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死不好(xie)锋芒毕季(Iu)任人事军(zSige)妇僧皆知(r
u)
B.元财(xiin)鞠躬尽厚(cul)当之无修(ku1)辱然(ji8)不同
C.家喻户晓(xido)马革裹尸挚(zh1)友筹(ch6u)划殷(yTn)红
D.彷(pang)徨仰募鲜(xidn)为人知奠(dian)基鞠(ju)躬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些,有的人
选择勇往直前,困难,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有的人则不前,害怕失
败,最终只能在原地踏步。而那些能够时局,抓住机遇的人,往往能够成为
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潮流。因此,我们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A.克服畏缩洞察进取
B.战胜停留明了奋斗
C.跨越跣胭观望拼搏
D.打败退缩洞察前进
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每个时代都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②通过创
新表达,传统艺术既能焕发新生,又能融入现代生活。③在当代,数字技术为文
化传承提供了新路径。④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对文化内涵的深入
理解。
A.第①句中“根基”是名词,“创造性”是形容词。
B.第②句中“焕发”是动词,“又”是连词。
C.第③句中“数字技术”是名词短语,“新路径”是偏正短语。
第1页共18页
D.第④句画线处有语病,应改为“这不仅需要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更需要
技术层面的突破”。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
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
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
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节选自《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乙】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
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
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他忽然
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
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
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
地方。(节选自《骆驼祥子》第三章)
(1)(3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有《烙印》《死水》。
B.乙文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C.甲文中“钻探”一词既实指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动作,又比喻其钻研精
神。
D.乙文中“几乎要哭出来”写出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与辛酸,凸显其坚韧性
格。
(2)(3分)请结合两段文字,分析闻一多与祥子在人生追求上的异同。
第2页共18页
5.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六分)
(1)孙权劝学的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2)吕蒙推辞的理由:〃,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见往事耳。〃
(4)鲁肃赞叹吕蒙变化:〃卿今者才略,!
〃
(5)文中通过",
"的对比,侧面展现了吕蒙学习后的巨大进步。
二、古诗文阅读(15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
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蒙群以军中多务()
(2)经鲁肃过寻阳()
(3)余幼时即隋学()
(4)卒获有所闻()
7.翻译句子(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第3页共18页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内容理解(4分)
(1)【甲】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描写体现学习效果;【乙】文
通过“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展现作者的品质。(2分)
(2)两篇文章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_________,【乙】文侧
重__________o(用四字短语填空)(2分)
