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貌
第2节地貌的观察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选择适合的地貌观察点并确定地貌观
察顺序。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
2.能够描述分析不同地貌景观的特点及成因。
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
3.观察、识别、描述不同地貌特征,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4.分析地貌和人类活动的联系,合理利用地貌,促进经济发展。
1.人字形铁路
京张铁路最困难的是八达岭隧道工程。为了确保提前建成这条铁路,詹天佑决定八达岭隧道采用分段施工
的方法。这在当时我国施工机械十分简单和落后的情况下,是很不容易的。为了保证隧道施工质量,詹天
佑吃住在现场,亲自把关,对定线、定位,甚至对每一个炮眼的直径和距离都要亲自过目。他这样不分昼
夜地勤奋工作,使现场施工的所有员工无不深受感动。詹天佑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折返线”的原理,在山
多坡陡的青龙桥修筑一段“人”字形线路,使关沟段的线路坡度降低到33‰以下,八达岭隧道长度减少到
一半。詹天佑还根据山区筑路的特点,就地取材,设计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宏伟壮观的石拱桥。不仅节
省了钢材,还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詹天佑提出的“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三个要求,都实现了。
1909年10月2日,在通车典礼的会场上,中外来宾对詹天佑表示异常钦佩。他非常谦虚地说:“这是京张
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詹天佑人字形铁路原理是利用火车前后的两个车头,当列车在上坡时,前面的火车头负责拉,尾部的火车头
则负责推,如此便能满足上坡的动力。等到列车行驶过“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后,列车的前进方向就反过
来,原先负责拉的车头改为负责推,原来处于列车尾部的车头变成列车的最前端,负责把列车往前拉。从而克
服因周边高落差地势环境,而导致火车难以安全爬坡的困难。
2.中国典型的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是以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沟壑纵深,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而命名的,大量纵横交错的沟壑,
使得黄土高原表面十分破碎,这些沟壑一般可下切50至100米,有的区域甚至超过150米,主要是流水侵
蚀的结果。黄土高原覆盖的深厚、疏松的黄土层,是形成黄土地貌的重要原因。
丹霞地貌以广东的丹霞山而得名,在我国的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贵州等南方省份广泛分布,是一种
垂直节理发育的红色砂岩或砾岩,在流水或者风力的侵蚀作用下而形成的地貌类型,我国南方地区最为典
型。丹霞地貌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也有分布,比如甘肃的张掖。
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干旱地
区风力的侵蚀下,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等各种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我国柴达木盆地西部的
雅丹地貌群,是世界上延伸最长的雅丹地貌群。
喀斯特地貌是指具有溶蚀能力的水(自然界的水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溶蚀能力)对于可溶性岩石(大多是石
灰岩)进行溶蚀作用,从而形成的地表以及地下形态的总称,最早发现与喀斯特高原。我国的云贵高原广
泛的分布有石灰岩,加上气候湿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喀斯特地貌,拥有包括溶洞、洼地、石林、石芽、
落水洞、地下暗河、盲谷等各种地表形态。比如云南路南石林、贵州双河溶洞、重庆小寨天坑、广西桂林
山水等都是典型的代表。
知识点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位置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
2.原则
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3.顺序
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
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4.辅助观察
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
知识点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1)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3)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2.坡度
①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
②坡度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例如,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严重。
3.坡向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
响植物的生长。
4.高度和坡度的组合
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相对
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
5.综合观察
①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
②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
大,地形较为破碎。
1.自主判断
(1)观察地貌时,宜按照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地貌时,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3)观察地貌时,还要观察地表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4)坡度越大的地形,相对高度也越大。()
答案:
(1)×观察地貌时,宜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地貌时,光凭肉眼是不够的,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辅助观察。
(3)√观察地貌时,除了观察高度、坡向、地貌形状等,还要观察地表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
(4)×坡度取决于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之间的关系,坡度越大不代表相对高度也越大。
核心01地形的基本部位
【核心整合】
项目内容影响
坡度大小一般用坡度角或者垂直坡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巨大。例如,坡地耕
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来表示作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
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壤侵蚀极为
