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明清文化的发展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明清文化的发展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明清文化的发展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明清文化的发展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课明清文化的发展第一框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见学生用书P10]一、明清文化的特点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猛烈变动的重大历史转折阶段。一方面,__文化专制__不断加强;另一方面,__思想文化__、__科学技术__领域萌发出新的气象,由此呈现出沉暮与开新交织的格局。二、明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1.目的:__巩固统治__。2.措施(1)文字狱含义统治者有意从诗文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处,这种做法称为“文字狱”表现①明朝的文字狱:__朱元璋__屡兴文字狱②清朝的文字狱:清朝的文字狱更多,获罪的大多是__下层学问分子__危害文字狱制造了严峻的恐怖气氛,学问分子人人自危,不敢争论时政,不敢探讨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实质__思想文化专制__(2)科举考试的改变——__八股取士__改变明清时期,仍旧实行科举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但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内容考试只许在“__四书__”“__五经__”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需依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文体答卷的文体,必需分成八个部分,叫作“__八股文__”危害很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3)销毁或篡改书籍:清朝在统治安定后,大规模编纂书籍,其中最闻名的是《__四库全书__》,但在编纂过程中,清政府对全国图书作了一次大检查,大批书籍被认定对清朝统治不利,遭到销毁或篡改。◆拓展提升1.文字狱与八股取士的对比项目文字狱八股取士不同点含义统治者有意从学问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片言只语,加以歪曲说明,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需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说明必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能自己随意发挥,文体采纳八股文,形式呆板,脱离实际影响制造了严峻的恐怖气氛,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用,只能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听从者相像之处目的都是为了从思想上限制学问分子,加强君主的权力后果都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2.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统治的主要措施朝代措施目的秦朝焚书坑儒加强思想限制,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文字狱、八股取士3.“四书”“五经”“四书”是儒家经典《论语》《孟子》《高校》《中庸》的合称,“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一、选择题1.“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雍正皇帝时期的一位进士因为写了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B)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2.赵秉忠是明朝万历年间的科举状元,他的殿试卷子是我国大陆现存的唯一的状元卷。该卷确定涉及的内容有(D)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解析】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故D项正确。3.它是一种标准化的考试文体,考试的题目有严格限制,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内容空疏,脱离实际,被鲁迅评价为“蠢笨的产物”。该“产物”是指(D)A.四书 B.五经C.文字狱 D.八股文【解析】明清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有严格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这种文体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禁锢思想。D项符合题意。4.清朝的文字狱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远超前代,造成的恶劣后果是(C)A.无人参与科举考试B.无人吟诗作对C.严峻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D.大量学问分子过问政治【解析】文字狱制造了严峻的恐怖气氛,学问分子人人自危,不敢争论时政,不敢探讨现实,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这严峻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意识的培育。C项符合题意。5.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有“万马齐喑究可哀”的诗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缘由是(D)A.唐朝科举制度 B.元朝人分四等政策C.明朝八股取士 D.清朝文字狱【解析】“万马齐喑究可哀”是指文字狱的实行导致思想文化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景象。D项正确。6.明清时期注意从思想领域严密限制学问分子。下列关于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影响表述最精确的是(C)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C.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D.导致了封建制度的衰落7.《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解析】由史料中的“科目者,沿唐、宋之旧”可知C项说法正确;由史料中的“而稍变其试士之法”可知D项说法正确;由史料中的“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可知B项说法正确。史料中并未涉及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八股文。故A项符合题意。8.明朝读书人,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录用胜利,不须要做到的是(C)A.熟读“四书”“五经”B.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说明题目C.发挥个人的才华指责时政D.严格依据八股文体答卷【解析】明清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必需依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需用八股文。很多读书人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ABD三项是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录用胜利须要做的;C项发挥个人的才华指责时政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杭州徐一夔上书朱元璋,书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句。朱元璋认为是骂自己,就下令把他杀了。材料二顾炎武曰:“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1)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