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乡村与城镇
第36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五年高考
考向一乡村空间结构
(2024湖南,6—8,9分)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
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
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下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
的空间次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I马首山11山坡II石雕场II水池II空地II院落I
采
石
.
创作
雕
选材、清洗精
粗雕
授
传
切割打磨
1.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
A.地形地势B.河流分布
C.生产流程D.宗族关系
2.“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
A.石材堆放B.陈列展览
C.技艺保密D.交流合作
3.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
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
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黑吉辽,14—16,9分)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
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
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2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
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指状
图2
4.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
A.前邻农田,后依河堤
B.塘路环绕,结构分散
C.塘田较多,零散分布
D.塘田包围,居路规整
5.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是()
A.河和田B.河和路
C.路和居D.路和田
6.指状村落集中分布在()
A.远离黄河的耕种区B.临近黄河的耕种区
C.远离黄河的盐荒区D.临近黄河的盐荒区
(2023江苏,14—16,6分)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
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
面三题。
7.早期铁索桥位置选择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主要考虑的是()
A.村寨布局B.洪水威胁
C.地形坡度D.方便劳作
8.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A.日常使用频率高B.远离村民的住宅
C.便于接待外村人D.建筑成本比较低
9.该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恢复村寨传统特色的最大挑战是()
A.街巷景观还原B.传统住宅修缮
C.精神家园重塑D.基础设施完善
考向二城镇空间结构
(2024新课标,4—5,8分)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
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下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
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活居住区
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
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上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图和最低的可能是()
A.HI和IB.W和I
c.n和niD.IV和n
2.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
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
②提升建筑物质量
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
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山东,11—13,9分)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下图)。抚顺市早期城
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
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
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点机械工业人钢铁工业6化学工业■煤矿□已关停煤矿
--地级市界LZ□早期城区范围:二二:现在城区范围
R煤肝石堆放场勿勿露天矿坑
3.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风向B.地形C.资源D.河流
4.1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因为()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
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
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5.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
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
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2022广东,13—14,6分)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
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
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
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r
要:
L___>商业区一--扩张方向
餐饮区,~匚12008年的范围
文化匚:2019年的范围
核心
创意
商业区
产业区
。地铁站
