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常考题型之酸碱中和滴定(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中和滴定

一、单选题(共17题)

1.下列有关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向干净试管中加入2mL2%CuSOi溶液,滴加4~5滴5%的NaOH溶液,即得到新制氢氧化铜

悬浊液,用于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纸层析试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绽开剂中

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结果偏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澳腐蚀致伤,先用苯或甘油洗伤口,再用水洗

B.溶质溶解度越小、溶剂蒸发得越快或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越大

C.pH计、酚麟和甲基橙均能用于NaOH溶液滴定盐酸终点的推断

D.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时,未刚好将铁片从稀硫酸中取出,会导致结果偏高

3.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加入待装液

B.移液管用蒸储水洗涤后,加入待装液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接触了锥形瓶内壁

D.滴定到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发生改变,立刻停止滴定

4.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或说法错误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润洗就装标准溶液滴定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B.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未干燥干脆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

C.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D.滴定管润洗后应将润洗液从上口倒出

5.下列试验操作镇用的是

A.滴定管运用前须要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B.用待装溶液润洗的仪器有:酸式滴定管、锥形瓶

C.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来测定该溶液的pH

D.已知浓度溶液滴定未知浓度溶液,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会造成计算值偏低

6.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用酚麟作指示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酸式滴定管盛装NaOH溶液

B.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无气泡,则测得的结果偏高

D.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7.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甲乙

A.滴定前,将氢氧化钠溶液装入滴定管乙中

B.调整起始读数时,没有排出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C.滴定时,视线紧盯滴定管的液面

D.滴定终点时,某学生记录读数为25mL

8.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纳配位滴定法,即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铭黑T(EBT)作为指

示剂,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zY)标准溶液干脆滴定水中的Ca-Mg2+,测定中涉及

的反应有:

①蛇外+EBT(蓝色)-Mg-EBT(酒红色)

②(金属离子Ca?*、Mg2+)+Y"-MY2-

③Mg-EBT+Y*-MgY"+EB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协作物Mg-EBT的稳定性大于MgY2-

B.在滴定过程中眼睛要随时视察滴定管中液面的改变

C.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恰好由酒红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原色

D.试验时装EDTA标准液的滴定管只用蒸馅水洗涤而未用标准液润洗,测定结果将偏小

9.下列操作不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B证明酸性:碳酸〉苯酚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干脆通入苯酚钠溶液

将胶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喷出,以

C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

解除气泡

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0H溶液,再滴加数滴2%CuSC)4溶

D

悬浊液液,振荡

A.AB.BC.CD.D

10.称取肯定量的NaOH固体放在锥形瓶内,加水配成溶液,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如图装

置).下列各项操作会给试验造成的误差为偏高的是

A.滴定管装入盐酸前未用盐酸润洗

B.起先滴定时,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完毕气泡排出

C.在滴定过程中活塞处漏液

D.滴定前读数时仰视,滴定完毕读数时俯视

11.25℃时,分别用浓度为lmoL「、O.lmoLLT和OOlmoll-的NaOH溶液滴定浓度不同、

体积均为20mL的3种HC1溶液,测得3个溶液的pH随V(NaOH)改变的曲线如图,在

V(NaOH)=20mL恰好中和。下列说法不正卿的是

A.以a作指示剂时,滴定终点颜色改变为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

B.曲线X、Y、Z对应的c(NaOH):X>Y>Z

C.滴定溶液浓度不宜过高,因为在中和点旁边多加1滴溶液引入的误差较大

D.由图可知溶液浓度越小,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多

12.用返电位滴定法测定苯酚的电离常数:在苯酚溶液中加入适当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NaOH

和C6HsONa混合液,然后用盐酸滴定,得到如图曲线,A、D为两个滴定终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C6HsONa与盐酸完全反应

+

B.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c(Na)<c(CD+c(C6H500

C.本试验测得苯酚的p4=10

D.C点溶液中c(C6H5。「)>C(C6H5OH)

