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吉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得以ydn()续的主要手段。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悠
久岁月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从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行书,汉字的形体虽多有变异,但又一脉相承,忠实地记录了光辉中华文明的历程。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
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
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
比如“仁”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其形体都作“二人”会意,表明古人心目中的“人”,不是孤立存
在,而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关系,做人的根本在于“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其
他如孝、悌、忠、恕、义等等,都是由“仁”简()生出来的。“仁”的基本含义是人与人相亲相爱。
“仁”是发自内心的友好,与人为善,是从我做起L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一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ydn续
②简__________生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2分)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两个引号的用法分别是(2分)
A.特定称谓引用
B.强调引用
C.强调特殊含义
D.引用引用
(4)下列短语结构形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历史印记
B.一脉相承
C.孤立存在
D.社会关系
2.(7分)根据文段内容理解,在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国家的英雄豪杰,他们把“哭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自己的座
1
右铭:在生活中他们保持初心,不被外部条件威逼利诱,做到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
①,";饱受苦难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②
“,”来抒发他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③“,”表达报国建功的雄心;文天祥面对
国势不可挽,厄运不可逆的现实,在《过零丁洋》中写下④“人生自古谁死?",正是视
死如归的凛然大义。
二、阅读(4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恸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丙】
与人书(六)①
顾炎武
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十居七八。赤豹②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③之叹乎?昔在
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复节日:“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④,未尝一日
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己。
【注释】①选自《亭林文集》。《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札。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
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2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淫慢则不能功精
②复节目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穷”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穹冬烈风/悲守方庐
B.以考以老/所识考乏者得我与
C.欲全其林/蝉则千转不学
D.君子固初方则独善其身
(3)对甲乙丙三篇文章关键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的翻译是:(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吃两次,没有
新鲜肥美的食物来享用。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的翻译是:一年的时光疾驰而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枯叶纷
纷掉落。
C.“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的翻译是:(赤豹)过去在泽州时,曾经读了一首拙劣的诗,深有
感悟。
D.“未尝一日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的翻译是:从未有一天忘记天下大事。所以君子学
习,直到死了才会停下来。
(4)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赤豹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之叹乎
(5)甲乙丙三篇文章主旨都是劝学,其劝说方式各有特点,请完成下列表格。(6分)
篇目名劝说对象劝说目的劝说方法学以致用
《送东阳马①—希望马生勤奋刻苦、专心致③—一中考在即,你的同学小敏
生序》志,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如
《诫子书》父对子希望儿子修身养性、立志勤晓之以理,果对其劝勉慰藉,根据表
学、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动之以惰格选用哪种劝说方法最
恰当?为什么?⑤_____
《与人书》写给朋友②______④__—___
4.(8分)阅读《雷电与植物》,完成小题。
雷电与植物
黄登
3
①你有没有注意到,雷雨过后的植物会生长得更快,而且看上去会更新鲜、更明亮、更翠绿?这是什
么原因呢?有人认为是植物获得了充沛的雨水,有人觉得是雨后的温度更适合植物生长,还有人说这得益
于空气湿度的增加。的确,这些因素都能促进植物快速生长,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
就是雷电的作用。
②众所周知,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生产自己的粮食”的。但实际上,这个“生产”过程会受到一
些营养元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植物来说,最重要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而雷电就是通过增加
氮的供应量帮助植物生长的。
③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但对大多数植物来说,这些氮是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植物主
要是以硝酸盐的形式吸收并利用氮元素的,这个过程发生在土壤中。
④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⑤我们知道,雷电具有巨大的能量。当雷击发生时,部分能量会击中大气中的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
组成),从而打破氮分子的强键,使两个氮原子分离。分离后的氮原子会迅速与大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含
氮的氧化物。雨水通常是与雷电一起出现的,这些含氮氧化物会溶于雨水,生成硝酸根及亚硝酸根,并以
雨滴的形式落到地上,然后再以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渗入土壤。
⑥这个转化过程被称为“氮的固定”。雷电越多,硝酸根离子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土壤里的硝酸盐越
多。土壤中的这种“肥料”多了,相当于植物吃的“食物”也就多了。如此一来,植物就可以“敞开吃”
T»因此,雷雨过后,它们看起来也会更加旺盛。据估计,每年因雷电而落到地面上的氮约有4亿吨,一
次大的雷雨,就可以制造出约4—5万吨氮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电是植物的“氮肥工厂”。
⑦除了会给植物“施肥”,雷电还对植物的生长有其它帮助作用。
⑧它可以帮助有些植物“消灭”竞争对手。我们知道,雷电会引发火灾,而火可以清除干枯的灌木,
为新植物的生长“铺路”。有些树木,比如红杉,就以抗火著称。大火燃烧起来时,它们可以凭借自身厚
厚的树皮免受伤害,继续生长,而其竞争对手却在火海中丧生。
⑨雷电还可以为植物做“保健”。实验证明,雷电轰鸣所产生的能量中,部分电磁能能够转变为机械
能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振动,这就如同给植物做“按摩”一样,能使植物茁壮成长。同时,空气中的一些细
菌和病毒也会在电闪雷鸣中丧生,这就大大减少了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结构图。(2分)
4
与氧
注公
汩口
①.
