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讲立足命题热点全解形象类题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本质问
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因此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命题的热点。
本考点常见三种考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的塑
造手法。
考法1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
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在详细命题要求上,有的考题
要求只概括不分析,也有的考题要求概括之后再分析。
酎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不例审题定向
(1)(2024•江苏卷)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表妹》)
(2)(2024•浙江卷)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呼兰
题干中往往有“概
河传(节选)》]
括”“分析”等作答动词
(3)(2024•全国卷I)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充溢着拔俗的文人
和“形象”“性格”“品
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
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士》)
酎熟知类题通法
整体概括人物形象“5角度”
:角: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
对人物身份、地位、
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经历、教养、气质等H
的交代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
」作、心理以及正面和侧面等描写进
塑造形象的方法;
:行分析,概括出形象(性格)特征。:
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葡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赏析人物:
描写人物的情节「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根据情节:
:论人。:
:分析人物形象,要联系人物活动的;
有关人物命运、性格J社会历史背景,准确把握人物鲜明;
形成的环境;的个性,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
:义。: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对王熙:
:凤的评价“泼皮破落户”“凤辣子”,:
他人的议论和评价1就揭示了王熙凤心狠手毒的性格特1
;点。:
。答题模板
模板一:XX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模板二:XX的性格特点:①……;②……。
模板三:特点(思想、性格)+阐述(在原文中找依据)。
局部语段分析人物心理或性格“2步2要”
「第二乐一茄版后高谷王示金:#〕
:清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
;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
;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X二二二二二二
\第二步: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在整:
;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
:分清是哪类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
:抓住其中关键词语。
:一要设身处地替小说中的人物着:
;想,做好对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
:工作。:
I2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
;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由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2024•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表妹
林斤澜
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幸好有一
条溪,时宽时窄,逍遥自由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高兴。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
很有点重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
的不让。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
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
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前
边的说:
“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
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
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位客人,转着身子看这个簇新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酬着:
“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荫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
“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扭断了脚筋。哪有你们城里的公路好走。”
“下雨天也洗衣服?”
“一下十天呢,二十天呢。就是三天不洗也不行。瞎,现在一天是一天的事情,真是日
日清,月月结。”
客人随即赞扬:
“你真能干,三表妹,没想到你有这么大本领,每天洗这么多。”
主子微微笑着,手里捶捶打打,嘴里喜喜爱欢的:
“事情多着呢。只有晚上吃顿热的,别的两顿都马马虎虎。原来还要带孩子,现在托给
人家。不过洗完衣服,还要踏缝纫机。”
客人其实是个做活的能手,又做饭又带孩子又洗衣服这样的日子都过过。现在做客人看
着人家做活,两只手就不知道放在哪里好。把左手搭在树杈上,右手背在背后,都要用点力
才在那里闲得住。不觉感慨起来:
“也难为你,也亏得是你,想想你在家里的时候,比我还自由呢。”
主子放下棒槌,两手一刻不停地揉搓起来:
“做做也就习惯了。不过,真的,做惯了空起两只手来,反倒没有地方好放。乡下地方,
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不比城里。”
客人心里有些冲突,就学点见过世面的派头,给人家看,也压压自己的苦恼:
“说的是,”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腰上,“空着两只手不也没地方放嘛。城里好玩是好玩,
谁还成天地玩呢。城里住许久了,一下乡,空气真就好,这个簇新空气,千金难买。”
单夸空气,好比一个姑娘没有什么好夸的,单夸她的头发。主子插嘴问道:
“你那里工资还好吧?”
提起工资,客人是有优越感的,却偏偏埋怨道:
“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
“那是做多做少照样拿呀!”
“还吃着大锅饭。”
“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
“铁饭碗!”
客人差不多叫出来,她得意。主子不住手地揉搓,也微微笑着。客人倒打起“抱不平”
来:
“你好脾气,要是我,气也气死了,做多做少什么也不拿。”
“大表姐,我们也搞承包了。我们家庭妇女洗衣店,给旅店洗床单,给工厂洗工作服都
洗不过来。”
“那一个月能拿多少呢?”客人问得急点。
主子不忙正面回答,笑道:
“还要苦干个把月,洗衣机买是买来了,还没有安装。等安装好了,有时间多踏点缝纫
机,还可以翻一番呢!
