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馆(节选)老舍第1课时1.通过任务一,理清戏剧的情节结构2.通过任务二,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3.通过任务三,品味人物语言,概括语言特点1.《茶馆(节选)》第一幕写了多少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茶馆(节选)》第一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人物有22个。茶馆老板王利发是主要人物。2.《茶馆(节选)》第一幕的情节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九个部分。第一部分:马五爷施威。第二部分:康六卖女。第三部分:常四爷骂洋货。第四部分:鸽子之争。第五部分: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第六部分:秦仲义、庞太监交锋。第七部分:茶客对话。第八部分:常四爷被抓。第九部分:庞太监买妻。第一幕时期
戊戌变法常四爷谈国事被抓刘麻子说媒
康顺子被卖给庞太监秦仲义要办厂搞维新明结构任务一理清戏剧的情节结构1.(梳理情节内容)在课前《学习导引》中,我们梳理了《茶馆(节选)》第一幕的情节,请总结第一幕的中心内容。第一幕通过对茶馆里众生相的剪影式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到来时的景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没落、平民百姓生活的苦不堪言,从而表现了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不可救药。析重点2.(把握结构特点)《茶馆(节选)》第一幕的情节是怎样进行巧妙的衔接与穿插的?作者利用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的效果。这种交错穿插既能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地终止,又能使剧情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体现了茶馆的特定环境气氛,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把分散的人物、分散的情节安排在一起需要娴熟的戏剧表现手法。在第一幕中,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相衔接,非常自然巧妙,使整部戏浑然一体。这样环环相扣,使每一个情节线索既清楚又相互连贯。任务二分析舞台说明的作用[情境]师:戏剧与小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生:戏剧受舞台限制。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师:对,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表现出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的变换而在舞台上集中展现。下面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问题](了解舞台说明)剧本里,在人物上场前还有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属于什么性质?《茶馆(节选)》第一幕人物上场前的文字有什么作用?性质:剧本里在人物上场前的文字属于舞台说明。作用:为读者交代了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和地点,详细地介绍了茶馆的布置及当时的市井生活状况。任务三品味人物语言,概括语言特点1.(品味人物语言)老舍说:“从一句话里面看一个世界。”即从一句台词里能听出弦外之音。我们来看看这些人物语言背后有怎样的潜台词。(1)王利发:“坐下!我告诉你,你要是不戒了大烟,就永远交不了好运!这是我的相法,比你的更灵验!”从侧面交代了一个社会现实: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腐败,大量鸦片流入中国,腐蚀着中国人的身体和灵魂。(2)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常四爷言辞犀利地回敬对方,明里讽刺二德子,暗中指责腐败的清政府,一针见血,咄咄逼人。(3)马五爷:“二德子,你威风啊!”这句话把马五爷的威势凸显出来,而这威势不过是倚仗洋教的庇护,暗示当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威风作派。(4)常四爷:“唉!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大量外国商品流入中国并侵占中国市场是当时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这表现出常四爷的正义感和爱国心。(5)康六:“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一家大小要是一天能吃上一顿粥,我要还想卖女儿,我就不是人!”这句话揭示出一种社会现象:农村民不聊生。农民已经无法生存下去,只能靠卖儿卖女来维持暂时的生计。(6)秦仲义:“改天过去给您请安,再见!”秦仲义和庞太监之间的唇枪舌剑,体现了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斗争。面对庞太监的讥议,秦仲义从容应对,以退为进,反唇相讥。(7)康六:“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写出了农民已没有活路。这反映了农村经济式微、地主残酷压榨农民、民不聊生的状况。(8)庞太监:“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庞太监对买来的“妻子”没有任何同情,在他心中,这只是一个活的玩物而已。这再次写出了庞太监的荒淫无耻、狠毒奸诈,没有一点人性和同情心。(9)茶客甲:“将!