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国强必霸,是西方500年来始终不变的历史旋律。然而,国强必霸并非普世的历史逻辑,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人类将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习武不是为了打人,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强而不霸”的选择与承诺,不是中国崛起的权宜之计,不是消解“中国威胁论”的策略考量,更不是泱泱大国的草率表态,而是基于当代中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以及现实逻辑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世界仍然处在霸权的阴霾之中,但霸权终结的曙光已经展露在新的地平线上。中国的崛起是终结霸权秩序的重要筹码,是重建世界秩序的中坚力量。21世纪,美欧主导的国际霸权秩序将终结,多极化将是世界秩序重建的基本方向,人类将有希望迎来一个没有霸权的新时代。西方一直有一种担心,“国强必霸”是普世的历史逻辑,中国不会成为唯一的例外,崛起的中国将是世界的最大威胁。西方的担心自有西方的理由。确实,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霸权史。“国强必霸”,这是500年来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逻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等9个国家强大起来后纷纷扮演霸主或图谋扮演霸主的角色。如果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全世界有什么理由相信中国不会成为下一个霸主?“中国威胁论”是对这一疑惑的一种回答。西方有学者认为,中国也将无法摆脱“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中国的崛起必将重塑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比如,福山认为,中国崛起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最大威胁和挑战,“资本主义的美国版本即使没有完全丧失信誉,至少也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模式与西方世界所倡导的价值观具有不可调和的根本性冲突;中国政府正有意识地与西方世界抗衡,“出口”中国模式已成为中国崛起战略的一部分;中国模式处于美国模式的绝对对立面,中国模式的“流行”势将损害美国的战略利益,颠覆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然而,西方的推论本身是错误的。逻辑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结果。不是历史与逻辑相一致,而是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研究的结论不是迎合逻辑,而是迎合事实,只有与事实相一致的逻辑才是正确的逻辑。西方的逻辑是基于西方的历史得出的结论,不能用来裁剪中国的实践、套用中国的未来。崛起的中国将会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能以既成的逻辑为依据,而只能从中国的历史事实中来寻找答案。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中国式富强之所以不同于西方的富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强而不霸”,这是中国对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史的独特贡献。正如亚洲一位政治家所说,世界历史过去属于欧洲,现在属于美国,而未来将属于亚洲,这一趋势是毫无疑问的。“西方的‘现代性之殇’警醒我们,要避免重蹈西方现代性的覆辙,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之路”。中国的崛起和复兴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历史潮流,传统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将被打破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国将打破“国强必霸”的发展逻辑,开辟和平崛起的崭新道路。中国不构成世界的威胁,也不谋求取代西方的发展模式。中国的崛起对于世界而言,与其说是霸权的挑战,不如说是发展的机遇;与其说是“威胁来了”,不如说是“机遇来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和引擎,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摘编自陈曙光《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无论从理论和实践,还是从中国和世界的视角上看,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理论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思想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展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同时,这一崇高价值目标的提出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恰恰在于创造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只有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价值目标前进,世界现代化理论的发展才有希望。从实践上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对中国发展、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党制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为世界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实现现代化,就不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而必须走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这方面提供了经验。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领导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又有别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而同时吸收了二者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给人类的不仅是走向现代化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对发展中国家有借鉴意义,对发达国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摘编自杨金海《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担心中国“国强必霸”是基于他们500年来的历史逻辑,但他们的这种所谓的“普世逻辑”并不普世。