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鹭飕却偷他

0基础把关

(2024・河南•中考真题)位于群山中的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和村落形式独具美感,被誉为“中

国画里的乡村”。如图为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及当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Wt降水fit/窕米

301-----------------------1400

20——300

1rAt

Slllllllffl

I4710月份

1.关于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与当地气候特征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屋顶坡度大,便于雨天排水B.窗户开口小,防止风沙侵扰

C.封闭式院落,利于存储雨水D.房屋较高大,利于冬季保暖

2.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

①依山而建,减轻水患②面山而居,便于采矿③傍水结村,取水方便④窄巷高墙,节约土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A2.C

【分析】L读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和当地气候统计图可知,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所以皖南房屋坡度大是便于雨天排水,A正确;当地房屋门窗开口较大,利于通风散

热,且皖南风沙较少,B错误;当地房屋非封闭式院落,不用存储雨水,C错误;当地房屋较高大,

利于通风散热,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2.读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和当地气候统计图可知,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

体现在依山而建,可减轻水患,①正确;皖南古村落选址与采集矿产资源无关,②错误;皖南古村落

选址傍水结村,取水方便,③正确;皖南古村落窄巷高墙,可以节约土地;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

的①③④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可以散发白天的热

量,同时将强烈的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

降水。完成下面小题。

3.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B.全年高温多雨C.终年炎热干燥D.全年温和湿润

4.该民居集中分布地区的聚落类型及主要农业部门是()

A.城市畜牧业B.乡村畜牧业C.城市种植业D.乡村种植业

3.C4.B

【解析】3.结合材料“可以散发白天的热量,同时将恶劣的沙漠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足以应对当地

罕见的降雨”可知,该民居所在地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C正确。全年高温,分旱

雨两季是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B错误。全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

性气候,D错误。故选C。

4.由题干“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得知,该地区的聚落类型是乡村,民居分散,

人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其主要农业类型为畜牧业,B正确,故选B。

(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文化呈现诸多不同。图1为我国行政区划简

图,图2为我国四地传统民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1图2

5.I、II、III、IV四省(区)在图2中找不到对应传统民居的是()

A.IB.IIC.IllD.IV

6.甲传统民居被称为“地下的家”,下列说法与其实际相符的是()

A.夏季炎热B.冬季寒冷C.房屋漏雨D.光照不足

7.I省(区)的传统体育项目有()

①摔跤②滑雪③赛马④赛龙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C6.D7.A

【解析】5.I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与图2中的丙相对应;II

省区是陕西省,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与图2中的甲相对应;III省区是

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的传统民居是帐篷和碉房,图2中找不到对应传统民居;IV省区是云南省,

云南省位于气候湿热的南方地区,竹楼是该地的传统民居,与图2中的丁相对应。本题要求选择在图

2中找不到对应传统民居的一项,C选项符合题意,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甲传统民居是窑洞,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AB错误;窑洞屋顶土层较厚,不会漏雨,C错误;

窑洞是在深厚的黄土上开挖出来的,门窗在屋前,窗户较小,光照不足,D正确。故选D。

7.I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蒙古族,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摔跤、

赛马等,①③对应的A正确;滑雪和赛龙舟不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传统体育项目,且内蒙古自治区地

形较为平坦,降水稀少,河流水位浅,不具备滑雪和赛龙舟的自然条件,②和④所在的BCD错误。

故选Ao

(2024湖南长沙•中考真题)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亚洲传统民居分布(部分)图

8.图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①河流短小②气候复杂③地形多样④降水均匀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抗震B.防风沙

C.防寒D.防火灾

8.B9.A

【解析】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顶屋主要隔热防风沙,以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高脚屋主要

适应湿热的气候特征;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性开挖而成;木屋建造就

地取材,与多山、森林茂密有关。图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气候复杂、地形多样,②③正

确;与河流短小、降水均匀无关,①④错误。故选B。

9.甲地位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地震频繁,木屋结构有利于减轻地震带

来的人员伤亡,有利于防震,A正确,与防风沙、防寒、防火灾无关,BCD错误。故选A。

10.(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世界语言丰富多彩,下列国家使用阿拉伯语的是()

A.加拿大B.印度尼西亚C.新西兰D.埃及

10.D

【详解】埃及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D正确;加拿大、新西兰以英语为主,印

度尼西亚人的官方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ABC错误。故选D。

(2024・青海・中考真题)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

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

面入手。图1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口增长过慢鼓励生育

人数量少

人口增长过快

数量多

图2

11.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

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

12.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

容相符合的是()