13.白云石[CaMgGOjJ中钙含量测定常用KMnO,滴定的方法。详细做法是将其酸溶后转化为

草酸钙,过滤后用酸溶解,再用KMnO,滴定。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MnO」滴定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1110:+5乂&04+611+=21«/+100)21+8m0

B.试验过程中两次用酸溶解,均需运用稀盐酸

C.KMnOa滴定草酸过程中,标准状况下每产生448mLe气体理论上转移0.02mole「

D.滴定过程中若滴加KMnO&过快会发生反应4MnO:+12H+=4Mn,5O2f+6HO将导致测定结果偏

14.用O.lmoLLTNaOH溶液分别滴定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质用HA表示),利用

电导率传感器绘制电导率曲线如图(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下列说法不

.俄的是

A.曲线I为盐酸,曲线II为醋酸B.a点、c点均为滴定终点

C.a点、c点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c点D.c点:c(Na+)>c(A~)>C(OR-)>c(H+)

15.常温下,用0.2mol1一盐酸滴定25.00mL0.2moLLNIVHzO溶液,所得溶液pH、NH:和

NHs-H?。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①代表中(NfVHzO),曲线②代表中(NH:)

B.a点溶液中存在c(NH;)=c(NH3-H2O)>C(CF)

C.NH/HQ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KT4

D.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改变为黄色变为红色

16.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可能有以下操作:

①用蒸储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干脆装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②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限制敏捷后,用少量已知的NaOH溶液洗涤2〜3

次后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刻度“0”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用待测盐酸润洗移液管移取肯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放至用蒸储水洗净的锥形瓶中;

④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

⑤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指示剂尽快变色;

⑥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加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⑥B.①②③

C.①⑤⑥D.②③④

17.室温条件下,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HX、HY、HZ的溶液,三种酸溶液

的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000mol/L,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强弱:HX>HY>HZ

B.滴定这三种酸时,均可选择石蕊做指示剂

C.电离常数4(HY)=10+

D.HZ的电离方程式为HZ-H++r

二、填空题(共6题)

18.亚硝酰氯(NOC1)的沸点为-5.5℃,易水解生成两种酸,常用于有机合成。学习小组在试

验室中对N0与C"制备NOC1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出于平安和环保考虑,制备反应的试验操作需在_____(条件)下进行。

⑵NO与Cl2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已知KMnO4溶液可以汲取NO)。

溶液

①关闭Kz,打开K1和分液漏斗活塞,至气球膨胀,目的为;连接B的目的为

②关闭K-打开K2,向D中通入气体,至黄绿色完全消逝。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装置E中的试剂X为,作用为

⑷测定N0C1的纯度。

已知:试验前,D中C1?的体积为Y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取试验后D中所得溶液,加入适

当过量Nai溶液,酸化后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还原产物为NO);以淀粉为指示剂,用

D?olLNaSQ3标准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液体积为

V2mL(l2+2S2O^=S4O^+21")。

①Na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本试验中NOC1的产率为。

19.某种胃药的有效成分为碳酸钙,测定其中碳酸钙含量的操作如下(设该药片中的其他成分

不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

①配制0.10mol/L稀盐酸和0.10mol/LNa0H溶液;

②用一粒研碎后的药片(0.10g)中加入2.0mL蒸储水;

③用0.10mol/LNa0H溶液中和过量稀盐酸,记录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

④加入25.OOmLO.10mol/L稀盐酸。

请回答下到问题:

(1)正确操作依次是(填序号)。

(2)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3)该测定试验共进行4次。试验室现有50mL、100mL、250mL、500mL4种规格的容量瓶,则

配制盐酸度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为,理由是。

(4)某同学次测定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如下:

