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歌与散文欣赏题库测试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阅读理解题要求: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诗歌的题材属于哪种类型?A.咏物诗B.咏史诗C.咏景诗D.咏物抒情诗2.诗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A.太阳落山B.雾气弥漫C.月亮升起D.星空璀璨3.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什么情感?A.对自然的赞美B.对人生的感慨C.对未来的憧憬D.对亲人的思念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A.描写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B.表达对壮丽河山的热爱C.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通过登高远望,感悟人生哲理5.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拟人、夸张B.比喻、拟人C.排比、夸张D.对仗、比喻6.诗歌的语言特点是什么?A.朴实无华、通俗易懂B.浪漫主义、富有诗意C.现实主义、富有哲理D.古典主义、含蓄内敛7.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是什么?A.抒情与议论相结合B.抒情与叙事相结合C.叙事与描写相结合D.描写与议论相结合8.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A.借景抒情、寓情于景B.借物抒情、托物言志C.借古讽今、借景抒情D.借景抒情、寓情于景9.诗歌在韵律上的特点是什么?A.抑扬顿挫、朗朗上口B.奇数韵脚、押韵工整C.偶数韵脚、押韵自然D.抑扬顿挫、押韵工整10.诗歌在艺术效果上的特点是什么?A.借景抒情、意境深远B.寓情于景、寓意深刻C.借景抒情、意境开阔D.借物抒情、寓意深远二、选择题要求: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一)下列关于诗歌《登鹳雀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B.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C.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D.诗歌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生要不断进取(二)下列关于诗歌《登鹳雀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B.诗歌的语言特点是浪漫主义、富有诗意C.诗歌的结构特点是抒情与议论相结合D.诗歌在艺术效果上具有寓情于景、意境深远的特点三、简答题要求:根据诗歌《登鹳雀楼》,回答下列问题。(一)诗歌《登鹳雀楼》的主题是什么?(二)诗歌《登鹳雀楼》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有哪些?(三)诗歌《登鹳雀楼》在韵律上的特点是什么?(四)诗歌《登鹳雀楼》在语言上的特点是什么?四、古诗文默写题要求:请根据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句子。1.《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2.《出塞》中“______,______。”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4.《登高》中“______,______。”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______。”6.《浪淘沙·北戴河》中“______,______。”7.《长恨歌》中“______,______。”8.《琵琶行》中“______,______。”9.《将进酒》中“______,______。”10.《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五、文言文翻译题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六、现代文阅读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禁不住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十分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了南京的车站,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好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自己送我。他走了进来,拿着一个黄包袱,说他去给我买橘子去了。我那时并不知道他此去是为我买橘子,只以为他一定是去料理别的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我赶紧上前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时漂泊四方,生了我,并不在我身边;待我成人了,他的头发已斑白,我不在他身边,又不能以朝夕相处。看见这个背影,我的泪又来了。1.文章的标题是什么?请简要说明标题的作用。2.文章通过哪些细节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3.文章中“我”对父亲的背影有何感受?4.文章结尾“看见这个背影,我的泪又来了”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5.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阅读理解题(一)1.B解析:诗歌《登鹳雀楼》属于咏史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热爱。2.A解析:诗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描绘了太阳落山的景象。3.B解析: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4.C解析:诗歌的主题是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D解析:诗歌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6.A解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通俗易懂。7.D解析: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是描写与议论相结合。8.A解析: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9.A解析:诗歌在韵律上的特点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10.A解析:诗歌在艺术效果上的特点是借景抒情、意境深远。二、选择题(一)D解析:诗歌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着人生要不断进取,与选项D相符。(二)D解析:诗歌在艺术效果上具有寓情于景、意境深远的特点,与选项D相符。三、简答题(一)诗歌《登鹳雀楼》的主题是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析:诗歌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诗歌《登鹳雀楼》在艺术手法上的特点有:对仗、比喻、借景抒情等。解析:诗歌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情感。(三)诗歌《登鹳雀楼》在韵律上的特点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解析:诗歌的韵律特点是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符合古典诗歌的韵律规律。(四)诗歌《登鹳雀楼》在语言上的特点是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解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是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符合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四、古诗文默写题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此句出自《离骚》,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不畏艰难的决心。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解析:此句出自《出塞》,描绘了边塞风光和戍卒的辛酸。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解析:此句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解析:此句出自《登高》,描绘了秋天的景色。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此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解析:此句出自《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解析:此句出自《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此句出自《浪淘沙·北戴河》,描绘了北戴河的壮丽景色。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解析:此句出自《将进酒》,表达了诗人珍惜时光、享受生活的态度。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此句出自《阿房宫赋》,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五、文言文翻译题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解析:“青青的衣领,悠悠的我心。只因为你的原因,我沉吟至今。”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解析:“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析:“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的叶子最后凋零。”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解析:“君子的交往淡如水,小人的交往甜如蜜。”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解析:“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杯空对月亮。”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解析:“四海之内有知己,天涯海角如同邻居。”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解析:“问我能有多少忧愁?恰似一条江水向东流去。”9.“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解析:“太阳依着山峦落下,黄河流入大海。”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解析:“千山之上鸟儿飞尽,万径之中人迹消失。”六、现代文阅读题1.文章的标题是《背影》,标题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解析:标题《背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即描写父亲的形象,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2.文章通过父亲送“我”去车站、买橘子、爬月台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解析:文章通过一系列细节描写,如父亲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