附图2河道标准断面图 28附图3项目环境保护目标 29附件一项目建议书批复 30表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36表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措施一览表 38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建设单位宁波市江东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宁波市江东区彩虹南路15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315000建设地点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段立项审批部门宁波市江东区发改委批准文件号东发改投[2016]41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7610防洪除涝设施管理占地面积81070m2建筑面积/绿化面积58890m2总投资(万元)1225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0.4%评价经费2.6万元开工日期2016年8月投产日期2017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后塘河原有老河道在建筑弃土堆积后严重淤积,使得周边地块的雨水排放成为影响民生的棘手问题;同时在周边新建地块开发后,沿河绿化需要与地块新建绿化相结合、地块市政雨水管道需接入本河道。因此宁波市江东区住房和建设局拟实施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项目,该项目主要对后塘河(中兴路—桑田路)南岸河道蓝线和河道南侧以及后塘河(桑田路—世纪大道)河道蓝线和河道两侧整治范围内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驳岸工程、附属设施工程等;同时,通过本工程的护岸、园林绿化等改善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本项目于2016年04月26日取得《关于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东发改投[2016]41号,见附件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该部门委托,我公司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工程建设内容与规模本工程实施范围从中兴路至世纪大道,全长约2.2公里。实施范围分为后塘河(中兴路—桑田路)南岸和后塘河(桑田路—世纪大道)两段,河道两侧范围宽度25m-50m不等,总用地面积5.55公顷。主要建设内容为:1)道路广场工程:新建自行车道6500m,新建步行道10200m,新建木栈道2915m,新建滨河广场2400m2,改造现有广场2460m2;2)桥梁工程:改造桥梁立面740m,新建景观步行桥200m;3)景观绿化工程:新建滨河绿地14700m2,改造现有绿地148000m2;4)驳岸工程:改造驳岸4080m,更新河岸护栏4080m,河道清淤16400m2;5)附属设施工程:绿地及广场景观小品、给排水、供电基础官网工程,新建构筑物及建筑约600m2。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河道标准断面图见附图2。3、施工组织1)施工交通本工程位于江东区,西起中兴路,东至世纪大道,对外交通较为方便。2)施工场地本工程两岸的道路绿化带在河道主体工程建设期间可作为施工生产临时用地。但因绿化带离河道开挖面很近,要注意不能集中堆载过高,以防塌滑。3)建材供应工程所需水泥、砂、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可由市场供应。工程场地附近无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可供开采,所需天然建筑材料均需要外购。4)水电供应A、供水:施工用水、生产用水可就近河道用水解决。为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建议施工生活用水从当地自来水管网接进或采用汽车装运至工区储水罐解决。B、供电:生活用电由附近电源接入、生产用电由专用低压输电线路接入现场,施工单位必须自备发电机备用。5)施工进度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条件、工程布置及建筑材料供应等条件,本工程施工总工期拟定为非汛期16个月,月有效施工天数为25天。4、项目占地1)永久占地本工程主要是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驳岸工程、附属设施工程等。工程永久占地主要为河道和河道两岸管理带,其中河道管理带与绿化用地共用,不计入本工程征地范围,本次工程永久占地为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占地约5.5公顷。2)临时占地工程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占地主要为施工企业、施工道路及施工开挖、堆土、弃渣场等临时用地,用地范围均在工程沿线两岸,约2000m2。因本工程所有用地已经由业主单位统一征得,故本环评不再详述。3)专项设施迁(改)建工程涉及的电力、道路、电信和给排水管线等专项设施,按原规模、原标准或恢复原功能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5、工程总投资本工程总投资为1225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主要为水土保持工程和相关临时用房的环保设施建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后塘河流速缓慢,河水虽无明显异味,但颜色呈黄绿色,并不清澈,水质需要提升改善。河道两侧绿地规划并未得到落实,且两边被其他城市区域侵占,违章建筑较多,部分区域较为破败,植被稀少,破坏了城市慢行系统和生态网络的完整性。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工程西起中兴路,东至世纪大道。具体位置见图2-1。本项目本项目图2-1本工程位置图2、气象水文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分明,气候特征是温和、湿润、多雨。4~9月主要受温暖湿润的热带或赤道海洋气团控制;11月至翌年3月主要受干冷的副极地或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区内历年平均降水量1322mm,主要为4~9月的春雨、梅雨和台风雨。多年平均气压1014.1Pa。多年平均雾日30.9天,年最多雾日55天。多年平均湿度79%,多年平均气温16.3℃。3、水文设计区沿线水系发达,天然河槽深度一般2m左右(河底标高-0.1m左右),本区地势低,排泄条件差,河水位受降水和闸门控制影响,雨季水位猛涨,枯季水位下降,平时水面平稳,几近不流。宁波市临海,江海相连。境内水系发达,平原河网密布。甬江水系是我省的八大水系之一,由其上游余姚江、奉化江在宁波三江口汇合而成,循东北方向至镇海口流入东海。甬江水系是我省的八大水系之一,由其上游余姚江、奉化江在宁波三江口汇合而成,循东北方向至镇海口流入东海。