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0-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0-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0-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0-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2.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骑自行车上学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3.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存放浓硫酸的试剂柜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C.面粉加工厂D.居民住宅区

A.AB.BC.CD.D

4.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B.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越多越好

C.成人每天需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D.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需大量摄入

5.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

C7H6。5)。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

C.含有3个原子

D.完全燃烧生成CCh和H2O

6.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多处使用滴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7.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D.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8.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

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部分氧气溶于水

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

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9.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僭饰」00―

250〜300cC»OO+

甲乙丙

A.生成3种分子B.属于复分解反应

C.丙为COD.催化剂不断减少

10.下列依据证据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证据结论

A1滴水约含1.67x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体积很小

BCu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和Cu(NO3)2Cu的金属活动性比Ag的强

C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该固体一定是Na2cCh

D白磷在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氧气能支持白磷燃烧

A.AB.BC.CD.D

11.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NaCl

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

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

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

12.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

变红的是()

选项甲乙丙

A浓氨水\无色酚酸溶液

B石灰水碳酸钠无色酚酸溶液

C稀盐酸石灰石紫色石蕊溶液

D浓盐酸锌粒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c并加压到

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

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

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填1种即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

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

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氨气甲烷

(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沽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充

分燃烧1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上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写出1

点即可)。

三'实验题

14.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o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H2②N2③02

四'流程题

15.硫酸亚铁晶体是重要的化学试剂。传统制备方法是用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因铁屑中含有硫、磷等杂

质,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刺鼻、呛人的有毒气体。某科技小组改用铁屑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硫酸亚铁

晶体,流程如下:

(1)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I的名称是。步骤②涉及到蒸发,蒸发时必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

灯、玻璃棒、O

(3)用硫酸铜溶液代替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优点是0

五、科学探究题

16.金属防腐是科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某校学习小组以铁的腐蚀为项目进行如下研究。

(1)(认识铁的腐蚀)

下列环境中的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填字母序号)。

A.未擦干的铁锅B.除油漆的栏杆C.盛水的不锈钢水杯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zCh-xHzO,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3)(探究铁的腐蚀)

该小组用下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起始时量筒内水面处于50mL刻度处,之后水面缓慢上升。几天后水

面最终处于约(填“40”或“10”)mL刻度处,原因是。

(4)(拓展探究)

小强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铁钉用砂纸打磨,称其质量,按上图乙安装装置,放置3天,再取出铁钉

称量。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得到铁钉质量增加情况如下表。

温度/℃10203040506070

铁钉质量增加/g0.020.040.080.160.180.180.18

小强同学的实验是探究因素对铁钉腐蚀快慢的影响,结论是

(5)有同学认为小强的实验未能真实反映50℃以后铁钉腐蚀的快慢,理由是50C以后铁钉质量没有

变化。请分析铁钉质量没有变化的原因:;改进实验

方案证明你的分析:。

六、计算题

17.碳酸氢钠是面点膨松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小芳同学研究反应2NaHCO3+H2sO4=Na2SCU+2H2O+2CO2T中NaHCCh与CCh之间量的关系。

(1)理论计算:L26gNaHCO3粉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CCh的质量(写出计算过

程)。

(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加入1.26gNaHCCh粉末,

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下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_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生成C0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

反应前反应后

NaHCO3/g锥形瓶+稀硫酸/g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1.2624.5925.36

安徽省2021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

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2.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氟能防治晶齿,补充越多越好

B.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

C.油脂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可大量食用

D.糖类是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之一,每天应适量摄入

4.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0)。下列有关正丙醇的说

法,正确的是()

A.属于无机物B.一个分子含12个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5.关于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NB.属于金属元素

C.在地壳中含量最多D.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

6.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7.富氢水指富含氢分子的水,在医学、体育等领域有重要用途。下列有关富氢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纯净物B.含氢、氧两种元素

C.所含氢分子不运动D.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8.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生石灰用于加热即热食品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9.某同学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1%的葡萄糖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葡萄糖时,祛码放在左盘

