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项目背景

采煤方法是煤矿生产与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和中心。1998年为了解决放顶

煤开采技术存在的煤炭采出率低、易自然发火、瓦斯积聚等问题,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赵景礼教授先后发明了专利技术“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采全厚采煤法”

(专利号ZI98100544.6)及“厚煤层全高开采的三段式回采工艺”(专利号

ZL200410039575.0)。该专利技术突出表现在上覆岩层已垮落区布置卸压巷道,

使回采巷道形成三维立体化设计,进一步丰富了巷道设计理论与矿山压力控制理

论。

目前,错层位立体化巷道布置采全厚采煤法,可以分别用负煤柱、零煤柱和

正煤柱的形式在全国范围诸多煤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各矿实际地质

及回采条件复杂且现场技术人员对错层位巷道布置采全厚采煤法实际施工设计

知识认知水平有限,从而导致对错层位巷道布置及回采工艺的设计存在偏差,影

响巷道施工质量及回采效率。

综上,亟需明确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的技术要求,并制定相关处理原则,

弥补国内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的空白,提高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的应用质量及

专利技术的推广。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该项目是根据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下达的2022年与绿色矿山相关的团

体标准编写计划制定的。

(2)起草单位、参编单位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参加编写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黑龙江龙煤矿业控

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俊文、王志强、赵景礼、李玉琳、张杨、于会军、李

敬凯,武超、董续凯、吴少康、张学亮。

三、编制过程

本项目自2022年7月起至8月,在本标准获批立项后,标准起草单位中国

矿业大学(北京)及参编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立即组建了标准起草小组,明确组内各成员的职责及任务,同步收集资料,

开展广泛的预研工作,并编写形成了标准初稿。

2022年9月至2022年10月,多次线下组织校内编写人员对标准初稿进行

讨论研究,对其中若干专业问题及格式问题进行修改;之后组织现场多位高工、

工程师召开共享传阅标准文本的线上研讨,对专家提出的建设性修订意见全部采

纳,经多次补充、修订并完善最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最终,经过反复多次的研

究讨论与修订,使本标准在编写格式上日趋规范,在核心内容方面日益完善和成

熟。

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1、适用性原则

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各种倾角的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开采方法,以及因

特殊需要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的薄及中厚煤层。

2、规范性原则。

本文件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及规定起草,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

(2)编制依据

本文件制定的依据是GB/T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GB50215-2015煤

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2022年版)。其中,凡是注日期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五、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本文件不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不矛盾、不重复,是落实自然

资源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2018版)的必要补充,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

协调关系。

六、标准主要内容说明

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煤矿井下各种倾角的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开采方

法,以及因特殊需要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的薄及中厚煤层。该采煤方法在大倾角、

瓦斯大、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更具优越性,同时,虽明确对薄、中厚及厚煤

层适用,但对特厚煤层也存在一定普适性。

2、术语和定义。对错层位巷道系统中的5个专业术语进行定义,包括错层

位巷道布置、工作面起坡段、工作面变坡段、起坡角及三角煤损,其它未给出的

专业术语定义与传统采矿学中相关定义一致。

3、总体准则。规定了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的适用性原则及设计基本要求,

以及设计施工前的相关资料与审批流程。

4、分类。通过相临工作面间巷道位置关系,可确定工作面间是否留有煤柱,

从而给出负煤柱、零煤柱及正煤柱三种巷道布置采煤法。

5、回采工艺设计。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由于巷道布置的立体化特性,

造成在回采工艺上同时具有放顶煤回采工艺及分层开采回采工艺的特点,包括上

分层铺网灌浆段、放顶煤段、网下回采段,称为三段式回采工艺。起坡段与变坡

段是分别针对近水平煤层和倾斜煤层给出的定义,实质上具有相似性,其设计关

键是起坡角(或变坡角)最大为3°。

七、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依据和结果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无产生重大分歧意见。

八、标准属性

本标准作为煤矿施工的推荐性标准。

九、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1)标准起草人员制定贯标细则,适时组织标准宣贯会,使有关人员拥有

标准、了解标准、熟悉标准、执行标准。

(2)标准技术人员全面负责贯标实施工作,跟踪服务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