6.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7.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2021北京,11,3分)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
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①6810121416182022时进出站人数
②多
③
④少
8.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A.①B.②C.③D.④
9.(2022北京,19,12分)美国塔科马市(47。17囚,122。28卬)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
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
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
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
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下图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例
c图书馆
O医院
—市界
—步行、骑行道
—主干道
■商业区
兹文教区
匚二]工业区
口居住区
S公园与绿地
(1)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5分)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3分)
(3)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4分)
三年模拟
(2025届湖北武汉9月调研,8—9)明清时期当泉村先辈们迁移到太行山区安家,形成了错综
复杂的乡村街道与房屋布局。20世纪80年代,当泉老村的居民在沟道以北逐渐建成了当
泉新村。下图示意当泉村地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当泉老村街道设计错综复杂主要考虑()
A.防止火灾B.通风散热C.防御入侵D.方便出行
2.与当泉老村相比,当泉新村()
①房屋采光较好②道路坡度较大
③农业生产便利④土地利用率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辽宁三模,1—3)小堡村地处北京东郊,20世纪90年代,由于承接圆明园画家村的搬迁,
由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农村转型为画家集聚的空间。小堡村继承了圆明园画家村的现当代
艺术精神和文化氛围,其艺术空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2012年之后,小堡村艺术
空间形态变化速度趋缓。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原始阶段共生阶段曝发阶段
(1992—(2001-(2005—平衡阶段
2000年)2005年)2012年)(2012年至今)
五画IS
散点1网状斑块II面状
口村落范围―艺术相关建筑
3.小堡村艺术空间形态变化过程中,可能减少的用地类型是()
A.交通建设用地B.商业用地
C.村民自住用地D.会展用地
4.与共生阶段相比,小堡村爆发阶段()
①入驻门槛较高
②投资主体多元
③治安管理难度增大
④商业利润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2012年之后,小堡村艺术空间形态变化速度趋缓,主要是因为()
A.土地租金上涨B.开发接近饱和
C当地村民外迁D.艺术市场萎缩
(2024江西新余二模,—7)“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内部各个功能用地组团(两个
或两个以上)之间分散成组布局的空间形态格局。组团与组团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主次与
规模大小之分,整体呈现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各个用地组团之间通过交通干线形成联
系,并通过生态空间加以隔离和区分。下图为组合式空间结构规划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面两题。
•公共中心
O组团用地
△绿色空间
一交通干线
V自然生态林地(水域)
6.相较于集中用地而言,“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优势有()
①改善城市环境质量②促进商业规模扩大
③缓解交通拥堵④便于市政管理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7.“组合式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其发展方向最合理的是()
A.各组团用地边缘控制占用生态用地
B.城区中心着重增加楼层高度
C.城区中心增加公共设施
D.各组团用地边缘可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2024重庆2月质检,13—15)在我国乡村发展历程中,介于县城和乡村之间的建制镇发挥着
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县城和乡村的投资力度增大,县城对乡村地区的服务功能愈
发突出,镇逐渐成为城乡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下图示意广东某典型县域“县一镇一村”空间
服务结构的演变。完成下面三题。
注:线条越粗表示空间联系越强
8.服务结构模式由阶段I向阶段H演变直接得益于()
A.县城的范围扩大
B.交通条件的改善
C.农业规模化推广
D.建制镇企业发展
9.与阶段I相比,阶段H的建制镇()
A.村民就业比例降低
B.服务空间范围缩小
C.医疗教育水平降低
D.商品交易类型减少
10.当前建制镇对农村地区服务职能依然突出的县域可能是()
A.大城市周边直接管辖县
B.平原上以农业为主的县
C.经济水平落后的山区县
D.行政区划面积较小的县
11.(2025届四川成都七中10月月考,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州府古晋市建城于1839年,早期为当地发展贸易而兴起的定居点,
在航海时代因邻近东南亚重要贸易航线常受海盗侵袭。21世纪之前,古晋主城区始终位于
沙捞越河南岸,近年来当地在河流北岸布局行政和公共设施。古晋市2030年城市总体规
划提出主城核心一战略核心一关键节点三级空间结构。下图示意古晋市2030年城市总体
规划的空间结构。
M国家公园海
南
A在y"公园
015km
i____i
*十~河流
国家公沙园代f
★主城核心
捞)学乃€
Y)■战略核心
越°?O关键节点
河口红树林沼泽
—然保护区r
(1)古晋主城区未选择河口设城,而是布局在沙捞越河南岸,试分析原因。(6分)
(2)21世纪之前,古晋主城区始终位于沙捞越河南岸,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从区域功能角度,简述古晋市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的合理性。(6分)
第37讲城镇化
五年高考
考向一城镇化进程
(2022海南,1—2,6分)下图示意撒哈拉沙漠南缘某国1965—2005年间的城镇化发展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
