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_第1页
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_第2页
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_第3页
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_第4页
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100

C72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2566—2020

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

2020-01-08发布2020-02-07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T2566—2020

打叶复烤收尘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打叶复烤收尘系统中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收尘罩、收尘管道、收尘器、排气管

道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仅适用于打叶复烤收尘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GB/T17116.1管道支吊架第1部分:技术规范

GB/T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收尘器dustcollector

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并捕集粉尘的装置。

3.2

滤筒式收尘器cartridgefilter

以多褶圆筒作为过滤元件所组成的脉冲喷吹收尘器。

3.3

收尘管道dustremovalpipe

从收尘罩到排气管道的管道,由管道组成件和管道支承件组成。

1

DB23/T2566—2020

3.4

收尘罩exhausthood

设置在粉尘释放源处,收集粉尘的装置。

3.5

收尘罩防爆影响区sxplosion-proofinfluenceareaofdustcollectinghood

根据粉尘浓度及发生危险的可能性等条件,对收尘罩周围及内部空间划分为不同安全等级的空间。

3.6

排气管道dustremovalpipe

将净化后的气体排至大气中的排放管路。

4一般要求

4.1按照GB50058-2014的附录E,烟草粉尘等级应为IIIA级。

4.2打叶复烤生产车间应设置一套独立收尘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尘点。

4.3收尘系统中宜选用滤筒式收尘器。

4.4收尘系统运行控制应先于其它设备10min启动,生产加工系统停机时收尘系统至少延长10min停

机。

4.5收尘系统的防静电累积措施应符合GB/T17919-2008之4.5的要求。

4.6收尘系统应采取泄爆、隔爆、抑爆等防爆装置(如重力式自动泄爆门)。

4.7打叶复烤加工系统应设置符合工艺生产要求,保证安全生产的电气联锁,电气联锁包括:

a)收尘系统内各除尘设备之间的电气联锁;

b)收尘设备与工艺生产设备之间的电气联锁;

c)收尘系统的紧急停车。

4.8当监测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隔爆、抑爆装置启动时,联锁装置应同时启动。

4.9收尘系统的监测报警装置应装设在易于观察的位置。

4.10收尘系统应按照GB2894的要求设置安全标志。

4.11管道应按照GB7231的要求设置安全标识、识别色或识别符号。

4.12每套收尘设备应配备压差显示仪。

4.13收尘系统均应安装手动风门。

4.14收尘系统中各部分的设计、安装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如下表所示:

表1除尘系统各组成部分设计、安装标准

收尘系统组成部分设计、安装标准

排气管道GB50243

收尘罩GB/T16758

收尘管道GB50235

管道支吊架GB50236、GB/T17116.1

5收尘罩技术要求

2

DB23/T2566—2020

5.1收尘罩宜采用钢质金属材料制造,若采用其他材料则选用阻燃材料且采取防静电跨接措施,不应

选用铝质金属材料。

5.2罩口与罩子连接管面积之比不应超过16:1。

5.3收尘罩边长尺寸较粉尘源至少大0.4H,H为罩口至尘源表面的距离。

5.4收尘罩的扩张角度宜为60°~90°。

5.5罩内应保持微负压。

5.6收尘罩应保持罩体规则、无缝隙、无毛刺,罩体内壁平滑、光滑。

5.7根据尘源位置,收尘方式宜选择正吸或侧吸。

5.8收尘罩应安装在设有固定物的位置。

5.9安装位置宜靠近粉尘源,不应靠近敞开的孔洞(如操作空、观察孔、出料口等)。

5.10收尘罩与收尘管道连接宜采用插入式连接,将收尘管套接至收尘罩接头根部,并应使用管夹固定。

5.11收尘罩吸风量计算见公式1。

(1)

QKPHvx..................................................................

式中:

Q——收尘装置的吸风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

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取值K=1.4;

P——尘源敞开面周长,单位为米(m)。对于打叶复烤收尘罩为两面敞开,P=A+B;

H——罩口至尘源表面的距离,单位为米(m);

——控制点的控制风速,单位为米每秒();

Vxm/s

A、B——尘源的边长,单位为米(m)。

5.12收尘罩防爆影响区划分应符合GB50058-2014之4.2的规定。

5.13收尘罩防爆影响区划分为:

a)20区范围:除尘管道内部、收尘罩内部及收尘罩下方区域;

b)21区范围:除20区外,以收尘罩边垂直于传送带两侧边缘上各点为圆心,1m为半径向下投影

区域;

c)22区范围:除21区外,以收尘罩垂直于传送带出料侧边缘上各点为圆心,3m为半径向下投影

区域。

5.14收尘罩防爆影响区如图1所示:

图1收尘罩防爆影响区域划分

5.15当对设备进行动火作业时应关闭收尘系统。

3

DB23/T2566—2020

6收尘管道技术要求

6.1管道应采取圆形截面,弯管曲率半径应为弯管直径的1~1.5倍。

6.2管道风速应大于管道内粉尘沉降速度。

6.3水平管和弯头应在易积灰处开设清灰孔。

6.4收尘管道过渡应顺畅,宜减少弯头和直径聚变。

6.5管道应采用钢质金属材料制造并采取防锈措施,若采用其他材料则应选用阻燃材料且采取防静电

措施。

6.6管网拐弯处应进行径向泄压,泄压面积应不小于管道横截面面积。

6.7泄压装置的安装不应朝向有人或设备的方向。

6.8各通风收尘支路与总回风管连接处应装设自动阻火阀。

6.9阀门应根据管道的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性质和阀门用途来选用,并应考虑外部荷载对阀门

操作性能和密封性能的影响。

6.10阀门应在收尘系统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

6.11收尘系统管道调试完成后,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

7收尘器技术要求

7.1每台收尘器应在明显的部位固定产品铭牌,包括:制造厂名、商标、产品名称、型号、主要技术

参数、净重、外型尺寸、出厂日期与编号。

7.2过滤风速应在1.2m/min~2m/min。

7.3收尘器应配用性能可靠的锁气器。

7.4收尘器的钢制平台、扶梯、栏杆应符合GB/T4053的规定。

7.5钢板与滤袋接触部位应打磨光滑。

7.6滤袋材料应具备阻燃性能。

7.7花板表面应平整,光洁。

7.8滤袋应垂直安装于固定花板。

8排气管道技术要求

8.1材质应选择钢板或镀锌板等具有导热性小、保温耐腐蚀、耐火等性能的材料。

8.2排气管道直径宜大于80mm。

8.3排气管道内壁应光滑。

8.4管道宜直立或倾斜放置,并设置清扫口。

8.5风管、回风箱及风口与风机盘管机组连接处应严密、牢固,不准许吊顶回风。

8.6管道内接近通风机处风速宜为12m/s~18m/s,出口处宜为4m/s~8m/s。

8.7粉尘排放限值应符合GB16297的规定。

8.8管道应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清洁。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