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_第1页
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_第2页
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_第3页
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_第4页
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2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XXXX-XXXX

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XXXX—XXXX

大豆肥水一体高效施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灌溉系统、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配套栽培管理

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水肥一体化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2624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总则

NY/T2623灌溉施肥技术规范

NY/T29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

GB/T13663(所有部分)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GB/T13664低压输水灌溉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20203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19812.1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1部分: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肥一体化

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

养分需求的水肥同步管理技术。

3.2

水溶肥料

1

DB23/TXXXX—XXXX

满足喷滴灌设施使用要求,经水溶解或稀释,用于灌溉施肥、叶面施肥、无土栽培等用途的液体或

固体肥料,包括大、中微量元素及腐植酸、氨基酸等肥料。

4滴灌系统

4.1系统组成

大豆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水管网及滴管(带)等组成。灌溉设备规格、型号应

符合GB/T50485的要求。

4.2水源

包括水井、河流、渠道、蓄水池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4.3首部枢纽

主要包括动力泵、过滤器、调节阀等设备。根据水源状况、灌溉面积、设计扬程等选择适宜的水

泵种类,配置相应动力。含有机污物较多的水源宜采用砂石过滤器;含沙量大的水源宜采用离心式过滤

器,下游配合筛网过滤器或砂石过滤器使用,筛网过滤器的孔径为100目~150目。包括阀门、流量和

压力调节器、流量表或者水表、压力表、安全阀、进排气阀等。

4.4滴灌管网

由干管、支管、滴管(带)等组成,根据水源供水能力和首部控制面积确定主管道的直径和承压

能力。干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GB/T13664的规定要求,支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GB/T13663(所有部分)

的规定要求,滴灌带应符合GB/T19812.1的规定要求,管网布置符合NY/T2623中系统布设技术要求。

5水肥一体化施用技术

5.1施肥原则

按照总量控制、分段拟合、以水带肥、少量多次的原则,综合考虑大豆养分需求和目标产量,制定

灌溉施肥制度,包括不同生育期的灌溉施肥的次数、时间、灌水量、不同养分配比、施肥量等,以满足

作物不同生育期水分和养分需要。

5.2灌溉原则

根据大豆各生育阶段需水规律、常年平均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溉频率、灌溉时期和灌溉定额,

并根据实际降水情况、大豆生长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在降水量大、墒情好时,可相应减少灌溉次数或灌

溉量。

5.3灌溉施肥制度

全生育期滴灌7次,其中,播种后1次,分枝期1次,始花期1次,盛花期1次,结荚期1次,鼓粒期2

次。灌溉定额为3750m3/hm2~4050m3/hm2。施肥量按NY/T2911规定方法确定,并用水肥一体化条件

下的肥料利用率替代土壤施肥条件下的肥料利用率进行计算,水肥一体化操作按NY/T2624规定执行。

大豆灌溉施肥不同时期用量按表1执行。

2

DB23/TXXXX—XXXX

表1大豆不同生育期灌溉施肥推荐量

时期每公顷浇水每公顷施肥量,kg

3

量,mNP2O5K2O

播种后562.5~607.50.00.00.0

分枝期562.5~607.58.0~9.01.0~2.08.0~10.0

始花期375.0~405.06.0~6.80.8~1.56.0~7.5

盛花期375.0~405.06.0~6.80.8~1.56.0~7.5

结荚期937.5~1012.510.0~11.31.3~2.510.0~12.5

鼓粒期937.5~1012.510.0~11.31.3~2.510.0~12.5

5.4施用方法

5.4.1施肥前准备

先将肥料加入溶肥罐,固体肥料加入量不能超过施肥罐容积的1/2,然后注水,并用搅拌机进行搅

动,使肥料完全溶解,溶解好的肥液不超过施肥罐容积的2/3,然后注满水。每次先用约1/4灌水量清

水灌溉,再加入肥液。

5.4.2施肥

打开施肥器控制开关,使肥料进入灌溉系统,通过调节施肥装置的施肥混合比例施入田间,每罐肥

宜在20min~30min追完,全部追肥完成后再滴灌20%的清水,清洗管道。

每次施肥时控制好肥液浓度,施肥开始后,用干净的量杯从离首部最近的滴头接一定量的肥液,用

便携式电导率仪测定EC值,确保肥液EC˂5mS/cm。

6配套栽培管理

6.1整地

采用深松灭茬整地机沿垄台进行深松、灭茬。深松深度30cm~35cm,灭茬宽度30cm~35cm、灭

茬深度10cm~12cm,达到土壤细碎、疏松。

6.2底肥

222

根据测土配方结果确定化肥用量。一般施纯N为30kg/hm~40kg/hm、P2O5为80kg/hm~90

222

kg/hm、K2O为20kg/hm~30kg/hm,或等养分的复合肥。宜进行分层施肥,深度为种下15cm~20cm

和5cm~6cm两层,占70%和30%。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要求。

6.3播种

土壤5cm深处地温稳定通过7℃~8℃时,沿深松灭茬带进行播种。播深一致、均匀无断条,播后

及时镇压。

6.4田间管理

6.4.1中耕管理

3

DB23/TXXXX—XXXX

在大豆2片~3片复叶时进行垄沟深松,深度25cm~30cm。深松后7~10天宜进行中耕培土1次。

6.4.2除草

应选用低残留对下茬作物安全的除草剂,宜采用播后封闭和苗期茎叶处理相结合的方式。

6.4.3病害防治

农药选择、使用,应按照GB/T8321、GB12475及农药产品标签的规定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