你完啦!”这是一句典型的一语双关的台词,它既表示一局棋已经下完,也点明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尽头。2.[情境]《茶馆》自发表以后,被改编成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话剧《茶馆》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老舍说:“我有一些旧社会的生活经验,我认识茶馆里那些小人物。我知道他们做什么,所以也知道他们说什么。以此为基础,我再给这里夸大一些,那里润色一下,人物的台词即成为他们自己的,而又是我的。”(《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问题](鉴赏语言特点)请分析文中人物语言鲜活的特点。①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身份非常吻合。②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事,可是又都与时代相关联,从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如常四爷“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的感叹,康六倾诉自己卖女儿的原因是“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等,都凸显了洋货充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③丰富的潜台词。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只有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却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④语言具有浓浓的“京味儿”。如“甩闲话”“尊家”“搂下桌去”“官面上”等词语。再如逢人称“爷”,刘麻子的“您二位真早班儿”,二德子的“嗻!……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常四爷的“我这儿正咂摸这个味儿”等话语,无不透着浓浓的“京味儿”。茶馆(节选)老舍第2课时1.通过任务一,梳理人物的社会身份和形象特点2.通过任务二,欣赏戏剧的艺术特色3.通过任务三,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任务一梳理人物的社会身份和形象特点1.(赏析戏剧人物形象)《茶馆(节选)》一剧中人物多,头绪多,随着人物的进进出出,如万花筒一般,上演了一场又一场好戏,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方方面面。其中,王利发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一个人物,请分析王利发的形象。王利发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旧社会中的小商人、小资产者的艺术典型,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既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吃了亏,受了气,还乐呵呵地奉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①圆滑机灵: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②善于应酬,委曲求全:“那么多的买卖,您的小手指头都比我的腰粗!”;对刘麻子厌恶,仍笑脸相迎;对特务讨好、巧于应付、怕得罪。③精明干练:善于经营,在动荡年代经营茶馆,也曾试图改良以顺应时代。④偶有善意,但有限度:如对李三、康顺子;对唐铁嘴“我送给你一碗茶喝,你就甭卖那套生意口啦!”⑤胆小自私:茶馆的规矩“莫谈国事”表明他想避开政治,维持生计,自保为上;常四爷赏乡妇母女面吃,他说:“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反映出他自私自利的一面。2.(赏析戏剧人物形象)在课文中,不只王利发的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其他人物也栩栩如生,比如富有正义感的常四爷。请分析常四爷的形象。常四爷是老舍笔下被刻画得颇为生动、细致的人物。他有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强烈的爱国意识,性格刚强而又富有同情心。①常四爷是旗人,他爱大清国,怕它完了,他是真忧国忧民。他由刘麻子身上的洋货,忧虑“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由康六卖女儿,忧虑“乡下是怎么了?会弄得这么卖儿卖女的!”由乡妇卖小妞,忧虑“大清国要完!”②常四爷敢爱敢憎,敢作敢当,他有一股硬气,也有一副侠肠。他敢于当面训斥二德子:“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他痛恨洋鬼子,痛恨洋人的走狗:“我就不佩服吃洋饭的!”他斥责伤天害理的纤手刘麻子:“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他对受苦受难、啼饥号寒的乡妇和小妞是很同情的,叫李三准备两个烂肉面给她们吃。③刚正之士反倒被捕入狱,正表明政治的黑暗,历史的发展也证明常四爷是有眼光的,他看透了清王朝的腐朽,看清了大清国即将灭亡的结局。3.(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老舍认为,剧中人物的对话应该是“话到人到”“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剧中秦仲义、庞太监分别是什么身份,有怎样的性格特征?①秦仲义是在维新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文中他和庞太监的对话交锋,实质上是成长中的民族资产阶级与行将就木的封建王朝势力的对垒。