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提升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提升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提升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提升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提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典题型强化题库:古诗词鉴赏与创作能力提升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不属于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策马奔腾,壮志凌云。D.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2.下列哪首诗的作者不属于宋代?A.《江雪》柳宗元B.《题临安邸》林升C.《望岳》杜甫D.《题西林壁》苏轼3.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5.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7.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8.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9.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B.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下列哪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二、古诗词创作(每小题2分,共20分)1.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五言绝句:春日踏青游,山花烂漫时。2.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七言绝句: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3.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五言律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4.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七言律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5.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五言排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6.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七言排律: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7.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五言古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8.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七言古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9.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五言律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0.请根据以下情景,创作一首七言律诗: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四、古文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下列对“摄乎大国之间”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被夹在大国之间B.被大国所控制C.被大国所包围D.被大国所影响(2)下列对“端章甫”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穿着礼服B.穿着便服C.穿着正式的服装D.穿着古代的冠服(3)下列对“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指弹奏瑟的声音逐渐稀疏B.指弹奏瑟的声音突然停止C.指弹奏瑟的声音变得低沉D.指弹奏瑟的动作变得缓慢(4)下列对“吾与点也”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赞同曾点的观点B.我同意曾点的想法C.我和曾点有相同的志向D.我和曾点有相同的兴趣2.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夫仁者,国之本也;不仁,必危矣。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1)下列对“王何必曰利”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为什么一定要谈论利益B.王何必只关注利益C.王不必谈论利益D.王不应该谈论利益(2)下列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下都追求利益,国家就会危险B.上层和下层都追求利益,国家就会危险C.国家的危险来自于上下都追求利益D.国家因为追求利益而变得危险(3)下列对“仁者无敌”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者不会受到敌人的威胁B.仁者不会受到任何挑战C.仁者不会失去任何战争D.仁者不会失去任何胜利(4)下列对“王请勿疑”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请不要怀疑B.王请不要犹豫C.王请不要怀疑自己的判断D.王请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五、现代文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背影》朱自清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包裹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车上。(1)下列对“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父亲的外貌特征B.表现了父亲朴素的生活作风C.强调了父亲的社会地位D.突出了父亲的形象(2)下列对“他先将包裹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车上”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父亲过铁道的过程B.表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C.强调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D.突出了父亲的形象(3)下列对“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我”的情感变化B.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感激C.强调了“我”对父亲的思念D.突出了“我”的形象(4)下列对“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父亲离开的场景B.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C.强调了父亲的形象D.突出了父亲的形象2.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荷塘月色》朱自清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下列对“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月光的特点B.表现了月光的美感C.强调了月光的作用D.突出了月光的效果(2)下列对“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叶子的形态B.表现了叶子的美感C.强调了叶子的形象D.突出了叶子的特点(3)下列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微风的特点B.表现了微风的感受C.强调了微风的气味D.突出了微风的感受(4)下列对“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描述了叶子的状态B.表现了叶子的美感C.强调了叶子的形象D.突出了叶子的特点六、作文(40分)请以“时光荏苒,岁月如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20分)1.C解析:选项A、B、D均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而选项C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与题干要求不符。2.C解析:选项A、B、D均出自宋代诗人,而选项C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与题干要求不符。3.A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符合题干要求。4.B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选项C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选项D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与题干要求不符。5.A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符合题干要求。6.A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符合题干要求。7.A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符合题干要求。8.A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符合题干要求。9.C解析:选项C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符合题干要求。10.A解析:选项A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符合题干要求。二、古诗词创作(每小题2分,共20分)1.春日踏青游,山花烂漫时。解析:这首五言绝句以春日踏青为背景,描绘了山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符合题干要求。2.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解析:这首七言绝句以夜晚春山为背景,表达了月出时惊动山鸟的宁静之美,符合题干要求。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解析:这首五言律诗以独坐幽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弹琴长啸的闲适之情,符合题干要求。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解析:这首七言律诗以山光和池月为背景,描绘了日落后月亮升起的景象,符合题干要求。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解析:这首五言律诗与第三题内容相同,符合题干要求。6.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解析:这首七言律诗与第四题内容相同,符合题干要求。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解析:这首五言古诗与第三题内容相同,符合题干要求。8.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解析:这首七言古诗与第四题内容相同,符合题干要求。9.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解析:这首五言律诗与第三题内容相同,符合题干要求。10.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解析:这首七言律诗与第四题内容相同,符合题干要求。三、古文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1)B解析:选项A、C、D均正确,而选项B“被大国所控制”与原文意思不符。(2)D解析:选项A、B、C均正确,而选项D“穿着古代的冠服”与原文意思不符。(3)B解析:选项A、C、D均正确,而选项B“指弹奏瑟的声音突然停止”与原文意思不符。(4)C解析:选项A、B、D均正确,而选项C“我和曾点有相同的志向”与原文意思不符。2.(1)C解析:选项A、B、D均正确,而选项C“王不必谈论利益”与原文意思不符。(2)D解析:选项A、B、C均正确,而选项D“国家因为追求利益而变得危险”与原文意思不符。(3)D解析:选项A、B、C均正确,而选项D“仁者不会失去任何胜利”与原文意思不符。(4)D解析:选项A、B、C均正确,而选项D“王请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与原文意思不符。四、现代文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20分)1.(1)C解析:选项A、B、D均正确,而选项C“强调了父亲的社会地位”与原文意思不符。(2)C解析:选项A、B、D均正确,而选项C“强调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原文意思不符。(3)A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