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仿真考试试卷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仿真考试试卷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仿真考试试卷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仿真考试试卷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2025年中考历史“一模”仿真考试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中考历史“一模”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作品是()A.顾恺之的绘画 B.王羲之的书法C.龙门石窟的雕像 D.钟繇的书法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 B.金属货币的流通C.漆器制作的发展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灾难,战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人们流离失所。这段材料反映了二战的()A.历史背景 B.主要过程 C.重大战役 D.重要影响4.1937年,德意日初步结成轴心国集团。墨索里尼解释说,“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国家,都可以围绕着这个轴心运转”。实际上,轴心国集团的性质是()A.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B.推动国际合作与和平的组织C.在全世界侵略扩张的法西斯组织D.推动地区和平发展的区域性组织5.在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发现了春秋早期的冶铁遗存,包括冶铁炉及炼渣等,这一发现说明了春秋早期()A.冶铁技术十分成熟 B.已能够生产铁制品C.冶铁水平领先世界 D.冶铁只是偶然现象6.瑞典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反攻总算来了!盟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在法国的西北部登陆。成千只运兵船和成千架飞机今天清晨穿过英吉利海峡。”日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是()A.凡尔登战役 B.敦刻尔克大撒退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7.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是()A.两极格局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多极化趋势 D.经济全球化8.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其余剩多剩少都是自己的。”这是当时哪一制度或政策的写照()A.国企改革 B.家庭承包责任制C.乡镇企业 D.非公有制经济发展9.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首长均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干部担任,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B.加快了西部大开发的步伐C.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D.传承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10.《人民日报》社论见证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如表所反映的信息可用于研究()标题内容《卫星社坐上了卫星》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五亩小麦亩产两千一百零五斤。《今年夏天大丰收说明了什么》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决定了。《全力保证钢铁生产》要保证一千零七十万吨钢,必须具有停车让路、首先为钢的全局观点。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农村乡镇企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D.工农业战线的“大跃进”热潮11.孙机在《中国古舆服论丛》写道:“唐代前期,人们比较欣赏胡服,男、女皆有穿胡服、戴胡帽者,胡帽的样式更是多种多样。”下列诗歌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陆龟蒙)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元稹)D.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12.如图出土的实物可以说明()注:吐鲁番地区唐墓出土的中原食物——饺子、点心。A.文成公主入藏后唐蕃联系日益密切B.新疆与中原地区生活习俗相互影响C.澎湖巡检司的设置促进了民族交流D.中原文化在西域地区留有强烈烙印二、材料分析题(共26分)13.(12分)书法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是中华历史长河中的智慧晶体,通过书法,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精髓与素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把对应书法字体的图片序号填写到下面横线上。楷书,小篆,行书,魏碑。(4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欧阳询”中,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位书法家(用正楷字书写)并说明理由。(3分)(3)材料二在书法字体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它的定型和推广具有特殊时代风格,其形成的既有取法自然、个性表现的审美因素,又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天下观,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比如,甲骨文、金文的形式背后是华夏民族的起源;在小篆的书写中,凝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恢宏气度;……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促成北碑书法的繁荣;……隋唐重新实现大一统,集南北书风于一体,创造了壮丽的唐楷。——摘编自周睿《书法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根据材料二、概括书法字体变迁的特点。(2分)(4)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书法字体变迁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关系。(3分)14.(14分)唐朝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摘自部编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三:(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综合所学指出历史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什么?(3分)(2)材料二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统治者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写出两点即可)(4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与吐蕃之间以什么形式友好交往的?唐朝采取什么样的民族交往政策?(3分)(4)你认为唐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4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D3.【答案】D4.【答案】C5.【答案】B6.【答案】C7.【答案】B8.【答案】B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1)22;21;23;24(2)书法家及理由:王羲之,代表作《兰亭集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柳公权,书法方折峻丽、笔力劲健;颜真卿,端正劲美、雄浑敦厚。(3)特点:书法的定型和推广具有特殊时代风格,其形成的既有取法自然、个性表现的审美因素,又有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天下观,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4)关系:促进了国家统一、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