B.美欧主导的国际霸权秩序将终结,世界秩序多极化发展趋势是历史规律决定的,这种趋势决定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C.富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也追求富强,中国式富强不仅体现了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是对西方“国强必霸”逻辑的超越。D.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突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运用了类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如用习武作类比,论证中国强大不是为了称霸,列举西方众多称霸国家反驳西方的担忧。B.材料二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时,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增强了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也使得论点更加鲜明、有力。C.材料二采用总—分的结构模式,主体部分是递进式结构,先从理论的角度论证,接着从实践的角度论证,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涉及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但两者侧重点不同,材料一重点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材料二重点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结果。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强而不霸”战略的理论或实践的一项是()A.“和而不同”,就是尊重事物的差异性,并强调这些差异性恰好构成丰富多彩的整体世界,“和”是对多样性的调和与平衡,“同”则是把不同的事物转变成相同的。B.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C.中英举行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时候,面对英国首相的威胁,邓小平表示,假如在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那中国将被迫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D.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也是中方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4.材料一为什么从“国强必霸”开始论述?请简要分析。5.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西方很有市场,危害不容小觑。请你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西方的这一谬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寒风吹彻刘亮程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悄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我静坐在屋子里,火炉上烤着几片馍馍,一小碟咸菜放在炉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线暗淡。许久以后我还记起我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远而入神。柴禾在炉中啪啪地燃烧着,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飕飕的。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冬天又一次来到村里,来到我的家。我把怕冻的东西一一搬进屋子,糊好窗户,挂上去年冬天的棉门帘,寒风还是进来了。它比我更熟悉墙上的每一道细微裂缝。就在前一天,我似乎已经预感到大雪来临。我劈好足够烧半个月的柴禾,整齐地码在窗台下;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无意中像在迎接一位久违的贵宾——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扫到一边,腾出干净的一片地方来让雪落下。下午我还走出村子,到田野里转了一圈。我没顾上割回来的一地葵花秆,将在大雪中站一个冬天。每年下雪之前,都会发现有一两件顾不上干完的事而被搁一个冬天。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样用自己那只冰手,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屋子里更暗了,我看不见雪。但我知道雪在落,漫天地落。落在房顶和柴垛上,落在扫干净的院子里,落在远远近近的路上。我要等雪落定了再出去。我再不像以往,每逢第一场雪,都会怀着莫名的兴奋,站在屋檐下观看好一阵,或光着头钻进大雪中,好像有意要让雪知道世上有我这样一个人,却不知道寒冷早已盯住了我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经过许多个冬天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自己再躲不过雪,无论我蜷缩在屋子里,还是远在冬天的另一个地方,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在我正经历的一段岁月里。当一个人的岁月像荒野一样敞开时,他便再无法照管好自己。就像现在,我紧围着火炉,努力想烤热自己。我的一根骨头,却露在屋外的寒风中,隐隐作痛。那是我多年前冻坏的一根骨头,我再不能像捡一根牛骨头一样,把它捡回到火炉旁烤热。它永远地冻坏在那段天亮前的雪路上了。那个冬天我十四岁,赶着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那时一村人都是靠长在沙漠里的一种叫梭梭的灌木取暖过冬。因为不断砍挖,有柴禾的地方越来越远。往往要用一天半夜时间才能拉回一车柴禾。每次拉柴禾,都是母亲半夜起来做好饭,装好水和馍馍,然后叫醒我。有时父亲也会起来帮我套好车。我对寒冷的认识是从那些夜晚开始的。牛车一走出村子,寒冷便从四面八方拥围而来,把你从家里带出的那点温暖搜刮得一干二净,让你浑身上下只剩下寒冷。那个夜晚并不比其他夜晚更冷。只是这次,是我一个人赶着牛车进沙漠。以往牛车一出村,就会听到远远近近的雪路上其他牛车的走动声,赶车人隐约的吆喝声。只要紧赶一阵路,便会追上一辆或好几辆去拉柴的牛车,一长串,缓行在铅灰色的冬夜里。那种夜晚天再冷也不觉得。因为寒风在吹好几个人,同村的、邻村的、认识和不认识的好几架牛车在这条夜路上抵挡着寒冷。而这次,一野的寒风吹着我一个人。似乎寒冷把其他一切都收拾掉了。现在全部地对付我。我掖着羊皮大衣,一动不动地趴在牛车里,不敢大声吆喝牛,免得让更多的寒冷发现我。