②.
③.
(2)上文的语言准确又不失生动,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分析这一特点。(3分)
(3)请结合上文的相关内容,对下面材料中“牧草却出奇的茂盛”这一谜团作出解释。(3分)
【材料】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区,有一条神秘而恐怖的山谷,人称“魔鬼谷”。一遇天气骤变,那里常
常电闪雷鸣,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误入其中的人畜常遭雷击而亡。多少年来,有个谜团一直令人费解:
为什么这个牲畜的“坟场”里,牧草却出奇的茂盛?
5.(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鸟和冰山
曹文轩
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海上有一
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
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
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
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
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
能飞上天空,它牵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
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
南方飘去?“
5
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
“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暖,你会融化的!“
“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
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替叹着:“真漂亮!
a
有人发现了冰山飘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情:“它在向南漂去,这样,用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
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
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都在不住地融化。
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
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
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
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想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
经没有一丝力气。
“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
不起来。
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
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
点一点地恢复。
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去吧!”
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漩涡,困住了它。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大鸟
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
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
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
(选自曹文轩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
6
(1)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
(2分)
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4分)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3)“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
析这样写的妙处。(3分)
(4)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4分)
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
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
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
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
6.(7分)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甲】
“你洗洗!先不用说什么辞工。不是你的错儿,放石头就应当放个红灯。算了吧,洗洗,上点药。”“是
呀,先生,”高妈又想起话来,“祥子是磨不开;本来吗,把先生摔得这个样!可是,先生既说不是你的错
儿,你也甭再别扭啦!瞧他这样,身大力不亏的,还和小孩一样呢,倒是真着急!太太您说一句话,叫他
放心吧!”
(节选自《骆驼祥子》)
【乙】
尼摩艇长仍旧在静静地思索着,一动不动。不难看出,他脑子里刚刚闪过一个念头,但他仿佛在想法
把它驱开,他在自己否定自己的那个想法。最后,他终于开口了。
“沸腾的开水!”他自言自语说。
“沸腾的开水?”我大声重复道。
“是的,先生。我们被困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狭窄的空间里,如果让‘鹦鹉螺’号上的水泵不停地往
外喷出沸腾的开水的话,难道不会提高水的温度,延缓海水结冰的速度吗?”