严重。又如,受机车牵引动力的限制,铁路线
的最大坡度一般不超过2.5%—3%。京张铁路
坡度采用“人”字形设计,就是通过延长路程,降
低了线路的坡度
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
坡向坡、迎风坡和背风坡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小试牛刀】
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3)将骑行线路分为a、b、c、d四段,指出从a至d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2)分布特征:大体位于河谷附近。原因:河谷地区坡度较缓,有利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等等。
(3)a段。理由:a段为上坡路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骑行难度大。
解析:
(1)关于图中地形特征,需要描述地形类型及地势高低。读图可知,该地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等高线
密集,以山地为主;通过图中的海拔以及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可判断,该区域地势东部、西部较高,中部较
低。
(2)据图可知,旅游公路大体与河流平行,位于河谷附近。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有利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也较小。
(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骑行吃力主要在上坡路段且坡度较大的地区,这种路段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
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且等高线较为密集。由此得知,a段由低海拔骑行到高海拔,且等高线密集,高
度变化大,骑行最为吃力。
核心02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
【核心整合】
地形部位等高线图(单位:米)等高线特征景观图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
缓坡
缓坡距离内的高差较小
与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
坡陡坡
距离内的高差较大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山脊
山脊也称分水线
与山
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山谷
也称集水线
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
鞍部
与陡
崖
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小试牛刀】
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形各部位名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鞍部B.b为山峰C.ef为山脊D.g为悬崖
2.图中两山峰的温差为()
A.1.2℃B.1.2℃~2.4℃C.2.4℃~4.8℃D.0℃~2.4℃
【答案】1.C2.D
【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为鞍部,A正确;b为闭合等高线中心,为山峰,
B正确;ef处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为山谷,C错误;g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D正确。故选C。
2.读图可知,左侧山峰海拔在1200~1400m之间,右侧山峰海拔在1000~1200m之间,计算可得相对高
差为0~400m。根据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则两山峰气温相差0℃~2.4℃,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核心03地貌的描述
【核心整合】
一般情况下,描述地貌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判断宏观地形类型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其海拔和地势起伏如下表所示,可根据
海拔和地势起伏判断不同的地形类型。
类型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海拔超过500米超过500米200~500米不一定低于200米
顶部平坦,边起伏大、坡陡
地势起伏起伏小,坡缓中间低、四周高平坦
缘陡峭(山高谷深)
2.判断微观地貌类型
在判断出所属宏观地形类型的基础上,由面到点地描述具体的地貌类型及其次级地貌。根据地貌的成因,
可以分为喀斯特地貌、风沙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每种地貌又可分为很多次级地貌,
如风沙地貌包括风蚀蘑菇、风蚀柱、沙丘等次级地貌。
3.描述地貌特征
针对具体的地貌类型,描述地貌的形态特征。
(1)描述地貌的规模,如高低起伏和空间尺度等,在对比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地貌特点时,要注意描述冲积扇
的规模相对较小,而三角洲的规模较大。
(2)描述地貌的形状特征,如喀斯特溶沟呈长条状或网格状,喀斯特洼地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冲积扇平面
表现为扇形。
(3)描述次级地貌的组合,如不同微观地貌的组合等。
4.描述地貌物质组成特征
(1)组成物质的颗粒大小。
(2)地貌景观的色彩特征,如表面的颜色等。
【小试牛刀】
读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探究下列问题。
(1)观察该地的地貌,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貌名称。
(2)从宏观角度说明图示地区地形特点。
(3)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峰,⑥鞍部。
(2)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
(3)乙处。等高线稀疏,坡缓。
解析:(1)结合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出①为盆地,②为陡崖,③为山谷,④为山脊,⑤为山峰,⑥
为鞍部。(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3)梯田应建在地势和缓的坡地上。据
图可知,乙处等高线稀疏,坡较缓。
一、地形图的判读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图中(单位:米)甲处,假设n为陡崖处重合
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n=4,
d=100米,H大=400米,H小=100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n-1)d≤ΔH<(n+1)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300米≤ΔH<500米。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
b.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米<H底≤100米。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d
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H<(n+1)d。
②例证:如图所示(单位:米),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