“翻一番是多少?”客人急得不知道转弯。主子停止揉搓,去抓棒槌,这工夫,伸了伸
两个手指头。
客人的脑筋飞速转动:这两个手指头当然不会是二十,那么是二百……听着都吓得心跳,
那顶哪一级干部了?厂长?……回过头来说道:
“还是你们不封顶好,多劳多得嘛。”
“不过也不保底呀,不要准备懒懒散散混日子。”
客人两步扑过来,蹲下来抓过一堆衣服,主子不让,客人已经揉搓起来了,一边说:
“懒懒散散,两只手一懒,骨头都要散……乡下地方比城里好,空气第一簇新,水也碧
清……三表妹,等你大侄女中学一毕业,叫她顶替我上班,我就退下来……我到乡下来享几
年福,你看怎么样?”
(选自《十月》1984年第6期,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表姐这一人物形象。(6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全面审题,确定答题方向
依据题干,可知本题属于“整体概括人物形象”题目。表姐是文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但
形象显明。解答此题,要首先从文中找出描写表姐的语句,然后进行分析。
其次步:找准对应,确定答案要点
思索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从“城里住许久了”可看出表姐生活在城市里;从“饿不死吃不饱就是
人物身了,连奖金带零碎也有七八十块。”“不做不做也拿六七十吧?”“铁饭碗!”
份、地位等对话,说明白表姐的工资状况,可看出表姐是一个在城里捧着铁饭碗的
劳动着。
表妹洗衣服时,表姐装出城里人见过世面的派头,“右手更加用力贴在后
塑造形象腰上”;同表妹谈论自己工资的对话,表面埋怨,实际则是“得意”,甚
的方法至“差不多叫出来”。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反映出表姐是一个直优
越感和虚荣心的人。
在陪表妹洗衣服这件事上,表姐虽然也很勤劳能干,但是出于矜持和傲慢,
详细情节起先是袖手旁观;听到表妹收入很高后,又着急担忧,扑过去抢着洗衣服。
从这些情节,表现出表姐渴望变更自己生活的迫切心情。
[组织答案]
[答案]①从所拿工资等,看出她是捧着铁饭碗的城市劳动者;②从背着手、做派头等,
看出她有优越感和虚荣心;③从扑过去抢着洗衣服等,看出她渴望通过劳动变更生活。
[即时训练]
阅读《表妹》(阅读文本见“[典例1]”),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创)小说中的表妹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①从承包家庭妇女洗衣店等,看出她酷爱劳动、勤劳致富的特点;②从洗衣服
时的神态、言行等,看出她勤快、上进,对生活很满足,对将来充溢希望;③从对表姐的看
法等,看出她和善、随和的性格特点。
考法2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
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在高考中还常常考查物象,高
考在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也在这三方面。
酎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15•浙江卷)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
考查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
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捡烂纸的
“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人物形
老头》)
象”“主要人物”“作用”“用意”等表答
(2)(2014•浙江卷)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
题方向的名词。
分析作品主旨。(《走眼》)
(1)(2024•全国卷III)“我”在小说中的主要
考查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
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玻璃》)
“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次要人
(2)(2013•湖南卷)“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
物”“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起什么件用?(《未婚妻》)
(1)(2024•江苏卷)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
现,通近其对人物刻画的衬托隹用。(《一个
考查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
圣诞节的回忆》)
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义X物
(2)(2014•全国卷H)小说以&鬟”为中心叙
象”“作用”“意图”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鞋》)
断熟知类题通法
准答主要人物作用题“3关注”
1.关注对情节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与小说的情节关联,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
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亲密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动作用。
2.关注对主题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需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
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
3.关注对社会的作用
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
想产生的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
作意图。
巧解次要人物作用题“5思索”
: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
: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有鲜明的性格
1.思考“自身作用”: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
:用和价值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情
2.思考牵线搭桥,: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情节的作用~: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
: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
3
3.思考侧面衬托,: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
突出主要人物的—i托得活灵活现,凸显主要人物品质,表达
作用"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己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蕴含着厚重的
4.思考揭示主题,
—:力量,既揭示小说的主题,乂增添小说
增添魅力的作用
: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
5.思考渲染气氛,_: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渲染气氛、
奠定基调的作用: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
: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完胜物象作用题“4角度”
1.人物塑造角度
物象衬托了人物品行,突出了人物形象。应特别留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
人物做了衬托,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
2.情节支配角度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连起相关情节,从而成
为全文的线索,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环境角度
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示意,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详细环境的刻画
作用。
4.主题角度
“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断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父亲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厉的一家之主。这个三级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
是我的恩人,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从不埋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我常常希望父亲也埋怨点什么,也
唉声叹气。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假如唉声叹气,会少发脾气。
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她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
文字,期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向往。
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
瞥见父亲在瞪我,我害怕了,犹迟疑豫地站在粥盆旁。父亲却激励我:“盛呀!再吃一碗!”