测定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

V[NaOH(aq)]mL17.0012.9013.1013.00

依据这个同学的试验数据,计算这种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保留3位有效数

字)。

20.二氧化氯(C10J是一种绿色消毒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常见的化学合

成方法有氧化法和还原法。

(1)过硫酸盐氧化法:用原料亚氯酸钠(NaClOj和过硫酸钠(Na2s20。干脆反应,操作简洁,同

时可得到副产品Na?S(k

①制备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态硫原子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B.原子半径:r(S)>r(Cl)>r(O)

C.第一电离能:I1(C1)>I1(S)>I1(O)D.Na*的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l

(2)盐酸还原法:此法制得的二氧化氯消毒液中常含有CIO?和CL两种主要成分,为测定某二

氧化氯消毒液中C10?的浓度,进行如下试验:

量取5.00mL二氧化氯消毒液于锥形瓶中,加蒸储水稀释到25.00mL,再向其中加入过量KI

溶液,充分振荡;用0.10mol/LNa2sM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后,加入指示剂,接着滴定至

终点,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5.50mL;再向锥形瓶加入稀H2s04调整溶液PH=3,再用0.10mol/L

Na2sQ标准溶液滴定,滴至浅黄色时加入指示剂,维续滴定至终点,其次次滴定消耗Na2s2O3

溶液20.00mL„

已知:2CIO2+2KI=2KC10z+L;KC102+4KI+2H,SO4=KC1+2K2S04+212+2H20;2Na2S203+Iz=Na2S406+2NaI

①NazSzOs标准溶液应装在___________中,均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计算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中C10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③若试验中调整溶液pH时稀硫酸用量不足,将导致测得的C10,浓度(填“偏

高”“偏低”或“无影响”)。

21.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

写下列空白:

(1)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前还应当进行的操作是。

(2)如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P滴定前后的读数:

2

_IE-

)二

三E

一|­

-

2二

-

ij一

滴定前滴定后

则c(NaOH)=(表达式)。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逝,则测定的NaOH

物质的量浓度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4)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6种溶液:①HC1,②OfcCOOH③Ba(OH)2④Na2cO3⑤KC1

@NH4C1pH由小到大的依次为(填写编号)。

(5)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X10-5mol/L,则该温度下CH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

Kh=mol-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o

(6)25℃时,pH=3的醋酸和pH=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

“中性”或“碱性”),请写出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一个等式:o

(7)25℃时,将mmol/L的醋酸和n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

溶液中c(CH3C00「)+C(CH3C00H)=,m与n的大小关系是mn(填“>””=”或

(8)当300mL1mol・L的NaOH溶液汲取标准状况下4.48LC0?时,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

大到小的依次为o

22.草酸(H2cQJ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二元弱酸,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

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草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该步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产。

(2)2mLO.OOlmoLLT的KMnC>4溶液(20%硫酸酸化)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2mL,试

验结果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草酸与高铳酸钾反应的过程可能为:Mn(VII)(VII表示价态,下

同)-⑼>Mn(VI)<网>Mn(IV)一⑼>Mn(HI)

——辿——>Mn(II。伦0片)(红色)-Mn(II)+2nC02

①试验时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②由题可知,Mn(II)的作用是;由上图可知,在当前试验条件下,增大草酸的浓度,

褪色时间(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3)人体血液里Ca?+的浓度一般采纳mg/cn?来表示。抽取肯定体积的血样,加适量的草酸镂

[(NHJzCq/溶液,可析出草酸钙(CaCzO')沉淀,将此草酸钙沉淀洗涤后溶于强酸可得草

酸(H2cQ4)。再用KMnO,溶液滴定即可测定血液样品中Ca?+的浓度。某探讨性学习小组设计

如下试验步骤测定血液样品中Ca"的浓度,抽取血样20.00mL,经过上述处理后得到草酸,

再用0.020molL-1KMnO”溶液滴定,滴定的试验数据如下所示:

