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之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之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之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之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之简单机械(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物理中考二轮专题复习之简单机械

一'选择题

L使用杠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如图,下列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如图是教室壁挂式实物展台示意图,MN为展示台,PQ为连杆可拉柱展示台,可绕N点展开或

收起。以下是展示台承载展示物时杠杆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是古代人利用滑轮打水的场景。井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绕过滑轮的绳索一端悬吊水桶,当

人用力向下拉动绳索的另一端,即可让水桶上升。以下方法能提高滑轮提水的机械效率的是()

滑轮

井架

A.增大桶内的水量B.增大滑轮的质量

C.增大拉绳的速度D.增大水桶的重力

4.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10N,小明用100N的拉力(方向不变)将物体匀速提升2m,

C.80%D.90%

5.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用其将A、B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

度,两次的拉力Fl=F2,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物体所受重力GA<GBB.两次做的有用功Wi=W?

C.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P1<P2D.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n甲乙

6.分别使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A在2s内匀速提升20cm,拉力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甲滑轮组更省力B.乙的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更大

C.甲、乙所做的有用功都是200JD.此过程中Fi做的功比F2做的功多

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4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以相同时间拉到顶

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i和心,所做的功分别为勿1和皿2,其功率为Pi和22,则()

B.F]<F2,14/1<W2P\<P?

C.尸1>尸2,〃1>W2,Pl>P2D.尸1>/2,皿1=/2,尸1<02

8.如图所示,小明分别使用了甲、乙、丙3个不同的滑轮(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绳长不变,GN=ION,

GM=5N,滑轮重、绳重和摩擦不可忽略,则()

\\\\、\\\

A.F丙一定小于尸乙B.甲的机械效率比乙的大

C.若乙提升物体的高度变大,则机械效率变大D.尸7做的功一定比F丙做的功少

9.如图所示,同一个滑轮分别用(a)(b)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货物(G轮>G物),假设所用的拉力

分别为Fi、F2,机械效率为比、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A.%<92;%>%B.%>&;

C.%<尸2;”1<“2D.F1>F2;

10.工人用推力F将重为1000N的箱子沿ABC匀速推至水平车厢中,斜面高1.5m,F始终与箱子运

动方向相同。该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如表格所示。则()

过程推力F/N距离s/m推力做的功W/J用时t/s

AB6003180010

BC200510

A.AB过程额外功为1800JB.BC过程推力所做的功为1000J

C.AB过程推力做功的功率为18000WD.斜面的机械效率约为66.7%

11.如图,A、B是两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小明和小芳分别用大小不变的拉力FA和FB,用相同的

时间分别将A、B两物体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做功情况如图所示,则()

A.物体A的平均速度VA小于物体B的平均速度VB

B.小明对物体A做功的机械效率为40%

C.小明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WA等于小芳对物体B做的有用功WB

D.小明对物体A的拉力FA小于小芳对物体B拉力FB

12.如图所示,园艺工人在修剪枝条时,常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A.增大动力臂,能够省力B.增大阻力臂,方便使用

C.减小动力臂,方便使用D.减小阻力臂,能够省力

13.工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质量为10kg,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体,他用拉力F拉绳,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滑轮组的绕绳能承

受的最大拉力为20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N/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2〜3s内动滑轮对重物做的功为750J

B.在0〜1s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lOOOPa

C.使用此滑轮组能匀速提起重为590N的物体

D.若匀速提升另一物体时机械效率为80%,则提升的物体重力为80N

14.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滑轮组拉着重450N的物体A,使它5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1m,水平

拉力F=75N,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Z///Z////Z///Z////ZZ//Z///ZZZ

A.他做的总功是450JB.他做的有用功是75J

C.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5W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

15.如图所示在已水平调平的轻质杠杆右侧固定一物体Mo在杠杆左侧的不同位置分别挂上A、B、C

三个不同的物体,杠杆均处于水平平衡状态。通过分析可得,四个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____________

________\\0nnnd......,一

nIInj=idpIIII♦I]IIdpII11,J1II

60n0人由

ABC

H-----------Hbi-----------cdH-----------H

甲乙丙

A.物体MB.物体AC.物体BD.物体C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常用的核桃夹,当用力握住C点夹核桃时,可把一________点看作支点,此时核桃夹相

当于一个杠杆。若想更省力一点,手应握在(选填“靠近”或“远离”)A点处。

1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A,所需

拉力分别为F1和F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和W2,两个斜面的效率分别为中和112,则W1—

