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三化学专项练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1.(2023・潮州二模)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是目前最有效的工业固氮

方法,解决数亿人口生存问题。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

列问题:

能量过渡态I

N

2(g)+3H2(g)1-90.1\出住

-----------------------------V""""[14^()迎"芟2NH3(g)

*N2+3*H2\-九丁心.「100.0

\500.02*NH3

\307.8

UJ..............................................

_____________________2*N+6*H

反应历程

⑴1molN2分子中7i键数目为NA,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⑵对总反应速率影响较大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压强为0.9MPa条件下,向一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氢氮比为3的混合气

体,体系中气体的含量与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z/min

①反应20min达到平衡,试求0~20min内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NH3)=

MPa-min』,该反应的KP=(用数字表达式表示)。(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

常数,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②以下叙述能说明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o

a.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氢氮比保持不变

C.N2和NH3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1:2

d.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③若起始条件相同,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则达到平衡时H2的含量符合图中

点(填或"g”)。

(4)NH3可在Pt—HY催化剂表面消除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

Pt-HY界面|HY载体|Pt-HY界面|

OPt原子IIPt-HY界面||HY载体

研究表明,在Pt—HY催化剂中,Pt表面上形成的NH3以NHt的形式被储存。随后

在HY载体上,NH*与NO和02产生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已知该反应的NO和0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阴极阳极

Lo.,

N5

、HO

N?/2

离子交换膜质子交换膜

⑸利用催化剂通过电化学反应在室温下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该装置中阴极的

电极反应式为

2.以C02为原料制备甲醇、合成气、淀粉等能源物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催

化剂的作用下,氢气还原C02的过程中可同时发生反应①②。

1

①CO2(g)+3H2(g)LCH3OH(g)+H2O(g)AHi=-50kJ-mol

②CO2(g)+H2(g)-CO(g)+H2O(g)

AH2=+41.1kJ-mol-1

(l)CO(g)+2H2(g)-CH30H(g)

AH3=kJ-mol-1o

⑵已知AH-TA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反应,反应①的AS=-180J-mo4K』,则反应①

自发进行的温度不超过K(保留一位小数)。

⑶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02及H*起始及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各

气体的物质的量及总压强数据如表所示:

起始平衡

n(CO2)/mol0.50.2

n(H2)/mol0.9

H(CH3OH)/mol0m

n(CO)/mol0

n(H2O)/mol00.3

总压/kPap。p

已知po=1.4p,则表中m=;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p=(kPa产(用含p

的代数式表示),Kp为压强平衡常数,是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用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

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

⑷向恒压反应器中通入3molH2和1molCO2,CO2的平衡转化率及CH30H的平

衡产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CH30H的产率=等舞需|xlOO%。

6()

50

40

30

2()

10

0

350400450500550600

温度/K

图中500K以后,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32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碳中和”,CO2分子在晶体中的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该晶

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结构,晶胞边长为apm,则该晶体的密度p=

g/cm3(列出计算式,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⑹温室气体CO2的用途广泛,请写出一种与其物理性质相关的用

途:

3.(2023・常德一模)氧化氢(HCN)分子被认为是生命起源中重要的中间体之一,主要

应用于电镀业、采矿业等,可制造各种树脂单体。迄今为止,它所产生的与生物相关

联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l)HCN的合成

氟化氢可用甲烷氨氧化法合成,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g)+NH3(g)

隔绝空气

120°〜140°THCN(g)+3H2(g)AH

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c-HN-HC=NH-H

E(kJ/mol)414393891436.4

上述反应的AH为o

⑵HCN的性质

已知25c时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电解质化学式电离平衡常数

CHsCOOH1.8x10-5

HCN4.9xl(yi°

K=4.3x10-7

H2CO3

K2=5.6X10-U

HNO27.2x10"

NH3H2O1.8x10-5

①HCN具有酸性,能与氨水发生反应:HCN+NH3H2OLNH*+CN-+H2。,此反应在

常温下的平衡常数K约为;NH4CN溶液呈性。

②已知可发生如下反应:NaCN+HNCh—HCN+NaNO2,NaCN+HF-

HCN+NaF,NaF+HNO2——NaNCh+HF,则HF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范围

为:。

③在K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其离子反应方程式

为:O

④浓度均为01mol/L的NaCN与HCN的混合溶液中,以下推断正确的

是。

A.混合溶液pH约为9.3

B.2c(H+)=c(CNj+c(HCN)+2c(OHj

C.c(Na+)>c(CN-)>c(HCN)>c(H+)>c(OH-)

(3)HCN和CN的处理

①HCN是一种无色、有毒、易溶于水的气体,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并易产生爆炸。