A.①一就业困难②一鼓励生育B.①一资源短缺②一控制人口数量

C.①一住房紧张②一鼓励生育D.①一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

11.C12.B

【解析】11.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是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C正确;

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旱灾害严重,A错误;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以中

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为主,发达国家较少,经济不是很发达,BD错误。故选C。

12.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

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会给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压力,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可以采取控制人口数量的措施。故选B。

(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

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口世界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口中国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美国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口日本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13.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

最小的是中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4.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鼓励生育B.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提倡提前退休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13.A14.C

【解析】13.读图可知,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①正确;三个国家中,日本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最高,②正确;三个国家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③错误;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日本,

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14.读图可知,现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其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

重、社会赡养费用上升、老年人生活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鼓励生育、提高劳动

生产效率、推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等。根据题意,C描述不合理,故选C。

15.(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地区人口密度稠密的是()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C.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D.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15.C

【详解】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恶劣,人口分

布稀疏,ABD错误;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人口分

布稠密,C正确。故选C。

16.(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属于世界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欧洲西部B.亚洲东部

C.亚洲南部D.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16.D

【详解】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地形平坦、气候比较温和湿润、交通运输便利,

这三个地区人口稠密;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人口稀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甘肃白银•中考真题)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和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图(图2),

完成下面小题。

图2

图1

17.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

A.全岛均匀分布B.多分布在沼泽地

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D.沿海、沿河流分布

18.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B.西部沿海多沼泽

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D.植被覆盖率低

19.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

的烙印。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

A.干旱少雨的气候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寒冷干燥的气候D.多风沙的环境

17.D18.A19.B

【解析】17.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上的村镇分布的特点是沿河、沿海分布,沿河沿海地区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判断该岛屿的地势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A正确;

沼泽多分布在该岛的东部沿海平原,B错误;苏门答腊岛由于地处赤道附近,降水丰富,河流多,且

为外流河,C错误;苏门答腊岛植被覆盖率为60%,植被覆盖率高,D错误。故选A。

19.读图结合所学,苏门答腊岛位于马来群岛,气候主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当地居

民多建双层的高脚屋,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下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3・贵州贵阳•中考真题)聚落遗址是古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研究发现,洞庭湖水域面

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

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图示意新石器时期部分聚落遗址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0.与屈家岭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气温急剧下降B.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

C.降水快速增加D.洞庭湖水面范围扩大

21.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

A.采集野果B.便于狩猎C.方便取水D.欣赏风景

22.古人类选择湖边地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躲避()

A.台风B.雷电C.野火D.洪水

20.B21.C22.D

【解析】20.结合题干材料“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直接影响了古人类聚落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水退即

进,水进则退,择高而居”的特点,且古人类聚落与水源地的距离基本不超过3千米”可知,与屈家岭

文化聚落遗址相比,龙山文化聚落遗址数量大幅增加的直接原因是洞庭湖水面范围减小,水退人进。

故选B。

21.图中古人类聚落距离水源较近,主要是为了方便取水,而与采集野果、狩猎、欣赏风景无关,C

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洞庭湖水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古人类选择湖边地

势较高的地方居住,主要是为了汛期水位上涨时,躲避洪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

发射,26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七号乘组实现“太空会师”。我国不仅在航

空航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其他各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有全

球影响力的大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实现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会师”。以下不属于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B.科研人才众多

C.国家政策扶持D.劳动力丰富

24.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但

不包括()

A.协调人地关系B.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

C.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D.不承担相应国际事务

23.D24.D

【解析】23.中国空间站实现“太空会师”的关键在于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条件是科学

技术、人才。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科研人才多和国家政策扶持也是重要

的优势条件,ABC排除;劳动力资源不是优势条件,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4.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如

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承担相应的国际事务,ABC正确

排除,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024•山西・中考真题)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

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下图示意2014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列

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图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欧班列()

A.速度越来越快B.运费越来越贵

C.运量越来越多D.运距越来越长

26.中欧班列对沿线各国的主要影响是(1।

A.方便人们出行B.加强经贸往来

C.保护生态环境D.提高旅游收入

25.C26.B

【解析】25.读图分析可知,由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判断,中欧班列运量越来越大、越

来越多,图文材料并未反映出速度、运费、运距等信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读图文材料分析可知,材料显示“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货运

班列,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由此可看出中欧班列主要是加强

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方便人们出行、提高旅游收入并非主要影响,中欧班列的建设可能会破坏生

态环境;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024•河北•中考真题)2023年12月28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发行了“塞尔维亚―中国:,一带