试验编号待测血液的体积/mL滴入KMnO4溶液的体积/mL

120.0011.95

220.0013.00

320.0012.05

①滴定时盛放高镒酸钾溶液的仪器名称为,推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o

3

②依据所给数据计算血液样品中Ca2+离子的浓度为mg/cmo

23.已知:硫酸、硒酸、亚磷酸等是二元酸。请依据所给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

⑴硒酸(H£eOj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如下:H2SeO4=H+HSeO4,HSeO;*iT+SeO:,

-2

K2=1.0X10(25℃)O

①向HzSeO,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②已知H2c的电离平衡常数K「=4.4x10-7,&=4.7x10。则KHCO3和KHSeO,两溶液混

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⑵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已知常温下H3P。3的电离常数的值:Kal=3.7xl0-,

7

Ka2=2.9xl0-o则NaH2P。3溶液显_____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3)某化学爱好小组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性KMiA标准溶液,测定某亚磷酸溶液的浓度。已知亚

磷酸(H3Po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酸性溶液氧化为磷酸,其反应原理为:

+2+

5H3PO3+2MnO;+6H=5H3Po4+2Mn+3H2Oo

①该小组用移液管精确量取25.00mL亚磷酸溶液于锥形瓶中,选用0.lmol/L的酸性KMnOa标

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滴定终点的现象为:O

②已知三次滴定的测量数据如下表,该亚磷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保留小数

点后两位)

试验编号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

10.0022.00

20.5022.50

30.5025.50

(4)某探讨性学习小组在试验室中配制l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o

A.试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运用前均须要检漏;

B.假如试验中需用60m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储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

大。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制取Cu(OH)2悬浊液时应当使溶液显碱性,而向干净试管中加入2mL2%CuSO,溶液,滴加

4~5滴5%的NaOH溶液,由于NaOH溶液少量,溶液显酸性,因此不能用于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A错误;

B.进行重结晶时,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晶粒大小与冷却的温度快慢有关,冷却速度越慢得到

的晶体颗粒越大,B正确;

C.纸层析试验中,滤纸上的试样点不能浸入绽开剂中,防止试样溶解在展示剂中,C错误;

D.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液润洗,则测定时消耗

标准酸溶液体积偏多,最终会使结果偏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B

【详解】

A.澳易溶于苯或甘油,则在试验室发生澳腐蚀致伤时,应先用苯或甘油洗伤口,再用水洗,

故A正确;

B.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或溶液冷却得

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小,故B错误;

C.NaOH溶液滴定盐酸终点时的溶液显中性,pH计、酚猷和甲基橙均能用于NaOH溶液滴

定盐酸终点的推断,故C正确;

D.Zn、Fe均与稀硫酸反应,则未刚好将铁片从稀硫酸中取出,铁会与稀硫酸接着反应放出氢

气,会导致结果偏高,故D正确;

故选Bo

3.C

【详解】

A.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先用待装液润洗2~3次,再加入待装液,故A错误;

B.移液管用蒸储水洗涤后,先用待装液润洗2~3次,再加入待装液,故B错误;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接触了锥形瓶内壁,可使残余在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液体进

入锥形瓶,故C正确;

D.滴定到锥形瓶内液体颜色发生改变,且半分钟内颜色无改变,停止滴定,故D错误;

选Co

4.D

【详解】

A.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标准液滴定,导致标准液浓度偏小,造成,(标

准)偏大,依据,(待测)="标,:,准),。(待测)偏高,故A正确;

B.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即可,无需润洗和干燥,故B正确;

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碱性变成酸性,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故C正确;

D.滴定管润洗时,从上口加入3〜5mL润洗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然后从下口放出,操作

不合理,故D错误;

故选Do

5.B

【详解】

A.含有活塞或者旋塞的仪器运用之前须要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含有旋塞,运用之前须要检

查是否漏水,A正确;

B.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运用前需用待装溶液润洗,锥形瓶无需润洗,B错误;

C.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带颜色稳定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读数,