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密闭空间内的HCN气体进行了消毒研究,研究中米用NH3、

H2O2气雾、NH3-H2O2气雾和水雾分别单独对HCN进行消毒。由图可

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最佳消毒试剂。

(

£

&

£

)

N

U

H

水雾、NH”、气雾、NHjHq,气雾对

HCN的消毒效果对比

②工业生产中含氧(CN)废水主要来源于选矿、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对于含氧废

水都应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国家关于废水中总氟浓度排放标准为岂).5mg/L。某工

厂实验室针对不同浓度焦亚硫酸钠(Na2s2。5)处理含氟废水情况展开研究。反应如

下:

S2。/+2CN-+202+H202CN0-+2H++2S0『

如图为氧化后CN-的浓度变化,如果你是工厂研究人员,你认为应选择多大浓度的

Na2s2。5溶液最合理,请回答并说明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V0

4.工8%

&O/

IU工095

)5M

2.健

0出

2L.

g—

,590N

NL0U

。5A

・0.

85

焦亚硫酸钠浓度(g/L)

不同浓度焦亚硫酸钠在氧化后CbT的浓度变化

4.(2023)甚江二模)二氧化碳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战略方向。

回答下列问题:

⑴我国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甲醇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关反应如下:

1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AH=-49.6kJ-mol-

反应ii,CO2(g)+H2(g)-CO(g)+H2O(g)

A//=+41kJ-mol1

CO(g)和H2(g)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催化剂M的作用ECO2(g)+H2(g)=CO(g)+H2O(g)的微观反应历程和相对

能量出)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已知:•表示C,.表示

O,。表示Ho

历程I:

E=-0.75eVE=-().lleV

反应甲:CO2(g)——CO(g)+O*

历程n:

Oo

E=-0.11eVE=-0.41eVE=+0.38eV

过渡态口

E=-0.85eV

反应乙:H2(g)+0*~HO*+H*

历程ni:

反应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历程ni中的反应丙可表示

为。

②决定CO2(g)+H2(g)=CO(g)+H2O(g)的总反应速率的是历程(填

I,,“「或"m”)。

⑶将C0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1:3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发生了反应i

和反应ii,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强

②A点、B点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v(A)(填或">")v(B)。

③温度高于543K时,C0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原因

是。

④图中M点对应的温度下,已知CO的选择性(生成的CO与转化的CO2的百分比)

为50%,该温度下反应ii的平衡常数为(结果保留3位小数)。

⑷催化CO2加氢合成乙酸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可以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

电离度a=M,Am为一定浓度下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人常为无限稀释时溶液的摩尔

Am

电导率,人常=0.040S-m^mol1(T=298K)。某小组实验测得T=298K时,0.01mol-L1

乙酸的Am=0.002S-m2-mor1o

①该条件下测定的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不需化简)。

②在298K时,几种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如表所示。已知:摩尔电导率越大,溶液的导

电性越好。空间站通过电解水实现02的再生,从导电性角度选择,最适宜的电解质

为(填化学式)。

离子种类H+SQ2-cr

摩尔电导率

349.8279.876.34

/(IO4S-m^mor1)

离子种类CH3COOK+Na+

摩尔电导率

50.1873.5250.11

/(10-4S-m2-mol-1)

5.(2023・武汉质检)低碳烯垃是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可利用合成气直接或间接

制取。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间接制取低碳烯蛤CO(g)+2H2(g)=CH30H⑴AHi=-116kJ-moF1

2CH3OH(1)-C2H4(g)+2H2。⑴

AZ/2=-35kJ-mol

直接制取低碳烯蜂:2CO(g)+4H2(g)-C2H4(g)+2H2O(g)A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O(g)-H2O⑴AH=-44kTmol",则AH3=kJ/moL

⑵将N2、CO和H2以体积比为1:1:2充入密闭容器中直接制取乙烯,CO的平

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pi_______以(填“>”或点的正反

应速率N点的逆反应速率(填“〈”或“=”)。在500K,压强为pi的条件下,

该反应的KP=(列出计算

式)。

a(CO)/%

100

80

60

40

2()

0300400500600700T/K

图1

⑶已知反应空速是指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或质量)催化剂处理的气体

量。在常压、450℃ZH(CO):〃(H2)为1:2的条件下,利用合成气直接制取乙烯。

反应空速对CO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选择性二赢就黑跖X100%]的影响如图2

所示。随着反应空速的增加,乙烯的选择性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co转化率口乙烯选择性

%7(6

、5

X

4(

会3(

2M(

⑷利用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煌时,需使合成气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上。研究