(4)闭合处等高线的高度判读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
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
值。具体如图所示:
已知:等高线a、b、c,a<b
①如果c=a,则d<a,即“小于小的”。②如果c=b,则d>b,即“大于大的”。
(5)判断坡度大小
①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
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a.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小。例如,下图中(比例尺相同,数值单位: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b.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
如,下图中(比例尺相同,数值单位:m)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c.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
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③坡度大小的计算
计算公式:tanα=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高线数值求出;L为两点实际水平距离,可由
图中比例尺与两点的图上距离算出;α为坡度,可根据H/L的值从数学用表中查出。
(6)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
如果过已知两点之间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
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
②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
无法通视。(如图2)
(7)计算两地间的气温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约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
气温差异:T差=H相/100m×0.6℃。
〔典例〕下图为祁连山的某山谷,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
3500—3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海拔最大高差最可能是()
A.567mB.640mC.967mD.1047m
2.谷地景观图可见于等高线地形图中()
A.丁地B.丙地C.乙地D.甲地
【答案】1.C2.C
【解析】1.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最高处海拔为3767.2,等高距为80m,最低处在图中的东北角的2800-2880
区域,高度差为887.2-967.2,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C正确。丁地等
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A错误。丙为鞍部,B错误。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D错
误。故选C。
考点01地貌观察的顺序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并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观察。下图为延安宝塔山及其附近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中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A.大桥B.延安宝塔C.延安宾馆D.沿河道路
2.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可判断该地规模较大的地貌为()
A.河流地貌B.风沙地貌C.黄土地貌D.冰川地貌
【答案】1.B2.C
【解析】1.本题考查地貌的观察。观察地貌时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四周没有遮挡物的地方。读图可知,延安
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视野开阔,应为该区域最佳观察地点,B项正确。故排除A、C、D,选择B。
2.本题考查地貌的观察。图中虽有河流流经,但河流地貌并不是该地区大规模的地貌类型,A项错误;风
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或两极地区,B、D项错误;延安地处黄土高原,
该地区大规模的地貌为黄土地貌,C项正确。故选择C。
3.材料某中学的李老师利用国庆节带领本班学生到安徽太极洞周围进行野外地貌观察。下面一组图是
他们野外地貌观察后整理的资料。
(1)(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说明刘老师带领学生野外地貌观察的图示顺序。
(2)(综合思维)归纳野外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
【答案】(1)图示观察顺序:图Ⅴ→图Ⅳ→图Ⅲ→图Ⅱ和图Ⅰ。
(2)选择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
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如河岸、陡崖
等。
【分析】本题以野外地貌观察为材料,涉及野外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
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野外地貌观察的一般顺序:选择一个视野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进行观察。因此图示观察顺序:图V→图Ⅳ→图Ⅲ→图Ⅱ和图I。
(2)我们在观察地貌时,首先要选取恰当的观察地点,选择视野开阔、障碍物少、海拔较高的观察点,其
次要遵循适当的观察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等,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
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考点02地貌观察的内容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坡度最缓的路段是()
A.①B.②C.③D.④
5.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位于阴坡的路段是()
A.①B.②C.③D.④
6.该考察路线经过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715mB.725mC.735mD.745m
【答案】4.C5.D6.B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路线和等高线之间夹角越小,坡度越小,如果和等高线之间呈现平行关系,
则坡度为“0”,结合图片内容判断,①②④所属路线和等高线之间的夹角均大于③线路和等高线之间的夹
角,故③线路坡度最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温带地区,山地北侧为阴坡,山谷南侧为阴坡。由图可知,①位于
山地南侧,为阳坡;②③在山谷的北侧,同样也是为阳坡;④位于山脊的北侧,属于阴坡;故位于阴坡
的路段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据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知,线路①海拔基本位于700m以下,②③路段海拔低于700m;
④路段穿过山脊线,经过最高海拔区,最高海拔在720m至730m之间,故该考察路线经过的最高海拔可