♦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
一城镇化率
1.下列关于该国1965—2005年间城镇化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局
B.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低
C.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增速快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低
2.该国该时期()
A.工业基础雄厚B.服务业水平高
C.就业机会充足D.农业生产落后
(2022广东,15—16,6分)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
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规模排序
3.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A.单核模式发展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D.金字塔式发展
4.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规模②产业发展
③建城历史④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全国乙,1—3,12分)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
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
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2010年2010—2020
2010—2020年
中心城年中心城区
城市中心城区人
区人口以外地区人
口变化/万人
比重/%口变化/万人
上海30.3-30.25215.42
北京59.7-72.8300.9
广州39.7129.12468.46
深圳34.0116.88596.73
5.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6.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D.相近的等级规模
7.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考向二特大城市的郊区、新城建设
(2024山东,13—15,9分)新城生活空间是指新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各种行为活动所占据的
场所和空间。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大都市某新城生活空间现状和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
式。调查显示,该新城的社区居民休息日与工作日的出行率、人均出行次数均相当。据此
完成下面三题。
。非工作活动
•工作活动
•…非机动化出行
.一小汽车出行
」公共交通出行
:二新城空间
新城生活空间新城生活空间
现状理想模式
1.该新城的社区居民非工作活动大部分在新城外或社区附近,主要是因为新城()
A.交通方式较为单一
B.生活服务设施不足
C.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D.居民消费能力较弱
2.为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该新城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A.扩大新城空间范围
B.增加休闲娱乐场所
C.促进就业本地化
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达到新城生活空间理想模式状态后,该新城的社区居民日常()
A.平均出行距离增加
B.工作出行次数减少
C.平均出行成本增加
D.出行方式更加多元
(2023广东,15—16,6分)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地区某特大城市近几十年来城市各要素向郊
区扩散的三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工业卫星城
O产业园、工业区
O开发区、高新区
G新城、新区
―►生产要素流动
一居住要素流动
一一消费要素流动
阶段出
4.由阶段I发展到阶段H,城市各要素向郊区扩散的推动力主要是()
A.人口增长、社区改造
B.社区改造、政府引导
C.企业参与、人口增长
D.政府引导、企业参与
5.与阶段I相比,阶段ni郊区演变的最显著特征是()
A.产业分布均衡
B.产城融合加强
C.空间结构单一
D.居住功能弱化
三年模拟
(2024T9联考•河南卷,4—5)大都市区的人口、就业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以距离市中心远
近,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四大都市区划分为四个空间圈层,其中第一、第二圈层为中
心城区,第三、第四圈层为外围城区。下图示意四大都市区不同圈层居住人口密度和就业
人口密度。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
EE
W/
YY
区
融
ts、
艇
解
曲
居住人口密度
TA就业人口密度
1.从第一圈层看,“职多住少”现象最显著的大都市区是()
A.伦敦B.纽约C.东京D.巴黎
2.四大都市区中()
A.伦敦中心城区居住供给充足
B.纽约外围城区就业高度集聚
C.东京居民平均通勤时间较长
D.巴黎各圈层间职住差异较大
(2024四川部分名校10月联考,4—6)伴随城市空间加速向郊区扩张,远郊区域得到快速发
展,其功能的完善性、独立性使之具备城市特性,形成“类城市体”,学者将此现象称为后郊区
化。研究表明,目前上海正逐步进入后郊区化阶段。下图示意1949年至今上海市后郊区
化空间发育模式演变。正向通勤指居住在郊区、工作在中心城区的通勤,反之称为逆向通
勤。完成下面三题。
3.图中正向通勤和逆向通勤最突出的分别是()
A.阶段二、阶段三B.阶段二、阶段一
C.阶段三、阶段二D.阶段三、阶段一
4.从阶段二到阶段三,引起上海市近郊区和远郊区布局转换的关键因素是()
A.土地租金B.交通条件
C.人口迁移D.环境质量
5.与近郊区相比,上海市远郊区更易形成功能复合完善的“类城市体”,主要原因是()
A.对周边城市辐射更强B.生产成本低廉
C.受中心城区辐射较弱D.劳动力数量多
(2025届广东10月阶段检测,3—4)1982—2020年间中国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规模由4740
万人增长到32482万人,占全国城镇总人口比例由29.6%增长至U36.1%,2020年中国小城镇
数量高达2.2万个。人口向镇区集中的过程即人口“镇化”过程,人口“镇化”水平指镇区人
口占镇域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近郊区的一些小城镇,人口“镇化”水平比
远郊区的小城镇更低,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近郊区的小城镇()
A.人口密度更小B.受中心城区辐射作用小
C.交通可达性低D.受中心城区虹吸作用强