奉化江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径宁波市,在市区三江口处与姚江汇合成甬江,甬江在下游26km的镇海出海。奉化江是甬江的两大支流之一,源于四明山东麓的秀尖山,其主流为剡江,支流有鄞江、东江和县江。其干流长96.1km,集水面积196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1.96亿m3。江宽130-220m,均深5m。奉化江多年平均流量75m3/S,最大洪水量为5000m3/S,一般11、12、1、2月为枯水期,3、4、5月为平水期,6、7、8、9、10为丰水期。奉化江中下游段属潮汐河流,其多年平均一次涨潮量为789万m3,落潮量1091m3,径流量只占落潮量的5-23%,潮量比例较大。根据奉化江澄浪堰水文多年实测资料,平均高潮位1.14m,最高2.86m(黄海高程);平均低潮位-0.43m,最低-1.53m(黄海高程);平均潮差1.57m,最大3.14m。姚江发源于四明山夏家岭,全长105km,流域面积2940km2(其中向杭州湾排水面积1056km2),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0.96亿m3。姚江汇入甬江前建有大闸,以阻咸蓄淡。大闸多年平均开闸时间为700小时,占全年总时间的8%。因此,姚江基本属封闭或半封闭性河流。宁波市地处我国华北地震带与东南沿海地震带之间的过渡带内,地震活动水平较低,其特点是强度小,频率低,是相对较稳定地块。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场地土类型属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别为IV类,属于对抗震不利地段。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江东区位于宁波城市东部。建成区面积37.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2万,现有7个街道、74个社区,是宁波市中心城区之一。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0.6亿元,增长7.1%。完成财政总收入72.1亿元,增长9.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1亿元,增长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5亿元,增长17.3%。坚持招大引强选优,调整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5.9亿美元和4亿美元,引进市外内资44.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9亿元,增长13.5%。实现进出口总额66.1亿美元,增长15.4%,其中出口56.5亿美元,增长12.3%。实现工业总产值65.7亿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423.5亿元,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190元。2、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江东北路599号,规划总体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5万吨,控制用地30公顷。目前已建成一、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共计日处理能力10万吨,并于2002年7月建造了宁波市第一个中水回用系统。其中一期占地2.44公顷,1999年初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3万吨;设计工艺为传统活性污泥法。二期占地2.43公顷,日处理能力7万吨,2003年11月份通过环保验收,工艺为A—A—O法。处理后尾水排入甬江宁波三江口~外游山段,出水执行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3、项目所在地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2008年4月18日发布的《宁波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本项目属于江东区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204D02)。生态环境功能区定位为:本小区的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发展建设宁波政治文化中心、中心商贸商务区、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和宜居生态城区。地表水水质控制目标为Ⅳ类,大气环境质量控制目标为二级。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宁波市环境保护局《宁波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5年度)》,宁波市区设有8个大气常规监测点(国控点)对大气中的SO2、NO2、PM10等指标进行例行监测,2015年度监测结果统计见下表。表3-12015年宁波市大气环境监测统计结果项目SO2PM2.5NO2PM10日均值范围(μg/m³)6~573~1926~1189~278年平均值(μg/m³)15454369超标率(%)011.02.54.7由上述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SO2能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及年均值二级标准,NO2、PM10、PM2.5日均浓度部分超标,年均值均超标。2、地表水1)本项目最终纳污水体为甬江。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张鉴碶、三江口断面设有监测站位,2015年水质监测结果年均值如下:表3-22015年甬江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张鉴碶断
项目DO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最小值2.163.4120.0010.1380.26最大值10.94.612.91.3980.1950.31均值5.624.012.350.4180.170.288类别ⅢⅢⅠⅡⅢⅣ三江口断面项目DO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最小值3.24043.40.0130.140.08最大值7.585.745.71.490.1980.33均值5.164.884.220.7160.170.154类别ⅢⅣⅣⅢⅢⅢ从上表可见,甬江张鉴碶、三江口断面现状水质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2)附近内河水质根据《宁波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4年度)》,宁波市区内河水质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总体上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图3-1宁波市内河水质类别分类图及水质监测点分布图3、声环境质量现状环评期间于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监测点图见图3-1,各点位监测结果详见表3-3。