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三物理考前回归课本考点知识点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生版)_第1页
2025高三物理考前回归课本考点知识点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生版)_第2页
2025高三物理考前回归课本考点知识点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生版)_第3页
2025高三物理考前回归课本考点知识点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生版)_第4页
2025高三物理考前回归课本考点知识点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考向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学向二:热力学定律及综合问题

一、分子动理论

9基础知识

考点公式规律方法

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物体是由大量(1)多数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1o-10m

分子组成的(2)T殳分子般的为10_27-10-26kg

分子热运动(1)定义:组成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这种运动叫

热运动

分子

(2)实验依据--布朗运动,扩散现象

动理

分子力

论和(1)分子力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

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实际表现的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

实验

分子力特点

依据(2)

①当分子间距离为r°(约为1o-10m)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

②当分子间距离r>ro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增大时,分子

力______________

③当分子间距离r<ro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减小时,分子力

阿伏加德罗常(1)定义: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这个数量叫阿伏加德罗常

数数

(2)大小:NA=6.02x1023mol-1

(3)特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微观量宏观量(1)微观量:分子体积v。、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ol、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

物体的密度P

阿伏⑴分子的质量:m-y-

微观量的估算a

IVANA

伽德(2)分子的体积:Ki3-

NADN上

罗常Vm

(3)物体所含的分子数:V=-7VA=-^―-NA或

数Vrnnl0Vmnl

N-21.NA--'NA

MM

两种模型(1)球体模型直径为d=<3,6vo

V

(2)立方体模型边长为d=

)原理:用滴管将浓度为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单

油膜法测分子(1c1

直径位体积VO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上滴

入,记下滴入的滴数n;在玻璃板上描绘油酸薄膜轮廓,将玻璃板放在坐标纸

上,坐标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S。,数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A(不足半格的

舍去,多于半格的算一格)

(2)直径:d-V一二」「或

S-A-SO

f高考考向

6考向:分子间的力和能

i.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6----$----------[

A.分子间距离大于r。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分子从无限远靠近到距离r。处过程中分子势能变大

C.分子势能在ro处最小

D.分子间距离小于r。且减小时,分子势能在减小

2.图1和图2中曲线I、n、m分别描述了某物理量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内为平衡位置.现有如

下物理量:①分子势能,②分子间引力,③分子间斥力,④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则曲线I、n、

in对应的物理量分别是()

图1图2

A.①③②B.②④③C.④①③D.①④③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热力学定律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考点公式规律方法

-1

分子动Ek=nEk=n•­mv"

能说明:分子总动能为分子平均动能与分子数的乘积。分子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分子平均

速率与分子质量有关

分子势(1)意义: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台匕能。

目匕

(2)决定因素:①微观上一决定于分子间距离和分到非列情况;②宏观上--决定于体

积和状态

内能(1)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即W=nEk+ni-p

(2)决定因素:①宏观:物质的量、温度、体积;②微观:分子个数、分子平均动

能、分子势能

(3)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不考虑分子势能。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

度保持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是一

pV=C(常量)或_____________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小时,

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气体的压强就

增大

玻意耳-V图像和P_f图像12>Ti)

P

定律夕

1

pnr——

V

11()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保

持不变时,分子的密集程度保持不

。=。例常数)或空-箸或6_1-

T踊0T,变,在这种情况下,温度升高时,分

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就增

查理定

P-T图像和p—t图像

P

律pJ、T

rk-27315Og

微观解释: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

V八/局严物匕-%T\

_=C(例吊数)或7--式或y-丁-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只有气

17ix*JVo!•}

体的体积同时增大,使分子的密集程

盖-吕萨度减小,才能保持压强不变

克定律

考点公式规律方法

温度和温标摄氏温度与热力(1)T=t+273.15K,粗略表示为T=t+273K

学温度

(2)AT=At,即摄氏温标的的温差与热力学温标的1K的温差是

相等的

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

△U=_______

热力学第一定律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

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热机做的功和它从热源吸收的

热力学第一W

热机效率热量的比值叫作热机效率,热

定律个热力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每一种表述,都揭示了大量分子参与宏观过程的方向

的实质性,进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

向性

第一类永动机⑴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2)不可能制成

第二类永动机(1)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2)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制成

⑴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发生的任何过程中能量必定守恒,热力学第二定

律说明并非所有能量守恒的过程都能实现

(2)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热能Q能自发传给

@高温物体匕低温物体

热能Q不能自发传给

自发地完全转化为

应用方法②机械能匕内能

不能自发地完全转化为

能自发膨胀到

③气体体积V(较小)与气体体积V2(较大)

不能自发收缩到

能自发混合成

④不同气体A和B匕混合气体AB

不能自发分离成

♦高考考向

G考向一: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多选)如图,一封闭着理想气体的绝热汽缸置于水平地面上,用轻弹簧连接的两绝热活塞将汽缸分

为工g、A三部分,活塞与汽缸壁间没有摩擦.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三部分中气体的温度、体积、压

强均相等.现通过电阻丝对f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停止加热并达到稳定后()

A.h中的气体内能增加B./与q中的气体温度相等

C./与h中的气体温度相等D./与h中的气体压强相等

4.如图,竖直放置的封闭玻璃管由管径不同、长度均为2Ccm的4、H两段细管组成,4管的内径

是月管的。倍,内管在上方.管内空气被一段水银柱隔开.水银柱在两管中的长度均为1。rm.现将

玻璃管倒置使A管在上方,平衡后,4管内的空气柱长度改变1cm.求X管在上方时,玻璃管内两

部分气体的压强.(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以cmHg为压强单位)

..