一路'倡议十周年''主题邮票。首日封(下图)上展示了卡莱梅格丹堡垒和长城,并粘贴“贝尔格莱德

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和“塞尔维亚铜矿冶炼工人”邮票,彰显了中塞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27.首日封上展示中国长城,有利于塞尔维亚人民()

A.了解中国文化B.学习中国语言C.体验中国习俗D.保护中国文物

28.若塞尔维亚民众来中国游览长城,应选择的城市是()

A.上海B.广州C.成都D.北京

29.中塞两国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属于()

A.生态合作B.交通合作C.经济合作D.文旅合作

27.A28.D29.C

【解析】27.首日封上展示中国长城,有利于塞尔维亚人民了解中国文化,长城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故选:A„

28.若塞尔维亚民众来中国游览长城,应选择的城市是北京,北京有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

居庸关长城等。故选:D。

29.中塞两国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属于经济合作,能够使得两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故选:Co

(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的专业大型医

院船。该船先后为4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免费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处处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

30.“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A.西半球B.热带地区C.大西洋沿岸D.亚洲南部

31.“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对外服务有利于()

A.与当地的文化交流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

C.提高当地人口素质D.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30.B31.A

【解析】30.“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B正确;

东西半球均有分布,A错误;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都有分布,C错误;不止分布在

亚洲南部,D错误。故选B。

31.和平方舟号在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中国的医疗技术和人道主义精神,

也为双方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机会,船员和医疗团队与当地民众的接触和互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和

信任,通过交流各自的风俗习惯、传统艺术、生活方式等,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欣赏。A正确;不

能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人口素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BCD排除。故选A。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2024年1月,伊朗、沙特阿拉伯等5国成为金痔国家,成员国数

量增加到10个,金砖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下图为金砖国家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金砖国豕大部分位于()

A.北美洲和南美洲B.亚洲和非洲C.大洋洲和南极洲D.大洋

洲和非洲

33.下列关于金砖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是黑种人的故乡B.陆地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伊朗

C.沙特阿拉伯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D.金砖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32.B33.D

【解析】32.金砖十国中,巴西位于南美洲,俄罗斯位于亚洲和欧洲,属于欧洲国家,中国、印度、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位于亚洲I,南非、埃及、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I;所以金砖国家

大部分位于亚洲和非洲,B正确,排除ACD。故选B。

33.巴西位于南美洲,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A错误;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B

错误;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上,C错误;金砖十国均为发展中国家,金成国家间的互助

合作属于“南南合作”,D正确。故选D。

版力拓展

34.(2024•陕西・中考真题)如图为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位置示意及两国简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

列问题。

【区域认知】

(1)比较两国地理位置特点和自然环境特征。

国家匈牙利塞尔维亚

位置地处_____纬度地区、内陆国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平原为主北部平原,南部山地

河流有_____河(填河流名称)穿过

[区域分析】

匈牙利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是第一个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其首

都布达佩斯位于欧洲中心,建有我国首家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

(2)简要分析我国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佩斯的有利条件。

[区域评价]

“多瑙走廊”是指塞尔维亚首都东部的快速公路,是欧洲国家路网的重要支线,属中塞两国

“一带一路”共建项目,沿线有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建成后将打通塞尔维亚东部地

区交通瓶颈。目前,项目沿线的停半场、加油站正在加紧建设。

(3)说明“多瑙走廊”的建设对塞尔维亚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意义。

34.(1)中多瑙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

(3)可以开发当地旅游潜力;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连通性;可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

发展;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等

【详解】(1)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匈牙利和塞尔维亚都是地处中纬度地区的内陆国家,且都属于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都有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穿过,匈牙利的地形以平

原为主,地形平坦,塞尔维亚北部为平原,南部为山地。

(2)据材料分析可知,我国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佩斯的有利条件体现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

斯位于欧洲中心,通达欧洲各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流便捷;匈牙利属于中等发达国家,

其首都布达佩斯经济较为发达;匈牙利是第一个与我国签订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商

贸物流合作园建在布达佩斯具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3)据材料可知,“多瑙走廊”是塞尔维亚首都东部的快速公路,沿线有许多文化历史遗迹和丰富的

矿产资源,建成后将打通塞尔维亚东部地区交通瓶颈,故“多瑙走廊”的建设可以开发当地旅游潜力,

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连通性,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和

交流;可以促进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增强基础设施建

设,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出行质量,减少旅行时间,提升区域内

的交通便利性等。

35.(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一,技术世界领先,有机车制造、铁路建设的中国标准,有建设

速度快、运营保障好的优势,是中国制造的名片之一。雅(雅加达)万(万隆)高铁是中国与印度尼

西亚合作建设的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创造了中国和印尼两国合作的新记录。通

过本次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在热带地区建设高铁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左图为“雅万高铁地理位