4#3#2#1#4#3#2#1#图3-1项目附近噪声监测站位图表3-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单位:dBA)测点监测时间噪声值标准值是否达标1#昼间53.160达标2#昼间58.560达标3#昼间59.160达标4#昼间55.660达标根据上表可知,1#、2#、3#、4#噪声均有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及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1)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后塘河、甬江。保护级别:《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3838-2002)Ⅳ类区。2)空气环境主要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保护级别:《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3)声环境主要保护目标: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保护级别:《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具体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和和附图3。表3-4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序号敏感目标距本项目最近距离及相对位置主要影响备注1枫丹公寓0m、南侧施工机械作业,筑路材料运输产生的噪声及扬尘已建成,并投入使用2引凤花园3枫丹馨园4玫瑰花园5中山华庭6盛世东方7沧海名苑0m、北侧8世嘉和苑9第六医院0m、南侧10四明中学11春晓中学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根据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具体见下表: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m3污染物名称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依据SO20.500.150.06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0.200.080.04PM10/0.150.07PM2.5/0.0750.0352、地表水: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域标准。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除外)名称pHBOD5CODcr石油类DO氨氮Ⅳ类标准6~9≤6≤30≤0.5≥3≤1.53、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昼间Leq60dB(A),夜间Leq50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表4-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执行标准SO2550mg/m30.4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NOX240mg/m30.12mg/m3颗粒物120mg/m31.0mg/m32、废水施工期废水纳管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三级标准,废水最终由江东北区污水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甬江。具体见下表4-4和表4-5。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纳管标准限值备注1pH6~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2CODCr(mg/l)5003NH3-N(mg/l)354BOD5(mg/l)3005SS(mg/l)4006LAS(mg/l)207石油类(mg/l)20表4-5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名称PHBOD5(mg/l)CODCr(mg/l)氨氮(mg/l)SS(mg/l)LAS(mg/l)石油类(mg/l)一级A标准限值6~910505100.513、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标准(GB12523-2011),见表4-6。表4-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LAeqdBA昼间(dBA)夜间(dBA)7055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为河道整治项目,无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工程施工程序大致如下:首先进行施工准备、然后设置围堰,然后对河道两岸的道路、桥梁、景观绿化、驳岸以及附属设施进行施工,完成施工后撤除河道两边的围堰,土方回填、植被护坡。主要污染工序:1、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气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机械排放废气、堆场和车辆行驶扬尘会产生大量扬尘污染。根据对于水利工程各类施工活动的调查,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是本工程施工期最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另外,施工车辆运行过程中将产生NOx、CO废气。2)废水(1)施工期生活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照本地施工生活污水发生量约100L/人•d计,施工人员集中数量约在100人左右,实际施工日为6×25=150d,则本项目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0m3/d,共产生1500m3的废水量。生活污水浓度CODCr500mg/L、BOD5200mg/L、氨氮45mg/L、SS220mg/L。(2)施工期施工废水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运输车辆冲洗产生废水,废水量约2m3/d,SS浓度一般在2000mg/L,且含少量油类污染物,施工期预计产生300m3。根据河道施工经验,施工废水主要产生于混凝土浇筑和料罐冲洗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部分混凝土养护用水,按每立方米混凝土施工用水0.1m3计,项目施工用水总量约300m3。