B.转移葡萄糖时,纸上有少量残留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

D.配好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洒出

10.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o一氢原子

命一氧原子

■―^原子

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

1L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某化肥加熟石灰固体后研磨,有氨味该化肥是氯化镂

B某金属与盐酸反应比铝与硫酸反应剧烈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铝的强

C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该无色溶液显酸性

D某水样中滴加肥皂水后振荡,产生大量泡沫该水样属于硬水

A.AB.BC.CD.D

12.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创新实验。实验时,先加热炭粉,一段时间后将酒精灯移至CuO处加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提高火焰温度B.气球可以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j富y目

C.反应过程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D.装置中发生反应:C+2C&。-2Cu+C02T

二'填空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

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

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

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o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g氯化钠。10℃时最少需用g水溶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写出1点即可)。

三、综合题

14.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C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3)为制得CO2的水溶液,C02应从装置C的(填“m”或"n”)端通入。

(4)将CO2的水溶液转移至烧杯,并组装装置如图D所示,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

生,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o

15.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

图。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填字母序号)。

AHCIBH2so4CNa2so4

(2)流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写出1种即可)。

(3)“煨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4)该工艺的价值在于o

16.关于燃烧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任务一)认识燃烧

酒精、煤(含硫)、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下列不属于三者燃烧共有的现象是(填字

母序号)。

A发光B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放热D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写出酒精(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3)(任务二)探究燃烧的条件及质量变化

该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按如图组装装置,装入药品,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ig。

250mL锥形瓶

步骤2:将锥形瓶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3: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打开止水夹Ki,和K2,从Ki处缓慢通入约50mL氧

气,再关闭Ki和K2,称量装置总质量为m?go

步骤4:将锥形瓶再次浸入80℃的热水中,观察现象。

步骤5:取出装置,恢复至室温并擦干锥形瓶,称量装置总质量为iwg。

①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o

②mi、m2、m3的大小关系是。

(4)(任务三)调控燃烧

报道显示:国内外一些煤田因发生煤层自燃,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旦煤层自燃,请给出一

条合理的灭火建议o

(5)(任务四)再探铁的燃烧

查阅文献:颗粒直径为20〜30nm的铁粉,在空气中会发生自燃生成氧化铁。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影响铁燃烧的因素有、(至少答出2点)。

②铁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若5.6g铁与氧气反应可得ag产物,且铁无剩余,则a的取

值范围是O

四、计算题

17.某简易制氧装置的示意图如图,其原理是通过撞击火帽触发启动装置产生热量,使产氧药块分解而

持续释放氧气。

(1)装置中过滤层的作用是=

(2)若产氧药块由氯酸钾(KClCh)和二氧化镒等组成,为得到一个人呼吸2小时所需氧气的量(折

算后质量为48g),计算产氧药块中至少含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安徽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L小明为病愈康复期的奶奶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其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凉拌西红柿B.清蒸鱼C.紫菜汤D.米饭

2.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B.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3.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B.ALO3中A1为+2价

C.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i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含有02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完成“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两个实验,都必需用到的

仪器是()

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用含洗涤剂的水洗管具上的油污发生了乳化

B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C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草木灰(含K2co3)K2c03属于复合肥料

D用食醋去除热水瓶内壁的水垢食醋的pH>7

A.AB.BC.CD.D

7.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碳纤维复合

/材料外壳

(_高纯度氨气

Il作燃料

A.氢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呈黄色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碳单质

C.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D.高纯度氢气可为火炬安全燃烧提供保障

8.我国科研人员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为可供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物质X,合成过程中主要物质向转化的微

现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o氢原子

A.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B.X的化学式为CH?。

c.CO2合成的过程中伴随能量变化D.一定有含氢元素的物质参与合成反应

9.某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成分标识如下图。下列各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

项ABCD

物质生石灰和苛性钠活性炭和碳酸钠苛性钠和碳酸钠铁粉和铝粉

类别碱含碳化合物盐金属单质

成分

生石灰、苛性钠、铝粉、活性炭、还原

铁粉、碳酸钠

A.AB.BC.CD.D

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B.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儆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钙溶液也能使酚醐溶液变红

D.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则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也产生氢气

11.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设的“天宫课堂”进行了泡腾片(由碳酸氢钠、酸和

香料等组成)实验。下列对应解释错误的是()