W2,T|1“2(以上两空选填或">")。若斜面长AB是5米,斜面高是3米,物体重50N,

则拉力Fi为N„

18.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简易机械将巨木抬起施工的情景。这些劳动者竖直向下施力2000N,

将横杆一端压下0.5m,使420kg巨木的重心上升0.1m,则该简易机械对巨木做的有用功为J,

机械效率为0(g取10N/kg)

19.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3m,手所用的拉力为300N,则该工人所做

的有用功为J,总功为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20.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在农业、军事等方面应用杠杆。如图甲所示是用于稻谷去皮的脚踏碓,图乙

是其简化图;图丙所示是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

滑轮

甲乙丙

(1)使用该脚踏碓(选填“能”或“不能”)省功;

(2)利用图乙中的脚踏碓捣谷时,劳作者踩踏“碓”尾,“碓”头高高抬起,松脚后“碓”头下落过程中,

它的重力势能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了省力些,可将脚踩点适当(选

填“靠近”或“远离”)。点;

(3)脚踏碓的脚踩位置有粗糙的花纹,这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4)图丙中,该滑轮是(选填“定”或“动”)滑轮,它的作用是0

21.如题图甲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用250N的拉力将质量为40kg的物体从地面运到10m高的楼上。

物体上升高度h与时间t的关系如题图乙所示,物体上升的速度为m/s,整个过程中工人做功

的功率为W,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g取10N/kg)

22.如图所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人师傅利用滑轮组将重为54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2m,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200N,则克服物重力做功为J,拉力做的总功为,此时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不计绳重及摩擦)

23.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

如图甲采用坠蛇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其

中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蛇,每个坠坨配重为200N,若某段

时间内坠坨串下降了20cm,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N„

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cm。

甲乙

2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动滑轮提升一个重为40N的物体,所用的竖直拉力为25N,在10s内

物体向上移动了1.5m,在此过程中,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力做功为J,拉力的功率为W,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5.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还有轮轴和斜面。如图所示,手柄(选

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纹(选填“密”或“稀”)一些的螺丝钉拧起来

更费力;无论使用哪种简单机械都不能省(距离/力/功)。

三、作图题

26.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将如图所示的滑轮装配成滑轮组,利用它站在地面上向下拉绳提升重物。

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7.如图所示的装置可改变照明灯的高度。轻质杠杆48。在力%作用下可绕。点转动,在图中画出杠杆

AB。所受阻力尸2的示意图和动力臂

四'实验题

28.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甲_一乙

钩码所受的重绳端移动的

实验次数提升高度h/m拉力F/N机械效率

力G/N距离s/m

12.00.11.00.366.70%

22.00.21.00.666.7%

32.00.31.00.966.7%

43.00.31.40.971.4%

54.00.31.80.9-

(1)利用甲图的滑轮组进行实验,要测量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应在弹簧测力计

(选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时读数.

(2)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利用(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滑轮组测

得的;第5次实验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大

小;(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4)采用甲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上拉,测得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29.小明在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所受的重力绳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次数提升高度h/m拉力F/N机械效率4

G/Ns/m

12.00.11.00.366.7%

22.00.21.00.666.7%

32.00.31.00.966.7%

43.00.31.40.971.4%

54.00.31.80.9

\\\\\\\\\\\\\\\\

占A

甲乙

(1)利用甲图的滑轮组进行实验,要测量绳子自由端所受的拉力,应在弹簧测力计(选

填“保持静止”或“匀速上升”)时读数;

(2)表中的实验数据是利用(选填“甲”或“乙”)图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第5次实验测

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是(保留一位小数);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与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大

小;(均选域'有关”或“无关”)

(4)采用甲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上拉,测得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偏

大”“偏小”或“不变”)。

3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

猜想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根据猜想,利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完成

下列内容:

钩码所受的重力绳端移动的距离

实验次数提升高度h/m拉力F/N机械效率4

G/Ns/m

12.00.10.900.374.1%

24.00.11.500.388.9%

34.00.11.250.4

44.00.21.500.888.9%

甲乙丙

(1)在实验中应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是利用了图(选填“甲”、“乙”或“丙”)的装置完成

的,它的机械效率r)=;

(3)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此时若缺少刻度尺(能/不能)完成实验;

(5)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

31.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提高机械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机械效率,要从研究影响机械

效率的因素出发,寻求办法。

\\\\卜\

F

甲乙丙

为了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小明选取了大小相同的滑轮,利用图甲和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并把