“应该试一试。”我坚决赞同道。
“那我们就试试吧,教授先生。”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1)【甲】文中,祥子向谁辞工?为什么要辞工?(2分)
7
(2)【乙】“我们被困在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狭窄的空间里”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3)阅读选段,遭遇挫折时祥子和船长的反应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多选)
7.(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一文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B.《西游记》中悟空第一次离开取经队伍时“将身一纵”,说走就走;第二次离开取经队伍时变出分身
围拜唐僧,体现了悟空由无所畏惧到求经心切的成长变化。
C.《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但有点变态,敢于追求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她难产而
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D.儒勒•凡尔纳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书中很多独具特色的幻想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
E.《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第三次悟空在托塔天王和天兵天将的帮助下,降服牛魔王才借
到芭蕉扇。
三、综合实践(10分)
8.(10分)请你参加以“致我们难忘的初中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文集】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学校准备把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做成文集。下图是文集
编委会给出的构思框架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将其转换成一段说明性文字。(3分)
(2)【活动二:题名】文集取名为“岁月如歌”。假如你要代表编委会去请教书法张老师帮忙题写书名,
见到张老师,你准备怎么说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3)【活动三:节目】下面是2024届毕业生晚会的节目单,请你按照由“序曲”到“尾声”的主题格
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空白处的板块主题。(4分)
节目单序曲•忆往昔: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
第一章•①:相声《家访》;舞蹈《老师•妈妈》;合唱《每当
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8
第二章•②__________:诗朗诵《青春》;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歌曲《舞
动青春》
尾声•展未来:舞蹈《让梦飞起来》;朗诵《少年中国说》;演讲《我们的
时代》
四、作文(50分)
9.(50分)作文。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
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
请你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选;(2)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
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10.作文。
阅读下面对“奔赴”二字的解读材料,以《奔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奔,《说文解字》:“奔”,走也。”有“快跑”之意。可以组词“奔向”,迅速有力地奔跑前行。引申为
追逐、接近、朝向、为某种目的赶忙去做等。
赴,本义指“趋走、前往。”一是急速义;一是往义,进而引申奔赴、投身、举身投入、跳入义……
可以组词“全力以赴”“赴汤蹈火”“舍身赴死”等。
要求:(1)立意自选;(2)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
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9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得以yan()续的主要手段。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悠
久岁月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从图画文字,再到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
行书,汉字的形体虽多有变异,但又一脉相承,忠实地记录了光辉中华文明的历程。从汉字字形所承载的
文化信息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创造文字的智慧,观察到古代中国人在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审美观
念与思想情趣诸方面留下的历史印记。
比如.“仁”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其形体都作“二人”会意,表明古人心目中的“人”,不是孤立存
在,而是一种人与人相互交往的社会关系,做人的根本在于“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其
他如孝、悌、忠、恕、义等等,都是由“仁”年()生出来的。“仁”的基本含义是人与人相亲相爱。
“仁”是发自内心的友好,与人为善,是从我做起;…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yan延续
②同亍yin生
(2)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光辉的历程。
(3)画波浪线的句子中两个引号的用法分别是B
A.特定称谓引用
B.强调引用
C.强调特殊含义
D.引用引用
(4)下列短语结构形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B
A.历史印记
B.一脉相承
C.孤立存在
D.社会关系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10
①“ydn续”应写作:延续。
②“衍生”的“衍”应读作“ydn”。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原句“忠实地记录了光辉中华文明的历程”中,“光辉”一词的位置不当,它
应该修饰“历程”而不是“中华文明”。因此,修改后的句子应为“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光辉的历程”。
(3)本题考查引号的用法。第一个引号内的“仁”字,在这里被特别强调,以突出其重要性,因此是
强调的用法。第二个引号内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引用孔子
的原话,因此是引用的用法。
故选:Bo
(4)本题考查短语结构类型。
A.历史印记: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历史”和中心语“印记”组成。
B.一脉相承:主谓短语,由主语“一脉”和谓语“相承”组成,与其他三项的偏正结构不同。
C.孤立存在: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孤立”和中心语“存在”组成。
D.社会关系:偏正短语,由修饰语“社会”和中心语“关系”组成。
故选:Bo
【解答】答案:
(1)延yan
(2)忠实地记录了中华文明光辉的历程。
(3)B
(4)B
【点评】根据拼音写汉字,主要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积累量。先进行正确拼读,然后搜索对应字
词书写,不仅要写准确,还要写得规范、工整、漂亮。
2.(7分)根据文段内容理解,在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乏心系国家的英雄豪杰,他们把“哭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自己的座
右铭:在生活中他们保持初心,不被外部条件威逼利诱,做到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①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饱受苦难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
