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4综合实验探究
一、单选题
1.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A.铜和浓硝酸反应B.氧化铜和硝酸反应C.铜和稀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项
向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ImoLL-1的氯化铜和氯化铁离子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A
铁溶液,加氯化铁溶液的H2O2分解的快比铜离子大
B向饱和Na2c0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C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得到蓝色溶液
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
DKsp(AgBr)<Ksp(AgCl)
(AgBr)
A.AB.BC.CD.D
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KM0
z
A.实验室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B.为使lOOmLO.5moi/L的NaNC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lmol/L,可将原溶液加热蒸发掉50mL水
C.利用图乙装置,可制取乙烯并验证其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D.利用图丙装置,可说明浓H2s0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0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
5.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实验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项
A室温下,向铝箔上滴加浓硫酸无明显现象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B将二氧化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还具有漂白性
在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少量KBr稀白色浑浊变为淡黄色
CKsp(AgCl)>KSp(AgBr)
溶液浑浊
NaAlO2和NaHCCh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
DNaA102溶液中滴力口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
A.AB.BC.CD.D
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蒸发操作时,当溶液中出现较多固体应停止加热
B.蒸储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储烧瓶的支管口处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8.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蛋白质)还是人造丝(合成纤维),可选用的方法是()
A.滴加酒精B.灼烧C.滴加食盐水溶液D.滴加食醋
9.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测定中和热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
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不能与小烧杯底部接触
C.用50mL0.55molL1的NaOH溶液与60mL0.50mol-L-1的盐酸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不变
D.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大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
10.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与对应现象均正确,且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
A试纸不变色样品中无NH: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向L^FeCl3溶液中加适量铜粉,振荡,滴加还原性:cu<
B产生蓝色沉淀
2+
K31Fe(CN)61溶液Fe
21-1
在mL0-mol,LAgN03溶液中滴入几滴NaCl溶液,再滴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变溶度积Ksp:
C
入Na2s溶液成黄色Ag2s小于AgCl
D将活性炭放入盛有NO2的锥形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活性炭有还原性
A.ABBC.CD.D
11.硫酰氯(SO2c1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实验室合成硫酰氯的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
画出):
匕fTT
巳知:①SO2(g)+C12(g)=S02cl2(1)4H<0;
②硫酰氯熔点为-54•:TC,沸点为69TC,易水解,100℃以上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中装有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
B.装置乙中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S02回流
C.可根据观察甲、丙导管口产生气泡的速度控制反应物比例
D.若反应过程中三颈瓶发烫,可用湿毛巾适当降温
12.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氨水鉴别A1CL溶液与AgNCh溶液
B.用带有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保存浓硝酸
C.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
D.用稀硫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粕丝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将Cu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再向其中加
A溶液变蓝有Cu2+生成
入蒸储水
向0.1molL1H2O2溶液中滴加0.1mol-L1KM11O4溶
B溶液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
液
+有砖红色沉淀
2CrOi+2HCr2O7+H2O在KaCfeCh溶液中加入
CKsp(Ag2CrOp<Ksp(Ag2C。O7)
24
AgNO3溶液(AgCrO)生成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20%的H2so4溶液,加
D溶液未变蓝色淀粉已完全水解
热,冷却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滴加少量碘水
A.AB.BC.CD.D
14.过氧化钠可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取少量过氧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X还可以制取H2、CO2等气体
B.②中所盛试剂为饱和小苏打溶液
C.③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直通玻璃管
D.实验时需先让X装置反应一会儿,再点燃装置Z中的酒精灯
15.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通过CaC12溶液以除去混在co中的少量C02
B.通过酸性KMnQ4溶液以除去混在CH4中的少量乙烯
C.往A12(S0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制备Al(0H)3
D.将KI溶液滴到一片土豆上,发现马上变蓝,说明土豆含有淀粉
16.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实验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
B.实验H:测定盐酸浓度
C.实验III:制取少量NH3
D.实验IV:检验混合气体中的S02和S03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乙
A.用装置甲制取c]2B.用装置乙除去co2中的少量HC1
C.用装置丙收集NH3D.用装置丁从MgCl2溶液中获得无水MgC12