9.断句题(2分)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一处)。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0.理解性选择题(2分)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的核心目的是"见往事耳",而宋濂求学是为了“慕圣贤之道”。
B.吕蒙的"就学”与宋濂的〃执经叩问”都体现了主动求知的态度。
C.鲁肃“结友而别"和宋濂”卒获有所闻〃都暗示了学习带来的改变。
D.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甲】文对比吕蒙前后变化,【乙】文对比求师时的态度差异。
11.拓展思考(3分)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对"成功与学习态度”的认识。(80字左右)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故乡的方向
①山,绵延起伏的乌蒙山。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像一匹碧绿的绸缎,被风一抖,掀起一波又一波皱褶,随意地披在茫茫群山上,
绿得耀眼,绿得让人心里发痒。
②林宇腆着个将军肚,仰起头,闭上眼,把脖子伸得老长,贪婪地呼吸着山
林间清新的空气。“天然氧吧,绝对的天然氧吧!如果把莲峰山开发成森林度假
公园,肯定能吸引大批的游客。”作为旅游开发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说这话时,
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两眼放光。
第4页共18页
③“那片开阔地,可以作为房车营地。”“那两座山峰间的峡谷上,适合建个
高空玻璃栈道。”“还有那林间,简直就是天然的山地自行车赛道。”……考察团
一行人跟随着林宇的思路,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高见,仿佛已看见森林公园的
雏形。
④“在那个山坡上,可以建个观景台。”大家顺着林宇手指的方向看去,不
远处有一个山坡,是附近的制高点,绝佳的观景位置。“只不过……”他停顿了
一下,脸色阴沉下来。对面的山坡上骇然矗立着一个坟,比平时所见的坟更大更
高,周围的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那个坟堆就更加显眼。离坟堆不远的地方,
有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⑤“拆!坚决拆掉!”同行的县长拍着胸口保证,立马安排乡长说:“在一周
之内拆迁,不要耽误森林公园建设的工期。”
⑥茅屋的主人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蹲在火塘边闷头抽着旱烟。任工作组
说得口干舌燥、苦口婆心,末了,老人斩钉截铁地从嘴里蹦出来几个字:“房子
可以拆,但坟坚决不拆,给多少钱都不拆!”他一激动,忍不住咳嗽起来,胸膛
激烈地起伏着,几根稀疏的胡须一翘一翘的。
⑦工作组没办法,村里也拿老人没辙。大家都不知道老人从何而来,姓甚名
谁,据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老人不是本地人,一九四九年就来这儿了,在山坡
上搭个茅草屋,守着那座坟几十年了。他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很少和村里
人来往,大家对他的情况知之甚少,纷纷猜测那肯定是他家祖坟,不让搬迁,还
不是怕坏了祖坟的风水呗。
⑧拆迁工作停滞不前,森林公园建设进度也受到了影响。县长很是恼火,一
拍桌子:“拆!不能因为一座坟影响到十几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
⑨挖掘机轰隆隆开上了山坡。就在挖掘机巨臂高高扬起时,老人拄着木棍一
病一拐地赶了过来,一下子趴到坟头上:“要挖就连我一起挖吧!”乡长恼了,叫
来几个年轻人,架着老人的膀子拖到了一边。挖掘机巨臂再次高高扬起。老人使
出浑身力气,挣脱拽着他的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声嘶力竭地喊道:
“不能挖,里面躺着的是英雄啊!”
⑩现场突然变得一片寂静。众人将老人搀扶起来,他深深吸了口气,平复
了一下心情,缓缓说出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第5页共18页
⑩口是一九三五年,红军主力在乌蒙山区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国之中,他所在
的侦察班奉命进行侦察,获得了重要情报,但在返回途中,被围困在这个山坡上。
⑫在,乌蒙山的夜,像墨汁泼的一样漆黑。班长抽完最后一袋烟,把大家集
中起来说:“天一亮,敌人就会发起进攻,所剩的弹药不多了,必须趁天黑派个
人把情报送出去。”
⑬没有一个人作声。静,死一般的寂静。
⑭“铁柱!”班长点了他的名,他是整个班里面年龄最小的,那年刚十五岁。
⑮“我不去,要死大家死一块儿。”
⑮'死什么死,都死了谁去送情报?”班长照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他哭了,
班长把所有人的干粮都集中起来给他带上,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好活着,给
侦察班留个种,如果有机会,给弟兄们垒个坟,坟头要朝着北方。”
那夜,战斗很激烈,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⑱两天后,送完情报的他回到那片山坡,给班长和战友们垒了一座坟,坟头
正对着北方。
所九四九年,他回到这个村子,在山坡上搭了个茅草屋,陪伴着班长和战
友们,这一陪,就是几十年。
⑳人们纷纷沉默了...