项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

A从水袋中挤出水,形成水球漂浮在空中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

B将水溶性颜料溶于水球,水球呈美丽的蓝色颜料溶于水形成溶液

C将泡腾片放入水球,水球充满气泡并变大发生化学变化生成CO2气体

D靠近水球,闻到阵阵香气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A.AB.BC.CD.D

12.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I中KNCh的质量分数为10.0%B.II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II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D.III中有KNCh晶体析出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过氧化氢可用于消毒杀菌,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发

现了过氧化氢的存在。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

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温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d日

d

/

W

(1)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是O

(2)过氧化氢不稳定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

B.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C.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可用于材料表面的绿色消毒

D.水蒸气冷凝为水流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

14.某小组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高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组装氧气的收集装置,可

选用(填序号)。

(3)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是未使用(填实验用品名

称)。若该同学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写出1点即可)。

15.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

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

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一(填字母序号)。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无机盐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臭氧的化学式03的微观意义是(写出1点即可)。

(5)生活中,你提倡饮用白开水还是矿泉水,理由是o

16.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C02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CCh。某小

组开展如下探究。

(1)【活动一】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水或

稀盐酸食盐水

大理石

图1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如图1),待收集100mLe02后,移出导

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时间/h00.56122448

排水法时CO2体积/mL10098.585.5776659

排食盐水法时CO2体积/mL100999390.58988

图1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2)由上表数据分析:

①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

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Ch更多的是(填“水”或“食盐水,')。

(3)海洋封存CCh可能带来的危害是(写出1点即可)。

(4)【活动二】探究植物油隔离对CO2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CO2体积

0时间

图2

小方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lOOmLCCh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

入少量植物油,使CCh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

如图2。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o

(5)【活动三】深度探究【活动二】中CCh的溶解情况

①小松用图3表示无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气体中存在的CCh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请参照图3的表示

方式,在图4方框中画出有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植物油和水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植

物油分子用顿表示)。

②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CO2是否会进入水中,请设计实验方案:

三'计算题

17.某同学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称取0.6g镁条进行燃烧实验(如下图)。

(1)计算:镁条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称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小于0.6g,原因可能是

安徽省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油,盐、酱、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是人体唯一的供能物质B.食盐中的钠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

C.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D.食醋有酸味主要是因为含有醋酸

2.社会发展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其生。下列措施不利于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是()

A.提高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B.长期大量施用同种磷肥

C.加快CO?资源化利用研究D.污水分级处理后再利用

3.镁在国防工业中应用广泛,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镁燃烧产生明亮的光,可用于制作照明弹B.符号“2Mg”可表示两个镁元素

C.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4D.碳12原子质量为a,则原子质量为24.31a

4.“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的3月18。)是其香味的来源。下列有关大马酮的说

法,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含有9个&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C.属于无机物D.分子在不断运动

5.化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是()

选项实际问题实验方案

A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后加入肥皂水

B检验雨水是否为酸雨取样后滴加酚酰溶液

C区分蔗糖水和生理盐水取样后测导电性

D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MgC。取样后加入NaOH溶液

A.AB.BC.CD.D

6.为制作叶脉书签,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10%的NaOH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7.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B.含硫酸的废液可用熟石灰中和处理

C.稀硫酸的密度比水小D.蘸取浓硫酸的木棍会变黑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租关。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物质性质用途

A石墨可以燃烧作石墨电极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自热盒饭

C活性炭吸附性强消除异味

D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织成布料

A.AB.BC.CD.D

9.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过滤病毒的作用,Z是合成熔喷布的主要原料,由X制备Z的微现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氢原子

•碳原子

XYZ

A.X的化学式为。8月3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Y、Z在。2中充分燃烧产物相同D.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

10.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71O4制取。2

B.通入。2后,白磷燃烧,说用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2

C.通入。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

D.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

11.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1生成C广,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12.煤化工废水中含有NaCl、NCL2SO4、NaNO3,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A.与NaN03相比,NaCl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

B.的℃时,NaN/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C.02℃时,NaCl和Na2sO4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40℃时,Na2s。4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c变为不饱和溶液

二、简答题

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太空中,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

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

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将其排入太空。

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座舱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

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舱。

(1)文中提到的氧化物有(填化学式)

(2)空间站内的空气为(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3)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2外,还含有(填1种即可)。

