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687.1-2025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1部分:学校_第1页
DB22T 3687.1-2025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1部分:学校_第2页
DB22T 3687.1-2025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1部分:学校_第3页
DB22T 3687.1-2025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1部分:学校_第4页
DB22T 3687.1-2025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1部分: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Specificationforcounterterrorismprecautionmanag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体要求 35机制建设 35.1自主建设 35.2机构设置 35.3主体责任 35.4岗位职责和制度管理 45.5组织培训和预案演练 45.6闭环管理 46重点目标等级划分和防范级别 46.1等级划分 46.2防范级别 47重点部位 58常态防范 58.1基本要求 58.2常态三级防范要求 58.2.1人力防范要求 58.2.2实体防范要求 68.2.3电子防范要求 68.3常态二级防范要求 78.3.1人力防范要求 78.3.2实体防范要求 78.3.3电子防范要求 78.4常态一级防范要求 78.4.1人力防范要求 78.4.2实体防范要求 78.4.3电子防范要求 79非常态防范 79.1基本要求 79.2人力防范要求 79.3实体防范要求 89.4电子防范要求 810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8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公安厅提出、归口、组织实施并负晓烨、丁博、张丁文、丛利君、刘立伟、赵凤艳1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第1部分:学校GB/T30147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GB/T31068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GB5039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GB50526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GA1002—2012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GB50348、GB/T29315、GA181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2利用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或其组合,延迟或阻止风险事件发生的实体防护手段。遭受恐怖袭击可能性较大,且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的3对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及相关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实体防护系统、电子防护系统和人力防范资源的有机联动、信息的集中处理与共享应用、风险事件的综合研判、事件处置的指挥调度、系统和设备的统一管理与运行维护等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组合。4总体要求4.1学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应将安全防范系统纳入总体规划,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运行。4.2学校应设立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岗位责任。应当对履行反恐怖工作职责、义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予以保密。4.3学校应设立反恐怖工作专项资金,配备、更新防范和处置设备、设施,确保反恐怖应急防范各项工作有效实施。4.4学校应定期开展反恐怖风险评估工作,并形成评估报告。可聘请具备风险评估能力的人员协助评估或委托具备风险评估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实施评估。4.5学校应定期向属地公安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报告反恐怖工作防范措施落实情况。4.6学校应建立健全反恐怖防范管理档案和台账。4.7学校应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4.8学校应与属地公安机关等部门建立联防、联动、联治工作机制。4.9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保卫人员开展反恐怖防范教育培训,熟练掌握防范恐怖袭击与应急处置基本技能。4.10学校应制定防范和应对处置恐怖活动的预案、措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升师生避险、逃生、自救、急救等应急处置能力。4.11学校应将预防与应对恐怖袭击基本常识和方法纳入教学或专题教育内容。4.12学校应建立校园安全防范管理平台,保障相关系统正常运行。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建设服务外包单位应接受公安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4.13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按照GA1802.1执行。