㉑莲峰山森林公园的项目推进得十分顺利。那座坟经过修茸,更加庄严肃穆,
更加显眼,周围砌起了围栏,入口处,立起了一块“莲峰山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的牌子。
㉒阳光下,坟头前,墓碑上“红军坟”三个大字鲜红鲜红的,像战士们的鲜
血一样红。老人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迎着北方,放了一个军礼。那是故乡的方
向。
(选自《边疆文学》2024年第3期,有删改。作者:万吉星)
1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以下两句话
(1)他一激动,咳嗽连连,胸膛起伏,胡须翘动。(3分)
(2)老人颤巍巍举右手,迎北方,敬军礼。(3分)
第6页共18页
1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以下两句
①“山,绵延起伏的乌蒙山,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像一匹碧绿的绸缎。(3分)
②“阳光下,坟前墓碑上,‘红军坟'三字鲜红如血。(3分)
14.文章在叙述老人坚守坟墓的故事时,穿插了红军当年的战斗情景,这种表现
手法叫什么?有何作用?(4分)
15.老人为何如此坚守红军坟?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老人的内心情感。(4分)
16.文章结尾处描写老人敬军礼的场景,这一表现手法有何深意?(4分)
17.文中多次提到老人对坟墓的守护和清理,这些描写有何作用?(4分)
18.请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5分)
19.分析⑳段有何妙处(4分)
第7页共18页
四、作文(50分)
以《心光长明》为题,按要求作文
要求:
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现象进行撰写。
阐述“心光”(如信念、理想、善良等品质)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作用。
论述如何让这份“心光”长明不灭,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8页共18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教师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至死不懈(xie)锋芒毕露(lu)任人宰割(zaige)妇债皆知(ru)
B.元勋(xun)鞠躬尽瘴(cui)当之无愧(kui)戴然(jie)不同
C.家喻户晓(xiao)马革裹尸挚(zhi)友筹(ch6u)划殷(yin)红
D.彳方(pang)徨仰等婚(xian)为人知票(dian)基髀(ju)躬
答案:B
解析:
A项中,“妇儒皆知”的“儒”字错误,应为“妇孺皆知”,“孺”指小孩子,整个成语意为
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C项中,“殷yin红”的“殷”字读音错误,在此处应读“yan”,表示带黑的红色;
D项中,“仰募”字形错误,应为“仰慕”,意为敬仰思慕。
2.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面对这些,有的人选择勇往直前,
—困难,最终收获了成功的果实;有的人则—不前,害怕失败,最终只能在原地踏步。
而那些能够—时局,抓住机遇的人,往往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潮流。因此,我们
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A.克服畏缩洞察进取
B.战胜停留明了奋斗
C.跨越跑J8观望拼搏
D.打败退缩洞察前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第一空,"克服"意为用坚强的意志和力量战胜(缺点、错误、坏现象、不利条件等),与"困
第9页共18页
难”搭配恰当;"战胜"虽然也有打败的意思,但更多用于战争、比赛等场合,与“困难”搭配
略显生硬;"跨越"指越过地区或时期的界限,或指从低处到高处越过,与"困难"搭配不当;
"打败"意为战胜对方,使对方失败,多用于比赛、战争等场合,与“困难"搭配也不合适。因
此,第一空应选"克服"。
第二空,"畏缩"意为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符合语境中"害怕失败,最终只能在原地踏步”的
描述;"停留"指暂时不继续前进,停留在某个地方或某个阶段,与语境不符;"蜘胴"意为徘
徊不前,犹豫不决,虽然也表达了不前进的意思,但更多强调内心的犹豫,与"害怕失败"
不完全对应;"退缩"意为畏缩、后退,虽然也有不前进的意思,但更多用于描述行为上的后
退,与“在原地踏步"不完全对应。因此,第二空应选"畏缩"。
第三空,"洞察”意为看穿、观察得很透彻,能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问题或秘密,符合语境中
"能够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潮流”的人的特点;"明了"意为清楚地知道或懂得,虽然也表
达了知道的意思,但更多强调对事物的了解程度,与"时局"搭配不够准确;"观望"指置身事
外静观事态发展,与语境不符;"前进”意为向前行动或发展,与"抓住机遇"不完全对应。因
此,第三空应选"洞察"。
第四空,"进取"意为努力上进,力图有所作为,符合语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
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的描述;"奋斗"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虽然也有努力的意
思,但更多强调过程中的努力,与"提升能力和见识"不完全对应;"拼搏"指尽全力去争夺,
与语境不符;"前进”意为向前行动或发展,虽然也有向前的意思,但更多强调行动的方向,
与"提升能力和见识"不完全对应。因此,第四空应选"进取"。
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每个时代都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②通过创新表达,
传统艺术既能焕发新生,又能融入现代生活。③在当代,数字技术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路
径。④这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E.第①句中"根基"是名词,"创造性”是形容词。
F.第②句中"焕发"是动词,"又"是连词。
G.第③句中"数字技术”是名词短语,"新路径"是偏正短语。
H.第④句画线处有语病,应改为"这不仅需要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更需要技术层面的