7.安徽省“镇化”水平较高的小城镇主要分布在远离县城或中心城市的地带,这些小城镇
“镇化”水平较高主要因为()
A.对外交通便利
B.教育、医疗服务功能强
C.乡镇企业发达
D.外出务工人口流失少
第38讲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五年高考
考向一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2024新课标,1—3,12分)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
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
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图1示意双凤村的建筑分
布,图2显示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2
L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
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A.适应潮湿环境
B.便于就地取材
C.充分利用空间
D.追求视觉美观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
公共空间的()
①均衡性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④文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海南,3-4,6分)岭南某古村落地处滨水低地,因势而建,内修墩塘,外防水患,形成具有
“堤围护村,墩塘相间,墩上立宅,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景观特征的散村聚落结构(图1)。图2
为该古村落的堤围及水闸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IIIIIIIIIIII
图1
图2
4.下列示意图中,符合该村落空间结构特征的是()
AB
5.图2中水闸的主要功能是()
A.抵御外敌B.蓄水发电
C.防洪排涝D.美化环境
考向二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2024湖北,7—9,9分)下图为四个大城市的街道方向玫瑰图。不同方向的长度,代表该方向
街道出现的相对频率。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N
S
上海夏洛特
S
温哥华迪拜
1.推测图中最容易迷路的城市是()
A.上海B.夏洛特
C.温哥华D.迪拜
2.由图可知,以下描述合理的是()
A.上海街道密度和平均宽度最大
B.夏洛特街道面积最大
C.温哥华街道网络大致呈“棋盘状”
D.迪拜街道总长度最长
3.影响上海街道主要方向形成的关键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植被
4.(2023江苏,25,20分润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希腊萨索斯岛位于爱琴海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萨索斯岛历史悠久,早期居民多
从事农矿业;20世纪60年代后旅游业发展,居民逐渐移居新镇,形成古镇一新镇的“双子镇”
模式。古镇的传统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依山而建,排列紧密,建筑材料为天然石材和木材;新
镇多为现代建筑。
材料二图1为“萨索斯岛古镇与新镇分布示意图”,图2为“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景观
40°50'N
40°35'N
24°30'E24°48rE
图1
图2
(1)简述萨索斯岛古镇和新镇的空间分布特征。(4分)
(2)分析萨索斯岛古镇传统建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8分)
(3)评价“双子镇”模式对萨索斯岛旅游业发展的影响。(8分)
三年模拟
(2025届江西九江开学考,5—6)川渝丘陵地区的乡村聚落布局因地制宜,形成了小,散,林、
塘、田、宅交错分布的特点。这种布局形式,不仅利于居住和耕作,还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
境。下图示意该区域乡村聚落一般的布局模式。完成下面两题。
日田
口塘
口丘
・林
回住宅
汇水线
道路
1.该区域住宅的主要布局特点是(
A.依丘傍田,便于耕作、避洪
B.沿河而居,便于取水、避暑
C.多居阳坡,便于采光、避寒
D.多居山麓,便于通风、避湿
2.该区域住宅前、后分别适宜()
A.宅前种树、宅后种菜
B.宅前挖塘、宅后筑田
C.宅前种菜、宅后种树
D.宅前筑田、宅后挖塘
(2024福建漳州三模,11—12)Y村位于我国东南滨海平原地区,村落历史悠久、宗族文化繁
盛,保持了明清时期的空间结构及建筑风格。下图示意Y村部分聚落空间结构与建筑细节。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甲片区乙片区
夯土墙
花岗岩胃5、心.
墙裙
■祠堂位置♦街巷空间
3.导致甲、乙片区街巷空间规整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势起伏B.用地分类
C.礼教信俗D.地价高低
4.该村建筑常选用花岗岩垫底(墙裙),上砌夯土墙的方式是因为()
A.多暴雨洪涝,防止墙面浸水坍塌
B.多地震,加强墙体的稳固性
C.多样化结构,体现悠久文化历史
D.多归侨,吸纳外来建筑样式
5.(2024福建三明一模,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在福州古城的中心,坐落着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起于晋,完善于唐
五代,至明清鼎盛,为贵族和士大夫的聚集地。“三坊七巷”建筑,基本上以多进院落沿纵深轴
线布置(由若干个天井、敞厅、敞廊、前后连续贯通的通道组成),以南后街为中轴,政治中
心和贵族居住区位于城市北部,平民居住区和商业区位于城市南部,两侧互相对称,成坊成
巷,堪称古代“里坊制度的活化石”。下图为“三坊七巷局部图”。
⑴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坊七巷”粉墙黛瓦的色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说明其反映的地域
文化特色。(8分)
⑵从气候角度分析“三坊七巷”建筑院落布局的合理性以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8分)
(3)指出“三坊七巷”整体空间布局所体现的地域文化。(2分)
第八章乡村与城镇
第36讲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五年高考
考向一乡村空间结构
(2024湖南,6—8,9分)山西省新绛县西庄村附近盛产青石,自宋代以来形成了以石雕加工为
主的传统手工业。为保持行业的家族垄断优势,当地主要采取子承父业的技艺传承方式。
近年来,在政府扶持下,西庄村规划建设了石雕工业园。下图示意农耕时代西庄村石雕生产
的空间次序。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I马首ill11山坡II石雕场I冰池口空地II院落I
石
创作
选材、清洗精雕
粗
雕
传授
切割打
磨
——
.