5机制建设学校应为落实反恐怖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应自主完成反恐怖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开展反恐怖风险评估、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重要岗位人员背景审查、反恐怖防范教育培训和应对处置预案演练等具体工作。5.2机构设置学校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员组成的反恐怖工作领导机构。学校的反恐怖监督检查工作应由安全保卫职能部门组织实施。5.3主体责任4学校应将反恐怖工作的教育培训和应对处置预案演练纳入年度计划,定期组织全员开展反恐怖教央管理的直属高校确定为一级重点目标;其他中央部委所属和省属本科高等院校或在校人数≥2000人5c)学校出入口及门卫室(传达室)、值班室;园活动室和寝室、食堂操作间、配餐间、留样间、储藏室和就餐区、师生服务场所、招待f)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存菌(毒)种及样本的场所;);常态三级防范要求为重点目标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应在常态三级防范要求基础上执行,常态一级防范要求应在常态二级防范要求基a)高等院校按照在校师生员工总人数不低于b)非寄宿制中小学校(含中职、技工院校)、幼儿园保安员的人数配备应符合:非寄宿生总人c)寄宿制中小学校(含中职、技工院校)、幼儿园保安员的人数配备应符合:寄宿制生总人数6d)中小学校(含中职、技工院校)、幼8.2.1.4学校周界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门卫室(传达室),248.2.1.6学校应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核查和信息登记。严禁违规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管制器8.2.1.7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期间,对进入活动场所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8.2.1.8安全保卫人员应每日对校内重点部8.2.1.9食堂、水电气热等设备间、蓄水池(储水罐)应配备专人管理。8.2.2.4学校周界应设置实体防护屏障,外侧整体高度(含滚刺网等防8.2.2.5校园内机动车的行驶道路或停放区域,宜与学生活动区域物理隔离。8.2.3.2学校内部一键报警装置报警信号应能传送至监控中心(室);监控中心(室)一键报警装置78.2.3.3校园制高点、人员集中活动场所等开阔区域宜采用具备180°或360°无缝拼接全景覆盖能8.2.3.4人脸识别出入口控制系统应符8.2.3.5学校周界围墙、围栏等处应设置入侵报8.3.1.1安全保卫人员应对校内重点部位进行每日不少于7次巡查并记录,视频远程巡视时间间隔应不大于6h,并填写记录表(见附录A)。8.3.1.2监控中心(室)应24h有人值班值守。值班人员应经培训上岗,掌握系统操作、运行的基本技能。8.3.2.1实体防范设施的设置应按照附录B中表B.1二级重点目标要求配置。8.3.2.3学校周界应设置实体防护屏障,外侧整体高度(含滚刺网等防攀爬设施)应不少于2.5m。8.3.3.1电子防范设施的设置应按照附录B中表B.2二级重点目标要求配置。8.3.3.2学校主要出入口应配备手持金属探测器或金属探测门等安全检查设备、设8.4.1.1每学期应组织召开1次反恐怖防范工作会议,对反恐怖工作进行部署。8.4.1.2安全保卫人员应对校内重点部位进行巡逻,时间间隔应不大于2h,视频远程巡视时间间隔应不大于4h,并填写记录表(见附录A)。8.4.2.1实体防范设施设置应按照附录B中表B.1一级重点目标要求配置。8.4.2.2防盗安全门的设置宜符合GB17565—2022中4级及以上安全等级要求。8.4.3.1电子防范设施的设置应按照附录B中表B.2一级重点目标要求配置。8.4.3.2校园制高点、人员集中活动场所等开阔区域应采用具备180°或360°无缝拼接全景覆盖能89.2.4学校应加强与属地职能部门的联防、联动、联治。9.3.3视情况在出入口加装安检机,对出入人员所携带的物品进行查验。9.4.1学校应加强电子防范设施及通信设备的测试、检查和维护,并做好记录。确保安全防范系统及9.4.3学校应提高以下部位出入口控制系统识别权限,严格控制人员进出。b)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传染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集中储存场所;c)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存菌(毒)种及样本的场所。10.1.1安全防范系统应具备集成已有电子防范设备设施的功能,实现与其他相关系统之10.1.3安全防范系统中具有计时功能的设备应进行校时,设备的10.1.4防爆环境使用的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应符合GB/T3836.1中的规定。10.1.5安全防范系统的各子系统、安全防范管理平台应符合GB50348中的规定。10.3.1系统监视和回放图像的水平像素数应不小于1920,垂直像素数应不小于1080,图像帧率应不小于25fps。10.3.2视频图像信息应实时记录,存储时间应不少于90d。10.3.4系统关键设备的应急供电时间宜大于1h。10.3.5涉及公共安全重点区域的视频图像信息采集应符合GB37300中的规定。10.3.6具有探测报警视频分析功能的设备,应符合GB/T30147中的规定。10.4.1备用电源应保证系统连续工作不少于48h。910.4.2高等院校应符合GB50396和GB/T31068中的规定。10.4.3中小学校(含中职、技工院校)、幼儿园应符合GB50396和GB/T29315中的规定。应符合GB/T29315中的规定。a)防范恐怖袭击重点目标登记表(见附录C);d)运行维护记录(见附录D)。表A.1给出了反恐怖防范措施巡逻巡视记录123…1●●●2●●●3○○○4●●●5○○○6●●●7●●●8●●●9●●●●●●●●●●●●1●●●2●●●3○○●4●●●5◑◑◑6○●●7○○●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