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1.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复制并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分离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出现S型
菌的菌落
C.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
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
最终能在小鼠体内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2.艾弗里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上混合培养后,S型细菌的
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细菌内并整合到其DNA分子上,使R型细菌转化为能合成多糖荚
膜的S型细菌,从而培养基上出现两种菌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挑取转化得到的S型细菌单独培养,可得到S型和R型两种细菌
B.若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也能得到两种菌落
C.S型细菌转录产生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D.进入R型细菌的DNA片段上,可能有多个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3.RNA干扰现象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进行基因调控和抵御外源基因片段侵袭的作用机
制,其原理是某些短分子RNA可以特异性结合并降解同源RNA,使基因出现沉默现象。以
下分析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RNA通过基因转录过程产生,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B.细胞内的RNA干扰现象使几乎所有基因均无法表达
C.RNA干扰现象主要影响转录过程,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D.某些短分子RNA可能特异性结合并降解某些mRNA,从而抑制翻译过程
4.RNA编辑是指在mRNA水平上改变遗传信息的过程。RNA编辑常见于mRNA在编码区
发生碱基的替换,或增减一定数目的核甘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RNA编辑发生时,mRNA可能会出现碱基由胸腺喀咤替换为腺喋吟的情况
B.mRNA的编码区内增减一定数目的核甘酸会改变一个密码子的碱基数量
C.若碱基发生替换,则翻译时多肽链的氨基酸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D.RNA编辑可以在不改变基因组的前提下,增加细胞内蛋白质的多样性
5.以下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中亲本正交和反交的结果可能不同,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B.一对表现正常的双亲生出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1/4
C.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
D.细胞内任何一个DNA分子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6.研究发现,蟠桃扁平果形受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S基因的控制,S基因下游长度达1.7Mb
的大片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是形成蟠桃扁平果形的遗传基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猫叫综合征、蟠桃扁平果形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B.蟠桃扁平果形的变异类型可为蟠桃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蟠桃扁平果形的变异可遗传给下一代,且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大片段染色体位置颠倒改变了6号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序,一般未改变基因数量
7.某兴趣小组用白眼雌果蝇(Xaxa)和红眼雄果蝇(XAY)进行杂交,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
白眼雌果蝇。(注:XXY型染色体组成为雌果蝇;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胚胎致
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下面关于该白眼雌果蝇出现原因的推测,错误的是()
A.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判断是不是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B.亲代雄果蝇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基因突变是生物所有变异的来源
C.亲代红眼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缺失
D.亲代白眼雌果蝇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
8.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4-7d的长
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小口寸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
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采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了相关酶的活性
B.上述结果表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
C.上述某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交配,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
D.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9.白水牛的皮肤呈粉红色,被毛、角和蹄均为白色,而眼睛呈现黑色,是珍贵的畜禽遗传资
源。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揭示了白水牛白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白水牛常染色体上
有AS/尸基因,其上游插入了一段长度为2809个核甘酸的特殊DNA片段,使得AS/尸基因
表达量相较于黑水牛提高了近10倍,而大量的AS/尸基因表达产物的积累,会阻碍黑色素
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成熟,最终导致白水牛皮肤中缺乏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颗粒。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水牛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白水牛白毛色与人类白化病的形成机制一样
C.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D.白水牛稀有,据此推测白毛性状受隐性基因控制
10.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患者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三倍体
B.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
C.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仅含Y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1/4
D.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11.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
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
