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_第1页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_第2页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_第3页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_第4页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0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1612—2023

代替DB14/T1612-2018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

2023-11-13发布2024-02-13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1612—2023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的移栽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和种质资源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NY/T1868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胞囊线虫病

由病原物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Ichinode)感染引起的土传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

片变黄,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开花少,结荚少甚至不结荚。大豆根系根瘤数明显减少,且不发达。在

感病初期,根系附着白色、黄褐色小颗粒,后期根系开始腐烂,导致地上部分枯死。

3.2

抗病植株

经大豆胞囊线虫病抗病鉴定,其抗病性表现为免疫、高抗或抗的大豆单株。

4移栽方法

4.1断根移栽法

4.1.1栽前准备

将经过抗性鉴定的抗病植株整个根系浸入水中,用于移栽。

4.1.2整地施肥

1

DB14/T1612—2023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1年内未种过大豆且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地,每666.7m2撒腐

熟的农家肥2500kg~3000kg左右,复合肥50kg左右,深翻耙平耱细。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

及NY/T1868的要求。

4.1.3挖穴

挖一直径20cm,深15cm的备用穴,挖出的土壤不能弃掉,留作回填土。

4.1.4剪取根系

取要移植的大豆幼苗,用剪刀剪掉根系的2/3后,保留1/3根系。

4.1.512%吲丁·萘乙酸溶液浸泡

将剩余的1/3根系全部浸泡在12%吲丁·萘乙酸2500倍稀释液中30s。

4.1.6移植

将大豆幼苗移入备用穴,用挖出的填土将穴填满,使幼苗第1主茎节与地表持平,将土压实,浇足

水。

4.1.7遮荫

将移植的幼苗用遮荫网遮荫;2d后改为早晚不遮,中午遮荫;之后的7d逐渐减少遮荫时间,直至

去掉遮荫网幼苗可正常生长。

4.1.8浇水

移植后每2d直至成活于早晨或傍晚浇足水,保证地面以下10cm~20cm耕层浇透。

4.1.9成活率调查

移植15d后,调查幼苗成活率。

4.2分枝移栽法

4.2.1栽前准备

将经过抗性鉴定的抗病植株整个根系浸入水中,用于移栽。

4.2.2剪取分枝

取要移植的大豆幼苗,将经过抗性鉴定的抗病植株的切为多个分枝。

4.2.312%吲丁·萘乙酸溶液浸泡

将分枝下端2cm~3cm处浸入12%吲丁·萘乙酸2000倍稀释液中浸泡2h~3h。

4.2.4移植

将大豆分枝移入装有基质的育苗盘中,基质压实,浇足水。

4.2.5浇水

2

DB14/T1612—2023

移植后每天直至成活于早晨或傍晚浇足水,保证基质湿润浇透。

4.2.6移栽

移植15d~20d后,将成活的幼苗移至田间,方法参照4.1。

5田间管理

5.1中耕锄草

移栽后7d,幼苗即可正常生长,需及时中耕松土,并将所有杂草清理干净。生长期间,在开花初

期、开花盛期、封垄之前进行2次~3次中耕松土。浇水或雨后及时中耕松土,随时清除杂草,保持土壤

疏松无杂草。期间最好不使用除草剂。

5.2追肥

在开花盛期结合浇水,每666.7m2追施尿素20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及NY/T1868的要求。

6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见附录A。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1276及NY/T2159的要求。

7收获

待成熟后,单株收获,单株脱粒。

8生产档案

应建立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生产档案,内容包括: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可

追溯生产全过程。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生产档案见附录B。

3

DB14/T1612—2023

附录A

(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见表A.1。

表A.1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用药量(每亩每次施

病虫害农药通用名剂量及含量施药方法最多使用次数及间隔时间

用量或稀释倍数)

氰戊菊酯20%乳油10g~20g喷雾1次

蚜虫

4%乳油(高效氯氰菊酯

高氯·吡虫啉30g~40g喷雾2次,间隔30d

2.2%+吡虫啉1.8%)

氰戊菊酯20%乳油20g~30g喷雾1次

食心虫

毒死蜱40%乳油80g~100g喷雾2次,间隔24d

嘧菌酯25%悬浮剂10g.~20g.喷雾2次,间隔14d

22%悬浮种衣剂(苯醚甲

910ml/100kg~1136

苯醚·咯·噻虫环唑1%+咯菌腈1%+噻种子包衣1次

ml/100kg种子

真菌性病害虫嗪20%)

40ml/100kg~80

精甲霜灵35%种子处理乳剂种子包衣1次

ml/100kg种子

30%乳油(苯醚甲环唑

苯甲·丙环唑20ml~30ml喷雾3次,间隔30d

15%+丙环唑15%)

4

DB14/T1612—2023

附录B

(资料性)

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生产档案

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生产档案见表B.1。

表B.1大豆胞囊线虫抗病植株移栽生产档案表

移栽时间:

断根移栽法

移栽量(株):

成活率:

移栽①育苗盘移栽

移栽

移栽量(株):分支数(个/株):

方法

分支总移栽分支数(个):分支成活率:

移栽法

②大田移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