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小流域划分技术规程2025-03-19发布2025-04-19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基本规定 25技术流程 25.1总体技术路线 2 35.3数据预处理 35.4小流域边界生成与修正 45.5面积校正 45.6划定结果核查 55.7沟道修正和信息提取 55.8成果模式与要求 56编码及命名 56.1小流域编码 56.2小流域命名 66.3沟道编码 67成果质量要求 77.1质量检查内容 77.2质量检查要求 77.3保密要求 7附录A(资料性)典型小流域边界示例 8附录B(资料性)小流域边界及主沟道矢量数据属性表结构 附录C(规范性)小流域及沟道属性表 附录D(规范性)成果统计表 参考文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四川省水利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麻泽龙、游翔、秦伟、罗茂盛、郭丰、许海超、唐云逸、杨中凤、廖睿智、丁琳、姚洋、杨雅松、杨玉婷。1四川省小流域划分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小流域划分的基本原则、技术流程等。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水土保持工作中小流域边界的划分、编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5968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7278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941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0465水土保持术语GB22021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CH/T1015.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2部分:数字高程模型(DEM)SL73.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T213水利对象分类与编码总则SL473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SL653—2013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0465和SL653—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面积一般不超过50km²相对独立的集水单元,包括水土流失在内的生态水文等地表过程发生、发展的基本单元。区间型小流域intervalsmallwaters主沟道明显,面积大于50km²狭长流域的其中一段。[来源:SL653—2013,3.3,有修改]2b)小流域由一个或多个微流域归并而成(如图A.6所示),微流域最小面积以0.1km²~1km²c)小流域面积一般应控制在3km²~50km²,片区型小流域不应超过100km²。d)跨越县级行政边界的小流域应根据f)小流域边界应与四川省河湖长制划定的各级流域边界无缝衔接。g)小流域划分应充分考虑地表汇水关系,保证上下游汇水关系的正确性,并建立流域拓扑和地3DB51/T3254—微流域分水线提取微流域归并沟道线建立沟道、微流域拓扑关系小流域成果数据入库县界、乡界、村界河流水网数据自然汇水关系面积校正a)最新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或地形图,山比例尺不低于1:50000,丘陵区采用DEM或地形图比例尺不低于1:25000,平原区采用DEM或地形图比例尺不低于1:10000。b)空间分辨率不低于2m的最新遥感影像。c)最新的县、乡、村边界矢量图,比例尺不低于1:50000。e)其他数据包括道路、水利工程、居民点等矢量图。f)基础数据应齐全、完备、序列完整、权4DB51/T3254—2025a)采用几何校正、投影变换、空间配准、数据拼接等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坐标系统采用采用GB22021中规定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2000,CGCS2000),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b)按照自然汇流关系,把面积小于3km²的微流域并入相邻流域形成小流域。a)若小流域边界与四川省河湖长制流域水网数据未完全套合,应进行人工修订,确保大流域与流域切分为小流域亚单元,如图A.8所示。若分割后的小流域面积小于3km²,则并入相邻小d)在地形平坦,无明显分水岭和汇水沟道的片区,采用乡界或村界作为小流域切分的界线。如图A.9所示。f)小流域出口存在湖泊或水库的,应将湖泊和水库水面范围划入同一小流域单元;当遇到面积超过50km²的湖泊或水库时,可将湖泊或水库单独作为一个小流域,小流域边界按湖泊或水库界线划定,以便于湖泊或水库治理或经营管理,如图A.10所示。