下列技术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四倍体杂种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i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1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差异程度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14.生活在美国南部的绿色蜥蜴猎食时,唯一的伎俩就是奔跑。当人类给这一地区引入褐色
蜥蜴后,褐色蜥蜴占据了森林地面上的地盘,把绿色蜥蜴赶到树上生活。研究发现,仅仅经
过20年的时间,绿色蜥蜴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更高处的领地上定居。
据此推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
B.褐色蜥蜴的引入会促进绿色蜥蜴的进化
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经过20年的进化已经形成新物种
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5.果蝇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同时缺失的个体叫作缺失纯合子,只有一条发生缺失
的个体叫作缺失杂合子。已知缺失杂合子可育,而缺失纯合子具有致死效应。研究人员用一
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统计Fi的性状及比例,结果是棒眼雌果蝇:正常
眼雌果蝇:棒眼雄果蝇=1:1:1。在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有关分析错
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
B.正常眼是隐性性状,且缺失发生在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上
C.让Fi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2:1
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能判断Fi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是否缺失了片段
16.现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通过不同的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类型,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则B基因的产生来
源于基因突变
B.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基因型为AAaaBB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比具有茎秆
粗壮,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
C.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变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通过单倍体育种可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变异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7.科学家发现了单链DNA的一种四螺旋结构,一般存在于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
胞)中。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
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OG(鸟耍吟)
一DNA单链
一氢健
A.每个“G-四联体螺旋结构”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该结构中富含G—C碱基对
C.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双链DNA中不一定相等
D.该“G-四联体螺旋结构”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18.豌豆的圆粒和皱粒是由R、r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当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
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淀粉分方糖
淀粉分支
支醐:L吸水胀大
酶基因(R)
圆粒
A.R基因中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属于基因突变
B.图示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过程①需RNA聚合酶参与,能发生A—U、C—G、T—A配对
D.参与过程②的mRNA上每三个相邻碱基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
19.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的变化,甲、乙两模式
图分别表示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和“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
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中发生的现象均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因此,不会改变生物体性状
B.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C.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甲,乙两图所示的染色体结构变异
D.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20.如图表示人体9号和22号染色体易位之后,产生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以及bcr-abl
融合基因,这种融合基因可以编码出BCR-ABL融合蛋白,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
发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正常9号染色体断裂
染色体
正常22号发生改变的9号染色体
染色体
?发生改变的22号染
§色体(Ph染色体)
XBCR-/KBL货白
口
bcr-abl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
B.染色体易位可以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C.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活性进行治疗
D.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产生新基因的最主要的途径
21.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表示其复制过程。据图回答:
(1)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个脱氧核糖,其上基因的特异性由____决定。
(2)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
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
(3)酶1作用时需要由_____直接供能,酶2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填“5'3少或
‘3一5”')o
(4)大肠杆菌DNA的复制属于。
A.单起点连续复制B.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C.多起点连续复制D.多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5)为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而不是全保留复制,科学家利用大肠杆菌进行
了相关实验:将大肠杆菌在I5NH4cl培养液中培养若干代,再将其转移到"NH4cl培养液中
培养,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
带的位置。下图表示几种可能的离心结果,贝心
①大肠杆菌转移到I4NH4cl培养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为全保留复制,则DNA带的分
布应如图中试管所示;如果为半保留复制,则DNA带的分布应如图中试管所示。
②在整个实验中出现了甲、乙、丙三条带,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大肠杆菌转移到
1415
NH4C1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后,含N的DNA分子占%o
22.心肌细胞不能增殖,ARC基因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细胞凋亡,以维持正常