寒士俱欢颜”来抒发他推己及人的济世情怀;壮志难酬的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以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报国建功的雄心;文天祥面对国势不可挽,厄
运不可逆的现实,在《过零丁洋》中写下④“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视死如归的凛
然大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
11
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厦”的书写)
(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
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45分)
3.(15分)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锻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
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丙】
与人书(六)①
顾炎武
12
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十居七八。赤豹②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③之叹乎?昔在
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复节日:“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④,未尝一日
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注释】①选自《亭林文集》。《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札。
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
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②复节目写信
(2)下列选项中的“穷”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B
A.方冬烈风/悲守方庐
B.以方以老/所识穿乏者得我与
C.欲方其林/蝉则千转不会
D.君子固初等则独善其身
(3)对甲乙丙三篇文章关键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
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的翻译是:(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吃两次,没有
新鲜肥美的食物来享用。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的翻译是:一年的时光疾驰而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枯叶纷
纷掉落。
C.“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的翻译是:(赤豹)过去在泽州时,曾经读了一首拙劣的诗,深有
感悟。
D.“未尝一日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己。”的翻译是:从未有一天忘记天下大事。所以君子学
习,直到死了才会停下来。
(4)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赤豹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之叹乎
(5)甲乙丙三篇文章主旨都是劝学,其劝说方式各有特点,请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名劝说对象劝说目的劝说方法学以致用
《送东阳马①前辈希望马生勤奋刻苦、专心致③现身说中考在即,你的同学小敏
生序》对后辈志,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法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如
13
《诫子书》父对子希望儿子修身养性、立志勤晓之以理,果对其劝勉慰藉,根据表
学、珍惜时光,有所作为。动之以惰格选用哪种劝说方法最
《与人书》写给朋友②劝说朋友终身学习(年④用孔子恰当?为什么?⑤用
龄大了也要学习、活到老学晚年不忘学《与人书》中的劝说方法
到老等)习的例子来(或用名人名言、名人故
劝说(用孔事等)。因为劝说对象是
子的话劝同学,平辈,用一些名人
说)_事例更有说服力。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跋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
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
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
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
穿的享受不如人家。
【乙】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
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
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
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
舍,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呢!
【丙】
有生以来所认识了解的朋友,因为贫穷或以为自己衰老而渐渐丧失志气的人,十个人中就有八九个。
史可程是一位君子,长时间居住在江东,有没有丧失志气的感叹呢?过去在泽州的时候,得到我的一首诗,
读后深有感触,于是给我回信说:“年纪大了就要休息了,能没有倦怠吗?”这句话说得不对。孔子曾经
说过“回去吧回去吧",他没曾有一天忘记天下大事。所以君子的学习,直到死了才会停下来。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
14
①句意: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励:振奋
②句意:回信说。书:写信。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极/贫穷;
B.相同,贫穷/贫穷;
C.不同,走到尽头/停止;
D.相同,贫穷/不得志。
故选:Bo
(3)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A.有误,“店主人每天吃两次”错误,应翻译为“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食,供养,给……吃;
B.有误,“遂成枯落”错误,应翻译为“于是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C.有误,”曾经读了一首拙劣的诗”错误,“拙诗”,史可程读的是顾炎武的诗,这里是顾炎武自谦的说
法;
D.正确。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句意:史可程是一位君子,长时间居住在江东,有没有丧失志气的感叹呢?
停顿为:赤豹/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之叹乎?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
①③《送东阳马生序》劝说对象是宋濂劝说东阳马生,是前辈对后辈。劝说方法现身说法,以自己当年
求学的勤且艰劝说马生努力学习。
②④《与人书》“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句意:所以君子的学习,直到死了才会停下来。所以劝说目
的是劝说朋友终身学习(年龄大了也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等。文章用孔子晚年不忘学习的例子来劝说
(用孔子的话劝说)。
⑤首先明确方法,然后解释。解释中有劝说对象的分析,这种方法的效果。示例:用《与人书》中的劝
说方法(或用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因为劝说对象是同学,平辈,用一些名人事例更有说服力。
答案:
(1)振奋写信
(2)B
(3)D
(4)赤豹/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之叹乎?