发现催化剂晶体的颗粒越小,催化效果越好,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Ga2O3是工业上利用合成气制低碳烯煌的催化剂,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图3所示

(CP-之间紧密堆积,Ga3+位于-形成的空隙中且未画出),其中CP-半径为°nm,晶体

结构单元的高为bnm0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Ga2O3晶体的摩尔体积

V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3/molo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1.(1)2N2(g)+3H2(g)^2NH3(g)A^-92.2kj/mol

(2)2*N+6*H——2*NH3

⑶①0.005②ad③g

0.2x0.6°

++-

(4)4NH尸2N0+202——3N2+4H+6H20(5)N2+6H+6e~-2NH3

解析(1)氮气分子的氮氮三键中含有1个。键和2个口键,则1mol氮气分子中

”键数目为1molX2XMnolT=2以由图可知,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热为A

^(307.8+100.0)kJ/mol-500kJ/mol=-92.2kj/m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年-92.2kj/mol;(2)由图可知,活化能最大的反应

为2*N+6*H——2*NH3,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总反应速率取决于慢反

应;(3)①反应20min达到平衡时,氮气、氢气、氨气的分压分别为0.9MPaX:=

0.2MPa、0.9MPax|=0.6MPa、0.9MPax:=0.1MPa,则0~20min内氨

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畀吧=0.005MPa/min,反应的平衡常数

20mm

七「:方)'=昌渝MPa?②a.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反应已达到平衡,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容器内氢氮

比始终保持不变,则容器中氢氮比保持不变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

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c.氮气和氨气平均反应速率之比为1:2不能说明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错误;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反

应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则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已达到平衡,故正确;故选ad;③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起始条件

相同,恒压密闭容器相当于恒容容器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减

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氢气的百分含量减小,则若起始条件相同,在恒容容

器中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于恒压密闭容器,氢气的百分含量高于恒压

密闭容器,故选g;(4)由图可知,在HY载体上,钱根离子与物质的量比为1:1的

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氢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NH:+2N0+202

——3丽4『+61120;(5)由图可知,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酸性条件下

+

氮气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电极反应式为N2+6H+6e-=2NH3o

2.(1)-91.1kj/mol(2)277.8(3)0.2条

(4)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左移,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

右移,500K以后,反应②的反应程度大于反应①

(―M(6)做制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或用于灭火

解析⑴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①-②可得反应CO(g)+2H2(g)-CH30H(g),则反

应AA=(-50kJ/mol)-(+41.1kj/mol)=-91.1kj/mol;(2)由A比7AS<Q可得(-

50kJ/mol)-7X[-180J/(mol•K)X10-3kJ/J]<0,解得7K277.8K;(3)由题给数

据可得如下三段式:

CO2(g)+3H2(g)^=^CH3OH(g)+H,()(g)

起始(mol)0.50,900

变化(mol)m3mrnm

平衡(mol)0.5—w0.9_3/Mmm

co2(g)+H2(g).CO(g)+H()(g)

起始(mol)0.5~m0.3m0m

变化(mol)0.3~TH0.3"?zi0.3—7W0.3—m

平衡(mol)0.20.6-2/w0.3~m0.3

由平衡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得:小三=丝巳,解得炉0.2,则平

1.4—2mp

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①的平衡常数4=品篝=m(kPa)-2;(4)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

则500K以后,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反应②的反应程度

大于反应①;(5)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角和面心的二氧化碳的个数为8

3

Xi+6xi=4,晶体的密度为0g/cm,由晶胞的质量公式可得:空EaXIOT。)"

82NA

解得3ax若嬴小⑥)干冰升华时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二氧

化碳可以做制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密度又比空气的大,

如果让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着的物体上,就能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所以

也可用于灭火。

3.(1)+220.8kj/mol

(2)①0.882(或&82X109碱②(4.9X10y7.2X1(T)(或4.9X10吠隐<7.2

XICT或4.9义2XIO?