这个梦想通过办大工厂搞民族工业来救国的雄心勃勃的人物,胸怀理想,要做大事,最后却没有逃脱破产的厄运。②庞太监是宫廷总管,有钱有势,自私、冷酷、专横、跋扈,思想顽固,自己是太监却还要买农家女儿为妻,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宫廷生活的腐败与荒淫。任务二欣赏戏剧的艺术特色(鉴赏艺术特色)《茶馆》第一幕被曹禺誉为“古今中外罕见的第一幕”,这样说的理由主要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思考。这幕戏反映了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封建顽固派的猖獗,预示着清王朝的灭亡。①“大茶馆小社会”独特的构思。一是人物众多,在第一幕里光是有台词的人物就有22个;二是人物杂陈,社会身份殊异的人物同处一个舞台之中,每个人物都是那样面目分明、令人难忘,他们合起来,就从整体上呈现出了一幅反映时代生活的图画。②情节发展十分新颖。它打破了“一人一事”的情节发展主线,借鉴“立主脑,减头绪”的传统戏剧手法,将不同人物的一个个戏剧片段巧妙地连缀起来。一方面,这一幕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另一方面,从一开场戏剧冲突就接连不断,这些冲突是散点式的,并不集中在一两个人物身上,它们连缀在一起,又共同构成历史和社会的尖锐矛盾,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本质。任务三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把握戏剧冲突)《茶馆(节选)》里有哪些冲突?这些冲突表现了什么样的现实?①二德子和常四爷、松二爷之间的冲突,揭示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帝国主义横行、社会腐败混乱、流氓恶霸仗势欺人的社会环境。②刘麻子和康六之间的冲突,庞太监和康六、康顺子父女俩的冲突,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黑暗本质。③秦仲义和王利发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封建小业主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④庞太监和秦仲义的冲突,表明了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封建势力(守旧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⑤特务宋恩子、吴祥子和常四爷的冲突,预示了用尽压制、暴政手段的清政府在日薄西山之后必将被历史埋葬的命运。现当代文学读书讨论会班级内开展“现当代文学读书讨论会”,学生通过阅读本单元作品,感受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学生可任选一位喜欢的作家,再拓展阅读他的一些作品,从写作理念、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选择其一,深入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并在全班研讨交流。活动说明对现代作家某个方面的认识,选择角度尽量要“小”,选择其写作理念、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任一方面即可;可以参考别人的研究,但应该要有自己的思考,哪怕是不成熟的思考。比如老舍可以说是“京味小说”的创始人,也是白话文运用得最为娴熟的作家之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北京味儿、大白话儿和幽默感。如果谈“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就可以抓住其“浓浓的北京味儿”“通俗的大白话儿”以及“满满的幽默感”等来谈自己的认识,并与同学交流。成果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学常识·戏剧冲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经过鲁侍萍一番揭露,周朴园一阵心虚但发现并无大碍以后)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吗?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联真题
鲁侍萍(低头)哦。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那双方面都好。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他的脚指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侍萍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作父亲。
周朴园(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什么?(摘编自曹禺《雷雨》)试分析这段台词所反映的戏剧冲突。[答案]鲁侍萍对周朴园有着深刻的认识,不相信周朴园会发慈悲,并且还想方设法地要揭露周朴园的真实本性。而周朴园又想极力掩饰自己虚伪的面孔,摆平他可能遇到的麻烦。一、定义戏剧冲突是指戏剧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也是戏剧中矛盾产生、发展、解决的过程。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析技能二、表现方式戏剧冲突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有的戏剧冲突非常明显,如《雷雨》的戏剧冲突主要有两组:一是剧中借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表现了周朴园与工人们的对立;二是通过周朴园与蘩漪的矛盾,表现周朴园对家庭成员的专制。这两组矛盾突出展示人物内心的挣扎:周朴园希望抓住侍萍,借侍萍的理智既告别过去,又稳固现在。