项目施工采用先围堰水泵抽水,然后再用挖掘机挖掘的方式。在水泵抽水前期的悬浮物浓度较低,而后期的悬浮物浓度较高,一般河道工程围堰排水SS约在400~20000mg/L之间,如直接排入下游河道,会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并易导致河道淤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不得随意排放,施工期建设好临时废水处理设施,并利用周边已有公共生活设施。3)噪声施工期主要噪声源为运输车辆交通噪声和工程机械噪声等,常用施工机械噪声见表5-1。表5-1常用施工机械噪声值单位:dAB机械类型测点与机械距离最大声级机械类型测点与机械距离最大声级推土机5m86混凝土拌和机5m74装载机5m90挖掘机5m84平地机5m90项目施工阶段作业噪声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规范要求。据计算,切割机昼间达标最大距离需70.6m;其次为电锯,需44.7m,其它施工机械一般小于35m距离。4)固废(1)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人•日计,施工人员集中数量约在100人左右,则产生量为7.5t。2)施工弃土工程施工固废主要为弃土弃渣和回填以及钻孔泥浆等。施工泥浆需委托专门机构处理,严禁倒入河道,增加河道淤积,影响泄洪能力。根据设计单位建议,施工时间应定在非汛期时间,因汛期造成的水土流失或者建筑材料污染本环评不再考虑。5)生态环境本工程用地区域代表性陆地环境为平地,由于清除现场,土石方开挖、填筑、机械碾压等施工活动,破坏施工区域原有地貌和植被,导致地表裸露;扰表土结构造成土壤抗蚀能力下降,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加大水土流失量,严重时会侵入河道,对河道排涝带来不利影响。2、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本工程的实施,强化了周边市政配套,解决了周边学校、民宅、商业区的排水问题。项目实施后,通过河道两岸排水规划,控制河道污染源的排放,将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道的水生生态环境和水质。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内容类型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二方面:一是施工期复耕工作完成以前的临时占地,由于地表原有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会有所加剧;二是工程弃土堆放区的处置不当,使可冲刷地表面增加,水土流失也可能加剧。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主要区域围堰、抽排水、土石方开挖、打桩、抛石、回填、植被护坡等。1、空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阶段,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车辆行驶扬尘、施工工地、堆场扬尘和搅拌扬尘。1)施工机械废气施工机械驱动动力—柴油机排放废气,具有排放量小、间歇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2)车辆行驶扬尘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以下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行驶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7-1为一辆10t自卸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条件下,产生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车速条件下,路面尘土量越大,扬尘越大。因此,限制施工车辆速度和保持路面清洁是减小扬尘的有效手段。表7-1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粉尘量车速0.1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0kg/m25km/h0.05110.08590.11640.14440.17070.287110km/h0.10210.17170.23280.28880.34140.574215km/h0.15320.25760.34910.43320.51210.861325km/h0.25530.42930.58190.7220.85361.4355由表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在同样车速条件下,路面尘土量越大,扬尘越大。同时,根据运输道路洒水试验资料见表7-2,当洒水频率为4次/天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内。表7-2施工阶段采用洒水车降尘试验结果距路边距离(m)52050100TSP浓度不洒水10.142.811.150.86(mg/m3)洒水2.011.40.680.6要求项目方加强管理,杜绝运输车辆超载,并采取遮盖措施减少沿途抛洒,车辆出施工区前应清理轮胎和车身泥土;在河道施工过程中,应对运输车辆限重、限速,并安排专人对运输道路进行清扫,在干燥大风季节施工时,应视需要对敏感路段增加清扫次数或洒水(4~5次/天),可使扬尘产生量减少70%左右,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3)堆场扬尘河道施工阶段扬尘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由于施工需要,一些建筑材料和开挖的土石方需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及有风的情况下,会产生扬尘,其扬尘量可按堆场起尘的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起尘量,kg/t•a;V50—距地面50m风速,m/s;V0—起尘风速,m/s;W—尘粒的含水率,%。起尘风速与粒径和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小露天堆场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粉尘在空气中的扩散稀散和沉降速度也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不同粒径的沉降速度见表7-3。以沙尘土为例,当粒径为250微米时,沉降速度为1.005m/s,随粒径增大其沉降速度迅速增大,当尘粒大于250微米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因此,施工现场应实行严格管理,各类物料分类统一专地堆放,散装水泥设置密闭水泥罐储存;在干燥或大风天气,安排专人对砂土临时堆场洒水降尘,保持堆料适当湿度;大风天气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散料建材堆场采取遮盖措施,缓解堆场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表7-3不同粒径尘粒的沉降速度粉尘粒径(μm)10203040506070沉降速度(m/s)0.0030.0120.0270.0480.0750.1080.147粉尘粒径(μm)8090100150200250350沉降速度(m/s)0.1580.170.1820.2390.8041.0051.8294)搅拌扬尘根据施工灰土搅拌现场的扬尘监测资料作类比分析,拌和机下风向5m处TSP小时浓度为8.10mg/m3;相距100m处TSP小时浓度为1.65mg/m3;相距150m已基本无影响。