从那个夜晚我懂得了隐藏温暖——在凛冽的寒风中,身体中那点温暖正一步步退守到一个隐秘的有时连我自己都难以找到的深远处——我把这点隐深的温暖节俭地用于此后多年的生活。我的亲人们说我是个很冷的人,不是的,我把仅有的温暖全给了你们。许多年后有一股寒风,从我自以为火热温暖的从未被寒冷浸入的内心深处阵阵袭来时,我才发现穿再厚的棉衣也没用了。生命本身有一个冬天,它已经来临。天亮时,牛车终于到达有柴禾的地方。我的一条腿却被冻僵了,失去了感觉。我试探着用另一条腿跳下车,拄着一根柴禾棒活动了一阵,又点了一堆火烤了一会儿,勉强可以行走了。腿上的一块骨头却生疼起来,是我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疼,像一根根针刺在骨头上又狠命往骨髓里钻——这种疼感一直延续到以后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里阴冷的日子。天快黑时,我装着半车柴禾回到家里,父亲一见就问我:怎么拉了这点柴,不够两天烧的。我没吭声,也没向家里说腿冻坏的事。我想很快会暖和过来。(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写寒风比“我”更熟悉墙上的裂缝,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寒风人格,展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B.文中描写火炉烤热“我”的手脸而“我”的脊背却凉飕飕的场景,写出冷暖交织的感受,也表现了复杂的情感体验。C.作者写“我”十四岁赶牛车去沙漠里拉柴禾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生活的艰辛,以及独自对抗寒风的无助。D.文章结尾处父亲询问“怎么拉了这点柴”,意在表现两代人面对苦难时沟通的隔阂以及父子间的冲突。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冬天”在这里不仅是季节,更象征着人生的某个阶段或者某种寂静、沉思的时刻,让人们有时间去回顾自己的一生。B.“放下一年的事情”表明人们在特定的时刻,停下忙碌的生活,通过回忆来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盘点收获与遗憾。C.“用自己那只冰手”形象地描绘出回顾人生时的冰冷心境,暗示这种回忆往往伴随着痛苦和失落,没有任何温暖可言。D.“从头到尾地抚摸自己的一生”体现了一种对人生全面深刻的审视,这种审视细致入微,包含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和经历。8.文中多次出现“雪”,请分析“雪”在文中的象征意义。9.有人说这篇文章展现了“生命的沉重”,但作者说这篇文章中有着“春天的梦”,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吴中梅花,玄墓、光福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太湖之中,游屐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福,而至洞庭。自昆山发棹,明日渡湖,舍于山之阳路苏生家。时梅花尚未放,余亦有笔墨之役,至元夕后始及游。侯月鹭、翁于止各携酒至郑薇令之园。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临池数株,绿萼玉叠,红白梅相间,古干繁花,交映清波。口占二绝句,大醉而归寓。其明日,乃为长圻之游,盖长圻梅花,一山之胜也。乘篮舆,一从者携幞被,屐过平岭,取道周湾,一路看梅至杨湾,宿于周东藩家。明日,东藩移樽并挈山中酒伴同至长圻。先至梅花深处名李湾,又止湖滨名寿址者。既登高丘,则山坞湖村二十余里,琼林银海,皆在目中。还,过能仁寺,寺中梅数百株,树尤古,多苔藓斑剥。晴日微风,飞香满怀。遂置酒其下,天曛酒阑,诸君各散去,余遂宿寺之翠岩房。自是日,令老僧为导,策杖寻花,高下深僻,无所不到。其胜处,有所谓西方景览胜石、西湾骑龙庙者。每日任意所之,或一至,或再三,或携酒,或携笔砚弈具,呼弈客登山椒对局,仍以其间,闲行觅句,望见者以为仙人。足倦则归能仁寺。山中友人,知余在寺,多携酒至,待于花下。往往对客吟诗挥翰,无日不醉。余意须俟花残而去。薇令语余,家园梅花尚未残,可往尽余兴。欣然诺之。薇令读书学道吾之畏友顾取余狂兴高怀出酒共酌。时夕阳在树,花容光洁,落英缤纷,锦茵可坐。酒半,酌一卮环池行,遍酹梅根,且酹且祝。(选自归庄《洞庭山看梅花记》,有删改)材料二: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选自钟惺《夏梅说》,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薇令读书学道吾之畏友顾取余狂兴高怀出酒共酌。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临,临近,靠近,与《岳阳楼记》“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中的“临”意思相同。B.策,拄着,与《归去来兮辞并序》“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中的“策”意思相同。C.往往,常常,与《项脊轩志》“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中的“往往”意思不同。D.属,嘱托,与《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中的“属”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庄认为,洞庭山的梅花不比玄墓、光福两座山的梅花差,他到朋友郑薇令的园中观赏梅花,园中的梅花赏心悦目,引得作者作诗饮酒。B.归庄在李湾赏梅,在太湖边的寿址住宿。他登上丘陵,山坞湖村二十多里,一片银白;返回时经过能仁寺,寺中有几百株梅花,古老斑驳。C.归庄探寻梅花,有时带着酒,有时带着笔砚等,还抽空吟诗觅句,累了就回寺中休息,在寺中天天挥毫大醉,喝完后还采梅花才离去。D.材料一以赏梅为中心,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表达了作者钟情于梅、寄情于梅的雅士情怀;材料二不是游记,作者只是借梅花说事。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玄墓、光福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舆马相望。(2)每日任意所之,或一至,或再三。14.材料二中,作者写夏天的梅花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寓目①李商隐园桂悬心碧,池莲饫眼②红。此生真远客,几别即衰翁。小幌风烟入,高窗雾雨通。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③。[注]①诗人作此诗时年三十六,在他人幕府中担任宾客。②饫眼:满眼。③朱栊:朱红色的窗棂。亦代指窗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寓目”为线索,诗人由看到的园桂、池莲等景象引发一系列人生感慨,脉络清晰,层次分明。B.颔联诗人直抒胸臆,感叹自己漂泊异乡,时光飞逝,离别几次便已成为“衰翁”,情感深沉而悲凉。C.颈联从小幌、高窗等意象入手,描写了室内外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微、清冷的氛围,情景交融。D.尾联预想未来与新结识知己的美好生活,并借“锦瑟”这一意象表达与《锦瑟》这首诗相似的情感。16.