③CN+CO2+H2O——HCN+HCO3④A

(3)①NH3—H2O2气雾②应选择3g/L的Na2s2O5溶液,此时CW浓度已经达到国家

排放标准,后面再随着Na2s2O5浓度的增加,CW浓度继续下降,但降幅不大,去除率

变化不大且会增加生产成本

解析(1)A年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4X414+3X393-(414+891+3X

436.4)=+220.8kj/mol;(2)①已知#(HCN)=《某92欧阳•民0)-芸黑吁瞿,

c(HCN)C(NH3・H2。)

C(HCN)C(NH3-H2O)

1()

c(CN~~)c(H+)c(NHj)c(OH-)K(HCN)xK(NH3・HzO)_4.9小10-><1.8><10-5

■=0.882;NHCN是弱

+1X10T44

C(HCN)C(NH3H2O)C(H)C(OH-)

+

酸弱碱盐,N党水解产生H,CN冰解产生OH;由电离平衡常数4(HCN)〈人(限H20)

+

知CW水解产生的0E多于NHj水解产生的H,故NH4CN溶液呈碱性;②由题中化学

反应方程式可知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N02>HF>HCN,故HF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范围

为:4.9X10-。<维<7.2X1()T;③由题知电离平衡常数可得,co?与KCN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CN+CO2+H2O-HCN+HCO3;④浓度均为1mol-L1的NaCN和HCN混合液

中c(CN")=c(HCN),由C(HCN)=C(H+),C(CN-:>-4.9X1(T。得0(k)=4.9X1O10,贝!JpH=

c(HCN)

9.3,故A正确;B.NaCN与HCN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电荷守

®:c(Na+)+c(H+)=c(CN-)+c(0H-),物料守恒:2c(Na+)=c(CW)+c(HCN),结合可得

c(HCN)+2c(H+)=c(CfT)+2c(OH),故B错误;C.HCN的电离常数(=4.9X1010,CN的

水解常数为跖詈=:黑二。弋2X10工NaCN的水解大于HCN的电离,则

c(OIT)>c(H+),故C错误;(3)①由图可得用阿也。2气雾对HCN进行消毒时,HCN质

量浓度下降最快且消毒较彻底,故NH3TW2气雾为最佳消毒剂;②由图可知当

Na&Os溶液的浓度为3g/L时,CN■浓度已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面再随着Na2S206

浓度的增加,CW浓度继续下降,但降幅不大,去除率变化不大且会增加生产成本,

故应选3g/L的Na2s2O5溶液。

1

4.(l)C0(g)+2H2(g)-CH30H(g)A层一90.6kJ・moF

(2)①HO*+H*—H20(g)②m

⑶①R>R>R豕③反应ii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为放热反

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而反应ii正向移动的程度比反应i逆向移动的程度大

④0.017

⑷①0.01x0.05x0.01x0.05②H2SO4

0.01-0.01x0.05

解析(1)已知,反应i:C02(g)+3H2(g)=CH30H(g)+呢(g)A盾-49.6kJ-mol

1

1;反应ii:C02(g)+H2(g)=CO(g)+H2O(g)A年+41kJ-mol;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由反应i-反应ii可得,CO(g)和Mg)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02(g)+2H2(g)

一CH30H(g)A年-49.6kJ•mol1-(+41kJ•mol1)=-90.6kJ•mol1。(2)①己

知总反应为CO2(g)+H2(g)=CO(g)+H20(g),历程I反应甲:CO2(g)——CO(g)+0*.

历程n反应乙:n2(g)+0*——HO*+H*,则总反应-反应甲-反应乙可得历程ni中的反

应丙,可表示为HO*+H*=—H2O(g)0②历程I的活化能为-0.05eV-(-0.37

eV)=O.32eV,历程II的活化能为0.38eV-(-0.41eV)=0.79eV,历程HI的活化能

为0.63eV-(-0.85eV)=1.48eV,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总反应的反应速率

由最慢的反应决定,则决定CO2(g)+H2(g)=CO(g)+H20(g)的总反应速率的是历程

nio(3)①反应ii为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加压平衡不移动,而对于

反应i,加压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压强口、6、R的大小

关系为口>。>9。②A点、B点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相等,则反应物浓度相等,B

点的压强、温度均比A点大,故化学反应速率大小:r(A)〈r(B)。③温度高于543K

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原因是反应ii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

正向移动,反应i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移动,而反应ii正向移动的程度比反

应i逆向移动的程度大。④将CO?和上按物质的量之比1:3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

中,设史和“分别为1mol.3mol,M点CO2的转化率为25%,CO的选择性为50%,

则两个反应中CO?参与反应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X25%X50%=0.125mol,则

反应i:

CO2(g)+3H2(g)=^^CH3OH(g)+H,0(g)

转化(mol)0.1250.3750.1250.125・t

反应ii:

CO2(g)4-H,(g)^^CO(g)+H20(g)

转化(mol)0.1250.1250.1250.125・

则平衡时,CO2为0.75mol,均为(3-0.375-0.125)mol=2.5mol,CO为0.125

mol,H20为(0.125+0.125)mol=0.25mol,反应ii反应前后容器体积不变,可以用

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该温度下反应五的平衡常数笔黑=0.017o

(4)①已知电离度a含,八.为一定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