因此,为减小工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采取以下减缓影响的措施:(1)工程施工中物料应尽量采用商购拌和料,现场设置的储料场、拌和机应设于空旷的地方,远离集中居住区等环境敏感目标50~100m以外(工程区附近为安置房建筑区);储料场、施工材料临时便道应采取定时洒水降尘措施。(2)运输粉性材料(如水泥、石灰、粉煤灰等)要采取包封措施,物料运输严禁超载,散装物料应低于车厢挡板,并覆盖篷布,防止沿途漏撒现象,对于村域道路范围内洒落的物料应由施工单位安排专人采用洒水和清扫等措施,抑止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扬尘的产生。(3)临时性堆场应及时在其表层覆盖熟土或遮盖物,防止水土流失和减少粉尘污染扩散。(4)控制施工运输车辆车速和避免超载,减小道路二次扬尘。(5)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统一堆放水泥和沙石料,其中散装水泥应设置盖棚。沙石筛料及水泥拆包应在避风处进行。扬尘较重的场所,应经常喷水抑尘或在四周设挡风设施。(6)为防止污染的事故发生,应切实做好防治措施,强调文明施工,加强环保管理要求,制订工作责任制,并服从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5)臭气另外,在河道修整和运输时,修整淤泥有臭味气体散发于大气中,运输经沿线居民可能会闻到臭味。但由于施工期臭气量不大,易于被大气扩散稀释,且施工时间不长,因此臭气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是不大的。2、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的雨污水、施工泥浆水以及施工机械清洗对水环境的影响。1)生活污水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约1500m3,日均10m3/d,生活污水浓度CODCr500mg/L、BOD5200mg/L、氨氮45mg/L、SS22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经江东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放,对项目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2)施工场地雨污水施工期间,工程所在位置区域雨水冲刷地面造成的初期雨污水如无法收集而直接排入本工程施工的河道内,该股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可达20000mg/L,且打桩施工时扰动水体底泥,会造成周围局部水体悬浮物和浑浊度增加。该部分污水应与机械清洗废水一同处理,土质沉淀干化池规模和位置依据汇水面积大小和施工点地貌地形而定,必要时干化池出水一侧应有土工布围栏。3)施工污水混凝土拌和机冲洗废水应就近收集后回用于拌和生产用水,不得直接排放。工程施工采用先围堰水泵抽水,然后再用挖掘机挖掘的方式,在水泵抽水前期的悬浮物浓度较低,而后期的悬浮物浓度较高,一般河道工程围堰排水悬浮物浓度约在400~20000mg/L之间,可将前期抽取的河水直接排至堰下河道,后期围堰排水因悬浮物浓度较高,应经沉淀池沉淀后汇同机械清洗废水一起处理。4)机械清洗污水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运输车辆冲洗产生废水量约2m3/d,SS浓度一般在2000mg/L,且含少量油类污染物。直接排放将造成河道混浊且形成水面油膜。要求将上述车辆、机械冲洗安排在施工营地定点区域,地面设置硬化防渗地坪并四周设置集水沟和隔油沉淀池,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后排入临时土质沉淀干化池,自然干化后就地填埋。3、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机械中除各种运输车辆外,一般可视作固定声源。表7-4给出了各种施工机械噪声的实测值。表7-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声级机械类型测点与机械距离最大声级机械类型测点与机械距离最大声级推土机5m86混凝土拌和机5m74装载机5m90挖掘机5m84平地机5m90将施工机械噪声作点声源处理,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施工机械噪声预测模式如下:施工期预测模式采用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噪声传播模式:式中:LA—距离声源R米远处预测点的传播声压级,dBA;LW—声源声功率级,dBA;K—几何发散系数,当传播空间为半自由场取8,全自由场时取11;AC—噪声传播途中各种遮挡作用造成的声级衰减量,dBA;R——预测点距声源的直线距离,m。根据GB12523-90的规定,经计算,各种施工机械达到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所需的衰减距离分别列于表7-5。表7-5各种施工机械的施工场界噪声达标的衰减距离序号机械类型达标所需衰减距离(m)昼间夜间1推土机17.71772装载机282813平地机282814挖掘机14.11405拌和机7.944.6昼间各种施工机械噪声达标距离在8~28m之间,夜间禁止施工。工程施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影响就会消失。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施工弃土和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工程施工作业涉及临时道路修筑、材料运输、绿化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混凝土、土石方等。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如石块、水泥、钢筋等可回收部分应尽量回收利用。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量约7.5t,可在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收集桶避雨暂存,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经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施工用水,施工泥浆需委托专门机构处理,严禁倒入河道,增加河道淤积,影响泄洪。经上述措施综合处理后,项目施工期固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水土流失对土壤肥力及林草生长影响分析施工阶段土石方开挖过程中尽量将表层土壤收集堆层,以作以后本地块内绿化用土,同时建议采用乔、灌、草立体绿化方案增加项目周边植被覆盖,控制地表径流,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2)水土流失对生态及景观影响分析施工阶段宜实行封闭作业,设置封闭围墙以防止施工阶段沙石土方外泄、扬尘漫天、道路泥泞等不良的生态景观影响。