数量。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小RNA,如miR-223
(链状),HRCR(环状)。HRCR可以吸附miR-223等,以达到清除它们的目的(如图)。
当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会产生过多的miR-223,导致心肌细胞凋亡,
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请回答:
ARC基因抑制细胞凋亡
某些基因
miR-22、^附一色
某些基因①前体RNA蚂-O<一赢杂交分子2
HRCR
(1)过程①的原料是,催化该过程的酶是O过程②是在________上进
行的。
(2)若某HRCR中含有"个碱基,则其中有个磷酸二酯键。链状小RNA越短越容
易被HRCR吸附,这是因为其碱基数目少,特异性(填“强”或“弱”),更容易与
HRCR结合。与ARC基因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中特有的碱基对是。
(3)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miR-223,会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最终
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是o
(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其依据是=
23.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
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但不致死。回答下列问题。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
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异常染色体
正常染色体
图一图二
植株甲的9号染色体示意图植株乙的9号染色体示意图
(1)现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检测该变异类型最简便的方法
是。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io如果
Fi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2)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的植株甲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i
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其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
①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填“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
离。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植株乙9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染色体联会并均分,另一条染色体随机
分配。若用植株乙进行单倍体育种,则植株乙产生的可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24.图1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图2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是由于河流产生_________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过程b
产生品系1和品系2,过程b的实质是,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
C是。
(2)假设图2中种群无基因突变,个体间自由交配,则该种群在______________时间段内发
生了进化,在丫3—丫4时间段内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在丫4时
(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为50%,若种群甲生存环境发生改变,
种群中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在一年后各增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减少
20%,则一年后a的基因频率约为,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比例约为
。(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
(4)已知种群乙中小鼠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
胚胎致死(bb、XbX\XbY等均为纯合子)。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i小鼠共98只,其中雄
鼠32只,则Fi小鼠自由交配所得F2成活个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数形式表示)o
25.如图甲是无籽西瓜育种的流程图,但无籽西瓜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空心果,科研人员发现
这种现象与P基因有关(以P+表示正常果基因,P-表示空心果基因)。他们利用生物技术对
此基因的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第一年
图甲
限制陶X识别序列限制醐X识别序列
\I
P基因部分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290对碱基T-17。对碱基+220对减基T
)S
/'、、
GAACCGGAGG
正常果CTTGGCCTCC
空心果GAACTGGAGG
CTTGACCTCC
图乙
1.图甲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或时,可诱导四倍体的产生,处理后形成
的四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可能有=
2.图甲中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依据的原理是;依据图甲所示过程培育三倍体西瓜
制种过程很烦琐,因此可以采取植物细胞工程中技术进行培育。
3.根据图乙分析,正常果基因成为空心果基因的根本原因是;己知限制酶X识别
序列为CCGG,若用限制酶X完全切割图乙中空心果的P一基因部分区域,那么空心果的基
因则被切成长度为对碱基和对碱基的两种片断。
4.若从某三倍体无籽西瓜正常果中分离出其中所含的各种尸基因有关区域,经限制酶X完全
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对碱基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基因型
是O
2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水稻(2”=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为雌雄同株。三系杂
交水稻是我国研究应用最早的杂交水稻,具有高产的优良性状,现阶段水稻主产区发展生态
农业一稻田养萍,绿萍覆盖水面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了稻田病虫害和杂草的发生,减少
了农药用量和环境污染。
1.三系杂交水稻由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种水稻培育而成: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但
雌蕊正常)的基因型为S(rr),其中S为细胞质基因,r为细胞核基因;保持系基因型为N
(rr),与雄性不育系杂交后代仍为S(rr);恢复系基因型为N(RR),与雄性不育系杂
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复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2)不育系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
其中细胞核的可育基因用R表示,不育基因用r表示,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
育基因用S表示,则水稻细胞中与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种,R能够抑制S的表达,
则S(Rr)的表现型为。
(3)基因型为N(RR)的水稻与S(rr)杂交,Fi的基因型是,Fi自交,F2的
表现型及比例为。科研人员发现这种雄性不育性状个体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又是
雄性可育的,由此说明o
(4)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能通过自交来延续,无法用于之后的杂交育种。请利用与育性有关