15
(5)①前辈对后辈;②劝说朋友终身学习(年龄大了也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等);③现身说法;④用
孔子晚年不忘学习的例子来劝说(用孔子的话劝说)
⑤用《与人书》中的劝说方法(或用名人名言、名人故事等)。因为劝说对象是同学,平辈,用一些名
人事例更有说服力。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8分)阅读《雷电与植物》,完成小题。
雷电与植物
黄登
①你有没有注意到,雷雨过后的植物会生长得更快,而且看上去会更新鲜、更明亮、更翠绿?这是什
么原因呢?有人认为是植物获得了充沛的雨水,有人觉得是雨后的温度更适合植物生长,还有人说这得益
于空气湿度的增加。的确,这些因素都能促进植物快速生长,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
就是雷电的作用。
②众所周知,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来“生产自己的粮食”的。但实际上,这个“生产”过程会受到一
些营养元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植物来说,最重要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而雷电就是通过增加
氮的供应量帮助植物生长的。
③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但对大多数植物来说,这些氮是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的。植物主
要是以硝酸盐的形式吸收并利用氮元素的,这个过程发生在土壤中。
④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呢?
⑤我们知道,雷电具有巨大的能量。当雷击发生时,部分能量会击中大气中的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
组成),从而打破氮分子的强键,使两个氮原子分离。分离后的氮原子会迅速与大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含
氮的氧化物。雨水通常是与雷电一起出现的,这些含氮氧化物会溶于雨水,生成硝酸根及亚硝酸根,并以
雨滴的形式落到地上,然后再以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渗入土壤。
⑥这个转化过程被称为“氮的固定”。雷电越多,硝酸根离子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土壤里的硝酸盐越
多。土壤中的这种“肥料”多了,相当于植物吃的“食物”也就多了。如此一来,植物就可以“敞开吃”
了。因此,雷雨过后,它们看起来也会更加旺盛。据估计,每年因雷电而落到地面上的氮约有4亿吨,一
次大的雷雨,就可以制造出约4—5万吨氮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电是植物的“氮肥工厂”。
16
⑦除了会给植物“施肥”,雷电还对植物的生长有其它帮助作用。
⑧它可以帮助有些植物“消灭”竞争对手。我们知道,雷电会引发火灾,而火可以清除干枯的灌木,
为新植物的生长“铺路”。有些树木,比如红杉,就以抗火著称。大火燃烧起来时,它们可以凭借自身厚
厚的树皮免受伤害,继续生长,而其竞争对手却在火海中丧生。
⑨雷电还可以为植物做“保健”。实验证明,雷电轰鸣所产生的能量中,部分电磁能能够转变为机械
能从而引起植物细胞振动,这就如同给植物做“按摩”一样,能使植物茁壮成长。同时,空气中的一些细
菌和病毒也会在电闪雷鸣中丧生,这就大大减少了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摘自《大科技•科学之谜》,有删改)
(1)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结构图。
①给植物“施肥”。
②为植物做“保健”。
③被雷电击中。
④含氮的氧化物。
(2)上文的语言准确又不失生动,请结合文中画线句分析这一特点。
(3)请结合上文的相关内容,对下面材料中“牧草却出奇的茂盛”这一谜团作出解释。
【材料】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的昆仑山区,有一条神秘而恐怖的山谷,人称“魔鬼谷”。一遇天气骤变,那里常
常电闪雷鸣,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误入其中的人畜常遭雷击而亡。多少年来,有个谜团一直令人费解:
为什么这个牲畜的“坟场”里,牧草却出奇的茂盛?