侍萍想抓住自己的女儿,让她摆脱女子的宿命。周萍也想抓住四凤,借纯洁的爱洗涤自己的罪。蘩漪想抓住周萍,不顾一切地把握幸福。这些激烈的戏剧冲突交织成一张残酷的大网,剧中人物在其中苦苦挣扎,却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有的戏剧冲突表面上不明显,如老舍的《茶馆》就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人物之间也没有过多的正面冲突,他们与茶馆的兴衰无直接关系,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运行着。剧中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社会渣滓却横行霸道。老舍把矛头直接指向那个旧社会,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这种戏剧冲突要通过全剧来体现,对作家的创作及读者的理解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有些剧本在表现主人公同社会环境的冲突时,往往把环境“人化”,即把环境戏剧化为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如《哈姆莱特》中主人公面对的社会环境是一座“牢狱”,而克劳迪斯(国王)及其周围的朝臣恰恰是社会环境的人化。有些剧作特别突出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巨大影响,如《窦娥冤》中,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源就是豺狼当道、流氓横行的社会环境:卖药看病的不是好人,救了蔡婆婆之命的张驴儿父子也是披着人皮的豺狼,判案的太守是贪官……在这种混乱局面下,无辜善良的窦娥成为时代的牺牲品,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在荒诞派戏剧中,有时又把社会环境“物化”,即将环境化为具有象征性的道具,造成“场面直喻”的效果,像《椅子》中堆满舞台的椅子,《阿麦迪或脱身术》中那具无限膨胀的尸体,等等。三、主要特征1.尖锐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的矛盾往往被组成有声有色的冲突,由于矛盾的双方都有足够的冲击力,冲突最后爆发时格外强烈。2.高度集中:戏剧的冲突是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社会矛盾的。3.进展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是扣人心弦、波澜起伏的,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4.曲折多变:戏剧冲突往往是曲折复杂、变化多姿的。
答题示范
元帝什么?
王昭君
(从容地)《长相知》。
王
龙
(厉声地)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元帝(吃惊,却没有发脾气)哦,《长相知》,这叫什么东西?
王昭君(从容不迫)陛下愿听吗?
萧育(也忍不住了)这个姑娘简直是出人意外!
元帝(被王昭君雍容自若的态度所吸住,笑着)好,你唱吧。下面有人伴奏吗?殿下无人回答。
苦伶仃(走出跪下)老奴苦伶仃愿试一试。
王龙(抗议地)陛下!
元帝(温和地)让她唱。苦伶仃从腰间拿出一支胡管,吹起来。
王昭君:(唱)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毋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长相知啊,长相知。王昭君唱得悠婉动人,声彻天外。元帝随着歌声,领会每一句诗。王昭君唱毕,跪拜。
元帝唱得好,真唱得好。是天上的音乐。平身。
王昭君谢陛下。(站起)
元帝(忽然)但是你不觉得你有罪吗?
王昭君(又跪下)昭君死罪。昭君没有逢迎陛下圣意,歌唱陛下的御作,昭君死罪。
元帝不是。你在这样的嘉宾面前,唱起这样儿女的情歌,不是失了礼吗?
王龙就是啊,陛下,这应该交掖庭治罪,该砍头的。
王昭君陛下能容臣昭君一言不?
元帝好,你说。
王昭君陛下,如果能容昭君一言,这样的话是要站着说的。
元帝好,你就站着说。
王昭君
(立起来,意态自若,侃侃然)陛下,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天生圣人都是本着“义”和“诚”的大道理治理天下的。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弟兄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地长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长相知,长不断,难道陛下和单于不想“长相知”吗?难道单于和陛下不要“长不断”吗?长相知啊!长相知!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女之意哉!
元帝(忍不住连连点头)好,好!
呼韩邪(也忍不住)啊,陛下,这真是说得好极了。这时,全朝上下也忽然欢快起来。…………这时,一个年老的大黄门执羽檄上。
黄门启奏陛下!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
元帝萧卿代读。
萧育
(展开羽书)“鸡鹿寨都尉祁连将军、云中太守陈昌等急奏天子陛下:昨夜匈奴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汉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臣等急派兵马。胡骑遁去,不知下落……”
元帝不要念下去了。
呼韩邪(大惊失色)温敦,这是怎么回事?
温敦消息突然,小臣毫不知晓。
元帝(拿着羽书,笑着说)你们说,这个紧急军报奇怪不奇怪?大单于……
呼韩邪(离座)陛下!
元帝(望着萧育)这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呼韩邪(猜不出元帝是什么心思,紧张地望着元帝)陛下……
元帝(忽然向王昭君,立起)你刚才说什么“相疑相知”的话,是怎么讲的?