C正确;

D.已知浓度溶液滴定未知浓度溶液,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会导致其次次读数偏高,

两次读数差值偏小,造成计算值偏低,D正确;

答案为:Bo

6.C

【详解】

A.酸式滴定管不能盛装碱性试剂,故A错误;

B.锥形瓶不能用标准溶液润洗,否则导致体积偏大,故B错误;

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导致初始读数偏小,最终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得结果偏高,

故C正确;

D.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酚献作指示剂,终点颜色改变为粉红色变为无色,故D错误;

故选:Co

7.A

【详解】

A.乙为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故A正确;

B.调整起始读数前,应当排出滴定管中和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故B错误;

C.滴定时,视线紧盯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故C错误;

D.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故D错误;

故选Ao

8.C

【详解】

9.B

【详解】

A.苯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最终与苯混合后互不相溶,分层,该

操作能达到试验目的,故A正确;

B.盐酸易挥发,若将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产生的气体干脆通入苯酚钠,可能挥发的HC1

会与苯酚钠反应生成常温下难溶于水的苯酚,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与其发生的反应,达不到

试验目的,应当先除去二氧化碳中可能挥发的HC1再进行试验操作,故B错误;

C.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气泡时,尖嘴不应当垂直向下,应将胶管向上弯曲,挤压玻璃球,

使溶液从尖嘴喷出从而排出气泡,该试验操作可以达到试验目的,故C正确;

D.为检验醛基,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碱需过量,保证醛基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该

操作可达到试验目的,故D正确。

答案选B。

10.D

【详解】

A.滴定管中装盐酸前未润洗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选项A错误;

B.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相当于待测液比实际用量多了,导致结果偏低,选项B错

误;

C.滴定过程中漏液使读出的待测液的体积比实际消耗量多,导致结果偏低,选项C错误;

D.读出的数据比实际值偏小,使结果偏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1.D

【详解】

A.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8-10,则a为酚醐,滴定终点颜色改变为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故

A正确;

B.依据滴定后pH值X>Y>Z,可知曲线X、Y、Z对应的c(NaOH):X>Y>Z,故B正确;

C.滴定溶液浓度不宜过高,因为盐酸浓度不确定,两者弱浓度差较大,中和点旁边多加1滴

溶液引入的误差较大,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溶液浓度越小,突跃范围越大,可供选择的指示剂越少,故D错误;

故选Do

12.C

【详解】

A.盐酸先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第一个滴定终点应是NaOH与盐酸完全反应,A错误;

B.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CD+c(C6H5(T)+c(OH-),据图可知此时pH为10,

溶液显碱性,所以c(H*)<c(01T),贝Uc(Na+)>c(Cr)+c(C6H5(T),B错误;

C.苯酚的用=c(H.(c6H5°),从A点到D点消耗15mL盐酸,即c6H5()Na消耗15mL盐酸,从

C(C6H5OH)

A点到B点所用盐酸为7.5mL,则恰好反应一半C6HsONa,可近似认为此时溶液中

c(C6H5OH)=c(C6H5。一),则《=c(『),所以p4=pH=10,C正确;

D.C点接近C6HsONa完全反应的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C6H50H和极少量的C6HsONa,C6H50H的

电离微弱,所以c(C6H5(T)<c(C6HsOH),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3.B

【详解】

A.草酸是弱酸,具有还原性,会被高镒酸钾氧化,依据质量守恒和化合价升降守恒等可知KMnO4

滴定草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5H2c204+6H+=2Mn,10C02t+8压0,A正确;

B.高锌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盐酸产生氯气造成误差,所以试验过程中不行运用稀盐酸,

B错误;

C.KMrA滴定草酸过程中,存在n(H2c2Oj~2n(CQ)~2n卜一)关系,标准状况下448mLe0?气

448x10-3_

体物质的量为--------mol=0.02mol,依据关系式可知理论上转移0.02mole-,C正确;