(4)LiOH、NaOH均可吸收。。2,请写出NaOH吸收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CO?的最大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选用LiOH作吸收剂的

原因是。

*

y眼

LiOH/

S//"NaOH

O

0吸收剂质量/g

三'实验题

4

14.已知草酸钙(CczC2O4)加热易分解:CaC2O4:CaO+COT+C02T„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既有CO又有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实验现象是,写出其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尸02。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o

(3)小华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CO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小

明的理由是»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四、流程题

15.活性氧化铜用于印刷电路板制造,由普通氧化铜制备活性氧化铜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过滤时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断搅拌B.步骤②溶液中的水参加了反应

C.。比2(。,)2。。3易溶于水D.皿2(7。3的俗名是纯碱

(3)步骤②可。2。。3加入溶液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4)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是o

五'填空题

16.某兴趣小组进行铁锈蚀的实验探究。

【知识回顾】

铁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稀盐酸、氧气等物质反应。

(1)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铁锈的颜色是-

(3)【买验探究】

该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对铁钉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一段时间后,在A和B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

和D中铁钉有锈蚀。

沸并•一空气

BC

B中将蒸储水煮沸的目的是o

(4)ABD对比,说明铁钉锈蚀需要的物质是;C中的铁钉比D中的锈

蚀更严重,原因是。

(5)【拓展探究】

为进一步探究铁钉锈蚀过程中气态物质的变化,该小组按示意图E所示装置完成以下实验。恒温下,

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同时测量锥形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直至反应完全。

①测量过程中要保待恒温,理由是o

②请在图F中绘制整个反应过程中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的变化趋势o

六'综合应用题

17.过氧化尿素(化学式为CO(N“2)2•”2。2,简称UP,相对分子质量是94)因其可消毒杀菌而广泛应

用于洗涤剂中;UP在空气中或遇水缓慢分解,MnO2,能催化该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2CO(N42)2・

MnO2

H2O2:CO(N42)2+O2T+42。,为测定某品牌洗涤剂中UP的含量,取100g该洗涤剂样品溶于一定

量的水中,再加大2gMnO2,共产生0.32gO2„

(1)计算该洗涤剂中UP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上述实验测定结果比该洗涤到标示的UP质量分数低,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号)

A.实际称量的洗涤剂样品多于100g

B.实际称量的MHO?多于2g

C.实验前该样品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

D.实验产生的必未完全逸出

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

意)

1.下列展示我国古法酿酒的工序中,以发生化学变化为主的是

2.某校开展“采摘节”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收获了大豆、花生等作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花生可用来获取油脂

C.劳动时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维生素D.劳动出汗后应适当补充无机盐

3.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体污染B.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C.发展废旧电池回收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D.提升石油化工水平,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铝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铝元素在元

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元素符号是MoB.铝属于金属元素

C.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D.1个M0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

5.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步骤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6.端午时节,粽叶飘香。粽叶中的异茬草甘(C21H2oOu)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下列关

于异江草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B.由52个原子构成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有益于人体健康

7.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B.冰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D.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备受瞩目,这是全球首次对“零碳甲醇”的实

践应用。目前,该燃料已广泛应用在船舶、汽车等领域。“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中的副产品氢气和从

工业尾气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种纳米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得到的,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Q内5口

g甲5遨海爨:谎鹭料二米催化剂•碳氧原原子

8.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均为单质B.丁的化学式为H2O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D.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9.有关“零碳甲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

B.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

C.完全燃烧时不产生二氧化碳

D.生产过程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10.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

A.该灯使用的青铜是一种金属材料

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11.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

铝丝上附着红色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B将打磨后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体强

C向白醋中滴加酚醐溶液溶液不变色白醋呈酸性

D向镁粉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放出热量

A.AB.BC.CD.D

12.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

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

B.氮气的质量

C.氧元素的质量D.固态物质的质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茶叶是我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园土壤的酸碱性会对茶叶品质产生重要影响。某兴趣小组测定

了某地茶园土壤的酸碱性并提出改良方案。

查阅资料:茶树最适宜生长在pH为5.0-5.5的土壤中

【任务一】测定土壤酸碱性

(1)将土壤样品与蒸储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测得上层清液的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