(3)水土流失对水域水质及河道行洪影响分析避免雨水冲刷后土石淤塞河道,污染水体,施工场地内应设临时排水沟,主要沿泵站单侧或两侧布设,同时连接基坑四周截水沟,出口处接沉沙池。(4)水土流失对边坡及水平挖面影响分析①对防洪堤、开挖面等边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挡墙、喷浆锚固、浆砌石护坡等工程防护或草皮、混凝土格栅植草、种植攀援植物或喷洒草籽等对边坡进行植物护坡,并结合城镇绿化美化,减轻边坡风化、冲刷。②水平开挖面及时采取铺砖石、混凝土、草皮、花台等措施予以覆盖。综上所述,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属于暂时性影响,只要施工单位能够落实上述环保措施,其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3)环境卫生的管理,增强个人卫生及防病治病的意识;坚持灭鼠、灭蚊工作,并加强人群流动及流动人员的检测。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对营运期主要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等,其防治措施为:本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回填土的临时堆置和工程弃土、拆除废方等。在工程施工结束后的运行初期,也将有一定的水土流失发生。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直接影响区为宝庆寺安置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共分三个区:Ⅰ区河道两侧绿化带防治区、;Ⅱ区、堆土场防治区;Ⅲ区、其它防治区。1、Ⅰ区——河道两侧绿化带防治区加强行洪带一侧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减少水土流失。加强坡面上的绿化工程的施工后期的养护。2、Ⅱ区——堆土场防治区1)淤泥防护措施在临时占地设置排泥场,排泥场四周筑土方围堰,围堰顶部和外侧边坡撒播草籽,约半年后,对排泥场进行整地。2)废弃干土方的防护措施废弃干土方堆放位置外侧修筑干砌石挡墙。顶部进行平整、复垦。堆体斜坡上撒播草籽和种植灌木3、Ⅲ区——其它防治区、1)施工临时占地在建筑过程中应不损坏周围的植被、绿化等,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结束后交还当地使用。2)回填土方临时堆场就近集中设置在河道两侧临时占地范围内,地势较低则采用填土草包作临时围护,草包外侧开挖简易排水沟。环境效益分析本工程具有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景观等多项功能,建成后有较显著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本工程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显著有利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本工程的实施提高了防洪能力,提高了河道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江东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其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项目施工期间,生态环境可能较差,但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总之,本工程的建设,有利影响占主导,不利影响为次要的、局部的、暂时的,且不利影响可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减免或改善。本工程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景观绿化工程、驳岸工程、附属设施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河网水环境的容量,改善了河网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从而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而且这种效益难以用金钱准确估量。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内容类型内容类型1、工程的生态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期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由于地表原有植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将会加剧;如果工程弃土堆放区的处置不当,使可冲刷地表面增加,水土流失也可能加剧。2)施工期间因抽水、开挖、桩基、回填等工序造成水生生物的扰动,破坏施工河段的水生植物群落,影响植食性水生动物的觅食。3)施工期由于人员集中,生活环境差,流动性大,可能造成此类疾病的传播。应加强饮用水源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增强个人卫生及防病治病的意识;坚持灭鼠、灭蚊工作,并加强人群流动及流动人员的检测。2、工程的生态正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程的实施提高了防洪能力,提高了河道的水环境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江东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河网水环境的容量,改善了河网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从而产生很大的环境效益。结论与建议结论:1、项目概况经宁波市江东区发展和改革局同意宁波市江东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后塘河(中兴路-世纪大道)整治工程。本工程总投资12257万元,实施范围从中兴路至世纪大道,全长约2.2公里。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1)项目所处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监测表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均符合二级标准。2)本项目周围河流为后塘河,属余甬江水系,为Ⅳ类水环境功能区。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附近地表水三江口断面水质现状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要求。