18.高氯酸镂(NH4CI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实验室可利用NaCio3(已知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
氯化钠)等为原料制取NH4c104(部分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2所示),其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0C的浸取液冷却至0℃后进行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为NaQ04
;
B.常温下,向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镂饱和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t+C104=NH4C104
C.洗涤NH4c104固体时应使用超过8。℃的热水
D,NH4CIO4发生分解反应时,会产生大量气体
19.黏土钮矿(主要成分为钢的+3、+4、+5价的化合物以及SiO2、AI2O3等)中钢的化合物溶于酸后多以
VO\VO2\VO+形式存在,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铀矿制备V2O5。
己知:V2O5在碱性条件下以VO3形式存在。
CO*NHJiCOi
1
“*"3**气化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酸浸氧化”中欲使3moiVCP+被氧化成V0+,至少需要ImolKClCh
B.滤液1中主要的阴离子有[A1(OH)4]-和VO3
C.“燃烧”时需要的仪器主要有蒸发皿、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
D.“煨烧”时,NH4VO3受热分解:2NH4VCh局潟V2O5+2NH3T+H2O
20.下列实验探究正确的是()
序实验目的实验操作结论
号
A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干燥的氢气
B分离Ca(0H)2和CaCO3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得到纯净的CaCO3
C探究酒精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酒精,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酒精含有碳元素
在火焰上方
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称取3gNaCL在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NaCl溶液搅拌溶解数偏小
A.AB.BC.CD.D
二、多选题(共5题;共15分)
2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项
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集气瓶内的气体为NH3
常温时向盛有浓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铜片与铁片后,铜片逐渐溶解而
B金属性:Cu>Fe
铁片不溶解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分离沉淀后加足量水,沉
C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淀不溶解
该乙醇中含有一定量的
D向某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
水
A.AB.BC.CD.D
22.下列实验设计方案错误的是()
A.分离碘和CCL的混合物:用分液漏斗分液B.区分NaCl和KC1溶液:焰色反应
C.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加入生石灰蒸馆D.检验某未知溶液中的SCU2一:加入稀硝酸酸化的
BaCb溶液
23.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无水AlCb:将AlCh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
B.提纯含有少量苯酚的苯:向含有少量苯酚的苯中加入浓澳水,然后过滤
C.配制Hg(NO3)2溶液:将Hg(NCh)2溶解在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D.除去MgCb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b:向混有FeCb的MgCb溶液中加入足量MgCCh,微热并充分搅
拌,然后过滤
24.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错误的是()
选
事实结论
项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其他条件相同,Na2s2。3溶液和H2s0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
A升高反应温度,化学
所需时间缩短
反应速率加快
A、B两支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KMnCU酸性溶液,在A试管中加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B2mL0.01mol/LH2c2。4溶液和在B试管中加入4mL0.02mol/L的H2c2。4溶液,增大反应物浓度,化
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B试管褪色时间短学反应速率加快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N2H4(1)+H2(g),把容器的体积正反应速率加快,逆
C
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慢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
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
FeCb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反应速率
A.AB.BC.CD.D
25.有关下列实验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由
①⑦0)④
A.装置①可用于吸收实验中多余的Cb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b、HC1、NCh等
C.装置③中X为苯,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三、填空题
26.
(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
(2)量取反应物时,取50mL0.50moi的盐酸,还需加入的试剂是—(填序号)。
A.50mL0.50mol«L1NaOH溶液
B.50mL0.55mol«L-1NaOH溶液
C.l.OgNaOH固体
(3)由甲、乙两人组成的实验小组,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用同样的实验仪器和方法进行两组测定中和热
的实验,实验试剂及其用量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起始温度tl/℃终了温度t2/℃中和热/kJ・mo「i
A.1.0mol/LHC1溶液50mL、l.lmol/LNaOH溶液50mL13.0△Hi
B.1.0mol/LHC1溶液50mL、l.lmol/LNH3«H2O溶液50mL13.0△H2
①甲在实验之前预计△H1=AH2.他的根据是;乙在实验之前预计△H1力△H2,他的根据是
②实验测得的温度是:A的起始温度为13.0℃、终了温度为19.8C;B的起始温度为13.0℃、终了温度为
19.3℃,设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4.184J/(g・℃),忽略实验仪器的比热容及溶液体积的变化,则AHi
=;△H2=o(已知溶液密度均为Ig/cnP)
27.由于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们尝试研究并使用新的自来水消
毒剂,如C1O2气体就是一种新型高效含氯消毒剂。某兴趣小组通过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制
备、收集、吸收并制取NaClO2o
(1)图中装置有一明显错误,请指出并纠正:o
(2)打开B的活塞,A中有C1O2生成,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D中吸收C1O2后生成NaCKh和NaHCCh,写出D中所发生反应的禺子方程式:
(4)E中溶液出现黄色能否说明C1O2未被H2O2和Na2cCh的混合溶液充分吸收,判断并说明理由:
(5)另一种制备C1O2的方法是用NaCICh与盐酸反应,同时有Cb生成,产物中Cb体积约占1/3。则每生
成0.5molCIO?,转移mole~。
28.氯化亚铜(CuCl)是微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的白色粉末,溶于浓盐酸会生成HCuCL,常用作催化剂。
一种由海绵铜(Cu和少量CuO等)为原料制备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1)“溶解浸取”时,需将海绵铜粉碎成细颗粒,其目的是.