【分析】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开篇描写雷雨过后植物生长更快更茂盛的自然现象,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雷电的作用。接着说明了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空气中由两个氨原子组成的氮是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的;
雨水通常是与雷电一起出现的,溶于雨水的含氮氧化物会生成硝酸根及亚硝酸根等内容。
17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第⑧段写帮植物“干掉”竞争对手;体现的是雷电对植物的作用;联系第⑥段“雷电越多,硝酸根离子
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土壤里的硝酸盐越多。土壤中的这种‘肥料’多了,相当于植物吃的‘食物'也就
多了。如此一来,植物就可以'敞开吃’了。因此,雷雨过后,它们看起来也会更加旺盛”,第⑦段“除
了会给植物‘施肥'”等语句可知,①空可填:给植物“施肥”;根据第⑨段“雷电还可以为植物做‘保
健’”等语句可知,②空可填:为植物做“保健”;根据题干提示“氮分子”“氮原子”,找到第⑤段“当
雷击发生时,部分能量会击中大气中的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从而打破氮分子的强键,使两个
氮原子分离”可知,要经过③”被雷电击中”;根据题干提示“与氧结合”“溶于雨水”,找到第⑤段“分
离后的氮原子会迅速与大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含氮的氧化物。雨水通常是与雷电一起出现的,这些含氮
氧化物会溶于雨水”可知,④处填“含氮的氧化物”。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画线句中“约”,大约、大概,表示估计,起修饰限制作用。联系画线
句“据估计,每年因雷电而落到地面上的氮约有4亿吨,一次大的雷雨,就可以制造出约4—5万吨氮
肥”可知,“4亿吨”“4—5万吨氮肥”为概数,不是确指,符合实际,“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雷电是植物的‘氮肥工厂’”,将雷电比作植物的“氮肥工厂”,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雷
电对植物的影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一遇天气骤变,那里常常电闪雷鸣,滚滚炸雷震得山摇地动,
误入其中的人畜常遭雷击而亡。多少年来,有个谜团一直令人费解:为什么这个牲畜的‘坟场'里,牧
草却出奇的茂盛”可知,“魔鬼谷”常常电闪雷鸣但是牧草却出奇的茂盛,可见雷电与牧草有着密切联
系;联系第⑤段”当雷击发生时,部分能量会击中大气中的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从而打破氮
分子的强键,使两个氮原子分离。分离后的氮原子会迅速与大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含氮的氧化物。雨水
通常是与雷电一起出现的,这些含氮氧化物会溶于雨水,生成硝酸根及亚硝酸根,并以雨滴的形式落到
地上,然后再以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渗入土壤”,第⑥段“这个转化过程被称为'氮的固定’。雷电越多,
硝酸根离子就越多,也就意味着土壤里的硝酸盐越多。土壤中的这种‘肥料'多了,相当于植物吃的‘食
物'也就多了。如此一来,植物就可以‘敞开吃’了。因此,雷雨过后,它们看起来也会更加旺盛”可
知,雷电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根离子添加到土壤中,增加硝酸盐的含量,为植物“施肥”所以
“魔鬼谷”内的牧草才会出奇的茂盛。
答案:
(1)示例:①给植物“施肥”。②为植物做“保健”。③被雷电击中。④含氮的氧化物。
(2)示例:句中的两个“约”字表示估计,符合实际,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把雷电比作植物的“氮
18
肥工厂”,体现了语言的生动性。
(3)材料中提到“魔鬼谷”内常常电闪雷鸣,说明雷电频繁;而上文提到雷电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
为硝酸根离子添加到土壤中,增加硝酸盐的含量,为植物“施肥”,所以“魔鬼谷”内的牧草才会出奇
的茂盛。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
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5.(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鸟和冰山
曹文轩
这一年,寒流提前了,并且来得特别迅猛。一群大鸟,不分日夜,从北方飞向南方的家乡。海上有一
座冰山,阳光下,光芒四射,像一颗巨大的钻石。大鸟被迷住了,迅速飞了下去。其他大鸟纷纷向它呼唤,
催它赶路,可它还是一个劲地飞向了冰山。
越靠近冰山,大鸟越觉得冰山迷人,它绕着冰山飞了两圈后,落在了冰山上。在冰山的光芒里,它痴
迷地呆了好一阵,才突然想起它还要向南方飞去。
可是,它却再也飞不起来了,它的双脚被冻住了。它拼命扇动双翅,挣扎了很久很久,到底也没有再
能飞上天空,它牵拉着翅膀,无奈地看向南方,不住地喊叫,听上去像在哭泣。
等大鸟慢慢平静下来后,它发现本来向北漂的冰山,却在向南方漂。它心里满是疑惑:“你为什么向
南方飘去?“
冰山与海水相碰,发出声音:“真的对不起,我把你冻住了。我要把你送回南方。“
“那可不行,海水越来越暖,你会融化的!“
“可我如果向北漂,你就永远也不能飞向天空了。”
不分白天黑夜,冰山不顾一切地漂向南方,不管大鸟怎样阻止它。
明亮的月光下,一艘大轮船经过。许多人拥到甲板上,观看着美丽的冰山,不住地替叹着:“真漂亮!