能为725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
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
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B.山谷C.鞍部D.山脊
2.图中不能看到烽火台的地点是()
A.敌楼①B.敌楼②C.敌楼③D.关城
3.缆车索道MN两端的相对高度差可能是()
A.190米B.290米C.390米D.490米
【答案】1.C2.C3.B
【解析】1.由等高线图可以看出,关城修建的在西北部和东南部两条山谷之间的高处,位于东北部和西南
部两座山峰之间的低处,为鞍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图中敌楼①位于西南部山顶附近,与烽火台之间为鞍部地形,无遮挡,可看到烽火台,A错误;敌楼
②位于东北部的山顶附近,与烽火台之间等高线均匀,无明显凸坡遮挡视线,可看到烽火台,B错误;敌楼
③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因此不能看到烽火台,C正确,关城位于谷地,与烽火台之
间有一个缓坡,没有明显遮挡视线的地貌,故可以看到烽火台,D错误。故选C。
3.索道M端海拔介于600米到650米之间,N端海拔介于850米到900米之间,因此索道两端的相对高
差介于200米到300米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条件,故选B。
一猎人欲到某山地打猎。他熟悉动物的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
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读该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4.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5.猎人捕获山羊和水鹿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4.C5.D
【解析】4.读图,根据等高线形态,甲位于陡崖下,看不到,A错。乙与山顶之间有山脊阻挡,B错。丙
与山顶间没有地形阻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猎人登上山顶,可能看到猎物的地点是丙,C对。丁与
山顶之间等高线上疏下密,有凸坡阻挡视线,D错。故选C。
5.猎人熟悉动物习性,知道山羊喜欢在陡峻的山崖活动,而水鹿被追赶过后,会寻找有水的地方喝水。根
据等高线图,等高线相交处是陡崖,在这次打猎中,他在②处捕获了山羊。山谷地形可能有河流,在③处
捕获水鹿,D对。A、B、C错。故选D。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我国某一地区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地理兴趣小组考察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坡度最缓的路段是()
A.①B.②C.③D.④
7.在该地区考察线路上,位于阴坡的路段是()
A.①B.②C.③D.④
8.该考察路线经过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715mB.725mC.735mD.745m
【答案】6.C7.D8.B
【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路线和等高线之间夹角越小,坡度越小,如果和等高线之间呈现平行关系,
则坡度为“0”,结合图片内容判断,①②④所属路线和等高线之间的夹角均大于③线路和等高线之间的夹
角,故③线路坡度最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温带地区,山地北侧为阴坡,山谷南侧为阴坡。由图可知,①位于
山地南侧,为阳坡;②③在山谷的北侧,同样也是为阳坡;④位于山脊的北侧,属于阴坡;故位于阴坡
的路段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据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分布状况可知,线路①海拔基本位于700m以下,②③路段海拔低于700m;
④路段穿过山脊线,经过最高海拔区,最高海拔在720m至730m之间,故该考察路线经过的最高海拔可
能为725m,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小海坨山位于延庆县西北部,呈东南—西北走向,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赛区之一。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9.当地政府计划在小海坨山夏季开发漂流项目,下列关于漂流地点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小海坨山是众多“驴友”户外远足的热门之选,下列能直接看到A宿营地的是()
A.B地B.C地C.D地D.三地均可
【答案】9.C10.C
【解析】9.读图可知,①在山脊线附近,没有河流,不能做漂流地点。③地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也
是山脊线处,没有河流发育,不能做漂流地点。②和④处等高线都向高值方向凸出,为山谷线,有河流发
育,可以选做漂流的地点。综上所述,②④正确,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10.B地以东有山脊线,与A地之间有高地分布,不能直接看到,A选项错误。由A到C处的山坡等高线分
布是上疏下密,上缓下陡的凸坡,因此C不能看到A处,B选项错误。D与A之间为谷地,两地都在山脊线
上,因此两个地方都能直接看到对方,C正确,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11.材料太行山是中国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
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
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
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
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
米。
在野外观察地貌时,主要观察哪些方面?
【答案】海拔、相对高度(大小)、坡度(大小)、坡向(向阳坡、背阴坡)等。
【分析】本大题以太行山为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i的进化课后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班识字量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武陟中入学考试题及答案
- 保险行业应对2025年气候变化风险的保险产品创新与保险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竞技俱乐部电竞赛事营销与品牌建设策略报告
- 标准离婚协议书
- 树木买卖协议书
- 树苗销售协议书
- 校园事件协议书
- 校地脱贫协议书
- HAUNI-KLD-2烘丝机设备结构
- GB/T 36797-2018装修防开裂用环氧树脂接缝胶
- GB/T 16840.1-2008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 电厂钢结构防腐油漆施工方案(技术规范)
- 大型化工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青蓝工程师傅指导总结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 公安消防大队保密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征信业监管问题探析
- 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实验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