¥86
4S4
S2
0K
0
7IM
”
UT^MV1.7
QaCWCdSOd
(2)“还原,氯化”时,Na2sCh和NaCl的用量对CuCl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CuS04与Na2so3、NaCl在溶液中反应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n(Na2so3)/n(CuSO4)>1.33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小,其原因是。
③当1.0<n(NaCl)/n(CuSO4)<L5时,比值越大CuCl产率越大,其原因是。
(3)“粗产品”用pH=2的H2sCM水洗,若不慎用稀硝酸进行稀释,则对产品有何影响»
(4)用“醇洗”可快速去除滤渣表面的水,防止滤渣被空气氧化为CU2(OH)3C1。CuCl被氧化为CU2(0H)3cl
的化学方程式为o
(5)某同学拟测定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准确称取制备的氯化亚铜产品1.600g,将
其置于足量的FeCb溶液中,待样品全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0.2000molL-1的KMnCU标准溶液滴
定到终点,消耗KMnCU溶液15.00mL,反应中MmCh-被还原为Md+,则产品中氯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
四、实验探究题
29.金属锂与干燥、纯净的N2左500℃左右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该物质是一种优良的贮氢材料。一种制
名氮化锂的方法及装置如下(部分夹持装置略):
NIUCfJ
查阅资料: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金属锂(Li)熔点180C,沸点1340C与氨气反应:2Li+2NH3=2LiNH2+H2T
①易水解:U3N+3H2O=3LiOH+NH3T
氮化锂(Li3N)红色晶状固体,能吸附H2
②高温时能腐蚀保、铜、石英等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B、F的名称为;两者所盛装的试剂(填“能”或“不能”)交换。
(3)D中所装试剂a为,作用是0
(4)经分析,若将装置D更换为下图所示的装置_______(填序号)会更合理。
(5)装置E中石棉绒(透气且性质稳定)包裹Li的作用是吸收装置中残留的02,装在氧化钻小舟中的Li
粒不能直接放在反应管中的原因是o
(6)实验前将24.0g金属锂置于质量为30.2g的氧化精小舟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使产品在氮气氛围
中充分冷却后再对氧化错小舟进行称重,总质量为68.2g,则Li3N的产率约为%o
30.廿氨酸亚铁[(NH2cH2coO)?Fe]是一种补铁强化齐L实验室利用FeCCh与甘氨酸(NH2cH2coOH)制
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
查阅资料:
①甘氨酸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②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酸性。
实验过程:
L装置C中盛有17.4gFeCCh和200mLl.OmoLL-i甘氨酸溶液。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
中空气排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然后向三颈瓶中滴加柠檬酸溶液。
n.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1)仪器b的名称是=装置B中盛有的试剂是:=
(2)确认C中空气排尽的实验现象是o
(3)向FeSCU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可制得FeCC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过程I加入柠檬酸的作用除了促进FeCCh溶解并调节溶液pH,还有。
(5)过程II中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
(6)本实验制得15.3g甘氨酸亚铁,则其产率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A.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C>3(浓尸Cu(NO3)2+2NChT+2H20,反应生成NO2,
为空气污染物,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2HNO3=CU(NO3)2+H2O,反应产物为Cu(NCh)2和H2O,不会造
成污染,B符合题意;
C.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T+4H2O,反应生成NO,造成空气污
染,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12+2AgNO3=2AgCl[+Cu(NO3)2,AgNCh价格昂贵,生成成
本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A.lmolL-1的氯化铜和氯化铁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不同,无法排除氯离子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故A不符合题意;
B.向饱和Na2cCh溶液中通入足量CCh,Na2cCh溶液与CO2反应生成NaHCCh,NaHCCh在水中的溶
解度小于Na2c03,会有NaHCCh晶体析出,故B符合题意;
C.蔗糖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碱性条
件下发生氧化反应,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才能出现砖
红色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D.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两者的浓度大小不明确,无法确定两者溶度积的大小,应向浓度相同的NaCl
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3.【答案】D
【解析】A.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故A
不符合题意;
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故B不符合
题意;
C.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双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在玻璃管中
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上下移动,若装置不漏气,两边液面应形成一定的高度差,而图示两端液面相