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样肃穆地说:“你
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
吃饭的!”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中的开
销。父亲第一次探家,攒的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只剩下一百多元。
为了节约,父亲始终三年才探一次家。父亲是很能攒钱的,母亲是很能借债的。我们家
的生活,恰恰特殊须要这样一位父亲,也特殊须要这样一位母亲。
父亲第三次探家那年,哥哥刚要考高校。父亲以说一不二的威历反对。“我供不起你上高
校!”父亲的话,没有丝毫商议的余地。他让哥哥去市场卖菜挣钱。卖十斤菜可挣五分钱,哥
哥每天回家交给父亲五角钱。那五角钱,是母亲偷偷给哥哥的,哥哥实则是到江边温习功课
了。父亲发觉后大发雷霆,用水杯砸碎了镜子。他气得当天就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去送父亲。
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探出身说:“老大,听爸的话,别考高校!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人
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当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语调中流
露出无限的苦衷和哀哀的恳求。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
哥哥还是参与了高考,母亲和哥哥又一次欺瞒了父亲,我“知情不举”,也欺瞒了父亲,
内疚极了。哥哥接到高校录用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我去送哥哥,他没让
我进站。他说:“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又说:“二弟,家中今后全靠你了!先别告知爸
爸,我上了高校……”
哥哥随人流走入火车站,左手拎着行李卷,右手拎着网兜,一步三回头。我缓慢地往回
走,攥着省下的那五分硬币,心中暗想,为我们家祖祖辈辈的第一个高校生,全家肯定要更
加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
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
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老大!你太
自私了!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根本没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就算我白养大你!就
算我没你这个儿子!我再也不会认你!全部这些“!”号,似乎也无法表达父亲对哥哥的憎怒。
这封信,使我想起父亲的教化:“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或许倘如一
个人明明可以靠力气吃饭而又并不想靠力气吃饭,或许竟是真有点大逆不道的吧?父亲是一
个体力劳动者,却并不因此自卑自贱。相反,还盲目自尊,崇尚力气,对凡是不靠力气吃饭
的人,都一言以蔽之曰:“吃灵巧饭的!”心里隐含着一种亵渎。
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去了北大荒,始终再没见过父亲。第七年,连队其次次举荐我上
高校。我并不怎么懊悔放弃了第一次上高校的机会,然而这是最终一次。我不会再获得第三
次被举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
几经彻夜失眠,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父亲我已被举荐上高校,恳求父亲汇给我二
百元钱。
信一投进邮筒,我便追悔莫及。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二百元整,电汇。附言条
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不勾,久来电”。
(选自梁晓声《父亲》,有改动)
小说题为“父亲”,父亲是主子公,却用整个第三段写母亲,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6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定方向
从题目要求看,考查的是鉴赏小说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可
考虑从哪些角度入手,再结合第三段中有关母亲的情节进行分析。
其次步:找对应,细分析
思索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小说第三段写母亲“属羊,像羊那么驯服,完全被父亲‘统治’",以母亲
对人物的作用的懦弱、“驯服”来反衬出父亲严厉、强硬的性格,对主要人物起到了衬托
作用。
文中叙述交代了母亲“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强调她“期
对情节的作用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为下文写她暗中支持哥哥上高校埋下伏笔,从而推
动工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奇妙地示意出母亲“完全被父亲‘统治’”而心甘情愿,并与父亲一道
对主题的作用共同维护、照看整个家庭;同时写母亲暗中支持哥哥到江边温习功课、去报
考高校,从另一方面揭示了小.说“爱”的主题。
[组织答案]
[答案]①这篇小说写了母亲“驯服”的性格和被父亲“统治”的地位,反衬了父亲严
厉、强硬的性格。②交代了母亲“是一位私塾先生的女儿”,希望孩子有出息,为后文写她
偷偷支持哥哥考高校埋下了伏笔。③写母亲暗中支持哥哥考高校,从侧面揭示了这篇小说“爱”
的主题。
[即时训练]
阅读《父亲》(阅读文本见“[典例2]”),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创)小说着力刻画父亲的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①父亲靠力气生活,崇尚力气,蔑视“吃灵巧饭”的人,反对哥哥上高校,最
终反省悔悟,转而支持我上高校。父亲的思想变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②作者为我们塑
造了一位任劳任怨、辛苦劳作的劳动者,这对于揭示小说的主题具有重要作用。③父亲从因
没有文化毁了“哥哥”的前程到支持“我”上高校,这种思想的转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启迪人们思索如何对待孩子教化的问题。
考法3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小说是从多个方位塑造人物形象的。它凭借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物形象进行干脆描写(如肖
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又对人物进行间接描写(如侧面衬托)。
1ss分析命题角度
题干示例审题定向
(1)(2024•全国卷I)鲁迅说:“我们从古以
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命硬干的人,有
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
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详细塑造这
考查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形
样的“中国的脊梁”的。[《理水(节选)》]
象”“手法”“技巧”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2024•全国卷H)请以老舞蹈师爱象为
考查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间
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龙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
接”“侧面”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手法。(《小步舞》)
(3)(2024•山东卷)本文第⑬〜⑱段描写公鹿
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至法?请简
