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速度提升专项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速度提升专项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速度提升专项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速度提升专项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速度提升专项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速度提升专项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断句与翻译要求:请根据文段内容,正确断句并翻译句子。1.子曰:“君子不器。”2.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问我如何使风行于草上?”3.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4.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韩非子曰:“古之圣王,未有不任贤使能,而以次序为政者也。”7.《左传》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8.《史记》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10.《战国策》曰:“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二、文言文理解与赏析要求: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解释下列词语: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2)翻译下列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论语·为政》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解释下列词语:三省吾身、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2)翻译下列句子:为人谋而不忠乎?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孟子·告子下》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解释下列词语:得道、失道、多助、寡助、畔之。(2)翻译下列句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庄子·逍遥游》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1)解释下列词语:积、厚、负、大舟、覆杯、芥、舟、胶。(2)翻译下列句子: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战国策·齐策》曰:“孟尝君出行,其从者有百千人,皆持五石之弧,百金之矢,被坚执锐,彀弓射之,百发百中。”(1)解释下列词语:出行、从者、百千、持、弧、矢、被、执、锐、彀、射。(2)翻译下列句子:孟尝君出行,其从者有百千人,皆持五石之弧,百金之矢,被坚执锐,彀弓射之,百发百中。6.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之学,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其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皆能通其意,贯其理。”(1)解释下列词语:孔子、学、无所不包、无所不贯、《诗》、《书》、《礼》、《乐》、《易》、《春秋》。(2)翻译下列句子:孔子之学,无所不包,无所不贯。四、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庄子·逍遥游》中有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1)解释下列词语:北冥、鲲、鹏、怒、翼、海运、徙。(2)翻译下列句子: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3)简要分析文段中鲲鹏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屈原既放,乃作《离骚》。盖自怨生忧,忧而作《离骚》。其辞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1)解释下列词语:屈原、放、离骚、盖、怨、忧、摄提贞、孟陬、庚寅。(2)翻译下列句子:屈原既放,乃作《离骚》。(3)简要分析《离骚》中屈原的思想感情。五、文言文综合运用要求:根据下列文段,完成题目。1.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1)解释下列词语:王、利、仁义、大夫、士、庶人、交征利。(2)翻译下列句子:王何必曰利?(3)简要分析孟子在文中的观点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目:《庄子·养生主》中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1)解释下列词语:生、涯、知、无涯、殆、已、为知者、为善、为恶、近名、近刑、缘督、经、保身、全生、养亲、尽年。(2)翻译下列句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3)简要分析庄子在文中的观点及其对人生哲学的启示。六、文言文写作要求:根据下列文段,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言文短文。文段:《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短文要求:以孔子东游所见两小儿辩斗为背景,阐述你对“远近”这一概念的看法,并表达你的观点。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断句与翻译1.子曰:“君子不器。”解析:这句话的断句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句子的意思断句即可。翻译为:“孔子说:‘君子不拘于一技之长。’”2.齐景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问我如何使风行于草上?”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吾闻君子之德风”和“小人之德草”之间的逗号,表示两个并列的句子。翻译为:“齐景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君子的品德像风,小人的品德像草,草上之风必倒。请问我要如何使风行于草上?’”3.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叟不远千里而来”和“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之间的逗号,表示两个并列的句子。翻译为:“孟子见到梁惠王,王说:‘老先生不远千里而来,也一定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东西吧?’”4.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不逾矩”之间的逗号,表示这是一个并列句。翻译为:“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就能立身处世,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顺应自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5.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析:这句话的断句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句子的意思断句即可。翻译为:“荀子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6.韩非子曰:“古之圣王,未有不任贤使能,而以次序为政者也。”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古之圣王”和“未有不任贤使能”之间的逗号,表示这是一个并列句。翻译为:“韩非子说:‘古代的圣王,没有一个不是任用贤能的人,并且按照次序来处理政务的。’”7.《左传》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解析:这句话的断句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句子的意思断句即可。翻译为:“《左传》中说:‘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虑,不了解我的人问我有什么追求。’”8.《史记》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析:这句话的断句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句子的意思断句即可。翻译为:“《史记》中说:‘天下的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9.《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吾生也有涯”和“而知也无涯”之间的逗号,表示两个并列的句子。翻译为:“《庄子》中说:‘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危险的。’”10.《战国策》曰:“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解析:这句话的断句比较简单,直接按照句子的意思断句即可。翻译为:“《战国策》中说:‘好的药虽然苦口,但对病有益;忠言虽然逆耳,但对行为有益。’”二、文言文理解与赏析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学而时习之”和“不亦说乎”之间的逗号,表示这是一个并列句。翻译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2.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论语·为政》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吾日三省吾身”和“为人谋而不忠乎”之间的冒号,表示这是一个列举句。翻译为:“《论语·为政》中说:‘我每天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孟子·告子下》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得道多助”和“失道寡助”之间的分号,表示两个并列的句子。翻译为:“《孟子·告子下》中说:‘得道的人会得到许多帮助,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帮助得少到极点,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得多到极点,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4.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庄子·逍遥游》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和“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之间的分号,表示两个并列的句子。翻译为:“《庄子·逍遥游》中说:‘而且水的积聚不深厚,那么它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在低洼的地方倒一杯水,就可以用小草做成一艘船。把杯子放在上面就会粘住,因为水浅而船大。’”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战国策·齐策》曰:“孟尝君出行,其从者有百千人,皆持五石之弧,百金之矢,被坚执锐,彀弓射之,百发百中。”解析:这句话的断句需要注意“孟尝君出行”和“其从者有百千人”之间的逗号,表示这是一个并列句。翻译为:“《战国策·齐策》中说:‘孟尝君出行,他的随从有一千多人,都拿着五石的弓,百金的箭,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