后人评价此诗首联在写景抒情方面极为出色,请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王攀登峨眉山,在山半腰看见白云飘荡、小鸟飞翔,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2)数字对举的诗词在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这种手法通过数字的巧妙运用,不仅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还丰富了诗词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3)古诗词中,征夫与思妇的相互思念是一个经典而深情的主题,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因战争、徭役等导致的夫妻分离现象,以及在这种分离下双方深深的思念之情。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征夫和思妇互相思念,如“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热闹的街市,什么特别诱人?没错,是红彤彤、亮晶晶的冰糖葫芦。通红的山楂裹着晶莹踼透的糖衣,咬一口咯嘣儿脆。但每逢秋冬,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的胃结石患者也会明显增加。医生通过内镜可以看到“琳朗满目”的胃结石,有些个头特别大,需要用碎石装置碎成小块;有些特别硬,用尽内镜下的各种“兵器”都没办法碎掉。山楂本身富含鞣酸,吃多了容易和胃酸、胃里的蛋白质“串通一气”,结成一个大石头。你以为胃酸很厉害?它碰到这些石头都得“罢工”。于是,石头卡在胃里,疼得你怀疑人生不说,还会导致消化溃疡、穿孔和梗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除了山楂,还有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黑枣等富含鞣酸的秋冬季常见水果,都可能导致胃结石的形成。鞣酸在胃酸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其逐渐沉积并与果胶、纤维素等物质凝结,最后形成胃结石。所以,“吃山楂能促进消化”的观点A。在空腹、酒后等胃酸过多的情况下进食大量山楂,不仅会促使胃结石形成,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消化不良、腹胀,甚至胃溃疡等问题。很多人不禁要问,B?当然能吃!就是换个吃法——少吃或者“用魔法打败魔法”,喝可乐对抗胃结石。可乐的特点在于pH值低,含有溶解黏液的碳酸氢钠,还有大量可以促进溶解胃石的二氧化碳气泡。可乐可以破坏植物性胃结石的聚合结构,使其变得松软,甚至将其分解成小块从消化道排出。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用魔法打败魔法”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已有两千多年了。D.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她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20.文中第一段有两处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1.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22.请根据材料内容,为预防胃结石提出两条合理建议,每条不超过20个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4年,巴黎奥运会跳高决赛,美国选手麦克尤恩和新西兰选手科尔并列第一,两人可以共享金牌,但他们选择进行附加赛,最终科尔夺冠,麦克尤恩获得银牌。赛后麦克尤恩说:“我们交流了,科尔说‘跳吧’,我说‘完全同意’。”对此,网友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两个人为了一己之利,让自己国家少了一枚金牌;也有人说,这就是零和博弈,明明可以握手言和,非要争个你死我活;还有人说,这是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鲜活体现。你对这一现象是怎么看的?请结合你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B2.B3.C4.①开篇提及“国强必霸”这一西方观点,先树立批驳的靶子,然后引出中国崛起与这一观点的差异,从反面论述,回击西方的无理攻击。②通过与西方“国强必霸”的历史逻辑进行对比,突出中国“强而不霸”的选择与承诺的独特性,强调中国崛起的和平性质。5.5.①在宣传上,要从历史、文化、逻辑等多方面批驳西方谬论;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以及现实逻辑等多方面宣传中国式崛起的“强而不霸”;②在实践上,要毫不动摇地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道路标线清除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连翘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轻柔卸妆乳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轮椅(电动和手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西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Module 7Unit 3 Language practice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2030中国蛋糕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测绘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25-2030中国茶叶面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地产咨询公司vs酒店管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 航天航空科普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答案(共400多题)
- 第章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 2022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所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
- 工作秘密事项清单范文(6篇)
- 川09J139 居住建筑油烟气集中排放建筑构造(DBJT20-65)
- 浙江工商大学论文答辩汇报通用ppt模板
- 2023年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C++反汇编与逆向分析技术揭秘(第2版)
- 202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毕业生4月调考英语试卷及参考答案
- 肝移植并发症胆道并发症
- SMT失效模式分析P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