平,说明装置漏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o
4.【答案】D
【解析】A.收集氨气的试管不能密封,否则无法收集氨气,故A不符合题意;
B.蒸发掉50mL水后,剩余溶液未告诉密度,无法计算溶液的体积,则无法计算所得溶液的浓度,故B不
符合题意;
C.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干扰了乙烯的检验,应该先用水除去乙醇,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使蔗糖变黑,可知浓硫酸的脱水性,然后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
液褪色,证明二氧化硫检验漂白性;二氧化硫与高镒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高镒酸钾褪色可知二氧化硫
具有还原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解析】A.过滤时不能搅拌,使水自然流下,故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故B不符合题意;
C.定容时改用胶头滴管,故C不符合题意;
D.蒸发结晶需要蒸发皿、玻璃棒,图中操作合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C
【解析】A.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但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故A项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二氧化硫只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使紫色石
蕊试液褪色,则现象和结论不符合题意,故B项不符合题意;
C.AgBr比AgCl难溶,当在氯化银悬浊液中滴加少量KBr稀溶液,会发生反应AgCl(s)+Br
UAgBr(s)+Cl-,则白色浑浊变为淡黄色浑浊,相同类型的难溶物,其溶解度越小,对应的Ksp越小,
所以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都符合题意,故C项符合题意;
D.NaA102溶液中滴力口NaHCO3溶液,发生反应:AIO2+HCO3+H2O=A1(OH)3;+CCh",所以AlCh一促进了
HCCh-的电离,跟HC03一的水解无关,则结论不符合题意,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答案】D
【解析】D错,如果没有试管夹,绝对不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会烫伤;其他三个选项符
合题意;
8.【答案】B
【解析】A.蚕丝和人造丝都不溶于酒精,滴加酒精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为蚕丝,产生刺
鼻味道且冒黑烟的为人造丝,可以鉴别;
C.蚕丝、人造丝与食盐水都不反应,滴加食盐水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
D.蚕丝和人造丝都不溶于食醋,滴加食醋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用灼烧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故答案为:B。
9.【答案】A
【解析】A.中和热测定用不到天平,滴定管,故A符合题意;
B.温度计水银球测烧杯内的热水的温度,不能接触烧杯底部接触烧杯底部,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I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50mL0.55mol・L」的
NaOH溶液与60mL0.50的盐酸反应,测得中和热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环形玻璃棒搅拌起搅拌作用,能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解析】A.取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是检验
NH:的方法,现在试纸不变色,说明样品中无NK,故A符合题意;
B.向2mL0,mol,广+6(:13溶液中加适量铜粉,振荡,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有
Fe2+生成,说明还原性:Cu>Fe2+,故B不符合题意;
C.在2mL01mol•l/iAgNO3溶液中滴入几滴NaCi溶液,再滴入Na2s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变
成黄色,是因为AgN03溶液过量,加入Na2s溶液,过量的AgNO3与Na2s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不能
说明溶度积常数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活性炭放入盛有N02的锥形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11.【答案】A
【解析】A.SOCI2易水解,应该在里面放浓硫酸,吸收水蒸气,A项符合题意;
B.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B项不符合题意;
C.可以通过氯气和二氧化硫产生气泡的速度来控制反应物比例,C项不符合题意;
D.三颈瓶可以适当降温,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12.【答案】A
【解析】A.AlCb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而硝酸银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银沉淀,但是氢氧
化银在常温下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化银,氧化银灰黑色,所以可以鉴别,A项符合题意;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用棕色瓶:其具有氧化性所以不能用橡胶塞,B项不符合题意;
C,测出的pH值偏大,C项不符合题意;
D.应该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钳丝,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13.【答案】C
【解析】A.由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剩余的浓硫酸,故稀释时应该把反应后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慢加入蒸镭
水中,并不断搅拌,A不符合题意;
B.KMnCU具有强氧化性,可将H2O2氧化为02,体现H2O2的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KzCrzCh溶液中,c(Cr2。歹)>c(CrO于),但加入AgNCh后生成AgzCrCU沉淀,而没有生成AgzCrzCh