有人发现了冰山飘去的方向,感到很惋情:“它在向南漂去,这样,用不了多久,就要化掉的呀!
大鸟几乎是在恳求冰山了:“停下吧,停下吧!"它又拼命扇动翅膀,想赶快飞起来,但还是失败了。
冰山以更快的速度向南方漂去。
一群海豹游了过来,对冰山说:“不能向南!你会化掉的!赶紧回头吧!”冰山依旧向南方漂去。
海水越来越暖,冰山的底都在不住地融化。
19
大鸟哭了起来:''你赶紧往回漂吧,往回漂吧!“
冰山却一个劲地说:“不行呀,如果不是我,你都快要回到家乡了。
这一天,阳光明亮,大鸟忽然觉得它的双脚可以抬起了,它十分激动地对冰山说:“我能飞了,我能
飞了,我可以回家啦!”它扇动想膀,飞了起来,可是,大鸟很快掉进了海水里。它好几天没吃东西,已
经没有一丝力气。
“快!快回到我身上来!”冰山一动不动地停在大鸟的身边。“不!不!”大鸟扇了几下翅膀,却根本飞
不起来。
冰山在不住地融化,“我一定要送你回到你的家乡!”冰山坚定地说。
大鸟只好爬到冰山上。冰山猛烈撞击海浪,一些小鱼被海浪冲到了冰山上,大鸟有了食物,气力在一
点一点地恢复。
大鸟终于又飞上了天。它绕着冰山一边飞,一边焦急地对冰山说;“你快点回去吧,你快点回去吧!”
可是,冰山再也回不去了。两股洋流形成漩涡,困住了它。海水越来越暖,冰山在不住地融化。大鸟
不肯飞走,日夜守着冰山。
冰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你飞走吧,飞走吧!”“不!”大鸟在空中呼叫着,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大鸟绕着它,飞行了数圈之后,向水面一伸脑袋,用嘴巴衔住了它,将它吞进肚里,急速升向高空,
向着南方,向着家乡不住地飞去……
(选自曹文轩绘本故事《鸟和冰山的故事》,有改动)
(1)情节是由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组成。请分析本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补写两例,示例仅供参考。
示例:大鸟因为被冰山迷住而飞向冰山,导致脚被冻住。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意丰富,请结合全文理解其表层和深层含义。
冰山还剩花生米那么大,但依然闪着钻石般的光芒。
(3)“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请概述文中四处画横线句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并简
析这样写的妙处。
(4)有读者为本文补写了如下结尾,你觉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第二年,大鸟迫不及待地往北飞,往最寒冷的地方飞去。它从口中吐出了一滴水,那滴水在落到海面
时,结成了一粒冰。大鸟在空中一直盘旋,一圈又一圈。
海面上的那粒冰也越来越大,终于又形成了一座冰山。
冰山复活了,它惊喜地仰望着在空中盘旋的大鸟。大鸟也在空中盘旋着,欢快地向着冰山鸣叫。
【分析】一只向南迁徙的鸟,途中停下来欣赏冰山,双脚却被冻在了冰山上。鸟和冰山的命运会是如何?
20
本文讲述了一段漫长的旅程、一个纠结人心的温暖故事,每个情节都令人意外、令人震撼,具有无边的
想象力。本文像是一曲关于启蒙美与爱的长歌。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结合⑥段的“冰山与海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郑口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合江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抚州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阳谷县第五中学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西藏日喀则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LNG运输船员培训及派遣合同
- 2025版餐饮厨师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合同
- 2025版汽车租赁及应急响应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制品玻璃钢安装工程合同范本
- 厦门市重点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安宁疗护的护理常规
- 2025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语法填空专练(原卷版+解析版)
- 医院内部便利店租赁合同
- 2024年创意市集承办协议
- 合同能源托管合同
- 营养专科护士总结汇报
- 仓库转让合同范本
- 职业技能竞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理论题库(附参考答案)
- 2023年山东青岛局属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招聘5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