置”、右图为“雅加达气候资料”。

气温AC降水量/mm

30

15

0

-15

-30

-45

-60

14710月

(1)据右图,判断雅加达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2)简述印尼选择与中国合作建设雅万高铁的原因。

(3)简述合建雅万高铁对我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35.(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2)中国建设高铁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标准高;国际知名度高;配套产业完善;建设效率高;修建

成本低;运营保障好。

(3)提升我国国际知名度;促进高铁建设经验的累积;促进高铁建设技术创新;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发

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践行我国“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

【详解】(1)根据雅加达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雅加达各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年降

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据材料“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世界第一,技术世界领先,有机车制造、铁路建设的中国标准,

有建设速度快、运营保障好的优势”可推知,印尼选择与中国合作建设雅万高铁,是由于中国建设高

铁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标准高,国际知名度高,配套产业完善,建设效率高,修建成本低,运营保

障好。

(3)雅(雅加达)万(万隆)高铁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高速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

中国标准,创造了中国和印尼两国合作的新记录。通过本次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在热带地区建设高

铁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知名度;有利于促进高铁建设技术创新,带动我国相

关产业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践行我国“一带一路”的方针政策。

36.(2024・云南・中考真题)英国和日本都是岛国,读“英国和日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位于五带中的带。

(2)与英国相比,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o

(3)两国相比,英国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日本工业区多分布在沿海,其主要原因是0

(4)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英国都属于国家。

36.(1)东北温

(2)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处,地壳活跃;

(3)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工业基础好。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便于进

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

(4)发达

【详解】(1)日本和英国都位于中纬度地区,两国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位于五带中的北温

带。

(2)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

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

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英国位于亚欧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3)两国相比,英国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工业基础好。日本工业区

多分布在沿海,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内市场狭小,矿产资源不足,主要依赖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

品。沿海地区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

(4)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日本和英国都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7.(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传承砖雕技艺嘉续民族文化

【就地取材技兴于践】

传统手工砖雕是指青砖上雕刻有动物、植物、文字和花纹等图案的建筑装饰材料。传统手工砖

的制作需要采集细腻的泥沙并入窑烧制。山西传统手工砖雕技艺在全国独树一帜。图1示意山西部分

砖雕建筑遗址分布,图2为山西砖雕建筑景观图。

⑴砖雕建筑遗址附近地区主要临近,地形相对平坦,泥沙沉积量较,原材料丰

富,能够就地取材。

(2)山西古代经济中心较多,房屋建造对手工砖雕的市场需求量较,催生了大量手工成雕艺

人。

【因时而变技艺演替】

四十多年前,太原和晋中等地,几乎每家都有小砖窑,后因环境问题小砖窑陆续关停。同时随

着时代发展,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等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

(3)请推测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至少答两点)

【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山西传统手工砖雕艺术成就高,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瑰宝。保护传统手工艺术和产业任

重道远。

(4)请为山西传统手工砖雕产业振兴提出合理建议。

37.(1)河流大

⑵大

(3)小砖窑污染环境;现代工艺、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

(4)要大力宣传砖雕文化;结合现代科技不断进行创新;打造品牌文化等。

【详解】(1)读图可知,砖雕建筑遗址附近地区主要临近河流,沿河地区多平原,地形相对平坦,

河流流经较慢,泥沙沉积量较大,制作青砖所需的泥沙较多,原材料丰富,能够就地取材。

(2)山西古代经济中心较多,商业经济繁荣,需要建造大量的房屋,而房屋建造对手工砖雕的市场

需求量又较大,因此,催生了大量手工砖雕艺人。

(3)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市场逐渐缩小的主要原因有:小砖窑生产,大量的原料

开采、燃料使用,对环境资源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和机器制作砖雕技术的日

趋成熟,传统的压模制作砖雕技术从未间断,这直接蚕食了手工砖雕的市场份额,使得传统手工制作

砖雕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4)山西传统手工砖雕尽管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传承与发展仍然令人忧心,对此人

们可以通过大力宣传砖雕文化,不仅在外观上展现出美丽,更蕴含着深远的文化内涵,为了让更多人

深入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结合现代科技来进行雕刻,将传统砖雕图案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和环境设

计中,创新出多样化的纹样;努力打造山西晋商大院砖雕纹样的品牌,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等措施,促

进山西传统手工砖雕产业振兴。

38.(2024・上海・中考真题)地图绘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图、学习地理。运用表格数据,绘制“中

国人口分布图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省级行指标(人省级行指标(人省级行指标(人省级行指标(人

政单位/km2)政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