22.4

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的失电守恒定律可以得出:n(Ca)=n(H2C2O4)=0.4n(KMnO^,滴

+2+

定过程中若滴加KMiA过快会发生反应4Mn0;+12H=4Mn+502t+6H。消耗的KMnO&溶液体积会

偏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正确;

答案选B。

14.C

【分析】

溶液导电实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LCOOH是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加入NaOH后,

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性增加;HC1是强电解质,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体积增

大,导致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导电实力减弱,当完全反应式离子浓度最小,接着加入

NaOH溶液,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实力增加,结合图示可知,曲线I为盐酸,曲线H为醋

酸溶液;曲线I中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而此时消耗氢氧化钠的

体积为10mL,所以盐酸和醋酸浓度均为0.Imol。!?。

【详解】

A.由分析:曲线I为盐酸,曲线II为醋酸,故A正确;

B.曲线I中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离子浓度最小,即滴定终点时电导率最小,

结合图示可知,a点电导率最小,说明此时达到滴定终点;由于醋酸和盐酸浓度、体积相同,

则c点也为滴定终点,故B正确;

C.a点为NaCl属于强酸强碱盐不水解、c点为醋酸钠属于弱酸强碱盐水解后促进水电离,

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c点,故C错误;

D.c点是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则c(OH-)>c(H,),结合

电荷守恒可知:c(Na+)>c(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为:c(Na+)>c(1)>c(0H「)>c(H+),

故D正确;

故选Co

15.C

【详解】

A.盐酸滴定氨水,氨水渐渐削减,钱根离子增多,曲线①代表0(NH3-H2。),曲线②代表夕(NH;),

选项A正确;

+

B.a点溶液c(NH:)=c<NH3«H2O),溶液pH=9.26,呈现碱性,c(OHO>c(H)依据电荷守

恒,c(NH;)>c(CD,c(NH:)=c(NH3«H20)>C(CD,选项B正确;

c(NH;)xc(0H]..7.

4

C.Kb(NH3.H20)=------————,a点时c(NH:)=c(阳巩0),Kb(NH3«H20)=c(0H-)=10-”,

C(NH3XH2O)

数量级为选项C错误;

D.滴定终点所得氯化镂溶液,溶液显酸性,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改

变为黄色变为红色,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6.C

【详解】

①用蒸储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干脆装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标准液被稀释,浓

度偏小,造成V(标)偏大,c(待测)偏大,故①错误;

②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限制敏捷后,用少量已知浓度NaOH溶液洗涤2〜3

次后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0”刻度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对V(标)无影

响,c(待测)偏不变,故②正确;

③用移液管移取肯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放至用蒸储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对V(标)无影响,C(待

测)偏不变,故③正确;

④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便于视察变色点,对V(标)无影响,c(待

测)偏不变,故④正确;

⑤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指示剂尽快变色,造成V(标)偏大,c(待测)偏

大,故⑤错误;

⑥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造成V(标)偏大,c(待测)偏大,故⑥错误;

故错误的有:①⑤⑥,故选:C。

17.C

【详解】

A.浓度均为0.1000mol/L的HX、HY、HZ的溶液,酸性越强,其pH值越小,由图可知,pg

<PHHY<PHHX,则酸性强弱为:HZ>HY>HX,A项错误;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改变不

易视察,所以不能用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B项错误;

c(H+')xc(Y')10-3X10-3

C.由图像可知,C0ff)=1C/HY;=0]000=1°,C项正确;

D.由图像可知,0.1000mol/LHZ的pH=l,可知HZ为强酸,电离时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

为:HZ=H++Z「,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从本题可以看出,酸性越强,滴定曲线中的突变范围越大。

18.通风条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0转化为NO?除去NO?和汲取挥发出的硝酸

C12+2NO=2NOC1浓硫酸防止后续装置的水分进入D装置与亚硝酰氯反应,干扰试验

11.2cV

2NOC1+2I=2NO+2C1+I―0x100%

2V]