数据整理记录在下表中。

有用

实验次滑轮材钩码重提升的高度拉力绳端移动的距总功机械效率

数质G/Nh/mF/N离s/mW总/Jn

W/J

1铝10.10.10.60.30.1856%

2铝20.10.21.00.30.367%

3铝20.20.41.00.60.667%

4塑料20.20.40.80.60.4883%

5塑料20.20.42.10.20.4295%

(1)比较1和2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提升的钩码,机械效率越高;

(2)比较3和4两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有关;

(3)比较两次实验发现:在所用滑轮组一定时,机械效率与提升钩码的高度无关;

(4)第5次实验是利用了图的装置完成的;

(5)利用图甲的装置,把重6N的物体用2.5N的拉力匀速拉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o

如果没有刻度尺,只有测力计,也可以测量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的机械效率会;(选填“不

变”、“偏大”、“偏小”)

(6)小明利用图丙装置实验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

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的方法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7)实验表明:额外功越小,总功越接近有用功:进一步推理得出:假设没有额外功,总功等于有

用功;可见使用任何机械都。

五、计算题

32.物理小组用滑轮组进行“一瓶水提升一个人”活动,如图所示,10s内水瓶匀速直线下降10m,使人

匀速升高0.5m,水瓶对绳a的拉力为尸1=30N,绳b对人的拉力为=480N。求此过程中:

(2)成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3.如图甲所示,工人将重为280N的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用时16s,已知斜面长1为5m、高h为

3m,以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动过程中完成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占比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对物体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的总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六'综合能力题

34.水碓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水碓一般设置在溪流江河的岸边,利用水流推动进

行工作。水碓的构造有水轮、连接水轮的横轴,横轴上穿着三根短横木(和轴成直角)(如图所示)。水碓

工作时,水流冲击使水轮转动,短横木转动时碰到碓捎的末端,把它压飞,短横木转了过去,翘起的

碓头就落下来,一起一落地春米。

(1)水碓利用了杠杆原理,其中碓捎的部分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碓头的石杵落下是受到力的作用效果,落下过程中石杵的重力势能(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3)水碓在工作时,水流推动水轮转动,对水轮做功,通过传动装置最后提升了碓头。在此过程中,

水流具有能,能量发生了.(选填“转移”或“转化”);

(4)若要提高水碓的工作效率,你的建议是

35.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货车重力的检测装置

高速公路进出口处设有测量货车重力的检测装置。小明同学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了一套测量货

车重力的模拟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装置中用到的压力传感器R的阻值随压杆压力F变化的

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甲中,OAB是以O为支点的水平杠杆,平板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以通过电流

表读数显示,将电流表表盘的刻度改成相应的重力大小,就可以直接从电流表表盘上读出重力值。已

甲乙

(1)如果定义压力传感器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变小的,称为负压力系数电阻;压力传感器阻值随压力

增大而变大的,称为正压力系数电阻。则压力传感器R是(选填“正”或“负”)压力系数电阻。

当电池组电压Uo=12V时,在不放物体时,电流表的读数是A,放上物体后,电流表的读数

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电池组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下降,如果对装置不做任何调整,利用电流表读出的重力值将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如果需要调整该装置,以维持此装置的原有测量精确度,一种方法

是:我们可以将平板与杠杆的触点A向(选填“左”或“右”)水平调节一些,或者将

(填另一种调整方法)。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深中通道

4月13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已进入桥梁荷载试验阶段。接

下来,136辆大货车组将为深中通道中山大桥、伶仃洋大桥、非通航孔引桥进行“体检”。为科学高效完

成荷载试验,项目选取了60米跨径混凝土梁、110米跨径钢箱梁、主跨580米中山大桥和主跨1666

米伶仃洋大桥等4个有代表性的工点进行试验,覆盖了海中桥梁全部结构类型。

荷载试验是大桥通车前必须经历的关键环节,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在中山大桥的静载试验中,

64辆平均质量为30t的大货车会按照工程师提前计算好的位置排列好,以8x8的方阵在桥梁跨中位置

停好,工程师从提前安装好的传感器等设备中读取数据,检测桥梁位移和应力情况。

在之后的动载试验中,工程师还会安排行车在桥面上来回匀速行驶测试动力参数,并且模拟道路不

平整设置跳车试验,以测试汽车冲击系数。

中山大桥是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为主跨580米的双塔斜拉桥,主塔高213.5米,由120

根斜拉索连接主塔与桥面,如“竖琴”跃于海面。

(1)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每辆大货车有16个轮胎与地面接触,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0.05m2,则在中山大桥的静载试验中,桥面所受大货车的总压力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