突破”。
第10页共18页
**答案:D****解析:**第④句原句"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对文化内涵的深
入理解,,中,"技术突破"是基础,"文化理解,,是升华,递进关系正确。选项D建议调换顺序,
违背逻辑,分析错误。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甲】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
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
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节选自《说
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乙】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
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
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
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
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
车算在一块的地方。(节选自《骆驼祥子》第三章)
(1)(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代表作有《烙印》《死水》。
B.乙文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C.甲文中“钻探"一词既实指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动作,又比喻其钻研精神。
D.乙文中"几乎要哭出来"写出了祥子买车时的激动与辛酸,凸显其坚韧性格。
(2)(3分)请结合两段文字,分析闻一多与祥子在人生追求上的异同。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
A选项错误,甲文《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但《死水》
是闻一多的诗集,并非臧克家的作品。臧克家的代表作应为《烙印》《有的人》等。
第11页共18页
(2)参考答案:
相同点:两人都有执着的追求。闻一多"向古代典籍钻探",以学术救国;祥子"攒钱买车",
以劳动改变命运。
不同点:闻一多的追求是宏大的精神理想(如振兴民族文化),而祥子的追求是具体的生存
目标(如拥有一辆车);闻一多的追求带有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祥子的追求更多是个人生存
的挣扎。
评分标准:
相同点(1分),不同点(2分,需分别点明两人的追求方向)。
设计意图:
本题结合教材第一单元(人物传记、记叙文)与《骆驼祥子》前三章内容,既考查文学常
识(如作家作品),又通过对比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文本中人物的精神特质与
社会背景。
5.古诗文默写(每空一分,共六分)
(6)孙权劝学的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7)吕蒙推辞的理由:”,军中多务。”
(8)孙权强调学习目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见往事耳。”
(9)鲁肃赞叹吕蒙变化:"卿今者才略,!”
(10)文中通过","的
对比,侧面展现了吕蒙学习后的巨大进步。
答案:(1)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4)非复吴下阿蒙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
第12页共18页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
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
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及鲁肃过寻阳()
(3)余幼时即嗜学()
(4)卒获有所闻()
7.翻译句子(4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8.内容理解(4分)
(1)【甲】文"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描写体现学习效果;【乙】文通过〃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展现作者的品质。(2分)
(2)两篇文章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乙】文侧重—
(用四字短语填空)(2分)
9.断句题(2分)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限断一处)。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0.理解性选择题(2分)
下列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的核心目的是"见往事耳",而宋濂求学是为了"慕圣贤之道”。
B.吕蒙的“就学"与宋濂的"执经叩问”都体现了主动求知的态度。
第13页共18页
C.鲁肃“结友而别"和宋濂”卒获有所闻“都暗示了学习带来的改变。
D.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甲】文对比吕蒙前后变化,【乙】文对比求师时的态度差异。
11.拓展思考(3分)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你对"成功与学习态度”的认识。(80字左右)
答案与解析
7.词语解释(4分)
(1)推托;(2)至I,等到;(3)爱好;(4)最终
8.句子翻译(4分)
(1)志士分别多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
(2)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广泛阅读群书。
9.内容理解(4分)
(1)侧面;勤奋刻苦
(2)学习必要性;学习方法(或"坚持”)
10.断句题(2分)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择题(2分)
D(解析:【乙】文未运用对比手法,主要通过细节描写展现求学艰辛)
11.拓展思考(3分)
示例:成功离不开积极的学习态度。吕蒙接受劝告后努力学习,宋濂克服困难坚持求学,都