1.西庄村形成图示空间次序,是因为()
A.地形地势B.河流分布
C.生产流程D.宗族关系
答案C
2.“精雕”选择在以厅堂为中心的院落中进行,主要是为了()
A.石材堆放B.陈列展览
C.技艺保密D.交流合作
答案C
3.该村石雕生产由分散的家庭作坊集聚到工业园,有利于()
①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
②融合生产和生活空间
③限制生态空间的扩张
④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2024黑吉辽,14—16,9分)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在“河、塘、
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
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图2示意黄河三角洲村落
空间形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2
4.团状村落的主要特征是()
A.前邻农田,后依河堤
B.塘路环绕,结构分散
C.塘田较多,零散分布
D.塘田包围,居路规整
答案D
5.影响带状村落主轴线和骨架形成的主导因子是()
A.河和田B.河和路
C.路和居D.路和田
答案B
6.指状村落集中分布在()
A.远离黄河的耕种区B.临近黄河的耕种区
C.远离黄河的盐荒区D.临近黄河的盐荒区
答案A
(2023江苏,14—16,6分)古村落的研究与保护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有利于我国乡村
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图为“我国中部山区某传统村寨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
面二题。
7.早期铁索桥位置选择在两河交汇处的上游,主要考虑的是()
A.村寨布局B.洪水威胁
C.地形坡度D.方•便劳作
答案B
8.早期风雨桥成为村寨重要公共建筑空间的原因是()
A.日常使用频率高B.远离村民的住宅
C.便于接待外村人D.建筑成本比较低
答案A
9.该村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恢复村寨传统特色的最大挑战是()
A.街巷景观还原B.传统住宅修缮
C.精神家园重塑D.基础设施完善
答案C
考向二城镇空间结构
(2024新课标,4—5,8分)容积率是城市建设用地地块上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一
般来说,工业园区中楼层越多,容积率越高。下图示意某城市工业园区规划的功能分区。其
中,各产业园容积率按照适合生产的最大容许程度取值,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活居住区
曾有以高层建筑为主的高容积率和以中高层建筑为主的低容积率两个规划方案,政府部
门最后采纳了低容积率方案。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上图所示的各产业园中,规划容积率最图和最低的可能是()
A.in和IB.W和I
c.n和niD.IV和n
答案c
2.推测政府部门采纳生活居住区低容积率方案的目的是()
①打造舒适生活空间
②提升建筑物质量
③与城区建筑相协调
④提高土地出让价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2023山东,H—13,9分)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下图)。抚顺市早期城
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
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
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海拔/m
.450
R300
H150
口0
点机械工业人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煤矿□已关停煤矿
--地级市界LZ□早期城区范围二二:现在城区范围
bl煤砂石堆放场勿勿露天矿坑
3.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风向B.地形C.资源D.河流
答案C
4.1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因为()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
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
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答案D
5.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
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
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答案C
(2022广东,13—14,6分)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
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
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
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次要
商业区一扩张方向
1餐饮区□2008年的范围
文化二;2019年的范围
核心
创意
商业区
产业区
区地铁站
6.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苹()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答案D
7.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亚园带来的影响是()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B
(2021北京,11,3分)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四个地铁站(非换乘站)工作日进出站人数随时间变
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①810121416182022时进出站人数
②IILJIIIIllllll-Zl.多
③
④।।—।।।।।~r~T~TT~~r~iLJ少
8.最可能位于居住区的站点是()
A.①B.(2)C.(3)D.④
答案B
9.(2022北京,19,12分)美国塔科马市(47。17囚,122。28»0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
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
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
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
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下图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图例
c图书馆
O医院
—市界
—步行、骑行道
—主干道
■商业区
口文教区
匚ZJ工业区
□居住区
四公园与绿地
⑴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5分)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3分)
⑶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4分)
答案(1)北太平洋铁路建成后,人口数量增多,城市逐步兴起,海运和陆运交通联系日益紧
密,带动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进一步发展。
⑵临近港口和城市中心集中成片,沿主干道呈带状,在街角和居住区呈点状分布。
⑶城市环境宜人,建有步行道,步行范围内的设施较为便利、公园绿地分布广。
三年模拟
(2025届湖北武汉9月调研,8—9)明清时期当泉村先辈们迁移到太行山区安家,形成了错综
复杂的乡村街道与房屋布局。20世纪80年代,当泉老村的居民在沟道以北逐渐建成了当
泉新村。下图示意当泉村地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L当泉老村街道设计错综复杂主要考虑()
A.防止火灾B.通风散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室内装修合同协议
- 商铺运输合同协议
- 外包洗碗服务合同协议
- 天奕设计合同协议
- 太空舱买卖合同协议
- 塔吊租赁违约合同协议
- 园林照明维修合同协议
- 型钢租赁合同协议
- 培训机构分期合同协议
- 土地租赁盖房屋合同协议
-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 销售差价提成管理制度
-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化课件-2
- 2025-2030中国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9-2024历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陕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央2024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交通性脑积水的健康宣教
- 餐饮行业企业战略管理论文4000字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