沉淀,说明AgzCrCU比Ag2Cr2O7更难溶,即Ksp(Ag2CrO4)<Kp(Ag2Cr2O7),C符合题意;
D.加入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有剩余,不需要加入NaOH碱化,如果力口NaOH,则I2与NaOH反应,导致无法
检测淀粉,也就无法确定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14.【答案】B
【解析】A.装置X可以利用液体和固体或液体反应制取气体,氢气可以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二氧化碳
可以利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所以装置X还可以制取H2、CO2等气体,A不符合题意;
B.②中液体应是用来干燥氧气的,所以为浓硫酸,B符合题意;
C.装置③中应盛放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Z,导致过氧化钠变质,C不符合题意;
D.实验时需先让X装置反应一会儿,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点燃装置Z中的酒精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解析】A.CaC12和CQ2不反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中的C02,故A不符合题意;
B.酸性高锯酸钾能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
C.A12(SO4)3与一水合氨反应产生氢氧化铝,且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故C符合题意;
D.KI溶液遇到淀粉不变蓝,应用碘水检验淀粉,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16.【答案】D
【解析】A.容量瓶中不能进行稀释,应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冷却后转移至容量瓶中,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盛装,故B不符合题意;
C.直接加热氯化镂生成氨气和HC1遇冷又重新化合形成氯化钱,得不到氨气,故C不符合题意;
D.S02和S03通入氯化领中,二氧化硫与氯化钢不反应,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存在S03,通入品红
溶液若褪色说明存在,多余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7.【答案】B
【解析】A.实验室用Mn0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取02-甲装置缺少加热装置,A项不符合题意;
B.co2在饱和NaHCOg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且不与NaHCOg反应,HC1与NaHCOs溶液反应生成
C02,用装置乙除去C02中的少量HCLB项符合题意;
C.NH3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不符合题意;
D.从MgC12溶液中获得无水MgC12先米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获得MgCL-6H2O'再在HC1
的氛围中加热获得无水MgC12,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C
【解析】A.可由图知,NaCK)4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80℃时浸取液冷
却至过滤,高氯酸钠的溶解度迅速降低,析出晶体,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不会析
出晶体,则滤渣的主要成分为NaCICU,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器高氯酸钠中加入氯化钱饱和溶液,反应向着更难溶的物质转化,根据物质的溶解情况,可知析
出高氯酸锈,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t+cl04=NH4C1O4;,故B不符合题意;
C.洗涤NH4c104固体时应避免NH4CIO4溶解,不能用超过80℃的热水,故C符合题意;
D.NH4CIO4发生分解反应时,发生2NH4CIO4"N2T+2O2T+CI2T+4H20,会产生大量气体,故D不符合题
,缶一
忌;
故答案为Co
19.【答案】D
【解析】A.VCP+中v元素为+4价,VO+中V元素为+5价,3moiVO?+被氧化成VO+,失去3moi
电子,而ImolKCIO3变为KC1失去6mol电子,故需要0.5molKCIO3,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1中主要的阴离子有[A1(OH)4「、VO3、ChOH,故B不符合题意;
C.“煨烧”时需要的仪器主要有坦瑞、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泥三角等,故c不符合题意;
D.NH4Vo3煨烧生成V2O5,化学方程式为:2NH4V。3局点V2O5+2NH3T+H2O,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吸收水,故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上还会吸附少量的氢氧化钙,故B不符合题意
C.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则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C符合题意
D.俯视读数,液体的体积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多选题
21.【答案】A,C
【解析】A.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溶于水,溶液成碱性,为氨气,故A符合题
思;
B.常温下,分别将铁片和铜片置于浓硝酸中,铁片不溶解,而铜片溶解,其中铁发生的是钝化,不能说明金属
性铁强于铜,故B不符合题意;
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重金属盐硫酸铜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则有沉淀出现,再加入蒸镭水,沉淀不溶
解,故C符合题意;
D.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o
22.【答案】A,D
【解析】A、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分离,应该采用蒸储的方法分离,A符
合题意;
B、钠和钾的焰色反应不同,可用焰色反应鉴别,B不符合题意;