要分析。(《七岔椅角的公鹿》)
啥熟知类题通法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答题“3步骤”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干脆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
者兼有。
其次步:找对应,细分析
从文中找出干脆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依据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相关学问,指
出运用这种手法从哪个角度表现了人物的哪种特点。
形象塑造手法作用
肖像、神态、动作
更好地呈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描写
干脆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
语言描写
(正面描写)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干脆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冲突、焦虑、担忧、喜悦、
心理描写
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借助其他人
间接描写物对比衬托
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
(侧面描写)借助物象衬托
借助环境烘托
第三步:析效果,组答案
指出访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再依据题干要求进行答案整合。
所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3](2024•全国卷II)阅读《小步舞》(阅读文本见“第3讲[典例2]”),完成后
面的题目。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明考向
“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明确了分析的对象及角度;“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
了哪些表现手法”,可联系正面描写(外貌、语言、神态、行动、心理及细微环节描写)、侧面
烘托和他人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等。
其次步:找对应,细分析
思索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文章第五段对老舞蹈师穿戴的描写(“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某种不同寻
细微环节描
常的纪念意义”)、第六段对其手杖的细微环节描写(“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
写
头的华丽的手杖”)及后文对手杖来历的介绍等,这都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小说对“我”与老舞蹈师之间对话的描写,透露出他们不属于这个生疏的时
语言描写
代,表明自老舞蹈师对过去生适的怀想以及现荏内心的无奈与苦痛。
通过对“似乎被人遗忘”的卢森堡公园的苗圃的描写,烘托老舞蹈师内心的失
环境描写
落,从侧面烘托老舞蹈师的心理状态。
第三步:析效果,组答案
依据其次步的分析,概括出表达效果,然后分条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
[答案]①用特征显明的细微环节凸显人物的特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
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②用特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
“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苦痛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
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终的微笑
王培静
华老师已经是胃癌晚期,通过两次大手术和六期化疗,她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创伤,她
自知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子不多了。
她是省师范高校的教授,几十年来,从她手中毕业的学生成千上万,有的成了相当级别
的领导,有的当上了上市公司的老总,有的移居国外发展。她的很多学生在得知她重病在身
的消息后,从全国各地和国外回来看她,见到这么多学生,知道他们都很记挂她,她也着实
感动过。
但说过、哭过之后,没学生在场的时候,她脸上时常显露出些许的悲观。这一点没有逃
过女儿小倩的眼睛。小倩轻轻凑近妈妈的耳边说:“妈妈,你有什么心事,说给女儿听好不好?
只要能办到的,再难我也会努力去完成妈妈的心愿。妈妈,我可是你的亲生女儿。"小倩看着
妈妈有些憔悴的脸庞,话还没说完,眼睛里已经有泪溢出。
“傻丫头,妈妈这一辈子知足了,有你爸爸的爱,有你这个懂事的女儿疼我,有那么多
学生惦记着我,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妈妈努力抬起一只手,去给女儿擦眼泪。小倩双手抓
住妈妈那只抬起的有些苍白的手,紧紧地、紧紧地攥着……
有一天,妈妈打着吊针,轻声长叹了一口气。小倩抓紧握住妈妈另一只没打针的手说:
“妈妈,你心里有话,还是说出来吧。”
妈妈示意小倩把床摇起来了些,小倩重新握紧了妈妈的手。
“我心里老是想,我教了这几十年书,带了这么多学生,虽然事业都发展得不错,可细
致想想,没一个还在干教化专业的,包括你在内。想起这事,我心里就有点不舒适。是我的
人生观有问题,还是你们学生的人生观出了问题,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草本植物饮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需求分析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苦味素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文化交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Unit 6 Section A (1a-1e)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2030中国耐压测试仪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罐车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红景天提取物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粉末冶金制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与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空气质量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磨砂PET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镀银镜子原片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养老院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项鉴定审批书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2025年03月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北京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公开招聘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预防触电知识培训
- 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和流程
- 国开2025年《会计政策判断与选择》形考任务1-9答案
- 京瓷哲学学习与应用课件
- 2025年河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2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