5.5.2计算小流域图面面积占县级行政区图面面积的比例,见式1:p——小流域图面面积占县级行政区图面面积的比例,单位为百分比(%);55.5.4若校正后的小流域面积小于3km²,就近、就大与相邻且有汇水关系的小流域进行合并。对面积>50km²的特殊小流域进行核查,具体流程如下。a)结合DEM或地形图、遥感影像对特殊小流域进行比对b)现场勘验过程中利用高清相机采集能够反映小流域特征的照片,拍摄点位不少于4处。c)采用带有地形测量功能的无人机,航拍获取覆盖小流域范围的地形地貌数据(无法航拍的特殊区域除外),进行人工核查判定,对存在问题的小流域边界进行修正。b)沟道线若与四川省河湖长制流域水网数据重合效果不佳,应进行人工修订,确保河流与沟道a)小流域边界确定后,完成成果属性信息的填写,并b)小流域划分成果包括:小流域边界图及对应的属性表、元数据和小流域统计表,沟道分布图c)小流域边界矢量数据采用面状矢量格式存储,属性字段包括小流域的代码、名称、面积、位置、平均海拔、平均坡度,以及小流域出水口经度、纬度、高程等14项指标;属性字段应符合附录B中表B.1的要求,属性表按附录C中表C.1填写,统计表按附录D填写。d)小流域所含主沟道矢量数据采用线状矢量格式存储,属性字段包括沟道代码、沟道长度、沟道比降、沟道所属流域代码;属性字段应符合附录B中表B.2的要求,f)小流域划定使用的流域数据、水网数据g)元数据的结构、基本属性及扩展按照SL473执行。6编码及命名6代码结构代码采用英文大写字母(舍弃I、0、Z)和数字的混合码,共23位,分别由流域水系分区代码、流域水系分区内顺序码、县域内小流域数序码、亚单元标识码和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构成。小流域划分代码结构如图2所示。C₁C₂C₃C₄C₅C₆C₇C₈C₁C₂C₃C₄C₅C₆C₇C₈C₉C1₀C₁₁C₁2C₁₃C₁4C₁5C16C₁7C18C₁9C₂₀C₂₁小流域所属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亚单元标识码—县级行政区划内小流域顺序码——在所属流域水系分区内的顺序码——所属流域水系分区代码图2小流域划分代码结构图6.1.3代码说明小流域代码说明如下。a)第1~8位C₁C₂C₃C₄C₅C₆C₇C₈为小流域所属流域水系分区代码,取值按照SL/T213执行。b)第9~12位C₉C₁₀Ci₁Ci₂为小流域在所属流域水系分区内顺序码,取值为0001~9999。c)第13~16位Ci₃C₁₄Ci₅C16为县级行政区内小流域的顺序码,取值为0001~9999;当一个小流域被县界、乡界、村界或道路切割成亚单元时,多个亚单元的C₉C₁₀C₁C₁₂顺序码必须一致。d)第17位C₁₇为小流域亚单元标识码,取值为0或1;小流域未被县界、乡界、村界或道路分割时取值为0,被县界、乡界、村界或道路分割成多个亚单元时取值为1。e)第18~23位Ci8C₁₉C₂₀C2₁C22C2s为小流域所属县级行政区划代码,取值按照GB/T2260执行。6.1.4编码方式小流域代码按照水系的汇流关系,从上游到下游、先干流后支流,先左岸后右岸的次序进行编码。6.2小流域命名小流域的命名规则按照SL653—2013执行。6.3沟道编码6.3.1编码规则沟道编码应遵循以下原则。a)系统性:沟道代码应能够体现汇水关系。b)唯一性:在全省范围内,沟道与其代码一一对应,无重复。6.3.2编码方式编码方式如下。a)沟道代码按照水系的汇流关系,从上游到下游、先干流后支流,先左岸后右岸的次序。b)在全省范围内,自1开始,依次增大进行编码。DB51/T3254—7b)小流域成果图绘制应符合SL73.6。c)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质量检查,抽取小流域数量不小于总量10%,汇水关系的正确率不小于d)对存在疑问的小流域划分成果应采用现场勘验的方法进行质量8(资料性)NNNDB51/T3254—9县界小流域边界(修正前)小流域边界(修正后)N图A.7县级行政界线与流域边界走向大体一致示例县界——小流域边界(修正前)小流域边界(修正后)(b)修正后图A.8县级行政界线切割流域边界示例—小流域边界(修正前)——主沟道——小流域边界(修正后)图A.9小流域边界跨越居民地示例DB51/T3254—2人人2人人——主沟道——小流域边界(修正后)——主沟道——小流域边界(修正前)DB51/T3254—2025(资料性)小流域边界及主沟道矢量数据属性表结构小流域边界矢量数据属性表结构见表B.1。表B.1小流域边界矢量数据属性表结构1小流域代码/2小流域名称/3848度58度68度78度88m98度8小流域类型/出口经度8度小流域为完整型,且只有一个出口的出口纬度8度小流域为完整型,且只有一个出口的出口高程8m小流域为完整型,且只有一个出口的主沟道矢量数据属性表结构见表B.2。表B.2主沟道矢量数据属性表结构1/2838%4/(规范性)小流域及沟道属性表小流域属性表见表C.1。表C.1小流域属性表1234小流域沟道属性表C.2。表C.2小流域沟道属性表1234…DB51/T3254—2025 (规范性)成果统计表按二级流域统计小流域类型成果表见表D.1。表D.1小流域类型统计成果表(按二级流域统计)区间型12345按县统计小流域类型成果表见表D.2。表D.2小流域类型统计成果表(按县统计)县(市、区)名区间型片区型123456按二级流域统计小流域面积成果表见表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