【分析】

装置A中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0,用B装置中的水除去N0,和挥发出的硝酸,C装置进行干燥

除水,然后N0与CL在D装置发生核心反应制备亚硝酰氯,亚硝酰氯易与水反应,所以E装

置装有浓硫酸防止后续装置的水分进入D装置与产物反应,N0和CL有毒,为防止污染环境用

F装置盛装酸性高镒酸钾溶液除N0,用G装置盛装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多余的氯气。

【详解】

(1)反应的两种原料气NO和CL均是有毒气体,出于平安和环保考虑,制备反应的试验操作需

在通风条件下进行;

⑵①装置中的空气会将NO转化为NO?,影响试验,所以须要先将空气排尽,制备NO时,会

有一部分被空气转化为NO?,可以用水除去。所以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转化

为NO?;除去NO?和汲取挥发出的硝酸;

②D中为氯气与NO反应生成亚硝酰氯,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以得出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12+2NO=2NOC1;

(3)亚硝酰氯易与水反应,所以发生装置后端要接一个装有浓硫酸的干燥装置,防止后续水分

进入发生装置,所以装置E中的试剂X为浓硫酸,作用为防止后续装置的水分进入D装置与

亚硝酰氯反应,干扰试验;

(4)①Nai与亚硝酰氯反应生成C「、I?、NO,依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2NOC1+2I=2NO+2C1+12;

②依据反应方程式C"+2NO=2NOC1、2NOC1+2I=2NO+2C1+12和I2+2S2O;=S4O;+21'可知有

如下关系式:n(Cl2)2n(NOCl)n(I2)2区0;),即)=1:2,所以参与反应的氯

气为:m。1,原本氯气总量为:空二m~'则亚硝酰氯的产率为:

cV^xlO-3,

—-moln2cV11.2CV

v2g—xl00%=——^xlOO%,所以答案为:2xlOO%

V.xlO",V.X

---------mol1

22.4

+2++-

19.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CaCO3+2H=Ca+CO2f+比0、H+OH=H2O250mL因为该试验

中所需盐酸的体积为4X25.0mL=100mL,而每次量取过程中量筒中都含有残液(移液管需用待

装液润洗、排气泡等),故配制溶液的体积应大于100mL,应选250mL的容量瓶60.0%

【分析】

利用中和滴定试验相关学问考察物质纯度的测定以及计算。

【详解】

(1)依据试验步骤推断操作依次为:配制溶液、溶解样品、加入配制的过量盐酸溶液溶解碳

酸钙、剩余的盐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计算反应的盐酸,通过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定量关

系计算含量,所以测定过程的正确操作依次为①②④③或②①④③;

(2)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溶液和盐

+

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分别为CaC03+2H+=Ca2++C(M+H2、H+OH=H2O;

(3)每次取用25.00mL盐酸,4次需100mL,因试验操作过程中需润洗移液管、赶气泡等都

要消耗盐酸,故盐酸的需用量要大于100mL,选择容量瓶250mL;

(4)由图表数据可知,第1次数值偏差太大,舍去,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均体积

二(12.9O+13.1O+13.OO)mL=]300mL;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

3

0.025LX0.lmol/L-0.013LX0.Imol/L=0.0012moL所以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0.0012molx100g/mol,

-------八,-------x100%=60.0%。

2x0.1g

20.2C1O-+S2Of=2C1O21+2SOtAB酸式滴定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

钟内不复原原来颜色依据反应原理得关系式:2c10z〜2KC10?〜4L〜8Na2s2O3

则二氧化氯消毒液中7J(C102)=0.2572(Na2S203)=0.25X20.00XlO^LXO.10mol/L=5XlO^mol

5xl4mol

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中C(C102)^°-=0.Imol/L偏低

5x10"