的四个品系水稻N(RR)、S(RR)、N(rr)和S(rr),设计出通过杂交制备雄性不育
系的方案:o
(5)科研人员发现非温敏雄性不育系(不育性不会随日照的长短而发生变化)ee品系,科
研人员将连锁的三个基因M、P和H(P是与花粉代谢有关的基因,H为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与Ti质粒连接,构建,转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细胞中,获得转基因
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荧光植株占一半,据此推测M、P、H基因在育种过程中的功能为
2.为了解决单作水稻经济效益低的问题,研究人员根据河蟹属于杂食动物,可摄食绿萍,且
河蟹喜食底栖动物和杂草,同时河蟹的爬行能起到松动田泥的作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提
出将稻田养萍和稻田养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稻护蟹、蟹吃萍、萍助稻、蟹(粪)
肥田”的立体农业模式。
(1)在稻一萍一蟹生态系统中,河蟹至少占据了个营养级,其粪便为水稻提供了
(2)研究人员设计了4组实验来确认稻一萍一蟹立体农业模式在控制杂草作用上的优势,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B组和C组的处理分别是、o若稻田中杂草丰
富度较高时,调查杂草的种类可采用。
处理杂草量(kg-ha1)杂草种类
A组单稻种植(对照)198三棱草、狼巴草、稻稗
B组9132三棱草、狼巴草、稻稗
C组?81三棱草、狼巴草
D组稻一萍一蟹48三棱草
(3)立体农业模式下,群落中不同种群的不同,使得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同时种
群间复杂的种间关系有利于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o
答案以及解析
L答案:D
解析: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复制并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
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并能指导蛋白质合成,A错误;
B、将S型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中有少量S型菌体,说
明S型菌的DNA能够指导S型菌蛋白质合成,说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
C、由于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烟草花叶病毒的RNA,故感染后增殖出新的病毒为烟草花叶病
毒,说明RNA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
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这只能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但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稳定性转化的过程,挑取转化得到的S型细菌单独培养,
只可得到S型细菌,A错误。若将S型细菌的蛋白质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不能发生转化,
只能得到R型细菌,即一种菌落,B错误。转录产生的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
条相同肽链,而不是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C错误。一个DNA分子中有多个基因,
每个基因都具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因此进入R型菌的DNA片段上,可有多个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D正确。
3.答案:D
解析:通过转录过程获取RNA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错误。RNA干扰现象是进行基
因调控和抵御外源基因片段侵袭的作用机制,其原理是某些短分子RNA可以特异性结合并
降解同源RNA,使基因出现沉默现象,故不会干扰所有基因的表达,B错误。短分子RNA
与某些RNA特异性结合,通过降解特定mRNA来抑制翻译过程,使某些基因无法表达或表
达量显著降低,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某些短分子RNA可能特异性结合并降解某
些mRNA,从而抑制翻译过程,D正确。
4.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mRNA中没有
胸腺喀咤,不会出现胸腺嚓咤替换为腺喋吟的情况,A错误。mRNA的编码区内增减一定
数目的核甘酸不会改变一个密码子的碱基数量,B错误。若碱基发生替换,则翻译时多肽链
的氨基酸数目有可能会发生改变,例如,若碱基发生替换后,将原来编码某氨基酸的密码子
转变为终止密码子,则翻译就会提前结束,多肽链的氨基酸数目会减少,C错误。RNA编
辑可以在不改变基因组的前提下,改变mRNA的碱基序列,不同碱基序列编码不同的氨基
酸,从而增加细胞内蛋白质的多样性,D正确。
5.答案:C
解析:A、伴性遗传正交反交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这些相关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
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而不是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造成的,A错误;
B、若双亲正常,双亲的基因中不含致病基因,所生孩子都是正常人,B错误
C、课本58页基础题(1)——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C正确;
D、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错误
6.答案:C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蟠桃扁平果形是染色体部
分片段倒位引起的,两者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蟠桃扁平果形的变异类型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蟠桃扁平果形的变
异可遗传给下一代,但该变异并不一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
中,C错误。S基因下游大片段染色体的位置颠倒会改变6号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基
因的数量一般未改变,D正确。
7.答案:B
解析:子代白眼雌果蝇的产生可能是亲代红眼雄果蝇X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缺失造成的,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也可能是亲代白眼雌果蝇产生配子时两条X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两种变异类型都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判断,A、C、D项正确。
生物变异的来源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本题中后代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来
自基因突变(亲代雄果蝇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也可能来自染色体数目变异(亲代雄
果蝇两条X染色体未分开)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亲代雄果蝇X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
8.答案:D
解析:生物的表现型由基因型决定,同时受环境影响,残翅果蝇的形成可能是由于温度影响
了相关酶的活性而影响表现型,A正确;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B正
确;残翅果蝇与25℃下形成的长翅果蝇基因型可相同,交配后代果蝇可能全是长翅,C正
确;上述37℃条件下培育形成的残翅果蝇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
材料,D错误。
9.答案:C
解析:长度为2809个核甘酸的特殊DNA片段插入在AS/P基因内部,该变化只改变基因中
碱基的数目,没有改变基因的数量,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白水牛白毛色的形成机制是突
变基因的表达产物阻碍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成熟,而人类白化病的形成机制是机体
无法合成酪氨酸酶,从而导致相关细胞无法将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二者形成机制不同,B
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AS/P基因突变使其表达量相较于黑水牛提高了近10倍,最终影响