3)环评期间于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2#、3#、4#噪声均有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5-2012)2类标准。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阶段,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车辆行驶扬尘、施工工地、堆场扬尘和搅拌扬尘。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污染,具体的措施主要有:①储料场、灰土拌合站应设于空旷的地方。②运输粉性材料要采取包封措施,弃土装车时应控制车内弃土低于车厢清扫等措施,抑止施工场地、施工道路扬尘的产生。建议每天洒水4~5次。2)废水施工期项目对地表水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场地的雨污水、施工泥浆水以及施工机械漏油对水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污染,具体的措施主要有:①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经宁波北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放。②车辆、机械冲洗安排在施工营地定点区域,地面设置硬化防渗地坪并四周设置集水沟和隔油沉淀池,将冲洗废水经隔油池后纳入土质沉淀干化池,自然干化后就地填埋。③设置临时围堰拦挡,将钻孔泥浆水收集后,同其他施工污水一同处理。3)噪声本工程施工时各种施工机械噪声往往具有流动性、暂时性,一般昼间达标距离在8~28m以内,夜间禁止施工。工程施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影响即可消失,对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4)固体废弃物项目施工期固废主要包括施工弃土和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污染,具体的措施主要有:①施工营地设置垃圾收集桶避雨暂存,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②施工弃土和施工方协商后另行处理。③施工泥浆需委托专门机构处理,严禁倒入河道。4、营运期本工程实施后,提高了江东地区内河网的排涝和调蓄能力,汛期可调节河道径流量的大小,削减汛期径流峰值,改善径流的时空分布,减轻河网周围的防汛和防洪压力,保证周围用地安全。通过河道两岸排水规划,控制河道污染源的排放,将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河道的水生生态环境和水质,提升河道景观。5、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1)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宁波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本工程位于“江东区城市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3-10204D02),属于优化准入区。该区域生态环境功能定位为发展建设宁波政治文化中心、中心商贸商务区、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区和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和宜居生态城区。按照功能定位,禁止审批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本)中规定的限制类和《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发展目录(第一批)》中规定的禁止类和限制类建设项目。本工程未列入产业政策的禁止类和限制类,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2)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本工程营运过程无污染物产生,故无需进行区域替代削减。3)造成的环境影响应当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本工程营运期不产生污染物,不会改变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要求;仅有施工期少量废气和噪声,且项目周边已完成征地,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甚微。4)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纳污水域属于Ⅳ类水域,符合相关的主体功能区划。本工程未列入产业政策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符合相关政策。总结论:本项目如能切实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并严格执行“三同时”,加强环境管理工作,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做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本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位置本项目位置附图1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2河道现状典型断面(部分)中山华庭盛世东方春晓中学世嘉和苑沧海名苑玫瑰花园第六医院枫丹馨园引凤花园枫丹公寓本项目四明中学中山华庭盛世东方春晓中学世嘉和苑沧海名苑玫瑰花园第六医院枫丹馨园引凤花园枫丹公寓本项目四明中学附图3项目环境保护目标PAGE38附件一项目建议书批复
镇(街道)环保意见:(公章)经办人(签字):年月日镇(街道)城建规划部门意见:(公章)经办人(签字):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纵隔占位影像诊断
- 工厂承包货柜方案简单
- 原料检验面试题及答案
-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与流程
- 脑卒中康复面试题及答案
- 货物类投标技术方案
- 首都机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构对外宣传方案模板
- 小儿结核病护理
- 酒店培训内容课件
- 奉贤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测试附有答案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扶贫农产品购销合同协议(农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GB/T 13451.2-199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山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 班长述职ppt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