..

..

..

..

..10cm

.A

.-

.三

.三

.一

.

A.

5.一高压舱内气体的压强为1.2个大气压,温度为17。匚密度为1.46kg/m3。

(i)升高气体温度并释放出舱内部分气体以保持压强不变,求气体温度升至27(时舱内气体的密度;

(ii)保持温度27工不变,再释放出舱内部分气体使舱内压强降至1.0个大气压,求舱内气体的密度。

G考向二:热力学定律及综合问题

6.(多选)在一汽缸中用活塞封闭着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发生下列缓慢变化过程,气体一定与外界有热

量交换的过程是()

A.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B.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C.气体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D.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E.气体的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7.(多选)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下列过程,其初始状态的内能与末状态的内能可能相等的是(

A.等温增压后再等温膨胀B.等压膨胀后再等温压缩

C.等容减压后再等压膨胀D.等容增压后再等压压缩

E.等容增压后再等温膨胀

8.”空气充电宝"是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储能的装置,可在用电低谷时储存能量、用电高峰时释放能

量.”空气充电宝"某个工作过程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T图像如图所示.该过程对应的

p-v图像可能是()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n变为状态c,其过程如p-V图中aTc直线段所示,状态h对应

该线段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

%

w

A.a-b是等温过程B.nTb过程中气体吸热

C.QTC过程中状态h的温度最低D.aTc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

10.(多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其过程如p-T图上从a到b的线段所示。在此过

A.气体一直对外做功B.气体的内能一直增加

C.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D.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对外做的功

E.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其内能的增加量

1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个报警装置,其原理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容器内用面积

S=inocm5,质量ni=1kg的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能无摩擦滑动.开始时气体处于

温度T/=300K、活塞与容器底的距离旌=anew的状态4.环境温度升高时容器内气体被加热,活

塞缓慢上升d=3mn恰好到达容器内的卡口处,此时气体达到状态B.活塞保持不动,气体被继续加热

至温度%=303K的状态C时触动报警器.从状态d到状态。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A"=1M.1

.取大气压p=0.99x10ipa,求气体:

(1)在状态B的温度.

(2)在状态C的压强.

(3)由状态2到状态。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Q.

三、近代物理初步

•基础知识

知识点公式与叙述

能量子£.hw「是电磁波的频率,人为普朗克常量,

h=6.626x1O-34J-S

12

-meu=euc遏止电压正比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遏制电2C

光电效hv=Ek+W。或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等于光子能量与逸出功的

应方程Ek=hv-Wo差,即最大初动能由光子能量(频率)决定

波粒二

逸出功Vc=hv-Ek

象性

Wo

极限频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V>VC

hhr

光子的p=T--为普朗克常量,N是光子的频率,入为光子的波

动量长,C为真空中光速

E

德布罗v=~h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每一个运动的粒子都

意波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而且粒子的能量B和动量

A—门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v和波长人之间,也像光子

跟光波一样

h

不确定△工M>—如果要更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即AT更小),那

性么动量的测定一定更不准确(即An更大)

A"(!土)

巴耳末式中n只能取整数,〃称为里德伯常量,

公式n=M,4,S,,..R=i.inxin7m-,

氢原子E"=K品为氢原子基态能量,El=-136*v

原子结

能级

2

电rn=nriri为氢原子基态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轨道的半

道半径径,r.=0.53xlC-10m

频率条hv=EE-&在原子未电离的情况下,原子吸收或辐射光子的

件能量必定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

a衰变JxT£,Y+?He

P衰变”T3Y+,C

P衰变的MT;H+°1€

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a衰变和0

实质

衰变一般都伴有丫衰变

两个重港uT群Th+;He

要的衰铲Th-冲Pa+0,e

原子核

半衰期V余_岫0: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

m余一m原(:)间,叫作半衰期。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

化学状态无关

质子的^He+,NTF0+}H年由卢瑟福发现

发现

4

中子的2He+4Be—>612C+o1n1932年由查德威克发现

发现

质能方E=mc2或\E=Amc2原子核释放能量时,要产生质量亏损,该公式揭

程示了质量亏损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23

核裂变25U+O1n-5144Ba+8369kr+3on使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核反应叫重核

的裂变,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

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链式反应

核聚变2H+31H-42He+01n+17.6Mev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叫核聚变

e高考考向

@考向一:原子物理

12.艳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的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

差量级为,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九=6.63XLOMJ-8,元电荷

e=1.60x10-19c)()

A.WmB.c.infD.ME

13.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领先世界.天眼对距地球

为匕的天体进行观测,其接收光子的横截面半径为n.若天体射向天眼的辐射光子中,有从4<1脂被

天眼接收,天眼每秒接收到该天体发出的频率为啪勺“N个光子.普朗克常量为A,则该天体发射频率为U

光子的功率为()

礼1fa/

4R2N2R2N

14.202阵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搭载的莱曼阿尔法太

阳望远镜可用于探测波长为121£nm的氢原子谱线(对应的光子能量为10,2eV).根据如图所示的氢

原子能级图,可知此谱线来源于太阳中氢原子()

初eV

0

4-0.85

3-1.51

2-3.4

1---------------------------136

A.n=/口n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