王昭君(清清楚楚地)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元帝(忽然,对呼韩邪闪出宽慰的笑容)对啊!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弟兄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走到呼韩邪面前)呼韩邪单于,边塞上的事情出人意外,总是不免的。但是对我们天长地久的昆弟、翁婿之欢,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吗?放心吧。猜得出来,匈奴刚刚太平,有一些不臣之徒在找单于的麻烦,趁你在长安,要给你难堪。难道中原的人可以上这样的当吗?
呼韩邪臣惶恐。今天,中原天子的深情,臣永远不能忘记,臣定要彻查此事,禀报天子。
元帝(劝慰地)不说这些了吧。我们亲家还谈我们的和亲大事吧。(有改动)【注】本节选自曹禺《王昭君》第二幕,题目为编者所加。后面故事为昭君被册封公主,出嫁匈奴。她和单于一心,互相守护,化解种种危机。作者是如何设置戏剧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的?答题思路解答此类试题,学生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者是如何设置戏剧冲突来推动情节发展的”,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结合“你为我们唱一段《鹿鸣》之曲来欢祝单于吧”“臣昭君愿唱一支比《鹿鸣》还要尽意的歌子”“哦,《长相知》,这叫什么东西?”“不是。你在这样的嘉宾面前,唱起这样儿女的情歌,不是失了礼吗?”“陛下,礼发于诚……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女之意哉!”等分析,作者利用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认识来设置矛盾。结合“鸡鹿寨都尉祁连将军、云中太守陈昌等急奏天子陛下:昨夜匈奴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汉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臣等急派兵马。胡骑遁去,不知下落……”“你们说,这个紧急军报奇怪不奇怪?大单于”对啊!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弟兄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难道中原的人可以上这样的当吗”“臣惶恐。今天,中原天子的深情,臣永远不能忘记,臣定要彻查此事,禀报天子”等分析,作者通过因果关系(或:通过外部矛盾推动内部矛盾)来设置戏剧冲突。[答案]①作者利用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认识来设置矛盾,围绕唱《鹿鸣》还是《长相知》,以及对《长相知》的不同理解,在王昭君和元帝君臣之间展开矛盾冲突。②作者通过因果关系(或:通过外部矛盾推动内部矛盾)来设置戏剧冲突。因为匈奴小股部队在边境上袭击汉朝商队的行为,导致朝堂上爆发了汉朝皇帝和匈奴单于之间的矛盾冲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窝头会馆(节选)刘恒第二幕(一九四八年秋霜降黄昏)金穆蓉把十字架抱出来,往门框上钉。田翠兰端出来一尊弥勒佛和一个木托子,在门框上找地儿。试身手田翠兰福斗!我把墙上的神仙薅下来了,你找个大钉子给我楔到门框上去,让他坐高儿高儿地往下看……看看谁还敢欺负咱们!苑国钟(郁郁寡欢)关帝爷圣明!那二位都晾出来了,您也出来待会儿……(向塑像鞠了一躬)今儿是好日子啊!今儿霜降了……今儿是我……古月宗今儿是窝头会馆的主子要饭的日子口儿了!你们快围上去……围上去给他施舍呀。苑国钟我是一句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滑菇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中医外科医生工作方案
- 2025年中国镀锌管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宠物店财务管理方案
- 2025年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原理与建筑节能产业市场竞争力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报告
- 2025年厂用电中断演练总结报告
- 2025年中国梅花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博思堂深圳桂芳园推广策略思路方案
- 幼儿园中班防溺水演练活动方案
- 2023-2028年中国榴莲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大专毕业论文3000字格式12篇
- 人才盘点操作及应用(简版)
- 学校老师联系方式惠州市
- DBJ46-048-2018 海南省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标准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3500词汇诵读加记忆
- 皮肤、斑的认识PPT课件
-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课文原文与翻译
- T∕CSBME 007-2019 基于增材制造的金属样件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 环形混凝土电杆检验报告Yφ19012米G级
- 筛机的主要部件设计和计算
-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