了生物体的性状(毛色),故基因表达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根据白
水牛稀有,只能确定控制白毛色基因的基因频率较低,但无法推测控制毛色基因的显隐性,
D错误。
10.答案:D
解析:该患者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三体”;若孩子不患色盲,则异常的配子
可以来自父亲,也可以来自母亲;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配子类型为X、XY、XX、
Y,且比例为2:2:1:1,故产生仅含Y染色体配子的概率为1/6;若孩子患色盲,则孩子的两
条X染色体一定都携带色盲基因,而由题意可知,其父亲正常,无致病基因,因此异常配
子一定来自母亲的卵细胞。
11.答案:c
解析: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杂种植株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特性,A正确;将乙
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培育出所需植株,B正确;
甲、乙为不同物种,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一般不能杂交,即使杂交,形成的后代也是
不可育的,C错误;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就会得到
符合要求的四倍体纯种植株,D正确。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
的方向,A正确;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而不是基因突变,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改变现有生物的生存状况,都可能会改变
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生活在草原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
结果,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变异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
错误;B、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
状发生改变,B错误;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
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D、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都具有物种特异性,故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
的远近,故选D。
14.答案:C
解析:A、移走褐色蜥蜴后绿色蜥蜴又可以回到地面生活,也可以在树上生活,种群基因频
率可能会发生改变,A正确;B、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发生了进化,B正确;
C、护趾的变化表明绿色蜥蜴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可能还是同一个物种,
C错误;D、绿色蜥蜴出现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有利于他们在树上生活,这是自然选择
的结果,D正确。故选C。
15.答案:C
解析:一只棒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多次杂交,后代雌性出现了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
1,雄性只有棒眼一种表现型,说明棒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
色体非同源区段上,且母本的一条X染色体的控制眼型基因所在片段存在缺失现象。依上
述分析,母本发生了X染色体片段缺失,且该果蝇是缺失杂合子,A正确。分析可知,棒
眼对正常眼为显性性状,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上,且该基因所在染色体片段
发生缺失,B正确。R雌果蝇中棒眼为杂合子,正常眼为缺失杂合子,因此其产生的配子中
含棒眼基因与含正常眼基因的比例为1:2,则让Fi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中棒眼:
正常眼=1:2,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R中正常眼雌果蝇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缺失,属
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D正确。
16.答案:C
解析: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因此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基因
型为aaBb的个体,则B基因的产生来源于基因突变,A正确;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具有
茎秆粗壮,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等特点,B正确;杂交育种的原理为基因重组,有性
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若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Abb,则其变异发
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错误;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AAbb,首先让aabb与AABB
杂交得AaBb,然后取AaBb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由于单倍
体高度不育,所以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变成可育的二倍体,选择基因型
为AAbb的个体,在此过程中变异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正确。
17.答案:C
解析:
题干信息分析判断选项判断
“G-四联体螺旋结构”只含一
A项错误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G-四联体螺旋结构”是由一双链DNA中A与T配对、G
条单链DNA形成的与C配对,(A+G)/(T+C)
C项正确
的值为1,此结构的单链DNA
分子中该比值不一定等于1
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
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
该结构中富含G,而不是富含
键等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B项错误
G—C碱基对
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
四联体螺旋结构”
该“G-四联体螺旋结构”一般推知该结构可以促进癌细胞
D项错误
存在于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的分裂
胞(如癌细胞)中
18.答案:D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当R基因插入一段8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时就成为r基因,
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B、图示表明,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间接控制
生物性状,B正确;C、①表示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
用下合成RNA,该过程发生A-U、C-G、T-A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D、mRNA上三个相
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氨基酸,因此mRNA
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都能决定一个氨基酸,D错误。
1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两图中发生的变异均属于染色体结构变
异,图甲未改变细胞内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图乙中改变了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个体
的性状可能发生改变,A错误;甲、乙两图中的现象均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