证明主动学习、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我们应像他们一样,以端正态度面对学习挑战。
现代文阅读:
故乡的方向
①山,绵延起伏的乌蒙山。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像一匹碧
绿的绸缎,被风一抖,掀起一波又一波皱褶,随意地披在茫茫群山上,绿得耀眼,绿得让人
心里发痒。
②林宇腆着个将军肚,仰起头,闭上眼,把脖子伸得老长,贪婪地呼吸着山林间清新的
空气。“天然氧吧,绝对的天然氧吧!如果把莲峰山开发成森林度假公园,肯定能吸引大批
的游客。”作为旅游开发投资公司的总经理,说这话时,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两眼放光。
第14页共18页
③“那片开阔地,可以作为房车营地。”“那两座山峰间的峡谷上,适合建个高空玻璃栈
道。”“还有那林间,简直就是天然的山地自行车赛道。”……考察团一行人跟随着林宇的思
路,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高见,仿佛已看见森林公园的雏形。
④“在那个山坡上,可以建个观景台。”大家顺着林宇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有一个
山坡,是附近的制高点,绝佳的观景位置。“只不过……”他停顿了一下,脸色阴沉下来。
对面的山坡上骇然矗立着一个坟,比平时所见的坟更大更高,周围的杂草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那个坟堆就更加显眼。离坟堆不远的地方,有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⑤“拆!坚决拆掉!”同行的县长拍着胸口保证,立马安排乡长说:“在一周之内拆迁,
不要耽误森林公园建设的工期。”
⑥茅屋的主人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蹲在火塘边闷头抽着旱烟。任工作组说得口干舌
燥、苦口婆心,末了,老人斩钉截铁地从嘴里蹦出来几个字:“房子可以拆,但坟坚决不拆,
给多少钱都不拆!”他一激动,忍不住咳嗽起来,胸膛激烈地起伏着,几根稀疏的胡须一翘
一翘的。
⑦工作组没办法,村里也拿老人没辙。大家都不知道老人从何而来,姓甚名谁,据村里
上了年纪的人说,老人不是本地人,一九四九年就来这儿了,在山坡上搭个茅草屋,守着那
座坟几十年了。他平时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很少和村里人来往,大家对他的情况知之甚少,
纷纷猜测那肯定是他家祖坟,不让搬迁,还不是怕坏了祖坟的风水呗。
⑧拆迁工作停滞不前,森林公园建设进度也受到了影响。县长很是恼火,一拍桌子:“拆!
不能因为一座坟影响到十几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
⑨挖掘机轰隆隆开上了山坡。就在挖掘机巨臂高高扬起时,老人拄着木棍一痫一拐地赶
了过来,一下子趴到坟头上:“要挖就连我一起挖吧!”乡长恼了,叫来几个年轻人,架着老
人的膀子拖到了一边。挖掘机巨臂再次高高扬起。老人使出浑身力气,挣脱拽着他的人,扑
通一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声嘶力竭地喊道:“不能挖,里面躺着的是英雄啊!”
⑩现场突然变得一片寂静。众人将老人搀扶起来,他深深吸了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
缓缓说出了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顿B是一九三五年,红军主力在乌蒙山区陷入敌军的重重包国之中,他所在的侦察班奉
命进行侦察,获得了重要情报,但在返回途中,被围困在这个山坡上。
⑫夜,乌蒙山的夜,像墨汁泼的一样漆黑。班长抽完最后一袋烟,把大家集中起来说:
“天一亮,敌人就会发起进攻,所剩的弹药不多了,必须趁天黑派个人把情报送出去。”
⑬没有一个人作声。静,死一般的寂静。
第15页共18页
⑭“铁柱!”班长点了他的名,他是整个班里面年龄最小的,那年刚十五岁。
⑮“我不去,要死大家死一块儿。”
⑯“死什么死,都死了谁去送情报?”班长照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他哭了,班长把所
有人的干粮都集中起来给他带上,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好活着,给侦察班留个种,如果
有机会,给弟兄们垒个坟,坟头要朝着北方。”
那夜,战斗很激烈,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⑱两天后,送完情报的他回到那片山坡,给班长和战友们垒了一座坟,坟头正对着北方。
所九四九年,他回到这个村子,在山坡上搭了个茅草屋,陪伴着班长和战友们,这一
陪,就是几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购房合同贷款利率及还款计划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交易风险提示及免责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市政工程劳务派遣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规范
- 2025版北京高端住宅租赁及配套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不锈钢精密零部件加工定制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车辆挂靠资产重组合作协议十
- 2025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美食夜市烤肠场地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包装材料仓储物流购销合同范本
- ISO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一整套
- 声律启蒙课件《二冬》课件
- 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总平面图6
-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课件
- 《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二级科目设置
- 生物安全自查表
- 广州小升初-学籍表打印版
- 天津市-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 公司一年完税证明模板
- DB5306∕T 69-2021 果树主要实蝇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 幼儿园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