C、加入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不挥发的氢氧化钙,再蒸储可制取无水乙醇,C不符合题意;
D、加入硝酸,不能排除SO32-以及银离子等的影响,应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氯化领鉴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23.【答案】C,D
【解析】A、AlCb水解存在平衡A1C13+3H2O=Al(OH)3(胶体)+3HC1,加热HC1挥发,水解彻底进
行,生成Al(0H)3沉淀,灼烧Al(0H)3得AI2O3,而无法得到无水AlCb,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滨水与苯酚反应、且澳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配制Hg(NCh)2溶液:为抑制Hg(NO3)2的水解,将Hg(NO3)2溶解在较浓硝酸中,然后加水稀释,选项C
符合题意;
D.向含有少量FeCb的MgCb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溶液pH增大,利于Fe3+的水解,可转化
为Fe(OH)3沉淀而除去,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o
24.【答案】B,C
【解析】A、其他条件相同,Na2s2O3溶液和H2s04溶液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
短,反应速率加快,故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不符合题意;
B、A、B两支试管中反应混合物的体积不同,不能根据B试管褪色时间短得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
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结论,B符合题意;
C、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不能得出题给结论,C符合题意;
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b溶液,B试管中产生
气泡快,可以得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结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25.【答案】AC
【解析】解:A.导管在液面下,可发生倒吸,则图中装置可收集尾气,但易发生倒吸,故A错误;B.a
进气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b进入可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则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
NH3、Cb、HC1、NCh等,故B正确;
C.X为苯,密度比水的小,则X在上层,不能隔绝气体和水,X应为四氯化碳,故c错误;
D.碱石灰可干燥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易溶于水,则图④中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
氨气,故D正确;
故选AC.
三、填空题
26.【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量筒
(2)B
(3)中和热的大小和反应物的用量多少无关,是一个定值;NaOH是强碱,NH3・H2O是弱碱电离吸热;-
56.8kJ/mol;-52.7kJ/mol
【解析】(1)中和热测定中,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棒、量筒玻璃仪器
(2)选择的氢氧化钠的浓度要稍微高一些一些,保证实验进行完全,50mL0.55moiNaOH溶液
(3)①中和热的大小与用量无关,是一个定值,氢氧化钠是强碱,氨水是弱碱,电离时吸热
②根据公式计算△Hi=cmAt/n=100x4.184x(19.8-13)/0.05KJ/mol=56.8KJ/mol
A氏=cm△t/n=100x4.184x(19.3-13)/0.05KJ/mol=-52.7kJ/mol
27.【答案】(1)C装置中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
2+2
(2)SO3+2H+2ClO3=2ClO2t+H2O+SO4-
2
(3)2CO3+2H2O2+2C1O2=2C1O2-+O2+2HCO3-
(4)不能。因为D装置中有02产生,也可能将I氧化为b
(5)0.5
【解析】(DCI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进气导管口应接近集气瓶底
部,出气导管口应与瓶塞平齐,所以图中装置C中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
(2)依题意,稀硫酸、NaCICh和Na2sCh混合能产生C1O2,氯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4价,表明
2+
C1O3-表现氧化性,而SO3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SO3+2H+2C103=2C102t+
2
H2O+SO4O
(3)由题意知CIO2与H2O2、Na2c03接触生成NaCICh和NaHCCh,氯元素化合价由CIO2的+4价变化到
NaCKh的+3价,C1O2作氧化剂,碳元素化合价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一中化学高二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孝义市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舒兰一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泉州市2025年高二下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机耕道路维护管理办法
- 内部成员冲突管理办法
- 小儿肠梗阻护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译林版新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2《Hobbies》单元卷(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 5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 AQ/T 1118-2021 矿山救援培训大纲及考核规范(正式版)
- 2024届甘南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无人机航空测绘与后期制作 课件 第十二课时 现场飞行流程
- 2024年梅州市大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 防溺水老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