【详解】

(1)①亚氯酸钠(NaC102)为还原剂被氧化为C102,过硫酸钠(Na2S2O8)为氧化剂被还原为Na2so

依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则制备二氧化氯(C10”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eJ?+S2O^=2C1O2T+2SOj0

②A.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p4,轨道表达式为

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渐渐增大,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渐渐减小,原

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因此原子半径:S>Cl>0,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渐渐减小,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基态原子第

一电离能有渐渐增大的趋势,因此第一电离能:0>ci>s,故c错误;

D.基态N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后形成N「,因此Na,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2P6,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AB项,故答案为:AB。

(2)①Na&Os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会将橡胶氧化而使橡胶老化,因此Na&03标准溶液应装在

酸式滴定管中;碘遇淀粉变蓝,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时,滴定终点L被恰好完全反应,现

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原来颜色,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溶液由蓝

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原来颜色。

②其次次滴定是测定KC10?与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I2含量,依据反应原理得关系式:

2C102~2KC102~4I2-8Na2S203,则二氧化氯消毒液中

34

n(C102)=0.25/2(Na2S2O3)=0.25X20.00X10LX0.10mol/L=5X10mol,该二氧化氯消毒液中

5xl0-4mol

c(C102)=0.Imol/Lo

5x10”

③若试验中调整溶液pH时稀硫酸用量不足,碱与碘单质反应,则消耗NaSOs标准溶液的体积

减小,测得的C10?浓度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10

21.润洗a(£V)mo]U偏大①〈②〈⑥〈⑤〈④〈③5.9X10酸性c

(H+)+c(Na+)=c(CHC00)+C(OH)—mol/L>

32

c(Na+)>c(HCO;)>c(CO:)>c(OH-)>c(H+)

【详解】

(1)酸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净后,装入标准液前还应当进行的操作是用标准液润洗。

⑵依据图示,反应消耗盐酸的体积是(M-Y)mL,c(NaOH)XV=amol/LX(V,-Y)

则c(NaOH);a(.V])mo]匚];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逝,消耗标准液体积

偏大,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大;

(4)①HC1是一元强酸、②CLCOOH是一元弱酸、⑥NH£1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③Ba(0H)2

是二元强碱;④Na£03是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⑤KC1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25℃

时,浓度均为0.1mol•L的①HC1,©CHsCOOH③Ba(OH)?④Na2cO3⑤KC1©MCIpH由小

到大的依次为①〈②〈⑥〈⑤〈④〈③。

(5)25℃时,醋酸的电离常数Ka=1.7X10%ol/L,则该温度下CHCOONa的水解平衡常数

T,_Kw1014

Kh-----------r=5.9xlO-10mol,L1

Kb1.7x10-5

(6)25℃时,pH=3的醋酸和pH=ll的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浓度大于氢氧化钠的浓度,pH=3的

醋酸和pH=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依据电荷守恒cor)+

c(Na+)=c((WW)+c(0田)。

(7)25℃时,将mmol/L的醋酸和n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依

据物料守恒,溶液中c(CH3co(T)+c(CH3C00H)=kmol/L,若m=n,醋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

2

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现溶液出中性,则m>n;

(8)当300mL1mol・L的NaOH溶液汲取标准状况下4.48LC02时,溶质为等浓度的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溶液呈碱性,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

大到小的依次为c(Na+)>c(HCO;)>c(CO:)>c(OHO>C(H*)。

C(H+)C(HCO;)

+2

22.H2C2O4.H+HC2O4

C(H2C2O2)

+2+

2MnO;+5H2C2O4+6H=2Mn+10CO2T+8H.O催化剂变大酸式滴定管

滴入最终一滴高锦酸钾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或不复原原来的颜

色)1.2

【详解】

(1)草酸又称乙二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写出草酸在水中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

Hc,oH++HC,。;,该步电离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故答案为:

24"H

C(H2c2。2)

HCOH++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