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27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传画册|国风古韵|古典文化|教学课件望岳目录背景知识壹作者简介贰诗文赏析叁课堂小结肆背景知识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背景知识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作者简介代表作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离家别、垂老别律诗登高、春望、春夜喜雨作者简介《望岳》是杜甫现存诗歌中创作时间最早的作品,大约作于公元736年(开元二十四年,杜甫25岁)。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24岁),杜甫从江南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杜甫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在漫游过程中,刚好杜甫要从崇州探望父亲,顺道就游览了齐鲁大地,登上了泰山,于是有了这首《望岳》。《望岳》表达了诗人寄兴山水,心怀天下的感情。创作背景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字词学习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大自然字词学习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心胸摇荡眦:眼角。决:裂开。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译文岱宗夫如何?五岳之首的泰山怎么样?齐鲁青未了。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升腾的层层云气,使心胸摇荡;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隐入了山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定要登上那最高峰,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译文赏析文意这首诗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写看泰山的?远望近望细望愿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文意

首联用问答的形式,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诗人自问自答,空间上跨齐鲁大地,时间上千古常青,从远望的角度,写出了泰山的连绵不断和对泰山的惊叹仰慕之情。“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设问赏析文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句虚写后句实写

颔联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赞叹大自然把神奇秀美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了。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指出:“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赏析文意

“钟”字写大自然把神奇秀丽都给了泰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昏和暗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耸立的雄姿,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赏析文意“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颔联是写细望,诗人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将诗人全神贯注地仰望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以及令人震撼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赏析文意

心理描写,由望岳而生发出的登岳愿望,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会当”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望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赏析文意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写作特色赏析文意《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思想感情课堂小结望岳全诗总结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华山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衡山三首《望岳》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望岳三首》分别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古诗。第一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第二首诗说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