色体两两配对,进行联会时,B正确;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因外界因素等发生染色
体结构变异,只是没有进行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出现“环形圈”和“十字形结构”现象,C
错误;在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若图甲中该对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
换,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20.答案:D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于9号和22号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
A正确;染色体易位可以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这种融合
基因可以编码出BCR-ABL融合蛋白,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BCR-ABL融合蛋白,
最终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以通过抑制BCR-ABL融合
蛋白的活性进行治疗,C正确;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最主要的途径,D错误。
21.答案:(1)2;脱氧核甘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2)A与T之间的氢键数量少,容易打开
(3)ATP;5'—3'
(4)B
(5)①C;D;②25
解析:(1)环状DNA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形成基本骨架,每一个磷酸均与2个脱
氧核糖相连,DNA具有特异性原因是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
(2)DNA中A与T之间氢键数目少于C与G,解旋中更容易断开。
(3)ATP是直接能源物质,DNA子链延伸时是脱氧核糖的3,端与下一个脱氧核甘酸的5,
端相连,故子链延伸方向是9—31
(4)原核生物的DNA复制时是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5)①若DNA为全保留复制,子一代15N5N:14N14N=1:1,含有重带、轻带;若DNA为
15141514
半保留复制,子一代全为NN,只有中带。②增殖三代后,DNA分子中NN:14N14N=2:6O
22.答案:(1)核糖核甘酸;RNA聚合酶;核糖体
(2)n;弱A—U(U—A)
(3)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的过多miR-223会与mRNA结合形成核酸杂交分子1,导致过
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不能产生较多的凋亡抑制因子,从而不能有效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4)HRCR与miR-223碱基互补配对,会导致ARC基因的表达增加,产生更多凋亡抑制因
子,以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解析:(1)①是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甘酸,催化该过程的酶是RNA聚
合酶。②是翻译过程,该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
(2)HRCR为单链环状RNA分子,其中所含磷酸二酯键的数目与碱基的数目相同,因此
若某HRCR中含有〃个碱基,则其中有“个磷酸二酯键。链状小RNA越短越容易被HRCR
吸附,这是因为其碱基数目少,特异性弱,更容易与HRCR结合。与ARC基因(碱基配对
方式为A—T、C—G、T—A、G—C)相比,核酸杂交分子1(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
U—A、G—C)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U(U—A)o
(3)缺血、缺氧时,某些基因过度表达产生过多的miR-223,miR-233与mRNA结合形成
核酸杂交分子1,会导致过程②因模板的缺失而受阻,不能产生较多的凋亡抑制因子,进而
不能有效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4)科研人员认为,HRCR有望成为减缓心力衰竭的新药物,其依据是HRCR与miR-223
碱基互补配对,会导致ARC基因的表达增加,产生更多凋亡抑制因子,以抑制心肌细胞的
凋亡。
23.答案:(1)(染色体片段)缺失;显微镜观察;黄色:白色=1:1;
(2)父本;同源染色体;TTtt:tttt:tt:TT=2:1:2:1;
解析:(1)由图可知,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用显微镜观察,9号染色体中的一
条短即可证明。若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则精细胞、卵细胞T:t=l:l,精细胞中含T基因的
精子无法参与受精,因此后代的基因型为Tt:tt=l:l,即黄色:白色=1:1。
(2)①子代植株的T基因来自植株甲,即植株甲产生了Tt的精子并参与受精作用,该异常配子
的产生是父本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②植株乙产生的花粉为Tt:tt:T:t=2:1:1:2,虽然只含T基因的花粉无法完成受精作用,但由于并
不致死,其基因型及比例为TTtt:tttt:tt:TT=2:1:2:1»
24.答案:(1)地理隔离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生殖隔离
⑵Yi—丫318%不一定
(3)45.45%18.18%
(4)10/11
解析:(1)图1中3是由于河流产生了地理隔离将原种群分为甲、乙两个种群,经过长期的
过程b产生品系1和品系2,此时还是同一物种,所以过程b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
频率。而物种1和物种2形成的标志c是产生生殖隔离。
⑵分析图2可知,在Y1—Y3阶段A的种群基因频率在改变,所以在此段时间内发生了生物
的进化。在丫3—丫4时间段内A基因频率为0.9,则a基因频率为0.1,推知该种群中Aa的
基因型频率为2x0.9x0」xl00%=18%,在丫4时不一定形成了新物种。
(3)若时间单位为年,在某年时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为50%,则可知a基因频率为50%,
种群甲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50%和25%。假设种群甲个体数量100个,
AA、Aa和aa分别为25、50、25个,若种群甲生存的环境发生改变,使得aa个体每年减
少20%,AA和Aa个体每年增加20%,则下一年时种群中aa为(25-25x20%)=20个,AA为
25+25x20%=30个,Aa为50+50x20%=60个,a基因频率约为
(20x2+60)^(30x2+20x2+60x2)xl00%=45.45%»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比例约为
20-110xl00%=18.18%o
(4)已知种群乙中小鼠的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在纯合时使
胚胎致死(bb、XbX\XbY等均为纯合子)。现有一对小鼠杂交,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品站加盟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防辐射大围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铅封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钢筋扣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酸蒸汽清洗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遗传病药物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车载卫星天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超高速电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访客扶手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铺货协议合同
- 物资设备管理试题及答案
- 车间生产追溯管理制度
- 2025年4月12日衢州事业单位及市直遴选(选调)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全真模拟试题与解析
- 非上市公司的期权激励方案两篇
- 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专业税务顾问服务合同范本
- 第8课《集字练习》课件-【知识精研】六年级上册书法北师大版
- DB37-T 5312-2025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标准》
- 基于Scrum的软件产品自动化测试框架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